再苦 也要笑看人生

Community:
Branch:

撰文者:翁詩盈    

婚姻亮紅燈、經濟陷危機,考驗一併而來。黃月柳不理解爲何上天開了她這樣的玩笑。當志工後,收起内心的傷痛,邁向簡樸生活方式,並一步一步熟悉志工服務。付出中的法喜,讓她肯定了:「有錢不一定快樂,心靈富裕才重要」。如今回頭看,她心生感恩,因爲「一無所有」,才是「重新開始」的起點。

左圖·:黃月柳走過了人生的低潮,平日只要有時間就攜帶兩個孩子到環保站,讓他們從小學習保護環境的重要。(攝影者:莊魏鋒)

夜幕低垂,採訪進行之時早已過了晚飯時間。黃月柳從廚房端出清蒸地瓜,加上各自一小碗米粉湯,初時還以爲他們有吃夜宵習慣。

「不,是我們的晚餐……」玉柳笑吟吟解釋道。對外人而言,這簡單餐食或許只不過是一道點心,卻是月柳母子三人的正餐。食物擺放在簡陋的小木桌上。眼前的兒子傑明、湧濤細細咀嚼,單純臉蛋上展現出一抹幸福笑容。

只不過是清淡的蒸地瓜,已足以讓他們快樂……

黃月柳,三十九嵗。蓄留一頭長髮,個子中等纖瘦,聲音細微。外表看來,予人「弱不禁風」的印象。殊不知她曾經歷「一夕間失去所有」的無常磨練;從而造就了現今歡喜過清平的生活方式。從痛苦的深淵中站起來,

這三年,月柳積極做環保,開始一段「心」的體驗旅程。

「遇到『徹底一無所有』的逆境『真好』……」婚姻亮紅燈、經濟陷危機,一併而來的考驗,月柳曾招架不住。

「生活比起從前,簡單平淡許多。但我卻更加快樂了!」在外人眼裏,或許認爲她因「環境所迫」才過清平生活。回頭看,月柳卻深深感恩「逆境」為自己上了一堂人生課,從中省思人生真諦,才換來如今富裕的心靈。

一夕間失去所有,這一關,能不能熬過?

丈夫是家中獨生子,結婚後不打工,選擇創業,認爲當老闆易賺錢。可惜性格固執、急性子、好高騖遠,加上管理生意哲學有限,對投資風險不敏感,經營生意過程中波折重重,無法順心。

最終面對考驗,生意失敗了!一夕間失去所有,不得不賣房子、車子還債。事業心重的丈夫,資金不足仍堅持小本經營;從電器店轉向出租音響生意。儲蓄所剩無幾,家庭日常開支、兩個孩子的教育費、生意的資金周轉三頭燒,屬實捉襟見肘。

生活步調瞬間改變,夫妻間的溝通同樣起變化。「心情低落鬱悶,雙方總沒給好臉色看,要不就是冷戰,板着臉不説話。」居家氣氛不和諧,丈夫寧願在老闆店裏,亦不願意回家。漸漸,回家次數不斷減少……

這頭家留下月柳一人撐住,對丈夫更心存怨言。自組織家庭以來,當時生活最清苦;代步工具剩下一輛摩托車。昔日享樂日子,迅速凝結,懸挂在半空中;優渥的生活,漸而遠之。

月柳騎着摩托車,迎着風向,漫無目的在路上奔馳。想到面對的無常,整顆心也隨之墜落。一瞬間,人生似乎空蕩蕩。腦際始終盤旋着一個念頭:「這一關,能不能熬過?」三年前,被煩惱壓得喘不過氣時,月柳喜歡一個人到外呼吸新鮮空氣,自我減壓。

每次穿梭的路間小巷,總經過北海莫哈末沙埃(Mohd Saad) 慈濟環保站。起初,月柳不以爲然,並不清楚那是什麽場所。然而貼在環保站外的靜思語,卻深深嵌入心裏。「那時根本不清楚何謂靜思語;只覺得那是好言好語,充滿鼓舞。曾徘徊多次,有一天終于鼓起勇氣,走進環保站。」月柳細説起往事。

環保志工林美珍鼓勵加入志工行列,月柳把話聼入耳,天天到環保站報到。一旦忙起來,不再有多餘時間胡思亂想。志工們用愛陪伴,心底悲傷漸漸淡去,笑容逐漸綻放。

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當初因「靜思語」走進環保站,卻是她走出悲傷的轉捩點。

月柳說,「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是第一句感受最深刻的靜思語。「結婚後過着不錯的生活,未曾思考『福』終有用盡的一天,緊接著便面對悲苦;自己所經歷不就是最好的説明?」

月柳突然開竅,不面對、不超越苦境,一定看不到光明。那艱苦的日子到何時才結束?「以前認爲金錢是幸福、美滿生活最大的關鍵,其實不然。富貴沒有永遠,更重要是不斷耕耘心靈福田、走入人群造福。」

「有位八十多嵗的阿嬤,在五十年前就守寡,卻堅強把孩子撫養長大;有者則面對孩子問題,有者行動不便……」環保站裏,每個志工有不同的人生歷驗,月柳常常和他們聊天。看到了各種各樣的生命面貌,逐漸了解人人有自己的人生功課,只要不自暴自棄,世間沒有過不去的苦,終有一天必能超越。

2008年,慈濟志工走上街頭為緬甸風災及四川地震災民募款。有一位年紀已七十多嵗的志工,步履緩慢,卻使力一步一步跟上大隊;汗流浹背也不怕體力支透,認真為苦難災民付出時間與精力。「這位阿嬤的生活環境其實不錯,但她願意與大家一樣,放下身段,彎腰鞠躬向民衆募款。她大可不必那麽辛苦,有錢捐錢不就好了嗎?爲何還要親身投入?」月柳嘗試去體會志工服務的背後含義,看回自己,好手好腳的,不豈應付出更多嗎?

當打開了心門付出愛,不再對受過的「苦」鑽牛角尖,反而思路更清晰。透過不同人生風景,發現自己是有能力為生命註解。「生命應該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而不是捆綁在小愛的執著中。」她決定珍惜當下,認真做慈濟,一步步熟悉志工服務,自助助人。心中的缺憾,也在志工服務和兩個兒子陪伴中,慢慢彌補起來。

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為能為。

「丈夫生意失敗,金錢累積要從零開始。當時,無法定下心來,認爲沒有錢是活不下去的。」月柳體會到光靠擔心,並不能有轉機,因金錢不會自動找上門。活下去最大障礙,不是「缺錢」而是「喪志」。

參與志工活動一年後,月柳心靈上有了顯著的改變。即使丈夫沒常回來,亦不再對他埋怨。她轉個念頭:風箏即將離去,拉住綫,這一端只會讓他走不開,不如放風箏自在飛。她找到了一份書記的工作,維持家中經濟。長時間習慣了家庭主婦的生活,突然轉變出來社會工作,月柳靠着毅力來適應。錢不多,但有一份薪水,尚可應付基本生活需求。

陷入經濟危機,月柳坦言,消費方式不得不改變。「曾經常常去餐館用餐。逛街購物時,特別注重名牌,『想要』的欲望大,看到喜歡的服裝就買,完全沒考慮是否真的需要。只要聽聞那個補品好就買下,最後都吃不完。」

「以前需要錢,就向丈夫拿,花費前無需顧慮太多。現在自己賺錢,才認真體會賺錢的辛苦。」相較未面對經濟危機之前,月柳的理財及消費觀念大大的不同。加上丈夫很少在身邊,更磨練出獨立與堅強。

「靠自己勞力賺取的錢,感覺更踏實、有價值。金錢有限,每天都規劃預算。每每要開始一次的消費,都認真思考。比如,一家三口的伙食費也有限定,不能再像過往般毫無節制的,想吃什麽就什麽。每一分錢,小心翼翼使用。因爲萬一超出預算,就會影響其他的生活開支。」自我反省過程中,月柳發現過往的所作所爲,不知不覺中浪費了很多金錢。

除了改善理財方式,月柳也改變了惜物的觀念。一來可省錢,二來能珍惜物命。比方説,「不計較品質,但求有得用就滿足」、「不輕易更換,但求物盡其用」、「不需要的物品,一概不擁有」。

「孩子的彩色筆盒,用完其中幾個顔色,盡量去找來補上。不再像以往馬上買全新的一盒。很多物品用久了,外表看來陳舊,其實還可使用。曾輕易就將這些物品丟棄,變成一種浪費,其實只不過心理作用。一時之欲買下不需要的物品,過陣子便成了垃圾,同時也有很大壓力。因處置這些『垃圾』,亦需要時間,反而是煩惱。」

下定決心改變那一刻開始,身邊仿佛出現很多助緣。覓得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很多技巧及能力重新學習;面對簡樸的生活方式,她不再執著過往的奢華,一切從零開始,亦甘之如飴。她揚起嘴角説道,靜思語「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為能為」就是這個心靈成長階段的寫照。

有願放在心裏,沒有身體力行,就如耕田而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

「擁有物質而心靈空虛,有錢花也不快樂」這番道理最能説明月柳的心境。

如今的收入只有當年的三份之一,她覺得收入一點也沒少。因爲另外三份之二是心靈的富裕。「能佈施的金錢有限,佈施體力與時間是我能力上辦得到的。」月柳總如此告訴自己。

一天的作息,除了工作及照顧兩個年幼孩子,其餘時間都用在志工服務上。每天平均有兩個小時花在環保站,

進行資源分類工作,其餘時間就向親朋好友募款募心。她最常與人分享「竹筒歲月」與「環保」。曾在清苦的時候受別人助一把之力;如今生活回歸正軌,她也希望能用愛心付出。

她發心立願,卻也曾在耕耘福田的過程中踫到釘子,受到挫折。有些親朋好友不贊同她將時間用在志工服務上。他們認爲,月柳收入不多,何不兼職賺取更多的生活費。面對反對聲浪,自有其應對的方式。

「金錢雖重要,但心靈、慧命增長更重要。錢夠用就好,我還不是和他們一樣,日子也過得好好的。自己千萬不能放棄,有任何委屈或不開心,一定要堅持做下去,才會有希望。」月柳把別人的話,用正面角度去思考。

此時,她以靜思語「有願放在心裏,沒有身體力行,就如耕田而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來自我警惕,珍惜每一個付出的機緣。

「所以一切要從自我改變開始。克制自己習氣,別人看到進步,才願意相信你,那才有力量接引他人。自己覺得佛法受用,就要把法傳出去。從前説話太直接,常常無意中傷了人。與丈夫的關係演變到現在局面,自己也有責任。」

全球金融風暴,家裏幾個成員原本是捐款會員,卻因景氣不好,暫時沒交上善款。月柳認爲做好事腳步不能因此停下,難得遇上了慈濟,要珍惜這份緣。今年新年,老闆發了花紅,雖爲數不多,卻舍出一筆錢,以家人們的名義捐款。儘管家裏沒太多剩餘金錢,月柳不吝嗇,能力上辦得到的,都願意出錢。比方説,環保站需要燈泡,她一口氣就捐出二十盞。偶爾亦掏腰包準備糖水、點心與環保站參訪者結好緣。

「宗教依歸及心靈導師很重要。我既然找到了正確方向,就要向目標努力前進。常保持内心寧靜無污染,遇到煩惱懂得以平常心來面對。生活恬安淡泊,是我現在最大的期待。」

房子内,沒有華麗裝潢,映入眼簾的是簡單的擺設。牆壁上貼着靜思語及孩子在慈濟幼稚園上課的點滴記錄。各家具缺乏一體化,看得出是東湊西拼。桌子、椅子、沙發、櫃子皆是別人搬家或更換新家具,不再使用轉送給她的。即便兩層樓的棲身之地,其實是丈夫老闆借出的產業。

看似沒有一樣屬於自己的東西,月柳淡然一笑。因她清楚:優質生活素質的基礎,不是建立在物質上。趕緊付出力量給人群,方是大富人生。

左圖:黃月柳陪伴兩個孩子們參與小太陽讀書會活動,以另一種方式展現親子之間的互動。(攝影者:莊魏鋒)

右圖:黃月柳在生活最困難、清平的時候,因緣下認識了環保志工林美珍(右)。在她的鼓勵下,黃月柳在北海莫哈末沙埃(Mohd Saad)慈濟環保站參與資源回收。(攝影者:莊魏鋒)

左圖:除了資源回收,黃月柳也定時參與共修活動,自我提升。(攝影者:莊魏鋒)

右圖:如今一家三口生活雖然平淡,卻踏實很多。黃月柳深刻體會,生活真正需要的並不多,最重要是堅持克勤、克儉的生活態度,回歸固本務實的生命價值。(攝影者:莊魏鋒)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