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存一把米 緬甸貧農樂行善

Community:
Branch:

2010年8月18日 黃誠恕


緬甸農民丁屯為了有個好收成來助人,每天都向稻田說好話。(攝影者:黃誠恕 日期:2010/08/09 地點:緬甸仰光省丹茵鎮達那秉村)
「願稻米成功長大,願全世界人都能夠享用……」同樣的祝福語,緬甸農民丁屯(U Thein Tun)每天都要重復說一遍。慈濟志工到訪的這一天,丁屯帶志工參觀他的稻田,當場示範他每天如何向稻田說好話。而且他也歡喜分享,每天說好話,會讓稻苗長得比較好,也長得比較高…… 

懷抱感恩勤耕種 盼豐收來助人

2010年繼5月慈濟發放稻種給農民後,志工於8月9日下鄉家訪受惠者之一一丁屯。稻苗長得好,是丁屯最想要向志工報告的好消息。志工進一步了解後,也從丁屯口中得知,每天早晨下田前和傍晚回家後,他都會對著佛像頂禮。

希望稻苗長得高、收成好,是所有緬甸農民的心願。丁屯回憶說,去年(2009)耕種的情況不好,因為灌溉的水分太多,導致稻苗被淹死;那時候他很傷心,四畝田才收割六十二籮,還債後所剩不多,連下一季的稻種,也只留下一籮,自己還必須打散工才有錢買米,養活一家四口。

今年有慈濟的發放稻種,所以就跟稻種講祝福語,千萬不要像去年一樣;現在稻苗已經長高,8月底就要施肥了,期待11月的收成會很好。丁屯說:「沒有稻種的時候,慈濟來幫忙,所以等收割的時候,希望捐出來的稻種,能夠捐到更窮困的地方。」

日存一把米 把握貧中布施機會

丁屯和太太在煮飯前,都會抓一把米存在竹筒內。(攝影者:王棉棉 日期:2010/08/09 地點:緬甸仰光省丹茵鎮達那秉村)

丁屯和太太在煮飯前,都會抓一把米存在竹筒內。(攝影者:王棉棉 日期:2010/08/09 地點:緬甸仰光省丹茵鎮達那秉村)

除了稻種,丁屯也領到慈濟發放的白米。「如果沒有慈濟發放白米,就要奔波想辦法,現在慈濟有發放白米,可以喘一口氣了。我還在家附近還種植一些蔬菜,去做散工,也到別人的稻田去拔秧,拔秧一百把可以賺取緬幣一千五百……」丁屯說。

因為慈濟的幫忙,丁屯肩頭上的擔子稍稍減輕。對上人和慈濟的這一份恩情,丁屯殷切地想要回報。在慈濟的「福種」發放説明會上,丁屯聽到慈濟志工分享,緬甸農民響應慈濟竹筒歲月精神,「日存一把米」的助人善行,丁屯把竹筒領回家後,也發願日日存白米。

丁屯把竹筒放置在米桶旁,提醒自己和太太行善不間斷。(攝影者:黃誠恕 日期:2010/08/09 地點:緬甸仰光省丹茵鎮達那秉村)

丁屯把竹筒放置在米桶旁,提醒自己和太太行善不間斷。(攝影者:黃誠恕 日期:2010/08/09 地點:緬甸仰光省丹茵鎮達那秉村)

「我跟太太說,我們這一生沒有福報。家裡窮,沒有多餘的錢布施,存竹筒是我們唯一可以布施的機會……」有時候太太沒空,丁屯就到去廚房煮飯,他自己也會從飯鍋裡抓一把米存在竹筒裡。而且丁屯把竹筒放置在米桶旁,也是為了提醒自己和太太行善不間斷;即使沒有米了,也不會從竹筒內拿米出來用。「因為竹筒內的米是要拿來布施的。」

「每天布施一把米,影響不大,但是卻可以積少成多……」丁屯持續不斷地日存一把米,已經兩次將裝滿的白米布施出去,當志工造訪時看到的已是第三桶。

即使自己家裡也窮,卻也願意幫助更貧窮的農民,讓人人都有飯吃;比起富人有餘行布施,窮人日存一把米的精神更令人敬佩。因為響應慈濟竹筒歲月精神,緬甸農民也成為心靈富有的有福之人。

(文:黃誠恕 緬甸報導 2010/08/09)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