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捨一切諸難捨

Community:
Branch:

撰文者:翁詩盈    

克勤克儉,難舍能舍;周慈耿自小艱苦樸素,只不過是市井小民,物質生活並不富有,卻有過人的願力及生命韌力。

「籌建花蓮慈濟醫院時,有位太太為人幫佣捐資;有人凌晨就去掃街、累積每月數千的薪水來護持建設。

左圖:有客自遠方來,在靜思堂知客室值班的周慈耿,以月刊向客人介紹慈濟。(攝影者:翁詩盈)

建設台北慈濟醫院時,一對穿著樸素的夫妻拿來一袋支票與現金要捐獻。這筆錢可是他們原本准備買房子,得知慈濟要在新店建醫院,決定繼續租屋居住,把錢捐出來蓋醫院。」

常常從遠在台灣慈濟發祥地,聽聞許多「貧窮布施不難」的感人故事。諸如此類的大藏經,其實也發生在你我身邊。檳城慈濟委員周慈耿(麟先),今年六十歲,便是一個生活上「克勤克儉」、「難舍能舍」的見證。

八個月的薪水全額捐出、舍出家傳之寶、自購一輛九人座的汽車,載送沒有交通的志工參與活動等等,都不吝惜布施一切。自小艱苦樸素,只不過是市井小民,物質生活並不富有,卻有過人的願力及生命韌力。慈耿篤信:「對孩子,留財不如留福德,將時間與精力致力於對社會人群有意義的事,才是真正保障後代子孫。」

◎刻苦耐勞的生活

 位於檳城喬治市市區,汕頭街以美食聞名。

這一天,慈耿來到汕頭街一家小販中心,眼見大家正忙著做生意,主動走上前寒暄問暖。每月一次的見面日,她特別珍惜,因這是唯一與捐款會員們話家常,談慈濟的機會。「八年沒做生意了,攤位已讓給有緣人。多年來,老同業很護持慈濟,每個月捐錢做善事,一拿到收據,便交給他們。」

未成為基金會同仁前,夫妻倆在這裡當小販,靠賣茶水、雲吞面及面食煮炒維持家計。這個攤位,是父母生前所留下。

「八歲開始就跟隨在父母身邊。他們有搓麻將的習慣,工作不定時。有時把成本給賭掉了,不夠錢買材料,索性不做生意。這樣一來,自然沒有收入。」家中唯一的孩子,自小便要適應小販家庭的生活,獨立堅強的性格因此培養起來。靠著平日觀察、學習,她親自下廚煮炒,再放在攤位賣;所得收入自己收在床底下,無奈卻又常被發現。生活環境驅使,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孩,就得面對現實世界的生存之道;為過好生活,唯有自己開始學習賺錢。

「鄰居小孩也是獨生女,為何我和她的遭遇,相差那麼遠?父母對她百般呵護,而我卻不同?」在慈耿年輕時候的腦海裡,曾無法理解為何生活水准不如隔家孩子,性格變得倔強。她因此有了堅定的想法:「倘若有一天組織家庭,長期處在不安穩的生活中,一定不能讓孩子無法三餐溫飽。」

當最小兒子落地,夫妻倆為他設滿月宴。然而喜悅很短暫,他們的心情,隨著醫師的診斷證明而跌落谷底──

兒子的腎髒功能竟只剩下百分之十五,需要定期洗腎維持生命。「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平安健康;他有病,心很痛,十分難過。」

◎見苦知福 啓發悲心

過往坎坷,如今回想,不再難過;反而深深感恩。

當年為了孩子的病,到處求神拜佛;即使到泰國,也無畏路途遙遠受累,所努力的一切無不都希望兒子能康復過來。每每知道某個道場有法會,慈耿很想參加,為孩子祈福;無奈晚間時分需要賣茶水賺錢。為了生活及醫藥費,不得不犧牲。

「我沒有放棄。嘗試在白天到道場義務幫忙。不斷尋找,終於來到了慈濟洗腎中心。原本想當福田志工,協助中心內的清潔工作,才做沒兩下子,就有人接手。心裡想,怎麼要做好事那麼困難,大家都『搶』著做。」

慈耿等候著其他工作,心情有點失落。其間,電視熒幕播放著一九九一年在中國發生的華東大水患,慈濟人及時提供幫助與關懷的報導。為家庭奔波勞碌,平日根本沒有行善的念頭。看到別人受苦難,當下那一刻,慈耿忍不住眼淚直落。

「怪不得媽媽當時會到廟裡捐錢給災民,原來他們那麼痛苦。而我自己卻不以為然……」頃刻間,慈耿看到了媽媽慈悲的一面。縱使家庭經濟不穩定,她還是願意將錢捐出去。

她突然有一個想法:「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這一念發心,慈耿開始投注時間與精力於慈濟志工的活動,從中漸漸接觸真正的佛教,上人的法語也一點一滴注入心田。因緣際會下,小兒子獲得在慈濟洗腎中心接受治療;而慈耿也加入同仁行列。

走入慈濟,服務人群過程中,加上兒子在最黑暗的時候,獲得濟助與關懷;對慈耿來說,「慈濟」、「證嚴上人」宛如她生命中的貴人。每每談起,慈耿總會流露出心中滿滿的感恩。

曾經受助更想幫助,因為這一分感恩、回饋的心,慈耿一直把「慈濟」當作她第二個家。

成為同仁之時,都會按月領薪水,慈耿卻將薪水都存起來。2001年,台灣發生嚴重地震;同仁行列間發起了募款運動。慈耿以丈夫的名義,將八個月的薪水悉數捐出,希望飽受苦難的災民,重新回歸往日的生活,尋得一抹安穩的平靜。

「當時丈夫還有工作,茶水生意的收入還足夠我們一家過生活。這筆錢,我就全儲蓄下來。」慈耿大舍的精神,讓很多人感動不已。還有,慈耿手頭上有一份保險的受益者竟然是「慈濟」。而她目前使用的九人座車子,也是為了幫忙成就更多銀發志工參與活動而購買的。今年,慈耿決定將婆婆給她的傳家寶項鏈捐出。

「因緣果報,今生的劇本是前世自己所寫的,要由自己去改造。所以,一定要提升慧命。要增長慧命,就要在人群中歷練;多結好緣,就多一分智慧。」上人殷殷的教誨,慈耿緊記於心,亦是鼓勵她「能舍一切諸難舍」的關鍵。

左圖:自小就過艱苦日子,直到接觸了佛法,深深明白今生經歷是過去生所寫下的劇本,要甘願承受。而今生的劇本堯好好寫,與人結好緣,努力改掉習氣。

右圖:在靜思堂值班,慈耿常常有機會分享證嚴上人及慈濟世界的點滴,願接引有緣人入善門,為人間帶來希望。(攝影者:翁詩盈)

上圖:周慈耿是「克勤克儉,難舍能舍」的人品典範。她篤信:「對孩子,留財不如留福德,將時間與精力致力於對社會人群有意義的事,才是真正保障後代子孫。」(攝影者:葉永源)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