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2月27日】直心是道場

Community:
Branch:

『直心是道場,調直無疑慮;佛智難思議,唯信能入道。』
 
 
也就是要告訴大家,我們人人要培養這念直心。直心就是道場,我們之前不就說過嗎?『直心是道場』,直心就是三昧,就是禪定。我們若能心時時行茲在茲,在做什麼事情,心就是專心做一件事情。我們在聽法,就要專心聽法。聽法,我們聞法要信受。佛陀來人間,用多少的深思智慧觀眾生的根機,投眾生所需要的教法。每一位若能信受奉行,這念心叫做『調直心』。
 
我們聽法,心是不是有在聽法?聽了法,法是不是有入心?這就要看我們的心。所以說,修行就是要『調』,調伏我們的心,調伏我們這念心能『直』,因為『菩提大道直』。我們調伏我們的心,在這大菩提道上,這樣叫做直心。所以『調直無疑慮』,不要有懷疑,直心就是我們的道場,我們調伏我們的心,向大直道走,不要有懷疑。
 
『佛智難思議』,佛陀的智慧在我們凡夫是難思難議,不是我們能去體會到。佛心、佛智是難思、難議,難以議論。不過,我們要盡心力。所以『唯信能入道』,唯有信。
 
所以在《法華經》前面說過了,佛陀告訴大家『當生大信力』。『當生大信力』,我們要聽經,必定要生起了大信的力量。所以各位,學佛真正是要用直心、調直心,還要大信心。這就是我們每天所要調攝我們的心。
 
所以,佛經裡面的這段文說:『禪定解脫等,不可思議法。道場所得法,無能發問者,我意難可測,亦無能問者。無問而自說,稱歎所行道。』
 
⊙『禪定解脫等,不可思議法。道場所得法,無能發問者,我意難可測,亦無能問者。無問而自說,稱歎所行道』《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這段經文就是要告訴我們,禪定,佛陀的心時時都是在禪定中,佛陀已經修到世間煩惱一切全都解脫了。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法,這不是我們平常凡夫所能體會得到。因為佛陀的智慧是這樣,所以『無能發問者』,沒有人能夠來發問。因為無法瞭解佛陀的心境,怎麼有人能夠發問呢?
 
到底佛陀的智慧,我們過去,佛陀所教育的,我們已經很盡心力,也得到心靈的平靜,也以為我們這樣就是解脫了。但是,佛陀現在又說,還要再向前前進,還有一乘的實道,微妙甚深。到底這一乘的實道,微妙甚深的法,到底是長什麼樣?我無法發問。因為大家的智慧、知識,還無法體會到佛的心意,因為這樣,就『無能發問者』,沒有人能夠提出問問題。
 
舍利弗他就說:『我意難可測。』因為這段(經)文是舍利弗在向佛陀請法,一來,讚歎佛陀的境界;再來,表達大家無法體會到佛意。尤其,舍利弗是弟子中智慧第一,舍利弗自己也這樣說,『我意難可測』,我都無法測量佛陀的心境,那種甚深微妙的法,我都沒有辦法了。『亦無能問者』,也沒有人能夠問。我無法測量,但是別人也無法提問。這是舍利弗說的。
 
但是現在佛陀『無問而自說,稱歎所行道』。沒有人提出來問,佛陀一直一直在稱歎、讚歎,『我所得到的法,有多麼深、多麼微妙啊!』一直一直描述他本身心靈的境界。大家無法問,佛陀這樣稱歎『所行道』。
 
佛陀自己說,我過去已經是親近過百千萬億無量諸佛,諸佛所有的智慧,他很精進用心,就是將道完全受於內心裡,已經是百千萬億諸佛。他讚歎,在所有諸佛的道場,他行道的過程。這是釋迦佛無問自說。
 
這個『行道』,到底我們要行什麼道呢?修行,我們的開始,我們凡夫開始也要發心親近善知識,這是佛陀以他自己的過程要來啟發我們未來的眾生。佛陀過去的過程是親近諸佛,我們現在應該親近善知識。我們現在才開始起步,有這個因緣聽聞佛法,所以我們必定要發心行道。
 
我們發心行道,要行什麼道?我們要首先立志,要報『四重恩』。所以在經文,有一段這樣的文,那就是我們要有這分感恩心,啟發我們的愛,啟發這分的感恩。
 
⊙稱歎所行道:志心報四恩,如是等人得入道疾。
 
佛陀的道理,教育我們要感父母恩、要感三寶恩、要感天地恩,還要再感眾生恩。所以我們發心立願,開始要有這『四重恩』,我們要身體力行。
 
尤其是有善知識,有苦難人,有在引導我們走入佛道的人,這叫做師長,這叫做益友,亦師亦友來引導我們走入正道,這都能夠稱為『師長恩』。
 
眾生呢?眾生苦難偏多,啟發了我們的悲心,讓我們不忍心而去付出,這就是『眾生恩』。尤其是我們人在人間生活,一個人無法生活下去,一定要有社會群體和合起來,提供給我們物資,我們才能夠生活。何況『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能夠成就菩薩道,就是因為有苦難眾生。所以說起來,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都要用感恩心。
 
有報『四重恩』的人,『如是等人,得入道疾』。『得道疾』就是說,要得到這個道理,就能很快速,所以叫做『如是等人,得入道疾』,就很快。
 
⊙於四衢道,合掌恭敬,旋遶行道,歸依禮拜,行道進德。
 
我們能在很開闊的道路中,我們要用很恭敬的心來修行。這個開闊的道路,那就是覺悟之後的菩薩道。我們要瞭解,『覺』就是菩提,我們在菩提道中用恭敬心來修行,對天下眾生同樣用恭敬心去付出,這叫做『行道進德』。所以叫做『行道』。我們在行這個道,自然能增長我們的德行,這就是『進德』。
 
再接下來說:『智慧甚微妙,諸佛之所得。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
 
⊙『智慧甚微妙,諸佛之所得。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這段(經)文就是要說,『智慧甚微妙』,這個智慧還是說佛陀的智慧,佛智甚微妙的智慧,其實我們應該要學。
 
⊙智慧甚微妙:謂有智慧信受正法,身心明利,能修梵行。
 
有智慧的人就能夠『信受正法,身心明利,能修梵行』。我們若能信受佛的正法,甚至我們的身,身軀沒有受污染。所說的身軀沒有受污染,就是我們修行保持著情操,保持這個身體不受污染,非常的貞潔。不是說泥土來污染我們的身,不是,就是我們這輩子的這個身體的行為,都沒有犯人道的軌則,還能夠保持得很貞潔。
 
就如佛經中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很長久以前,九十多劫以前,有一個國家叫做鉢摩國,那個地方有修梵行的人名為『儒童』。他就是以童子身開始,從小就開始修行,在修行當中漸漸地年齡長大,都是保持著他的身很清淨,就是如童子那樣的清淨。他的老師看到他的智慧很純真,就鼓勵他說:你要出去外面去遊學,多多聞、見識。
 
聽老師的話,出門去了。到了鄰國,有五百位婆羅門設一個講堂,講堂中設一個很高的講座座椅。就公告說:『若有人有智識,敢上去講座,所說的法讓大家都能很接受,若能如此,講座的座椅上有五百兩黃金,還有一位很美的美女就能夠送給他。』
 
這位儒童看到這麼大的講堂,這麼多的婆羅門,大家在講座之下,沒有人敢上去,他就說:『我能否加入你們這個會?我是從鉢摩國來的人,是你們鄰國的人,我能否參加你們這個講會呢?』大家看,『可以,你上去說。』所以讓大家來問,有的人問到很粗淺的,他就用很微妙的法來回答。問到那種很頑劣、很粗的語言,他就以很優雅的方法來回答他。又是回答他的問題,又是教育他。
 
大家聽了之後,心開意解,那種粗劣的語言完全收攝下來,沒有人敢再說很粗劣的話。瞭解這位儒童所說的道理,大家對很深的道理,能夠很清楚的瞭解,所以大家向他頂禮,當成活佛一樣,向他頂禮。
 
後來,大家要將那個女孩送給他,將五百兩金送他,他全部都婉拒掉,他的心保持著那分清淨。這個女孩是很美,五百兩金也很多,但是,他還是不動搖他的心。向前再精進,到其他的地方去遊學。一路走過來,就是清淨的直心,接收到了很多見聞,增長知識。
 
佛陀說,以前那位儒童,雖然走過很多國家,有很多的欲來利誘他,但是他都一一將他所得的法、所見解的法與大家分享。再回到本國時,還是保持著那麼清淨,心無污染、身心無污染。這樣叫做修梵行,這叫做梵行,這也叫做『身心明利』,身與心都是很明朗,利益人群。
 
平時所受的教育就是正法,這就是有智慧的人。所以佛陀說,他過去所修行的就是那麼直心,直心做為他的道場,調直了他的心,絕對不受周圍的環境所誘惑,智慧是這樣不斷地累積來的,所以叫做『智慧甚微妙』。
 
各位,我們要用心。學法、聽法,不是隨著經文這樣一直下去。我們對每一段、每一句話都有很深,難思、難議,要解釋也是很困難,但是我們要用心去思考。用這麼淺顯的舉例,說明如何能保護我們的身心清淨,才能智慧深入微妙的道法。所以人人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