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3月13日】勤加精進發勇猛心

Community:
Branch:

『言緩意迫,輕重漸及,佛慈而威,運悲啟智。』

 
 
也就是要告訴大家,佛陀前面就已經與舍利弗這樣互相對答,舍利弗懇求佛陀,趕緊將一乘大法能向大家普及開示,但是佛陀一再:『止!止!不須復說。』想要瞭解法的人很迫切,好樂聽聞,但是在這段最緊要,人人的心求法很迫切,卻是佛陀『言緩』緩下來了。為什麼呢?因為還有很多人、天,聽了之後必定會再生懷疑的心。這是佛陀開始緩慢下來之意。
 
所以『輕重漸及』。瞭解大家求法的心是很迫切,或者是對法輕視。若是輕法,對教、教育,就會有慢心。這是佛陀觀機,這種急與緩,在這之間斟酌。意思呢?就是『佛慈而威,運悲啟智』。
 
若每一次這段文就令我很震撼,真的佛陀的慈心。『止!止!不須復說。』這也有含意嚴厲的成份存在。因為,佛陀四十多年來在說法,到了法華會之時,佛陀在讚歎諸佛的法甚深微妙,佛陀所得的心懷,竟然有人會懷疑。所以佛陀在此時,雖然用很慈祥的形態,卻也有一點嚴厲對待,所以『佛慈而威』。你們既不相信,我何必說呢?這是在慈悲中帶著威嚴。
 
不過,這是最重要,就是佛陀『運慈啟智』。佛陀不希望眾生因為對法有疑而生起毀謗。
 
雖然是同在這個場合之中,大家慢慢也懂得要捨『小』求『大』。因為開始要捨掉小乘的獨善其身,也開始知道要兼利他人,不過,這個兼利他人的心還有一點懷疑。或者是少部分的人獨善其身,還以為他已經有所得,佛法他已經都很瞭解了,有所得了,所以對於要再如何精進,要如何更上一層樓,他並沒有很積極。所以,有的人還有驚疑:難道佛陀過去所說的,我所修的,豈有不對嗎?所以全都是在驚疑之中。
 
 
⊙驚疑不毀,其障猶輕。增慢之流,怨生於心,言謗於口,必墮地獄深坑,不惟無益而且有損。
 
 
雖然這些有驚、有疑,擔心過去佛陀所說的法不正確,懷疑自己過去所修的是不是對自己有益?雖然有這樣,不過,他還是對佛尊重,有驚疑,還未毀謗,所以『驚疑不毀』。雖然心尚未很信服,但是也還未去毀謗。
 
若無毀謗,他的障礙還是輕。意思就是說,造業的機會還沒有很多。雖然心不服,但是沒有去障礙別人,對他自己也沒有那麼重的障礙。雖然他尚未生毀謗,不過,他的心還是不服。
 
但是有些人,只要心有不服,『言謗於口』,很自然謗法的話就出於他的口;心若這樣想,就出於他的口中。佛陀最擔心這些人。『謗法障善』,毀謗此法是不對的,障礙他人去行善,如此『必墮地獄』。所以,若是舍利弗一來啟請,佛陀就很輕易說出來,這樣不但無益,還有損。
 
當然,佛陀是不捨眾生。雖然他的心還未十分信服,在此同樣佛陀會說,只是將時間較緩一下,讓這些人能較冷靜來思考,啟發了這分信服之心。所以,佛陀用心良苦啊!
 
我們若再反覆這段經文,說:『爾時,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
 
佛陀這樣緩下來,卻是舍利弗非常迫切,求法的心很迫切,所以舍利弗趕緊又再求佛:『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舍利弗還是來求:佛陀要說啊!
 
 
⊙『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舍利弗是代表大家的心意,求法的心很懇切。心無雜念,一心祈求,這叫做『唯願』,內心唯一的祈求——說此真實法。
 
 
⊙『所以者何?是會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祇眾生,曾見諸佛,諸根猛利,智慧明瞭,聞佛所說則能敬信。』《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為什麼呢?舍利弗又說:『所以者何?是會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祇眾生』,因為這大會中有這麼多的人,『百千萬億』,那是很多,無量數,無量數稱為『阿僧祇』,阿僧祇眾生,無量數無量數的人人,『曾見諸佛,諸根猛利』。
 
舍利弗所表達的就是,這麼多人,無量阿僧祇的眾生,這麼多,『曾見諸佛』,同樣見過了諸佛;過去生的過去生,見過了諸佛。『諸根猛利,智慧明瞭』,有很多人都已經在諸佛的道場也有修行,他們的根機也是很猛利,人人的智慧都是很明瞭,非常清楚。『聞佛所說,則能敬信』,這些人應該都能接受。
 
何謂『諸根猛利』呢?諸根,也就是我們在『三十七助道品』所說的『五根、五力』。
 
 
⊙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根』,第一就是信根。常常說,『信為道源功德母』。我們要知道,要入佛門,第一就是要有『信』,而且真正能體會佛的真實法,要大根、大信,廣大深遠的信根才行。所以,這信的根要廣、要深,這是『信』。
 
再來是要勤,勤就是精進,『精進根』。學佛,光是信,光是說,都沒有用。『我相信,我瞭解,我能說。』但是,相信、瞭解、能說,都沒有去身體力行啊!要知道,耕田,只懂得耕田,卻不曉得播種子,如何能有稻種生長起來呢?如何有稻穗能收穫呢?這是不可能啊!
 
所以,儘管你知道五榖雜糧的種植方法,但是你沒有去撒五榖雜糧的種子;你撒下去,你也沒有用心耕耘、照顧。這樣哪有辦法收成呢?所以,修行必定要精進,這叫做『勤』——精進力的根。
 
還有『念根』。我們要心心念念,這念要很堅定的念,不只是堅定,還不能偏差。我們常常說:『差之毫釐,失於千里。』一點的無明,一點的差錯,從此開始墮落六道。這我們過去也說過,所以我們的念頭要照顧好,顧好我們的心念,這叫做『念根』。
 
再來,定,『定根』。我們的心要定,我們常說:『發心如初,成佛有餘。』我們每天每天的心,就如我們初發心那念心,很正確那念初發的信心。若能如此,要成佛就容易了。
 
有定力,你才能與道會合,很純真的智慧才能產生。否則,我們學很多、說很多,只不過是佛法的常識而已。真真正正入我們的心,扎根下去的,還是沒有,就如水上的浮萍沒有根。所以我們必定要有定根。
 
所以,上面所說的『諸根』,『諸根』就是智慧,我們的根要讓它深。『五根、五力』,有五根,還要有五力,讓根能夠很深下去,這樣叫做『諸根猛利』,諸根智慧產生,一切善法能夠這樣滋長起來。這就是我們要真真正正去追求的。
 
 
⊙勤加精進,發勇猛心,相續不捨,故名猛利。
 
 
所以舍利弗說,這個道場中很多人都是『諸根猛利』。諸根,剛才說的『五根、五力』。我們大家還在學,人人還是在『學地』——在有學的凡夫地,所以我們應該『勤加精進』,我們要勤,要再加強我們精進,『發勇猛心』。
 
我們學佛就要學這分勇猛,不是為自己的自私瞭解常識,不是只在瞭解常識而已,我們要學的是真正信根,『五根、五力』真正要入心,扎根下去。所以,我們一定要『發勇猛心,相續不捨』。我們要念念,前念、後念,念念相續,不要捨離我們這分發心。
 
當初發心那念最初的願,我們不要讓它停息下來,所以叫做『相續不捨』。『故名猛利』,意思就是『勤加精進,發勇猛心,相續不捨』,這叫做『諸根猛利』。讓我們的心能很深地扎入內心,這樣才能『智慧明瞭』。
 
 
⊙智慧明瞭:三學中之二法也。攝亂意為定,觀照事理為慧。佛果大菩薩,定慧為明本。
 
 
『三學』,大家知道這個名詞,就是『三無漏學』:戒、定、慧。三無漏學中,『智慧』與『定』是三學其中的二項,它能攝意,把我們亂掉的心意定下來。
 
我們信根要能定下來,『五根、五力』能定下來,也是要靠戒、定、慧。這就是我們大家修行,往佛的方向行,要接近佛,現在我們在修因,就是期待能得果。所以,這就是『定、慧』為我們的『明本』——明瞭的根本。
 
所以智慧、定力,這就是要讓我們能明明了徹,迴光返照我們的自性真如,真如自性能夠顯現。佛陀的教法,大菩提直道,我們要勤行精進。所以,不捨眾生,自利兼利他人,這是我們學佛最重要的。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