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5月14日】開示悟入

Community:
Branch:

『如來為眾說教,暢本懷開知見,心佛原無差別,歸源經菩薩道。』

 

也就是要說,如來,釋迦牟尼佛,來人間一大事的因緣就是要為眾生說教,來教育眾生,人人能夠瞭解如何回歸本性。

過去的四十幾年間,就是以權巧方便,設種種的教法,因為眾生的根機還無法接受佛陀的知見、見解。佛陀雖然施權來教育,用種種權巧方便來教育眾生,再回過頭來,就是歸元無二路,一定要經過了菩薩道。

我們真正要能體會佛知、佛見,佛心的本懷,那就是我們人人要去體會。但是,去體會,要回到我們的本性來,必定要經過菩薩道。總之,佛陀來人間教育眾生佛之知見,那就是慈、悲、喜、捨,就是要行菩薩道。

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我們的心與佛的心,與所有一切眾生應該合為一體,共同一個名稱叫做『佛心』。這就是佛陀要來表達的道理。

 

佛陀又再向舍利弗說,『舍利弗!是諸佛但教化菩薩,欲以佛之知見示眾生故。』

 

這是多麼懇切啊!『是諸佛但教化菩薩』,要知道,諸佛——三世諸佛,十方諸佛,現在諸佛,來人間都是一樣;『佛佛道同』就是只有一項,『但教化菩薩』,唯有就是教化菩薩。同樣,眾生就是執著深重,無明厚重,無明很多很多,所以諸佛還是一樣,種種方便施教,無非只為一項,要教導眾生行菩薩道的方法。

唯有經過菩薩道,才能回歸到我們人人的本性,這是修行者必經之道路。我們若要能與佛心同為一體,回歸我們真如本性,唯有就是要行菩薩道。無論是用多少的方法,無量眾生,無邊際的法來教育,但是,這麼多的方法歸納無二門,唯有菩薩道。

『欲以佛之知見示眾生故』。教人人行菩薩道,我們才能真正佛知佛見——知佛所知,見佛所見。還是要走過這趟菩薩道,才能看到過程風光。你若沒有走過這條路,這種的知見,這種的道路風光境界,我們根本體會不到。

所以佛陀的慈悲,來開導我們,帶我們走他所走過的路;帶我們看,看他所看過的境界;帶我們瞭解,瞭解覺悟之後的宇宙萬物真理,我們都能體會理解。這就是佛陀他的慈悲,心包太虛,這麼開闊的心懷來愛護眾生。所以我們人人要感佛恩,受教化。

『教化菩薩』,有二種翻譯。

 

⊙教化菩薩:舊譯為大道心眾生,或道心眾生;新譯大覺有情,或稱覺有情者。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大覺有情。

 

『菩薩』舊譯為『大道心眾生』,或者是叫做『道心眾生』。這叫做『菩薩』,在梵語叫做『菩提薩埵』,就是覺悟的有情。『覺悟』那就是『大道心』,『有情』就是『眾生』。所以說,大道心的眾生不一定是在人類,其實,六道中的眾生都有覺悟的本性。

佛陀的《本生經》裡面,很多提起了,即使一隻螞蟻也是有覺性,一隻蜜蜂也有覺性,一隻蜘蛛也有覺性。所以『覺』就是『菩提』,『薩埵』就是眾生。眾生就是有情,有感覺,有情分,全都稱為眾生。『大道心』就是『菩提』的意思。『菩提大道直』,我們已經知道這條的道路是正確,我們自己走,同時也要牽著別人一起走,這叫做『大道心眾生』,或者是叫做『道心眾生』。若是菩薩,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已成就的叫做『大道心』,當成就、未成就,就是『道心』,人人本具。

現在新的翻譯叫做『大覺有情』,或者是稱為『覺有情』,其實都一樣的意思。『大覺有情』是已成就的菩薩,自覺、覺他,自己覺悟這條道路,再發心立願廣度眾生,這叫做『大覺有情』。或者是瞭解之後,原來是這樣的道理,我發心,我立願,這叫做『覺有情』——已經瞭解了,開始發心。也就是叫做『求道之大心人』,在求道而且發大心之人,所以就是『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

發心就是要發大心,不只是獨善其身。我們自己想到達,帶人也同樣到達;路本來就是那麼長,我們自己走是那麼長,帶大家一起走也是那麼長。帶更多人,路就要開闊更大,若自己一個人走,窄窄的小路不好走,不如開拓大菩提道直,很直的道路,這樣很多人一起走,當然就是好走的路。

人人受化,人人共一心,如此這個世間不就是非常平和,非常祥和。這生活不就是很簡單,有那麼複雜嗎?人間,佛性人人本有,這樣的人間不就是淨土嗎?學佛就是要這樣。所以佛,『欲以佛之知見悟眾生故,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

 

⊙『欲以佛之知見悟眾生故,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這是佛陀他的悲心本懷,就是唯用佛的知見來啟悟眾生。佛陀的心靈境界輕安自在,也希望眾生與他一樣,能夠這麼輕安自在,希望人人能夠享受到無邊際宇宙的覺性。這就是佛陀對我們最大的希望、期待,他的施教就是這樣的目的。

『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希望眾生的知見能夠覺悟,希望眾生能夠『入』。『悟』就只是『喔!是這樣喔!』『入』就是已經法都入心了。

就如醫療,有的人罹患了白血症,自己身體無法造血,經過醫生的診斷,可能要用健康人的骨髓來輸入。有接受到骨髓移植的病人,他就能夠恢復健康,因為他的體內能夠恢復造血的功能。

同樣的道理,佛陀就如大醫王。人的生命是這樣,本來人人身體都有造血的功能,只是一時四大失調,造血的功能沒有了,若有健康的有緣人,將他的骨髓移植一些過來,這樣病人的造血功能就能恢復起來。眾生的慧命也是如此,人人本來具有這個功能,只是無明阻斷了我們這個光明,失去了功能。所以佛陀的教育,就如健康的法髓移植進來,讓眾生能夠人人恢復本來具有的良能,我們的本性。

這是佛陀來成長眾生的慧命,這是佛陀來人間的目的,所以他為眾生『開、示』,期盼眾生能夠『悟、入』。

 

⊙開示悟入: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使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也。是顯佛出世本懷之語。

 

所以開佛知見,示佛知見,這『開、示』無不都是要使眾生人人,『你應該知道,你本身具有佛的知見,你要進來瞭解。』所以這叫做『開、示』,使眾生能夠『悟』,就是瞭解、知道。但是,光是『知道』而不受用也不行,『知道』了還要受用。

一位患者,醫生明明就說:『你有這樣的病,開始要接受這樣的治療。』『我知道。』『但是要接受治療的過程,必須將你的體內生病的細胞殲滅掉,經歷這一段,身體會承受比較辛苦,也要忍耐。』若有下定決心,願意接受,那段時間會很辛苦,不過,這個辛苦過後,新的骨髓注入體內,自然就能好好接受,不排斥它。

有一些學佛的人,真正的正法不懂得好好及時受用,就去找旁門邪道。這樣哪怕是知道有病了,知道這個病很危險,不肯接受經歷這段的過程,不願接受,若是如此,即使造血幹細胞輸進去了,還是沒有多久又再消掉了。所以,很多人沒有配對到,就要靠輸血。輸血只不過短時間的生命,還是要恢復造血的功能才算真正健康。

同樣的道理,慧命要成長,法髓要入我們的心來,成長我們的慧命,我們就要經歷這段(菩薩道)。我們的偏知邪見必定要去除,我們要正知、正見,知道因緣果報觀,這樣佛陀所說的教法才能真正的悟入心,瞭解了,瞭解之後接受,接受佛陀的教育。

看看佛陀的慈悲,就是希望他覺悟的境界、方法,完全一點都沒有保留,就是這樣要輸送給我們。我們若不懂得接受,僅是知道,但是沒有收進來。過去這段時間一直告訴大家,聞、思、修,同時要戒、定、慧,這都是很重要。所以我們要聽,聽了之後好好思考,然後要好好把握,身體力行。

佛陀指導我們的就是必經之道,那就是菩薩道,佛陀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所以『入佛知見』,是顯佛出世本懷的道理。所以,佛陀所說的教法,無不都是顯示著佛陀出世的本懷,佛陀出世的本懷是慈、悲、喜、捨,生生世世就是為眾生苦難,去拔除眾生的苦,讓眾生到安穩樂處。安穩樂處,那就是去除凡夫的見解,與佛的知見平齊。

 

⊙佛之知見:知見者,知智於理,見真諦法。諦法無為,則無分別。以無為理故,而顯有差別相。論此知見,即佛慈開示,法由眾生悟入。

 

所以『知見者,知智於理,見真諦法』。這個智慧,就是要用真理,不是小知小見,要大徹大悟、大智,就是一切種智,那就是『知』。這個『智』,『一切種智』,一直與理會,就是與道理會合,那就是『一切種智』的境界,『見真諦法』。

『諦法無為』,到了瞭解真諦的道理之後,那個道理就是無為,就是回歸自然。因為我們眾生就是無明,所以佛陀用種種的方法,就是用有為法,種種言辭,譬喻言教,還需要有東西,有人、事、物來比喻,讓大家瞭解道理。而我們若是真正能夠見真諦,那就是『諦法無為』。本來就有的,這麼自然,人人與生俱來,自然清淨的本性。這就是『無為法』,很自然的事情,『則無分別』。

『以無為理故,而顯有差別相。』就是以無為的道理,所以顯有差別之相。因為本來就有,但是眾生就是一念無明開始,造就了千差萬別,人間種種的人我是非。所以,佛陀不得不用種種的方法,來顯示有差別的形象,來論、來說這個『知見』;他要用種種的方法來譬喻,來論說種種的道理。這就是佛陀的慈悲來『開、示』,『法由眾生悟入』。

『開、示』是佛陀的慈悲,法,就是要大家願意接受。我們若願意接受,『悟、入』,入我們的心來,這樣就有法。我們若只是聽、聽,聽一聽就過去了,那就是『無法度』。這個法,無法入我們的心,我們怎能得度呢?所以以前的人說:『我無法度。』不過,佛陀他永遠都不放棄,還是認為眾生本具佛性,真理自然存在,怎麼會『無法度』。他還是慈悲為眾生來『開、示』,但願總有一天眾生能夠『悟、入』。所以,人人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