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05月25日】藥師如來 仁醫入群

Community:
Branch:

證嚴上人慈示:「醫院蓋得再好,沒有這樣的好醫師,也發揮不了作用,希望各位醫護、大醫王菩薩,我們的人生目標,真正的要往需要你的地方去付出,這就是真正的學醫的目標。」(攝影者:周幸弘)

【證嚴上人5月25日志工早會開示】
「在臺中,我們山上有一棵兩百多年的荔枝樹,在那一棵荔枝樹下,我曾經擡頭看它,那時候去的不是時候,但是它是那樣地茂盛、強壯。看著它,我相信它每一年都有纍纍的果實……」 

今日晨語與志工早會上,證嚴上人提及慈濟臺中志業園區裡的一棵荔枝樹,荔枝樹樹幹粗壯、枝葉扶疏,兩百年的時光已如沃土,讓樹木成長茁壯,從毫芒而到粗枝,少不了因緣的合和造就。

「想一想,這一棵樹也才是一粒種子,這一粒種子,它應是有因有緣才有這樣的果實。有了這一顆果實後,種子是因,緣是大地、陽光還有空氣,這麼多的緣,讓它在時間中慢慢地萌芽,開始由小樹而變成大樹,兩百多年後的現在就是老樹,雖然是老樹,那是寶啊!而且它還是不認輸,同樣還是開花結果。這就是大自然的法則,有因有緣,有果有報。假如有人把這一棵樹的種子,再去種,再成就一顆顆的荔枝;但假如是吃了就丟了,那就沒了。所以《無量義經》不斷在提『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

陳金城奮鬥故事 人醫仁心救病苦

同樣的道理,好的醫師也是需要有好的典範,醫師可以讓人人健康,健康的人再為人群付出,而造就人生的幸福、善的循環。「好醫師,會為人命的健康、幸福而付出,假如學醫只是為了職業,那就沒有太大的價值;學醫應該要立願立志……剛剛大家看到,大林慈濟醫院的陳副院長(陳金城),他在臺大的時候,就立願要回歸鄉下,因為他從小,看到窮人就醫無門,鄉下的小診所無法治療重病,所以他就是發心立志。」

一念悲心,立志為鄉,陳金城醫師以三級貧戶的出生,在師長的勉勵與幫忙下,刻苦的求學,完成醫學學業後即回鄉服務鄰里,於一年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後,即到大林慈濟醫院服務病患。

「在大林(慈濟醫院)開始,我們知道,他是單科一醫生,一個神經外科只有他一個醫生,因為在雲嘉林地區,很鄉下,而且在我們要蓋院的時候,周圍都是甘蔗園,沒有鄰居喔,當初我選擇那一塊土地,因為只有那一塊合起來二十甲,醫院蓋在那裏,宿舍也蓋在那裏,救人比較方便……」

一人包辦一科 俠醫精神無畏懼

陳金城醫師成長、求學與醫療服務的點滴故事,日前透過大愛劇場長情劇展,於每日中午十二點半播出,「這一齣戲(〈指尖的溫暖〉),真的我看了,天天看都很感動。看他好累喔,連晚上半夜回去,一個晚上被call七次,他乾脆連白袍都沒脫,回到家,還是把BBcall握在手心。他堅持一個人一個科,主任兼主治醫師,他是一個人啊,有時同時收十床的重病病患。當然也很感恩,他周圍的護理師也幫很大的忙,也要感恩他的太太那樣支持他,不只不埋怨還照顧他、鼓勵他,這樣的小倆口,願意這樣付出,到大林那樣的小鎮。」

日日好戲,來自真實人生的真誠互動與甘美智慧,上人讚歎,陳金城藝高膽大,他院不收或宣告無法救治的患者,卻在陳金城的用心下,挽回健康的身體、重建生命希望。

大愛臺報導,某日(劇組)要到大林慈院相見歡,臺北的……各地的患者看到大愛臺的跑馬燈,很多人都來了。一位先生,拿著感恩卡,看到陳副院長,跪著呈上這一張感恩卡,他說要感恩醫師;不只是這一位,另一位當爸爸的,那個時候開的刀很多人說沒有辦法,但他竟然讓他恢復功能,還維持他的謀生的功能,恢復身體健康後他繼續開卡車,讓孩子能安心讀書,現在考上檢察官……」

指尖的溫暖 開腦手術除痼疾

疾病多樣,醫療更需耐心、細心。在〈指尖的溫暖〉簽名會上,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病患劉品苡也現身說法,她在七年前,也是在陳金城醫師的不放棄下,擺脫癱瘓的恐懼,由母親推著輪椅,歡喜參加期待已久的簽名會。

「她(劉品苡)自己說,除了感恩陳副院長以外,也感恩護理來照顧她,她說在加護病房的時候,她有的時候會幻聽、幻覺,一直喊叫,但是有團隊的愛在照顧她,讓她逐漸恢復。不只是感恩陳醫師、護理團隊,更感恩這麼多人出錢、出力蓋起醫院,尤其是在大林鄉下蓋起這樣的醫院。的確,她懂得感恩,她的分享真的也是很感動!」

醫病的溫馨故事也一一透過戲劇忠實呈現,而戲劇的真實內容與在大林慈濟醫院拍戲的經歷,也感動了拍攝劇組,見證人醫的大愛情懷。

「將近一年之間,大愛臺的劇組穿梭在我們醫院,劇組也看到陳副院長是如何對待病患,連我們拍戲的工作人員也好感動啊!他們半夜在醫院走廊拍戲,都可以看到陳副院長半夜從手術房出來,很疲倦地出來、回去,又一會,又看到他快步回來,而且也看到他在加護病房,一一去關心病患。這一位大愛臺的同仁說,一個晚上他跑來醫院七次,他說他真是一個好醫師,而且聽到他們病患都是人人稱讚!」

美善故事,好戲呈現,上人感恩劇組的觀察入微,連陳副院長的習慣動作也能忠實呈現。然而好戲、好故事,皆是來自人品典範,上人感恩陳副院長的付出,為人間立典範,為美善做傳承,並藉此勉勵在座參加「實習醫學生醫學人文營暨授袍宣誓典禮」的慈濟大學醫學院學生們學醫、從醫便要立志、立願。

善種扎根思回饋 溫暖雙手膚苦難

「醫院蓋得再好,沒有這樣的好醫師,也發揮不了作用,所以我們很期待,在我面前的每一位準大醫王們,要以陳副院長為典範,要到沒有人想去的鄉下服務。史懷哲到非洲,我們不需要到非洲,我們要到因緣成熟的地方,而且人比較不想去的地方。現在的大林(慈院),田中央的大醫院,很鄉下,周圍都沒有大醫院,很缺資源,還有在花蓮也是一樣,花蓮在後山,也希望各位醫護、大醫王菩薩,我們的人生目標,真正的要往需要你的地方去付出,這就是真正的學醫的目標。」

「我們的醫療環境、建設硬體現在都不錯,還需要大愛無私的大醫王,還有白衣大士菩薩醫療團隊,每一科系,每一位少不了。總而言之,愛的能量都要發揮在最需要的地方!」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