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8月13日】莫入邪見稠林

Community:
Branch:

『眾生以苦惱煎熬,諸佛以大悲濟物,皆令同得實妙慧,出世本懷教覺道。』
 

我們常常都要自己自我反省,因為眾生、凡夫都是在苦惱煎熬中,自作煩惱,自作業,自受苦。這種纏綿不清,不得自了——無法了解,無法解脫。佛陀看了,憐憫心起,不捨這些眾生為何這麼愚迷,所以佛陀用愛,他來人間就是發揮大慈悲心,來利益眾生。
 
要如何能利益眾生呢?苦難中及時救拔;煩惱還打不開的,耐心教導。不是一生,不是一世,是生生世世。這在佛經中常常都會看到『無量數劫』長時間。
 
常常提醒大家,天人在看人間眾生,就如我們在看水泡一樣。水這樣急急流下來,水泡生起來,很快就不見了。同樣的道理,人生百年,只不過是天界的一天,所以天人來看人間就是那麼短暫,何況佛陀已經超越了天界。在佛經中,忉利天一天是人間的一百年,還有愈高愈上去的天,人間的千年、萬年,是那個天界的一天。
 
所以,人間是這麼短暫,而這麼短暫的時間,卻有辦法造那麼多業;能造業的都是在人間,所以人間能造這麼多業,佛陀一定是來人間,不是去天堂。
 
天堂本來就有福。天堂,在人間所造就的福,他報生天堂。雖然他享受很多,時間很長,但是他所隱含著的,過去在人間善多惡少,雖然惡較少,卻不會被善抵銷掉——善的,有善報去報;惡的種子還是留著,留待善報若享受完了,同樣要回歸於六道輪迴中。
 
這就是佛陀要告訴我們,生在天道,沒有佛法可聽,因為佛不會出生在天堂,他就是要出生於人間。來不及了,哪有那麼長的時間到天堂說話呢?除了講《地藏經》,為母親說法,在忉利天;才一堂課而已,在人間就已經是一個夏季了。所以,佛陀就是要用很短暫的時間,向眾生說話。
 
對人間而言,人間感覺長,其實天堂感覺是短的。短短的四十九年,在天堂只不過一個上午而已,佛陀就在人間說了四十九年了。說法的時間何其短啊!不過,佛陀是生生世世,不斷不斷在人群中要來度化眾生,這是『諸佛以大悲濟物』。
 
眾生,物——動物,眾生也是動物之一;不只是人,所有的生靈都稱為『物』。所以佛以大悲濟物,來利益眾生。
 

⊙眾生以苦惱煎熬,諸佛以大悲濟物,皆令同得實妙慧,出世本懷教覺道。
 

 

『皆令同得實妙慧』。佛陀所希望的,將他所了解的,是要讓人人能覺悟,要讓人人能找到如來真如的本性。就只是要傳這個訊息給我們,但是,我們就是不知道,佛陀才必須陪伴著我們眾生,用方便教,來引導我們入真實法,就是能成佛之法。鋪這樣的路,引我們走入菩提道。所以說,我們要常常很感恩。
 
所以我們學佛,正法要及時信受奉行,我們的心要有戒,不可被邪思、邪見、邪法來侵入心。就如在預防、戒毒一樣,否則我們一入陷阱,真的是永遠不得自拔。
 
就如入邪見稠林。在邪見稠林中,人如果到了山上,沒有嚮導者,差一點的地方,就整個迷了,無法出來。何況是稠林,除了樹木之外,還有很複雜的草。
 
過去曾與大家分享過,我走過都蘭山,整座山無路,怎麼會走到那裡呢?那時候也去信了一個走江湖的人,說那座山上有仙人,要去尋仙。就這樣,四五個人隨著那位說他曾見過仙人的走江湖人,真的這樣帶、帶,不知道走到哪裡去,走到那種整個抬頭不見天,一棵樹密密都是樹叢。同一棵樹,不知道有多少的樹叢都是同一樹根。
 
在那裡鑽了一二小時,無法走出來的路,會害怕。甚至,腳所踩的是軟軟的地。為什麼這地會這麼軟?因為千年、萬年,這棵樹的樹葉一直掉、一直掉,沒人走過那個地方,所以那個地上全都是軟軟的樹葉。
 
『怎麼會這樣?』『不要出聲,這裡有熊,聽到人聲就會跑出來。』這也是很害怕。又說:『要小心,上面都有青竹絲。你們看到青青的東西,要注意,那青竹絲的身體與葉子的顏色都一樣。』哇,又要顧腳下軟軟的,又要怕周圍有青青的東西,草、葉等等,又不能出聲,因為若出聲,熊會跑出來。
 
我若看到這段(經)文,就會想到少年時,跑進這種稠林之中,很茂密的樹木、雜草叢生。
 
很不容易走過那段路之後,開始要走到崁——懸崖的地方,在那裡每粒石頭都長青苔,都很厚。到了那裡,走的路都很滑,因為陰濕。路滑滑的,會滑倒,開始想要去扶樹、拉藤,那位走江湖的人就趕緊說:『不要亂抓,這裡有﹃咬人貓﹄、﹃咬人狗﹄。那樹之名為咬人貓、咬人狗,你若摸到,你就被它咬到。』你們知道那條路,那一天,在經過都蘭山,現在若再想起來,感覺是很不可思議的懵懂之事,真的是很懵懂。
 
假使我們若是信了邪見,與這樣的境界一樣,整天都是很恐怖、很害怕,要怎麼走都會很怕。總而言之,只能用一句『惶恐』來形容,無法用什麼方法來形容,步步都是很惶恐。
 
邪知、邪見就是如此,你若是入邪了,做什麼事情,你就要怎麼樣地問,要怎麼樣的等什麼指示,否則你寸步不得行。這是現在的世間,很多的事情。
 

⊙『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捨。』《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若有若無』,這是說在人間,我們要正信。每一天,每一秒鐘,我們要踏踏實實,今天該做的事情,往前走就對了。還在那裡躊躇著是有或無?不必躊躇,只要我們的方向正確,依照佛陀所說之法,我們向前前進,這樣稱為進步。
 
所以『依止此諸見』,我們若是一點點的偏差,入於邪見稠林,還在那裡躊躇『若有若無』,若是依止在此諸見,很容易就會產生『六十二見』,就會『深著虛妄法』,執著此法,愈執著愈深。『堅受不可捨』,就是堅持這樣受著,不肯捨。
 
所以『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依止』這兩個字,好好來看。
 

⊙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依止』,依著為外道眾生,止於有無、斷、常相所組成之六十二見等,深著堅受。
 

『依』就是依靠、執著;依靠、執著於外道。甘願來做外道,依靠、執著外道之人。『止於有、無、斷、常』這四個字,常常都是在這個『有、無』,或是『斷』——這是永遠都沒有了,或者是『有啊,會再來』;這種的『有、無、斷、常』。
 
有的人就說:『人來生時,生就生,死就死,還有什麼可怕?生生死死就是如此,哪裡還有來生,還有來世,哪還有地獄,哪有什麼天堂呢?就是如此。』但是,有的人就說:『有,因緣果報,貓、狗,人人都是這樣。我如果當人之後,我下一世又要當什麼……。』就說『有』。有、無,或是斷、或是常,像這樣,就有人在那裡爭執。
 
這種在『有、無、斷、常』這四相,這樣所造成起來的;在五蘊中,這樣不斷不斷在那裡深著,執著在那裡,構成『六十二見』。

 
⊙六十二見:以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法為對象,起自於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等見,如是五四共成二十見。歷三世合而為六十,以斷常二見為根本,為六十二。
 

『六十二見』就是五蘊為對象——色、受、想、行、識。
 
世間萬事萬物不離『五蘊』。一朵花,色,『什麼顏色?』『黃色的。』『什麼色?』綠色的、淡黃、大紅、粉紅。不同的顏色。『是什麼形?』『花是碎碎的。』『不是,花是整朵的。』,又『蝴蝶蘭,在這裡。』各有名稱,各有形象,各有色彩。看,只是一朵花,形象、名色都不同。生的形態不同,光是一個『色』,到底這個『色』是有、是無?是斷、是常?
 
種子是『常』,光有種子這樣能成為花嗎?它一定要有因、緣,要有土、有陽光、有空氣、有水分,這個種子入土的因緣,它再長出來還是這朵花的種子,這樣稱為『常』。若是因緣斷了,這樣稱為『斷』。
 
這是原來的道理,是這麼的平常,卻是很多人都是光在那裡論、執,執著種種。這是世間萬物全不離色、受、想、行、識,就是在這五項。但是,有『四著』,四項執著。所以,五乘四,合起來是二十;過去、現在、未來,這樣稱為『六十』;還有斷、常(為根本)這樣叫做『六十二見』。『起自於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這些都是一種名詞、見解,這樣在那裡起心動念。
 
凡夫在此『五蘊』中,隨著我們的意識、見解,這樣不斷在造作,這樣經歷過去、現在、未來。
 
不斷不斷累積的過去,叫做長時間的過去;不斷不斷的累積現在,那就是我們長時間的現在。但是,這個『現在』是最無常,一輩子有多久能讓我們在『現在』呢?還有未來、未來,很久很久的未來,能變成我們的現在。所以,我們人生,道理若能透徹,無論是長時間、短時間
 
我們若能把握現在,現在趕緊能覺悟出來,那就能斷掉過去我們的迷信,現在清醒了,後面就不會犯;後面再來的,還是延續著我們現在的清醒、覺悟,同樣能夠精進。所以,反省要及時,接受法,我們也要及時。
 
所以我們學法,在這個『歷三世合而為六十』,這我們就要很用心去體會,不只是在算數字給我們聽。我們要知道『過去』,我們的『現在』不斷地成為『過去』;現在這個色、受、想、行、識,我們不斷在接受。
 
若是邪知、邪見,在這裡聽法不會歡喜,因為他還有另外的雜念思想,他無法專心來接受這個法。若是專心,將心清淨,專心接受這個法,他會很相信,會愈聽愈歡喜,『喔!原來是這樣啊!在日常的生活,一切的見解,接觸到一件事情,具足六十二(見)。』
 
這都是『斷、常』的煩惱,深著於虛妄,讓我們在深著,一直執著下去。
 

⊙深著虛妄法:色聲等五欲之法,其體虛假不實,故云虛妄。 

 

所以,色、聲、香、味、觸,都是在『五欲』中,也是在『四見』中。『四見』、『五欲』,不斷都是在人間,這都是於虛妄不實,讓我們的煩惱愈來愈多,使我們『堅受不可捨』。『堅受不可捨』,就是一直不敢棄捨過去偏差的意見。所以『凡夫堅持執著邪思妄念』中,『癡迷利誘』種種事情都不肯放,『堅受固執不得解脫』,這就是我們眾生。
 
⊙堅受不可捨:凡夫堅持執著邪思妄念,癡迷利誘諸事不放,堅受固執不得解脫。
 

 

各位,凡夫眾生偏偏就是要去製造煩惱,來煎熬著我們自己,再去惹來了邪思、邪見,迷惑了自己,也迷惑了他人。諸佛,佛的大慈悲心,無不都是要來利益眾生,施教給眾生,希望眾生人人能到覺悟的境界,與佛同等得到『實妙慧』。這是佛陀的慈悲,也是佛陀出世的本懷,無不都是要教育我們覺道。所以希望各位要用心,不要再讓它流逝,在正法中,戒、定、慧不要讓它漏掉了。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