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8月20日】煩惱寂滅心地淨明

Community:
Branch:

⊙靜寂清澄,心地淨明,無生滅相,無得失想。
 

心境寂靜清澄,這是本來就是這樣。人人的心地都是淨而明,很清、很淨,一片的淨土。但是,我們都在後天的環境中,自我惹來了很多煩惱,污染自己。人我是非,心態造成了環境,我們去招惹來心裡,因而讓『靜寂清澄,志玄虛漠』的志,常常受到外面的境界所搖動。
 
所以,『守之不動』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啊!儘管我們讀經,誦、背都很熟,甚至拿來作文章,一大篇的論文,幾句很美的文句能夠作出一篇一篇很美的文章。然而無論誦經、作文都很熟,卻無法盡到『守志奉道』,自己的內心守不住,時時都是心猿意馬,還是到外面招惹很多煩惱來我們的心地。所以我們說修行不容易,就是不容易在此。
 
我們若能心地淨明,很清,念頭不要到外面去招惹很多的雜念,搖動我們的心,若沒有這樣,我們就是真正名副其實『靜寂清澄,心地淨明』。
 
『靜寂清澄』的後面,不要忘了『志玄虛漠』。『志玄虛漠』,接著又有一句是什麼?『守之不動』。我們若在起心動念,念頭開始在搖擺之時,就趕緊:『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再接下去呢?『億百千劫』。這句是我們的靜思法脈最主要的脈動。
 
記住,希望人人保持心地淨明,『無生滅相』。其實,我們清淨的心地,沒有什麼可生滅的形相。如來清淨的本性,既然如來清淨的本性都已經寂靜了,寂靜,哪有什麼樣的生滅相呢?哪有那麼多的雜念,念頭老是起起滅滅生煩惱,讓我們的心定不下來呢?這全是妄想煩惱。
 
妄想煩惱從哪裡來?得失之心。這種得失之心,就是思想,又怕得,又怕失。我們若有這個得失妄想之心,心絕對是定不下來,所以我們必定要一直到瞭解『無生滅相』,自然就『無得失想』。
 
再回過頭來,要能得到『無得失想』,心的念頭能夠定住,必定要『無生滅相』,破除生滅之相,我們才能回歸到心地淨明。心地淨明的境界長什麼樣?那就是『靜寂清澄』,回歸到我們的源頭來。
 
用這樣的方法說明,不知大家能否瞭解?其實,修行要能真正暸解,實在是有一點困難。即使在佛世時代,佛陀最親的人,隨他出家的王族,也是有起起落落的無明。
 
他的表弟,就是姑母的兒子,叫做窒師,他也隨佛出家了,不過還是習氣未斷。他認為:我是從王族來的,我是佛的姑母的兒子,我在僧團中應該是在人之上,所以任何事情應該你們都要尊重我。那種自大、驕傲等等的慢心。
 
有時候,如果在說話時,與僧團的上座長老,他在上座長老之中也不讓人。開始若要說話,他要先說,還要給他很多時間聽他講話,已經讓僧團之中起煩惱了。若是長老輩想要更正他一下,他就發脾氣,就瞋怒了,開始就說:『我是佛的表弟,佛的姑母的兒子。』就炫耀他的身分。所以僧團中已經忍無可忍,就去向佛陀說。
 
佛陀就將窒師叫來,佛陀就說:既然你已經隨我修行,你更要在僧團中與人和睦,在僧團中應該對所有長老要尊敬,如此才不愧是佛的姑母的兒子。你應該是注重人格。人格不是名稱,人格是來自於內心的修行。你要受人敬重,就要從內心清淨,要『恆修善,莫生瞋』,要常常生起善念,念頭連連接接要起善念,對人有恭敬心,時時降伏你的瞋心。
 
這種瞋心、妄想、驕傲等等,這就失去善的念了。所以,窒師,你應該要斷瞋、斷驕慢。甚至要『習行諸善,修梵行』,要好好練習,這個念頭要養成,見到人就要隨順,要用寬心,要用善心待人處事。這必定要從修梵行開始。
 
梵行,就是稱為清淨行,要清淨。心如何能去除污染之心,行為要調伏得善又順,這叫做梵行。
 
修行,有時候會覺得不是很容易。哪怕是在佛的身邊,長久的時間,這念心要能降伏得不會從外面惹來煩惱,這個名譽、得失的心要降伏下來,不容易!
 
卻是又想,既然要來修行了,為什麼個人不將煩惱自己收攝起來?『發心如初』,不就『成佛有餘』嗎?這個『靜寂清澄』的境界,在『心地淨明』,我們的心地原來都是很淨、很明,沒有什麼生滅相,何必去計較呢?無得失啊!
 
大家如果平時自我調攝,規矩就是如此,威儀就是如此,僧團的生活就是如此。若如此,不就是常常這片心地道場都是很整齊、很清淨嗎?所以,修行說來也很容易,卻也是很困難,只在一念心。
 
所以,前面經文中,『亦不聞正法』。這種驕慢等等的無明煩惱這些人,哪怕是在正法中,在僧團中,在佛住世之中,這種法沒有入他的心。法若入心,自然就自度,佛度、自度,自然我們的心就調伏得很好。
 
所以佛陀說:『我雖說涅槃,是亦非真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不就是說過,外面的境界、內在的心理,應該本來就是清淨,本來就是寂滅,這個『相』本來就無生無滅。這是我們眾生起心動念,造了外面的境界,惹來了人與人之間,那種錯綜複雜的情緒。所以本來都沒有什麼,不過,庸人自擾,本來『常自寂滅相』。
 
看,佛陀說『我雖說涅槃』。涅槃,是印度話,華言就是叫做滅度。滅度,就是眾生『厭生死苦』。
 

⊙我雖說涅槃:華言滅度。謂諸眾生,厭生死苦,修習梵行,斷諸煩惱,證大涅槃。

 
我們若知道生死是苦,要知道六道輪迴,若是凡夫,由不得自己在六道輪迴中,這種六道輪迴的生死,我們修行,我們知道了,所以我們就要厭生死,不要再迷戀於生死中。要修習,要修行,修梵行。
 
我們希望能夠清清楚楚,造何因、結何緣,過去的要趕緊去除,因緣趕緊做一番了斷。我們現在這輩子重新開始,下好的因、結好的緣。所以要『滅』,要度我們自己,滅掉煩惱度自己,這就是要修梵行。心要常常保持很清淨,人我是非,要常常自我警惕,是非分清楚。別人要來惹我們煩惱,我們不去接受。我們此時,今生此世的此時,就已經『斷諸煩惱』。
 
這我們若能夠清楚,把握住,這一念清淨善心,就是梵行,『守之不動』。『發心如初』這一念心——我要修行,我要堅定,我不怕辛苦,我不怕人家來磨我;這念心很清淨。而且我們的心有開闊的空間,不去接受外面的煩惱來塞在心裡,若能如此,現在修行就是滅度——滅掉了種種的煩惱,度了自己的心。
 
所以,佛陀『我雖說涅槃』,我雖然這樣說涅槃法。大家以為是最後的一天就叫做涅槃,其實不是;這是我們每一天生滅中,我們要好好靜寂、寂滅下來。寂滅,心要寂,滅煩惱。所以這個『滅』稱為『涅槃』。
 

⊙是亦非真滅:滅,即涅槃。滅是滅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
 

『滅』是滅見思、塵沙、無明,這三種惑。惑,就是不明白道理。你不了解道理,儘管讓你一直在背、誦,朗朗上口,能說一大篇的道理,卻還是迷於道理中,自己的內心無明常常生起,這也就是『惑』,這種惑於『見思』。更比『見思惑』——看到、思想的惑以外,更深的叫做『塵沙惑』,塵沙就微細,很多、很多煩惱。
 
煩惱就是歸納於無明,這是根本的無明,所以我們要度,度『分段生死』。『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在過去也已經向大家分析。隨著未盡之業,還有『分段生死』——前世、今世、來世,一段一段的生死。那麼『變易生死』是在思想中、心念中,還是這樣在變易,沒有『守之不動』,這一念還未到達。
 
所以,要能夠『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那要到菩薩,而且是『等覺菩薩』的境界才有辦法。但是,不是達不到,只要我們可以把這個心,日常的煩惱看得開,自然心念清淨。
 
剛才說,滅除了種種的煩惱,度了我們的清淨之心。所以人人『性自真常』。
 

⊙性自真常,體自寂滅,則為真滅,法雖本寂,若不修道,無由契會。
 

我們的性本來就是真而常,如來本性、真如本性,本來就是這麼清淨。『體自寂滅』,我們的本性之體,你如果要說本性是長什麼樣?本性就是寂滅,就是『真滅』。這個『寂滅』的意思,就是完全真正清淨,滅除了所有的煩惱。
 
先滅除了人我是非種種的煩惱。我們凡夫開始修行,要先把這些是非相,我們要清楚,不對的要滅除。所以『體自寂滅』,我們自己的心性本體,就是這麼真,沒有污染,就是那麼規矩、寂滅、清淨,這叫做『真滅』。很守規矩,要盡人事、守規矩,這就是在修行的過程。你若有盡人事、守規矩,就表示你的內心是守法、守真。
 
所以說,『法雖本寂,若不修道,無由契會』。你若不好好修道,怎能契會道理呢?各位,學佛,我們必定於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環境中,自己要約束自己,約束得很好。群眾中人人個體約束,那就是一個整體之美,這才稱為道場,這才叫做『靜寂清澄』。這種很美的道場,這麼美的道場是在本地——心地風光。
 
心地的風光就是明淨,我們人人心地的風光本來是明淨的,無生滅相,就不必常常有煩惱。『什麼人怎麼樣』。事情要這樣做,『我就是偏要如此』,這樣不和群、不合眾,若如此,外面的境界怎麼會美呢?佛陀教育我們,希望我們的心要自我調伏。
 
佛陀,雖說涅槃,卻非真滅。不是到最後那一天,而是在平時的時間裡,我們要不斷滅除煩惱。『諸法從本來』,本來就是寂滅。我們要如何讓自心清淨,要如何讓自心『常自寂滅相』,我們的心要自己清淨、寂滅,滅諸煩惱。這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育,我們要好好管好自己的心,約束好我們念念的念頭,一定要記得我們是修行者。所以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