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2月19日】六度十力離垢莊嚴

Community:
Branch:

『一念淨心弘誓願,守志奉道念無悔,持六度行到彼岸,離垢莊嚴菩薩地。』

 
我們時時都要『一念淨心』,有一念的清淨才有辦法『弘誓願』,堅持在初發心的大弘誓願。修行不是為自己,修行應該是為普天下眾生。人間平安,就是我們日日的平安,所以我們必定要從自己做起,守志奉道。
 
我們發心立願,必定要堅持這一念的志願,心心念念絕對沒有後悔。這種『守志奉道念無悔』是多麼的清高啊!修行者本來就該具足這樣的精神。
 
走這條菩薩道,該用的方法,就是『六度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一直到彼岸去。這是修行的方向,也是守志奉道,永遠絕對沒有後悔,為人間行六度行。自己自度也能度人,從凡夫的此岸度到聖人、菩薩、佛的彼岸,只是我們必定要來來回回,這樣『離垢莊嚴菩薩地』。
 
我們一念淨心,就能遠離煩惱垢穢。時時保持這念心的清淨,投入人群裡,為他們行六度,帶動人人不會走錯路,污染不再沾惹我們的心,自然就是離垢。
 
雖然我們聽經,常常感覺好像路途很長,還要很久很久的時間才能夠成佛。當聽到舍利弗得到佛陀授記,雖然歡喜他終於有信心能夠成佛,但是成佛這條路還很長,這麼長的時間,必須經過無數生世,在人群中廣度眾生。這必定需要六度行具足,才有辦法來來回回度化眾生。
 
從此岸到彼岸,不斷地來回,那就是『倒駕慈航』,去了又回來;回來修行、度人、結善緣、做好事、造福人群,將人度上船,送到彼岸。
 
彼岸是指人的心,將人的凡夫心度過煩惱千尺浪的河。我們人人的煩惱,常常是波濤洶湧,也必定要有這樣的導師,知道水路,如何避過洶濤波浪。這需要有人願意發心,將眾生的煩惱降伏下來,並且讓他知道,人心穩定下來才能去除無明,然後將人人內心的本性現前,也發心行菩薩道,這叫做『到彼岸』。
 
所以,一世、一世,生生世世不斷反覆的來去,都是持六度行,來來回回將法的輪轉到眾生的心,眾生的心輪轉時,彼岸就到了。因此能夠讓社會的人群離垢穢,心念煩惱、垢穢完全離開,讓這個人間成為社會祥和、一片溫暖的福地。這就是菩薩地,這種的莊嚴心地,人人做好事,人人是菩薩,這是『離垢莊嚴菩薩地』。
 
就像印尼,在今年浴佛節的時候,我們的印尼靜思堂外面,有非常特別的景象。有一群戴著白帽子,穿著藍色服裝的青年,他們穿梭在會場上,一百八十位青年的服裝整齊,負責引導大眾,很有次序的將他們引入靜思堂,指導人人就位。
 
浴佛的時間到了,他們就當輔導員,引導來賓如何站整齊、如何禮佛足、接花香等等。這群是習經院的年輕人,他們是穆斯林,一萬多位的年輕人與慈濟結很好的緣,每一次慈濟有活動,他們一定投入來承擔志工。
 
看,這也是莊嚴人間。雖然宗教不同,那分愛卻是相同,這種愛的互動,也是在轉法輪。人人的心不分你我、不分宗教等等,你看,這就是人間菩薩莊嚴地。
 
前面的經文說,『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意思是佛陀為舍利弗授記之前,說盡了人間菩薩道那種的微妙,要將眾生小乘的法輪轉為大乘的法輪,所以用很長的時間,為僧團說法。那段的過程,舍利弗心境的起伏,一直到發心立願,舍利弗受記之後,未來成佛的時間、國土的莊嚴等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舍利弗來世,成佛普智尊,號名曰華光,當度無量眾。』《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這是很重要的經文,所以需要再重複,讓大家不要忘記。大家聽了之後,重新憶起前面所說的法,這樣法才能入心,我們才能記得舍利弗,來世成佛是普智尊。他再也沒有執著偏空了,他已經發大乘心入人群中了,將來成佛就是普智尊,非常普遍的智慧,通達宇宙萬物真理,非常尊嚴的一位覺者,名稱華光如來。未來所度的是無量的眾生,甚至供養無數佛,這表示時間很長。

 
經文:『供養無數佛,具足菩薩行,十力等功德,證於無上道,過無量劫已,劫名大寶嚴,世界名離垢,清淨無瑕穢。』

 
這段經文就是在描述未來的華光佛,他這樣供養無數佛,度了無量眾,已經具足菩薩行。菩薩行若沒有全部具足,哪有辦法成佛呢?而要成佛,行菩薩道的過程,必須經過很多的佛所教化。
 
常常告訴大家,人人本具佛性,我們入人群中,對人人要用感恩、尊重,無不是眾生互相成就,無不是眾生互相教育,所以我們在人群中能『具足菩薩行』,甚至『十力等功德』。因為『十力』是種種的智慧合會起來,有十種的力量,才有辦法降伏眾生。

 
⊙具足菩薩應修道行,常以十力妙觀智,觀察一切諸法,悉皆明了,通達無礙。佛及菩薩所具十種之力用也。

 
『證於無上道』。一定要十力具足,才能在人群中不受影響,還能將人群從煩惱的凡夫此岸,度到菩薩發心的彼岸去,這必定要具足十力的功德,證得無上道。
 
『過無量劫已』。還要經過很久的時間,那時候的時代名稱叫做『大寶莊嚴』,那個世界名稱是『離垢』,就是遠離了垢穢的世界,完全很清淨,『清淨無瑕穢』。
 
供養無數佛,必定要有具足菩薩行,就是『具足菩薩應修道行』。菩薩應修什麼行,大家知道嗎?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是每一尊佛必定要先具足六度行。
 
除了『六度』之外,還有『四諦』,我們要知道人生的苦、集、滅、道;同時還要知道『十二因緣』,明白人生的去來。這些我們也曾說過,人是為何來投胎做人?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去了又來人生,之後人生又是如何去?
 
又『常以十力妙觀智』,來『觀察一切諸法』,全都瞭解。因為這十種的智力,都是針對著人世間眾生種種的習氣。菩薩在這些眾生的習氣中,如何瞭解?用什麼法對治?總共有十種。
 
這十種離不開妙觀察智,非常微妙的用我們的智慧,觀察世間眾生的種種煩惱。要用什麼方法,瞭解他們所集來的煩惱?如何用法對治?所以叫做『觀察一切諸法』。『悉皆明了』,全都清楚了,就這樣『通達無礙』。
 
佛及菩薩所具足十種之力用,我們修菩薩行,必定要在人群中磨練出來,瞭解眾生的性,才有辦法將之轉變為人人本具的佛性,從凡夫心轉為清淨的如來本性。又如來要具足一切菩薩善行,每一尊佛都是經過菩薩行,以善行、福緣,造福人間,結好眾生緣。
 
常常告訴大家,釋迦佛與彌勒菩薩的因緣。過去生,二位修行者一起修行,當時的佛(編按:弗沙佛)如何選擇(授記誰)前後成佛?後來選擇釋迦菩薩,因為他的眾生緣具足,所以比彌勒菩薩先成佛。彌勒菩薩雖然智慧通達,但是眾生緣不夠,所以在釋迦佛之後成佛。
 
因此,常常告訴大家,我們要感恩、尊重、愛。我們若常常對人人感恩、對人人尊重、對人人有愛,我們未成佛前先結好人緣,這樣我們也能很快成佛。

 
⊙達事理,無能壞、無能勝,故名十力等功德,證於無上道。

 
總而言之,成佛必定要具足一切菩薩的善行與福緣,才能證得實相妙有之智。在人群中行善行、結福緣,慢慢瞭解了人生就是這樣,瞭解了眾生的法,同時,智慧也成長起來,所以能了達一切。
 
『眾生相』與『佛法的實相』是相對的,你體會了這項,就能瞭解那項——眾生的煩惱是如何而來?哦!體會到了:佛道就是要在眾生中才能慢慢成長起來。這樣瞭解之後,真的是通達事理,就是人群中的人事,以及佛菩薩世界的道理,兩者都通達。
 
事理:『事』是對眾生,『理』是從佛菩薩得來,將道理運用在事裡和人群中,可以『無能壞』。若能在人間用真實法,就沒有什麼能破壞真理。『無能勝』,也沒有其他的法,能勝過真實的妙法。世間邪道很多,我們若用正法在人間,所有的邪法就無法勝過佛的正法,所以說通達事理無能壞,沒人會來破壞它,也沒有人比這個法更加殊勝,『故名十力等功德,證於無上道』。
 
『過無量劫已』。像這樣的修行,還要再經過無量劫,很長久的時間,『劫名大寶嚴,世界名離垢,清淨無瑕穢』,那就是離惡行的過失。

 
⊙離垢,清淨無瑕穢。離惡行之過失,離煩惱之垢染,安住清澄,堅固菩薩地。

 
清淨無瑕穢,意思是說,我們已經離開惡行的過失,不會再做錯事了,方向不會再偏差了,所以『離惡行之過失』。
 
『離煩惱之垢染』。所有的煩惱全都去除,能得清淨無瑕穢,自然除掉一切的障礙,所以這個佛國世界名為『離垢』,清淨得一點都沒有污染。離惡行的過失,就是已經沒煩惱,安住在清澄堅固的菩薩地。
 
所以,一念心清淨,念在初心立四弘誓願,堅持我們的志節,走在這條菩薩道路永遠不後悔,堅持六度萬行,度眾生到彼岸去。這種離開了垢穢,莊嚴人間菩薩道,這些人人都做得到,不是做不到,只要有一念心。人人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