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3月30日】心農與心僕

Community:
Branch:

心靈財富用不盡,喜捨無窮聚福緣,耕大福田布善種,天地人間共田宅。

 
身外的財物再怎麼多,總有限量,因為世間財是『五家共有』。有了財富,除了國家稅賦,最怕的是盜賊、水災、火災的損失,以及不肖子孫的揮霍。唯有心靈的財富是無限量。
 
心靈的財富,就是愛與智慧。若有智慧,運用智慧,人間無事不成,無人不服。愛,只要有善念的愛,就能夠普遍人群中,聚集每一個人點滴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
 
看看南非的慈濟人到莫三比克去付出,他們運用智慧,家家戶戶找出了貧中之貧,開始去關心他們,想去了解他們。對方的態度是懷疑、不能接受,他們就要有耐心,心寬、念純,用智慧與他們一一溝通,造了發放名冊。臺灣送給南非的白米,南非分一部份到莫三比克,發放給他們每戶兩大袋的米,一袋十公斤。
 
南非的菩薩並非這樣就結束了,這是一個因緣的開頭,他們再去莫三比克關懷,『這次沒有帶物資來送你們,但是我們要送給你們心靈的財富。若能得到心靈的財富,就永遠用不盡。』大家耐心聆聽志工說話,從慈濟的緣起開始,『竹筒歲月』點滴累積,這樣娓娓道來,他們也用心歡喜聽。這種付出與接受,已經在莫三比克凝聚了一群志工種子,一棵一棵的樹成形了。
 
非洲的冬天,再次要去冬令救濟,同樣是發放白米,這一次就由當地的種子志工走入人群。蔡岱霖陪著當地的志工,逐家逐戶去訪視、造冊,選定了二千多戶,分成幾天要去發放。前來領米的人很有次序排隊領取,發放白米的人很尊重,那種祥和的境界。雖然有的人沒有得到物資,卻也沒有埋怨,因為領米的人是比自己更窮的人;也看到本土志工的愛心、禮貌的付出,大家也是隨喜。不只沒有埋怨,甚至見聞隨喜,這也是間接的心靈財富。
 
這就是『轉法輪』,從心靈上轉貧為富,這心靈的財富,用之不盡。南非菩薩心中的愛永遠都用不完。他們不只長期照顧本國的貧苦人,還跨國到史瓦濟蘭、莫三比克,都是帶給他們有形的物資和無形的心靈財富,同樣將法傳給他們。這就是用之不盡的心靈財富。
 
『喜捨無窮聚福緣』。歡喜啊!我們也說過,他們將要發放了,彩排等等,甚至白米到了海關,好不容易海關讓他們過關了,馬上通知大家:從海關運出來的東西,必須在今晚收入倉庫。一小時內,幾十位志工聚攏來,大家等了四小時,白米才到達,二小時齊心合力卸貨,搬進倉庫疊得整整齊齊。這種殷勤、有效率,在莫三比克是破天荒,不曾見過的事。
 
一直做到半夜十二點,工作完成,大家歡喜地在那裡跳舞、唱歌,周圍的人家也不會嫌吵,同樣寬大的心,還是隨喜。你們看,這就是法輪轉到那個地方去,大家都能隨遇而安,歡喜、喜捨。將力量發出去,能夠聚集這麼多人的福緣,而且不只是付出者,接受者與見聞者全都歡喜,這叫做『聚福緣』,隨喜讚歎者也是有福、有緣,這種『喜捨無窮聚福緣』。
 
這個福緣必定是大福田,也就是悲田,也是福田,這個福田就要耕耘,這不是一生一世,這是累生累世。因緣不可思議!為什麼他們會生在那個好幾代以來都很貧困的地方呢?這是因緣,過去生中雖然有造了這樣的依報,生在這樣的國度裡,卻也是在造業之中有善惡雜揉。善惡的種子,凡夫都有。再怎麼壞的人,你用心找,也能找出長處、優點,這叫做善惡雜揉。所以,有這個因緣能接受到慈濟有形的物資,與無形的財富,就在那裡開始用心耕耘,在那個地方當農夫,布善種子。一畦一畦的福田,不斷在這片大地不斷耕耘出來,耕大福田,布善種子,『天地人間共田宅』。
 
我們要知道,這種心靈的福田,人人本具。天蓋之下,地載之上,人在其間,只要人人的心靈財富啟發出來,天地之間就是共田宅。所以說天地間,慈濟發祥於臺灣,從臺灣將這個愛的能量打開,心靈的財富開始綿綿不斷。臺灣這群臺商、慈濟人,也就是在民間的企業,他只要有心靈的財富,無論到哪個地方,他就在哪個地方、哪一塊土地,去布善種子。這就是天地人間所共有的,無限量的福田,我們都住在這裡,在這個地方耕福田。只要用心接納這樣的法,我們的心靈財富滿滿,用之不盡。

 
前面的經文說,『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其年衰邁,財富無量,多有田宅,及諸僮僕,其家廣大,唯有一門』。

 
這譬喻佛法在人間。佛滅度後,人心煩惱,有修行的形,但清淨的念卻慢慢衰弱,像法已經慢慢被破壞了。
 
記得嗎?前阿富汗的巴米揚佛窟,兩尊很大的佛像,瞬間被炸毀。在佛窟裡面,整座山都是雕塑佛菩薩,以及那個時代的人間布施等等故事。不只是阿富汗,中國甘肅的敦煌石窟也有很多佛像雕刻,經過長時間也是會毀壞。
 
佛陀說『成、住、壞、空』,人間也是有正法、像法、末法的時代。所以說『其年衰邁』,也是有衰退之時,不過『財富無量,多有田宅』。在世間雖然有分正法、像法、末法的時代,其實人人本具佛性,正法是常住人心,所以叫做『財富無量,多有田宅』,這樣的福田還常住人心,佛法依然存在。
 
『及諸僮僕,其家廣大,唯有一門』。僮僕,就是指『宅中之給侍使人』。

 
⊙及諸僮僕:指在此宅中之給侍使人,喻佛方便知見皆已具足。曲順萬機,權智即實智之僮僕。又喻眾生心內之一切無明煩惱。

 
就是這座大宅很富麗堂皇,一定要有人管顧宅內的財物和清潔。就像『故宮博物院』,裡面收藏著很多寶物,要有多少人在那裡服務,在那裡管顧、整理。同樣的意思,在堂皇的大宅裡,也是需要很多人服務,這是『給侍使人』,就是在裡面工作的人,這也是譬喻『佛方便知見皆已具足』。
 
因為佛陀的智慧,要入人間來度眾生,佛陀的心宅,充滿了豐富的智慧,他要將這個智慧來輸送給眾生,眾生無法接受,所以他就要不斷應機逗教,這種方便知見全都具足,什麼類的眾生,要用什麼方法來調伏他?什麼樣的時代要用什麼樣的法去付出?這就是方便知見,應天地萬物,這個真理要如何讓人類接受?這叫做方便知見。很具足。
 
用權智,佛陀的智慧──真實法,他先稍微把它隱藏起來,用方便權智,『曲順萬機』,無法直接給予,只好彎彎曲曲,將這個法輸送給大家,所以叫做『曲順萬機』。就像你們用電腦、用手機,這電腦、手機外表都是平面的,可知道那內部的線路是彎彎曲曲,非常微細,就是要將訊息傳輸出去。所以『曲順萬機』,種種的方法,迂迴曲折,還是要將這個法讓人人聽得懂,能了解,這叫做權智。其實,權智即是實智之僮僕。這個實智要用方法去發揮,就像大宅中的給侍使人一樣;將真實法變成了方便法來使用,這樣叫做僮僕。
 
『僮僕』又譬喻眾生內心一切無明煩惱。在佛的智慧,方便法叫做僮僕;在凡夫無明,凡夫的心由不得自己,受外面一切所驅使,是財富的奴隸,是感情的奴隸,感情驅使著他不斷煩惱覆心,財富驅使他不斷造業,有如受差役的僮僕。
 
凡夫的心宅裡都飼養這樣的奴才、僮僕,受著外境驅使,煩惱滿滿,不斷驅使著我們的身心去造作。我們的心,在天地之間造作那麼多的業力,是財富的奴隸,也是感情的僮僕。世間不離欲,欲念不離財富、名利、權位,不離感情,就是這樣纏綿不清,這都叫做無明。
 
無明是我們心宅中的奴隸,受天地間一切假象所使做,所以人禍遍地、大乾坤四大不調。人是欲念的僮僕,煩惱滿滿,被驅使著,由不得自己,人生苦難偏多。所以,在這個苦難偏多、驚世災難的末法時代,大家應該要有警世的覺悟。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