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04月03日】惡念莫有 積善除苦

Community:
Branch:

上人叮嚀,「我們的環保不能停,我們要如何讓人人更能理解天地之間萬物,要如何珍惜循環再利用,這樣的智慧還要再提升,這都是我們應該再繼續努力的,目前做得還不夠,所以我們要自我反省。」(攝影者:林宏謀)

【證嚴上人4月3日志工早會開示】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的第二個月圓日,也就是二月十五了。」證嚴上人在今天(4/3)的志工早會開示,「時間創造一切人間幸福。」它不但累積悲歡離合,也累積歡喜的事;它給予人間一片淨土,給予人間成就菩薩道,也給予人間溫馨的愛。 

「可是,時間也累積了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愛恨情仇……等,這種複雜都是在人的情緒中,這樣的累積,造成世間的人禍,累積得更嚴重的是氣候不調的問題。」

一念偏差釀死傷 莫因惡小而為之

上人慈示,「不要以善小而不為,不要以惡小而為之,雖然一點點的善心,善的動作,累積久了也能成為一片祥和世界;但也不要以為一點點的惡,隨心所欲,隨口而出,或者是隨手而做,累積下來也會成為不可收拾的人禍。」

上人從電視晨間新聞看到一則訊息,「很不忍心,不知要如何來形容,真的是悲極無言,心裡好悲痛啊!」昨天肯亞北部一所大學受到一群歹徒潛入校園裡,持槍瘋狂掃射,造成師生共一百四十七人死亡、七十九人受傷。事件起因是索馬利亞的青年黨,為了報復肯亞政府出兵索馬利亞而引發這場悲劇。

「起心動念不知道累積多少的仇恨,點滴點滴的累積呀!就這樣造成那麼大的恐怖殺傷啊!真的是心裡非常非常地悲痛!」上人感嘆,「普天之下,一切都是從一個心念開始。」

俄國垃圾問題現 慎惜物命省資源

「現在地球上的人口不斷增加,相對地,物資的消耗、垃圾的增多,也成為時代的一大問題。」上人關注到俄羅斯莫斯科從1980年代開始為了垃圾問題,建造許多大型的垃圾掩埋場,但是隨著人口增加,這些垃圾掩埋場也不斷增加起來,已經到達超出負荷量的程度。

新聞報導,人們只知道享受物質,為了生活的方便,違法亂丟垃圾,是現在俄羅斯社會的一大問題。上人有感而發,回憶起將近三十年前的臺灣,垃圾問題漸漸被警覺到,「那是影印的時代,更早以前我們用鋼板刻印,後來影印機出來,不需要打字,也不需要用鋼筆寫字。」

上人回顧往昔抄寫《無量義經》時,是一字一筆用鋼筆,還有毛筆寫下來,「因為想要買《無量義經》沒得買,也買不起,所以一個字一個字,要用硬梆梆的鋼筆跟蠟紙,一字一字地刻,現在這隻拇指常常抽痛,就是那時候常常刻字造成的。」

「後來,科技發達,影印機問世,辦公室普遍用影印機,常常大大一張紙,才兩行字或者三五個字,也要用一大張紙,大片空白的地方就這樣浪費掉。」上人不捨物命如此被輕易消耗掉。

塑膠千年不腐壞 環保意識需運智

「我們知道紙是由紙漿而來,紙漿來自於森林的樹木,一棵二十年的大樹可以製造五十公斤的紙漿。」1990年8月間,上人鼓勵慈濟志工「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此後志工陸續投入回收工作,在臺灣社會中,環保觀念逐漸受到重視。

當時慈濟志工用心推動紙張回收,將未使用過的空白紙張叫做「大白」,用過的叫做「小花」,印過墨水圖樣的叫做「大黑」,二、三十年來不浪費紙張……但是在那樣的過程中發現,人們為了圖方便,使用塑膠袋的情況愈來愈多,可是塑膠袋這類物質,歷經百年千年都不會腐壞變質。

回憶往昔,上人記得過去臺灣為了處理垃圾問題建蓋焚化爐和建置掩埋場,「可是臺灣面積並不大,有多少掩埋場可以埋?一埋這塊土地千年百年都不能用,所以我們警覺到,開始通通要回收,回收還要分類,讓資源回收再製,所以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但願這樣的理念可以從臺灣帶起來,讓全球可以看得見。」

上人叮嚀,「我們的環保不能停,我們要如何讓人人更能理解天地之間萬物,要如何珍惜循環再利用,這樣的智慧還要再提升,這都是我們應該再繼續努力的,目前做得還不夠,所以我們要自我反省。」

以愛相伴連體娃 積善方能除苦難

除了對於珍惜物命的叮嚀外,上人提及從菲律賓跨海來到臺灣花蓮尋求醫療的連體嬰珍妮與潔妮姊妹,在經過成功分割的手術後,即將於4月8日出院,昨天特別前往靜思精舍拜會上人。上人感恩花蓮慈濟醫院醫護團隊,在過程中不斷模擬如何在最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成功分割。

「成功分割後,一個是天天靠近志工,還有一個是黏著媽媽;我們醫院把孩子當成家裡的一分子,為了要培養孩子不要一直黏著媽媽,所以天天都有人去跟孩子熟悉,還有菲律賓的志工一連串陪伴三個多月。」

上人感恩兩地志工的用心關懷,「這對姊妹一歲多分開,現在才學走路,回到菲律賓後,我們還要跟當地醫院再聯繫,他們會在那邊幫她們復健走路。」

「這對連體嬰是第三對從菲律賓過來〈求醫〉的,都是家境困難的我們的照顧戶,我們要一直幫助到讓孩子可以各奔自由,這就是我們的愛不分國際、不分人種、不分宗教。」

上人想到2003年第一對分割的連體嬰個案慈恩、慈愛,「我們也讓她們到天主教醫院〈復健〉,讓她們穿上小白紗像小公主一樣到教堂受洗,雖然我們把她們分開,也完成她們在天主教國家的宗教儀軌……」繼慈恩與慈愛分割後,第二次由花蓮慈院替菲律賓連體嬰成功分割的案例是玫瑰姊妹。

能成功分割連體嬰,除了醫護同仁的努力外,上人感恩當年花蓮慈院建院時洪老典老居士等人護持醫院的往事,「那時候加護病房是他們捐的,他們不只是護持臨床,也要讓醫師能夠研究,他就很積極幫助,認為要有一大群人護持……回顧過去,感恩的事說不完,時間不夠用,我們還是要把握時間。」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