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6月17日】貪迷癡闇耽著為樂

Community:
Branch:

安隱故也,行苦。

 
『芸芸眾生界苦如海,因貪迷起惑造業受,緣癡闇不覺無知苦,愚昧意耽著以為樂。』

 
人生啊!芸芸眾生真是苦海無邊。人人本具清淨的佛性,但是眾生受到無明掩蔽,如墮在苦海,若沉溺其中,就永遠無法找到慈航,永遠無法到彼岸,永遠都在無明海中沉浮。
 
堪嘆人生太過於愚昧,只因為貪迷,所以起惑造業。這就是緣於癡闇不覺,無知,造了很多的苦。人與人之間,假如自己有一個『貪』,緣著外面的境界,起了癡念;有了癡,那就昏天暗地,在內心不斷產生無明。
 
『緣癡闇不覺無知苦』。不覺,就是無知。不知道我們已受外面的因緣誘惑,不斷受影響,又不斷在因緣中複製苦因,當然所得到的就是惡果。但是我們知道或不知道?還是不知道,全都無知。
 
『愚昧意耽著以為樂』。無知,就是愚昧。愚昧的意念總是耽著、耽戀,以為人生的一切因緣都是樂。所以,從個人而家庭,而社會,放眼天下人類,看世間,貪、癡、愚昧比比皆是,這就是『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四面火起啊!
 
天地之間,眾生共業。從自己的心宅開始,內心起一念欲,就是無明,外面的境界不斷來誘引,我們就是無法禁欲,所以煩惱不斷產生。這種心宅裡面的無明,讓我們的內心不得安寧,自然就會向外造業。你也造業、他也造業、我也造業,眾生合會來造業,豈不是讓天下不得安寧?所以就變成了眾生共業。從無數劫、無數劫以前一直累積到現在,累積已久了,所以在地球上發生水災、地震、火災、風災,每一波的災難都這麼大,無不波及人類,不只是少數,都是大多數,叫做眾生共業。
 
眾生所共的業,是因為人人都從內心的火宅不斷焚燒,這是人的心態所造成。先從小乾坤之中,有了四大不調──心靈的四大、心靈的火宅,彼此之間互相結合之後,就變成影響大環境、大乾坤。

 
⊙『後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間,貧窮困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如是等種種諸苦。』《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所以,昨天的經文說,『後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眾生不斷在大乾坤造業,已經讓自己在這個世間受到宛如地獄的苦。
 
尤其人人貪之無厭,如餓鬼一般,怎麼貪都不夠。『九』,還一直加下去,加到最後就要逃債了。人生無常啊!當最後一天,離開人世,雖然家業很多,但是來生就要還債,因為破壞大乾坤,也損害小乾坤等等。你想,這種貪之無厭,來生永遠都是在貧窮困苦中。未來,人與人之間愛別離苦、怨憎會苦等等,這真的是苦不堪,而這些苦都是自己造的。
 
再接下來這段經文,『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沒在其中,歡喜遊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
 
人生就是這樣,多麼大的愚癡啊!若人人只是聽聽,以為與己無關,其實大家要用心啊!這字字句句和我們都很有關係。若沒有警覺,什麼事情都與我們無關,若有警覺性,細細思量,人間種種的苦,怎麼能說與我們無關呢?

 
⊙如是等種種諸苦:地獄三途,本有極苦之報,應心生恐畏,然因不信因果,故不驚怖。

 
除了天人的天福壽盡一定要墮落人間,在人間製造了很多業,未來再往下墮,那就是地獄了。地獄、餓鬼、畜生,這三途真是很苦的苦報,苦不堪!若是有警覺的人,應該要從內心生起恐畏,要曉得害怕,應該要生出怖畏之心。
 
佛法在人間,佛所說的道理是因緣果報,為什麼我們不相信呢?我們若懂得相信因緣果報,自然對生在五趣雜居地之中,就會時時謹慎修行,提高警覺,不要讓自己又在人群中受了很多誘惑,或是自己製造了因緣果報,我們應該要懂得自我警惕。
 
不過,我們就是信根不深,不懂得要信很深廣的因果觀念,所以不驚怖。大家以為:現在我有物質享受很好,為什麼還要去信仰佛教?為什麼還要去聽法?我為什麼要放棄享受呢?『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能夠快樂、滿我的意,不是很好嗎?他不知道享樂壽盡,同樣要墮落,或是又在人間愚迷、造作等等。

 
⊙天上福享樂壽盡還墮:人間福盡受報,貧窮困苦等,本是苦聚,應省思懺悔業累,而生遠離,卻因迷猶戀著。

 
在人間,遭受很多的報應,有的是貧窮困苦之報,或是家庭不調和,很多愛別離,很多怨憎會,很多種種的苦。我們應該及時反省,要思考為什麼會這樣?自己若能瞭解,就要懺悔,懺悔我們不斷在日常生活中起惑造業,不論是心起的煩惱,或者身所造作的一切等等,應該要好好省思。
 
反省自己,為什麼要來修行?修行是有一條道路,這條道路我們有走好嗎?我們的心與身有修養好嗎?若是起心動念不對了,就懺悔;若是舉手動足不對了,也要懺悔。因為舉手動足、開口動舌、起心動念等等,都是不斷在累積很多的業力。
 
我們若懂得懺悔,就不會再去造業,不會再累積業,我們的心愈來愈清,無明愈來愈散開了,自然能夠瞭解,應該要心生遠離,遠離無明、煩惱、起惑造業,才不會再沉迷下去。

 
⊙眾生沒在其中,歡喜遊戲:眾生貪癡,以苦為樂,沉沒其中,故曰歡喜遊戲。

 
『眾生沒在其中,歡喜遊戲』。我們不但沒有警惕的心,沒有懺悔,沒有想要遠離,反而沉迷、耽戀。芸芸眾生還是沉淪在這苦海中,雖然聽聞佛法,卻不能信受奉行。這是眾生的貪癡,因為貪,所以有癡迷,『以苦為樂,沉沒其中』,其實是苦,卻把它當作是樂。這種人間實在是很矛盾。所以不覺、不知、不驚、不怖,這就是無明。

 
⊙無明不覺,起諸邪行,(貪瞋癡)此三,於諸諦理愚惑癡迷,又稱毒。

 
因為無明,讓我們不覺,所以起諸邪行。不應該做的,你去做,這條安穩的道路偏偏不走。方向差之毫釐,就失於千里,這種邪知、邪見、邪行,差一點點其實已經差很遠了,這就是人生。
 
對於諦理,我們因為不覺,起諸邪行,才會走入三途。就是在很多的道理中,我們還在愚惑、癡迷,這叫做毒。
 
貪、瞋、癡,真的是毒。道理明明都知道,但是就不肯去用這些道理,心念一偏,又是愚惑、癡迷,明知故犯,這真的是毒。這貪、瞋、癡三毒,會壞出世善心,會障礙我們向善道走,真的害人不淺。

 
⊙以能壞出世善心故,因不覺而不知不驚不怖。

 
就如菲律賓『海燕颱風』這麼大的災難,勸大家來付出,來救那些人。有力、有錢的人很多,卻不一定付出。反觀在非洲,不論是南非、莫三比克、辛巴威、賴索托等等,他們為了要救濟菲律賓,也願意一個一個銅板地投,到街頭巷尾勸募。
 
他們都是那麼窮的人,也是盡一分心,滴水入功德海一樣。沒有錢的人做得到,有錢的人捨不得出,這種貪之無厭,叫做『癡』,能壞出世善心。你明明能夠做,但是因為三毒在心裡解不開,無法解毒,這個心的善念就是壞掉了,所以他無法付出。
 
世間的善事都做不出來,哪有辦法出世間呢?世間三界火宅,必定要身心清淨,於身體不做惡業,於內心要沒有雜念;並起憐憫心不斷付出,無所求,這叫做清淨心,這才能夠出世間。為人群付出而沒有所求,這就是我們要一直修行鍛練這念心。眾生若有愚癡、有偏差,就壞了這出世善心。所以『因不覺,而不知、不驚、不怖』。

 
⊙三苦:苦苦、壞苦、行苦。 苦苦:為人及三惡道所受顯著之苦。

 
人生有很多種苦,如三苦:苦苦、壞苦、行苦。
 
第一種『苦苦』,就是『為人及三惡道所受顯著之苦』。我們看得到人生有多少苦,地獄我們看不到,但是看人生的苦,就如處於地獄,地獄比這樣的苦還更苦。

 
⊙壞苦:亦曰樂苦,如諸天所受天福之樂,報盡業壞,終歸於苦。

 
第二種『壞苦』,也就是明知道樂極生悲,卻都在快樂中造業。就如天人,所受的天福之樂,這都是在消福。雖然造了福,生在天上,但是天上無善法可修,所以只有在那個地方一直享受,到最後天福盡、壽命盡,就要再墮落,這叫做『壞苦』。報盡樂消,自然就是壞苦,就要再回歸三途,一層一層,一直墮落下去。

 
⊙行苦:行苦者,即有漏之法,四相遷流,常不安隱故也,行苦。

 
第三種叫做『行苦』。『行苦』就是『有漏之法,四相遷流,常不安隱』,這叫做『行苦』。
 
常常說的行蘊很微細,我們都不覺知。就像我們在不覺知中,四季在轉換。
 
人,從小到大,身體如何變化、凋零、到老,這我們自己也不知道。這是有漏法,我們在不知覺中,它一直漏了。
 
我們在造業,也在不知覺中起心動念,隨著心念不斷在累積。這就是我們修行沒有好好顧守戒、定、慧。雖然難得人身,我們一天到晚卻是不斷受『四相遷流』,每一秒鐘都是這樣飛過去,一直漏失掉,這種『常不安隱』,叫做『行苦』。
 
明知人間苦難偏多,有種種諸苦,眾生在這當中,還是把它當作歡喜、快樂,也不怕、也不知、也不怖畏。我們是不是自己有警惕呢?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