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8月19日】了知結使之火

Community:
Branch:

『結與使是煩惱別名,無明惑業繫縛身心,結成苦果故稱煩惱,能使眾生輪迴生死,沉溺苦海浮生無涯。』

 
煩惱,很苦。『結』,也叫做煩惱;『使』,也叫做煩惱;『無明』,也叫做煩惱;『惑』,也叫做煩惱;造作的『業』歸納,也是在煩惱。這些無一不是將我們身心綁住,壓迫感真的很大、很重。
 
人生的苦,就是苦在這裡,因為它會結成很多的苦果。你有無明的因,你造了無明惑的業;『因』是煩惱,煩惱驅使你去造業,這樣重重疊疊,不斷造作、種因,就成為果。所以,不論你是什麼樣的樹,它總是生長之後結果,結果再成為因,因又成為果。
 
這就是我們眾生不斷受『結』的驅使,不斷產生煩惱、無明、造業,不斷驅使我們的心身去造作,由不得自己,輪迴在四生六道之中。所以,我們不斷沉溺在這茫茫苦海,『浮生無涯』,到底要到什麼時候才能靠彼岸呢?
 
哪怕我們已經知道修行的方向。修行,到底是用口頭上來說呢?或者從文字上得來呢?看很多經藏,很多的法、常識都知道,可是,道理若沒有入心,法水並沒有滋潤到慧命。
 
看看現在的電腦或平板,你想知道什麼事情,只要手指按一下,天下事都呈現在你的面前。現在科技發達,求知不困難,但是求法入心就困難了。
 
法,是讓我們修行的方法,從此岸渡彼岸的方法。知道要修行,卻無法將心的煩惱放下,同樣是『沉溺苦海,浮生無涯』,同樣是在造作苦因,這些結、使、煩惱、無明、惑、業,同樣纏住我們,不斷複製煩惱,苦果無量。
 
就像『因核果海』,那個『因』才一點點而已,只要因緣具足,經過時日生長,幾年後,它就開花結果纍纍。我們若造一輩子無明的業,可能會衍生好幾世都受報不完,所以叫做『因核果海』。
 
這個因只在我們的心,無明的果現前了,我們應該用感恩心,將現前的果消除,面對人、事、物要自我警惕、謹慎,不再去接受它,我們就用『一切皆空』、『空中妙有』的因緣,化惡緣成好緣。這樣佛法在心,與人結好緣,自然不會再有惡因、惡緣、惡果的輪迴。所以我們要時時提高警覺。

 
⊙『夜叉餓鬼,諸惡鳥獸,飢急四向,窺看窗牖,如是諸難,恐畏無量。』《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前面說,無形的『夜叉餓鬼』,有形的『諸惡鳥獸』,皆譬喻眾生的習氣,這都是欠缺了法的資糧。
 
『飢』,就是都沒有法滋潤他的心,所以『急』;『飢急四向』,無不是在色、受、想、行四蘊中,這樣在輪轉。
 
就像用一支管子來看世界,或者開一扇窗戶看出去,明明天地寬闊,卻只開一個小框,很小的範圍來看。我們應該心包太虛,但是自己卻畫框自限來看。法廣如大海,我們卻取著哪一段才是法,哪一段不是法。其實,用得到,能夠改變我們的人生觀,句句都是法。我們應該要用開闊的心來瞭解道理,讓我們受用,不是只看一角,沒有看整體。但是,我們的心要開闊,舉一角就能應全體。
 
所以,人有很多的困難,都是自己的心去惹來重重的困難,其實人間沒有那麼多困難,是自己的心重重困難。『如是諸難,恐畏無量』,因為道理沒有透徹,他所知的不是全盤,只是一點點,執著在聲音,執著在文字,心沒有真正全部收納,這也就是『飢急四向』,沒有接受到道理。
 
俗云『富潤屋,德潤身』,若是法很豐富,在我們的心中,用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中,生活的方法做得到,『人格成,佛格就成』,『人圓、事圓,道理就圓』。所以說,學佛就是學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

 
下面經文再說,『是朽故宅,屬於一人。其人近出,未久之間,於後宅舍,忽然火起,四面一時,其燄俱熾。』

 
『是朽故宅,屬於一人』。這是譬喻一間房子,有人住,有主人,自然會將房子整理得很好,將這個家庭顧得很妥當,有倫理孝悌、長幼有序,家族和睦。

 
⊙此明主在無災,主亡災起。

 
所以說,『主在無災』,表示主人在家,就很平安;如果『主亡』就『災起』。維持這個家庭的人若是不在了,災難就會開始起來。為什麼呢?家已經無主了,就容易散亂,沒有一個方向,家庭就危險了。這是譬喻三界內人人的心。
 
這間大房子需要有人管理,但是那個主人『近出』,有時候不在,有時候回來又出去了。這間房子因為年久月深,歲月風霜,已經慢慢朽敗了。這是譬喻人間的生態。
 
雖然佛陀來人間修行,來來回回,隨著很多佛出世,在很多佛的座下不斷修行,直到在迦毘羅衛國出生為悉達多太子,是流轉生死的最後身,所以他出生,現相修行、成佛。修行的過程中,讓我們知道,出世在富貴的家庭,成長在四姓階級分明的國家,瞭解眾生的苦難,為了突破眾生不平等的觀念,他要去探討豐富的道理,才有辦法改變人的分別心,所以決心出家,離開皇宮修苦行,一段時間後,成佛了。
 
成佛之後,他體會到與天地宇宙合而為一的心境,那種『大我』的境界,我們的真如本性。佛陀一直很想和大家分享,卻是苦無對機,所以回歸用種種方法,適應眾生根機而說法。
 
佛陀在人間,觀眾生機,施眾生教,將三乘、五乘種種的方法,對機而說。

 
⊙『主人近出』指佛應身示化於娑婆世界時而言。

 
不過,時間還是不斷流逝,四十幾年的說法,他年齡也大了,所以『近出』,接近要離開的時候。『主人近出』是指佛的『應身示化於娑婆世界』這個時刻。

 
⊙三界是佛應化之處,乘願而來,誓願化度眾生,故云『是朽故宅,屬於一人』。

 
所以說『是宅朽故,屬於一人』,這『一人』就是表示佛;他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
 
就像不論是大學、中學,一班的學生都有一位導師,我們人間是這樣。但是,超越人間的聖人,他視天下眾生如自己的孩子──我所愛,我所要庇護,我所要教育的是天下眾生。所以亦師亦父,稱為『三界導師』;五道四生,所有的生靈,他都平等視如一子,這種『四生慈父』。
 
但是,時日還是有限,接近佛陀要示涅槃的時候了,所以『其人近出』,表示佛陀即將涅槃,要離開這個娑婆的時候,來日剩沒多久。所以『未久之間』,因為這個人沒多久的時間要出去了。應該是在近期內,或者離開之後,這個朽宅,可能很快就災難大起了。
 
這是佛陀準備將要入涅槃,所以他就宣講《法華經》,用很多的譬喻,教菩薩法。假使我們就一個法,大家接受同樣的法,人人回歸清淨如來的本性,我能瞭解你,你的佛性,你很清淨,你無污染;你也能瞭解我,我也是清淨,我也是無污染。從清淨無污染的心,我們共同為五濁惡世苦難的眾生,有更多人投入人群,趕緊及時拯救,要不然,這間房子過不久可能災難全起來了。
 
這就是佛陀所說的『其人近出,未久之間,於後宅舍,忽然火起』,意思是說災難會一時匯集過來,必須更多人來發菩薩心,行菩薩道。這是我們要很著急,要趕緊人間菩薩招生,不要執著在私己一個小小的觀念,爭啊,互相對立,這樣會辛苦。

 
⊙長者在宅,能令諸子慎防火源。由出宅後,諸子無知,故令火起。

 
各位,學佛真的是要用心,因為佛陀在三界應化,來娑婆世界應身,應我們這個世間而出生,在這個世間說他修行過程的道理,心裡所得的法,與大家分享、教育,但是時日總是有限。不過,這間房子,這三界的大宅,長者總是不斷教育這些孩子,大家要很謹慎,要預防火災的來源。
 
這位長者雖然一直教育、一直教育他的孩子──三界內的眾生,叫大家謹慎預防火災的來源。不論怎麼樣的教育,無非是要人人用心,信受奉行。要不然,他離開這間『宅』,就是離開娑婆世界,『諸子』,這些孩子,還是恢復無量數的煩惱,還是在玩火,惹火燒身。
 
所以,各位,我們學佛,真正用心將法聽入心,哪一句受用,就要身體力行,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