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9月28日】根異教殊秉慧運智

Community:
Branch:

『三界眾生隨業而轉,帶業來生苦多樂少;一極正覺用慈施悲,根異教殊秉慧運智。』

 
三界眾生隨業轉。確實,人生世間,人人的心地這種『心靈三界』,因為無明起惑、造業,所以『隨業而轉』。眾生心無定性,現在發一念心,虔誠、歡喜,發心受教,這都是很歡喜的事情。但是,由於我們向來的習氣,無明還未去除,周圍環境的聲色誘惑,我們已經發起的心很快又被轉過去了,轉好念為無明、貪念。這就是三界中的眾生,光是一念心都固守不住,隨著業這樣團團轉。
 
我們現在周圍都是善知識,現在聽聞佛法,有足夠的環境條件去身體力行,我們還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這時候遇到這麼好的因緣,我們豈能讓心再受煩惱境界所轉呢?不行!我們一定心要定。
 
既聞法,我們要及時把握;既行道,方向不要偏差,才不會又懵懵懂懂,再帶業來生。若再帶業來生,下一輩就真的苦多樂少。
 
我們要『一極正覺用慈施悲』。『一極正覺』,就是一真實至極之道,也是至理不二之道。至理是不二,道理是一項,不要偏差了。
 
一極的正覺,『極』就是極頂,至高無上,無上正等正覺。我們誦經不是常常念到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這就是大覺悟了。我們若能在這條道路一心向前走,不斷接近佛的境界,那種『一極正覺』,到這個環境,自然我們的心地就是『用慈施悲』。
 
不論是什麼樣的眾生,什麼樣的形體,只要他有生命,我們就是要疼惜、尊重他的生命,那分的愛。但是,眾生苦難偏多,用什麼方法讓他能夠脫離苦難,能夠造福眾生界呢?這都要『用慈』。眾生有了苦難,我們更要再『施悲』,要付出、付出。這種『用慈施悲』才是我們真正的大生命,這就是真法道理,叫做『一極正覺』。我們若真能覺悟到天地一體,自然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諸佛菩薩的境界了。
 
『根異教殊秉慧運智』。我們必定要開闊心胸,對萬物視同一體,所有的眾生都要保護。我們在說法,眾生是不是聽得懂呢?也無法一一為牠們說法施教,但是人類就可了。不過,各人的根機都不同,因為『根異』,所以就要『教殊』,用種種的方法。
 
佛法,除了愛人,也愛一切物命;除了談今生,還有來世,同時還延伸過去、過去無量劫以前。很多的道理,『因核果海』,因緣果報,都包含在佛法之中。
 
所以說,佛法除了教導我們今生此世很多的道理,還教我們未來如何的來生,讓我們明明、清清楚楚,這實在是『秉慧運智』。除了『用慈施悲』,還要秉慧用智,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法。
 
眾生帶業來人間受很多的苦難,人生若能夠接受到佛法,有了法,能夠接受,就能將這個法普遍人間,去救拔苦難。就像我們將臺灣的米糧運到非洲去幫助貧困的人。現在,臺灣的米已經牽出了很深的情。
 
在二00三年,第一次我們的米運到南非去,讓慈濟人去發放濟貧。他們在發放就想:他們平時都是吃玉米粉,擔心白米他們不會吃,或者不愛吃、不想吃。於是慈濟人就去現場起爐灶,教他們如何洗米、煮飯。在發放的現場煮給他們看,煮給他們吃。他們吃了,說:『原來這叫做白米!』
 
最近這幾年來,潘居士帶著南非這一群已經培訓好的,做得很歡喜的志工,開始向北走,跨國到史瓦濟蘭、莫三比克。此外,賴索托也是十多年了,還有這幾年來的辛巴威。臺灣的米送達了,啟發他們的愛心去幫助更苦難的人,一群一群的愛開始散播在當地,他們不斷不斷互相幫助。運用了佛法的道理,『一極正覺』的道理去『用慈施悲』,開啟他們的心靈財富,傳授大愛的理念,啟開他們懂得如何去教人。
 
慈濟人用他們的語言去教導當地苦難人。所以『根異教殊』,不一樣的根機、不一樣的環境,我們就用不一樣的語言,去『秉慧運智』。

 
⊙『長者大富,庫藏眾多,金銀琉璃,硨磲碼瑙,以眾寶物,造諸大車,莊校嚴飾。』《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長者大富』。『長者』譬喻佛,『大富』就是法,無量無邊的法,進入大覺智慧海中,所以叫做『大富』。『庫藏眾多,金銀琉璃,硨磲碼瑙』,這全都是寶物。『以眾寶物,造諸大車』,車子是用寶物造出來的,非常裝飾得非常華麗。

 
下面再說,『周匝欄楯,四面懸鈴,金繩交絡,珍珠羅網,張施其上,金華諸纓,處處垂下,眾綵雜飾,周匝圍繞』。

 
這段經文,要表達出很多的寶物會集在一起,用來裝嚴這輛大白牛車。
 
『周匝欄楯』。『周匝』就是圍繞的意思。那輛車的外圍有很多欄杆。欄杆,橫的木頭就是欄,直的木頭叫做楯。

 
⊙周匝欄楯:圍繞一周,欄干之橫木謂之欄,豎木謂之楯。

 
這樣『周匝欄楯』,這車子就能裝載很多寶物,保護著寶物安全。

 
⊙四面懸鈴:鈴懸高處,隨風聲響,警示人心。

 
這輛車不只周圍有安全的欄杆,還有『四面懸鈴』,那個鈴懸掛在高處,風一吹,鈴聲就隨風響,這就是在警示人的心。
 
下面經文說『金繩交絡,珍珠羅網』。
 
就是『珍貴寶物交織,金繩交絡』,用珍寶和金質的繩子細細編成一整件網。

 
⊙珍貴寶物交織,金繩交絡,喻慈門非一。猶如網孔,一一孔中,皆如一一真珠,如眾慈悲門多並施。

 
這就是譬喻『慈門非一』。就是說,我們要開啟慈悲的心門,不只開一道,而是『猶如網孔』,像金繩編織的網一般,那張網就是一孔一孔密密麻麻。『一一孔中,皆如一一珍珠』,每一張網都串有珍珠,用金線串起珍珠,一一珍珠『如眾慈悲門多並施』。所以,慈悲要開很多種的方便門,目的就是要淨化人心。但是苦難的眾生,你要找因緣,先給他們安全感,先給他們物的布施,然後才給他們無畏施,接著的法施,這無非是用慈悲的方法。
 
所以說,『金繩交絡,珍珠羅網,張施其上』,就是譬喻慈悲要用種種方法,像網一樣普遍給大家得到安全、平安,去普施這個法。

 
⊙金華諸纓處處垂下:長行文但云垂諸華纓,只是令視覺眼見者欣悅。今云處處垂下,乃是身心感觸,明眾機遍悅。

 
『金華諸纓,處處垂下』。前面的長行文也有說到『垂諸華纓』,莊嚴的金花與瓔絡編成一張網,不只是門簾、珠簾,而是整張網,這樣『處處垂下』,將整個車廂遮起來。這是『身心感觸』,讓車裡的人很有安全感。這是譬喻『眾機遍悅』的意思,讓大家安穩,讓大家歡喜。
 
『眾綵雜飾,周匝圍繞』。眾綵,就是用絲、棉、麻等等製成的五色彩線,將它編織起來。雜飾,就是這個編織品上面裝飾了各種金翠珠玉。這樣『周匝圍繞』。

 
⊙眾綵雜飾,周匝圍繞:眾彩絲織,並有金翠珠玉串結裝飾物。眾綵雜飾,喻垂化之處,設教應化隨機。

 
這是譬喻佛陀來人間『垂化』,隨眾生的根機設教應化。所以『周匝圍繞』,希望這個法都能展現在天地宇宙之間,不同的國土、不同的環境、不一樣的眾生,全都能夠攝受。

 
⊙周匝圍繞,喻攝物之宜,無所闕少。

 
『周匝圍繞』,就是譬喻『攝物之宜,無所闕少』。『宜』就是方便。這個方便法,如何讓眾生完全攝受。『無所闕少』,法很豐富,不論是什麼根機,所有的大小根機都能普被。
 
所以,我們學佛應該時時在日常生活中用心。佛陀來人間只為了要讓眾生打開心門,接受真理。人人將真理入心,就能道道皆通,哪一條路都走得通,很安全,不會再迷失,不會再造業。
 
凡夫是帶業來去,諸佛菩薩是乘願而來。所以,我們必定要了解帶業的原因在哪裡?那就是我們一念迷了,煩惱生了,所以造作很多的業,才會在這個人間苦多樂少,很多事情無可奈何。
 
也許,我們過去生曾經和人家結了不好的緣,現在無論怎麼做,還是有人批評這不對、那不對。明明是對,他不了解就說不對,有理說不通。我們只好善解:『唉呀,因為過去的因啊、緣啊,所以由他去吧!』有煩惱的人,就由他去,再來想辦法讓他理解,設法度他。這就是我們要用心。
 
無上正等正覺,佛陀的教法無非是要普遍給我們眾生,我們應該用心將佛法運用在人群中。人群有這麼多苦難,我們要如何『用慈施悲』,『秉慧運智』,這很重要。
 
『運慈施悲,秉慧用智』,如何普及人間,人人互相如『金繩交絡,珍珠羅網』一般,『一一孔中,皆如一一真珠』,就像『眾慈悲的門多並施』,能夠讓人人受用,透明又很安全,這就是佛法。所以要人人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