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10月04日】擇善受培 修行不怠

Community:
Branch:

證嚴上人讚歎李佳樺、廖定興這一對夫妻,兩人投入慈濟已超過三十五年,從花蓮慈院建院、慈濟護專建校……各項志業腳步,兩人從不缺席。(攝影者:高武男)

【證嚴上人10月4日志工早會開示】
「慈濟,不只是社會的慈善工作,它更是一個具宗教精神的團隊。『宗』,我們人人都要有正確的生命宗旨,不只為人世間付出,還要宏觀天下,讓人人接受正確的道理,『道者,路也』這道理、這一條道路,能引導人人方向不偏差,這就是宗旨,人生的宗旨;『教』就是終生的教育,臺灣人常說『活到老,學到老』,一生當中有學不完的道理,所以我們要終生學習,這就叫做『宗教』,宗是人生宗旨,教是終生教育。」 

今日的志工早會,拜現代科技之賜,讓證嚴上人在花蓮靜思精舍的開示內容,透過網路或衛星,讓全球各地志工——包括臺灣參與精進日的志工、在花蓮靜思堂進行培訓尋根的北區志工——都能同步聆聽。

修行精神記於心 自我決定承法脈

上人為志工們開示,慈濟是含融宗教精神的慈善團體,期盼人人能用心體會「宗教」的意涵,並用心投入「修行」於現世。 

「我們在人世間,今生此世的生命方向不要偏差,來生來世才有一個美好的我,要做的什麼,能自我有個方向。要不然的話,我們人人都由不得自己而來,而且隨著業力而牽絆,心想不開、煩惱多多,行為偏差,錯誤也多,所以我們人人一定要有個宗教的思考方向,也要好好的修行。」 

上人在開示「宗教」的意義後,隨即叮嚀人人要把握「修行」的精神並力行在團隊中。

「修行就是端正行為,還要修心養性,修行就是這兩句話。修心養性,這就是修,人生的道路我們不要偏差,不要讓我們的心亂了,不要讓我們的方向偏差,所以天天都要修心,天天都要養性,把我們的性穩定下來,要不然的話,凡夫心啊,無定性啊,常常都會『差毫釐,失千里』,重新再來,但一生當中有多久的時間,可以讓我們重新再來!所以我們要好好的定住自己的心,修行,修心養性、端正行為,這就是宗教修行,沒有特殊,只是這樣而已!」 

宗教,人生宗旨,終生教育;修行,修心養性、端正行為。上人勉勵志工們,人身難得、時光有限,在慈濟的團體中,接受培訓即是接受修行的開始,上人期許,人人要先「自我決定」是不是願意投入、是不是願意學習、是不是願意修心養性。

「在這樣的大團體裡,在將近兩年的時間裡,不斷的上課、不斷的接受,無不都是為了這兩件事:人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還有修生養性、端正行為,這是在兩年多的培訓期裡,不離開這兩件事。在這宗教的大團體裡,人間菩薩就是要聞法、要修行!」 

三十五載菩提道 始終不移初發心

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在慈濟的道路上,是宗教上的學習更是個人的修行。上人以李佳樺、廖定興這一對夫妻為例,兩位志工投入慈濟已超過三十五年,從花蓮慈院建院、慈濟護專建校……各項志業腳步,兩人從不缺席,現在夫妻倆雖然年紀已大,但做慈濟的心,未曾改變。

「他們倆夫妻現在雖然年紀大了,還是以最初的那一念心……她的同修老伴,同樣也是陪著她,慈誠隊的任務總是不缺席,現在已經九十歲了,還是以服務精神,放下身段,真是一個長者風度,時常看到他們,都是心寬念純,三十多年如一日!她在慈濟不只是投入工作,全家都是慈濟人。」 

上人讚歎李佳樺以身作則之外,也接引家人、朋友投入慈濟,而她布施的精神也令人感動。「她說,她的金磚、金塊、金條都要拿來捐,我說,『可以這麼多嗎?』她說,『師父,我把金塊金磚,變成土磚,讓你蓋醫院。』」

「再過一陣子,她又拿來珠寶。她說,『想一想,從嫁妝開始,留著這些珠寶也沒有用,不如給師父發揮大用;師父還有學校要蓋,到底我還有多少可以捐……』於是發現家裡還有地契、所有權狀,她又拿來,『師父,我有這一塊土地,也要捐給師父,把這一塊土地變現,給師父蓋醫療。』同時又想到了,她有幾個房屋在出租,她就開始動了房屋的念頭,同樣也捐。」 

挫身無怨不倦怠 觀想無常握當下

布施時間、金錢還有志會,許多朋友受佳樺的精神感動而成為慈濟人或榮董,然而在這期間,佳樺也遇到了車禍意外,即便遇到無常,她的心仍一心一志,從未偏差。 

「佳樺曾經有兩次的車禍,都很嚴重,每次看她拿著拐杖來,我說,『你要休息啊,不要一直用你這雙腳。』她說,『師父你放心,我會謹慎,可以動、可以做,我絕不空過,師父這是你說的。』『是啊,是我說的,但是你要留著你的身體要做更多!』『人生無常啊,師父這也是你說的。』她總是說『師父說的』,她很堅持地精進,每一次看到她,總是那樣的心寬念純,三十五年間,只有看到她的精進,沒有停下來過,沒有被煩惱無明困惑過,這是一對夫妻,非常令人敬佩,慈濟人的典範,許許多多的愛,都可以從他們夫妻的身上看到。」

心寬無煩惱,念純不傷人,廖定興與李佳樺在慈濟道路上,把握人生,積極付出,是人間菩薩的行者也是將佛法力行在生活中的修行人。 

依報而生非洲地 自覺覺他脫心貧

全球的慈濟志工,無不都是把佛法生活化,在身邊耕耘福田,幫助苦難。非洲七國志工持續進行大米發放,不同國家間,跨國關懷、互相陪伴。日前南非與賴索托志工前往波札那發放,路途遠達一千五百多公里,即便如此志工們人是不辭路遠,親往發放、帶動當地志工,臺商志工與本土志工的用心,令上人欣慰不已。 

「看到當地的志工菩薩愈來愈多,他們(臺商志工)也鍥而不捨一直培養,讓一粒粒的黑珍珠發光發亮。波札那,好遠啊,一千五百公里,志工們從賴索托、南非會合,趕到集合點就已經幾百公里,要到波札那還要一千五百公里,這樣的來回,從去年到現在已經第八次了;他們不怕辛苦,就是為了要把這一份愛,在這苦難世界裡培養出種子,同時救拔苦難人,因為不怕辛苦,所以一直堅持,而這就是他們的人生宗旨,他們學習到、瞭解到,今生的依報在那裏受苦難,期待能從現在打開心門,以富有的心靈去幫助別人,不論來生來世是如何,今生已經脫離了心靈的貧窮!」 

非洲志工難行能行,在慈濟道路上找到生命的宗旨與修行的方法,心靈的富有超越物質的障礙,在付出中拔苦、在拔苦中說法,廣度眾生脫離心靈的囹圄。 

「我常常很感恩,感恩這一群臺商,在那裏成了人間菩薩,一切都是因緣啊,由於他們的發心,幫助了這麼多人。芸芸的苦難蒼生,只要菩薩走過的足跡,遍地都是蓮花綻放;只要慈濟人走過的地方,總是可以看到菩薩的種子遍灑人間,這都是我們修行的道場。」 

娑婆世間,苦難為道場,無論是貧病之苦、心靈之苦,在慈濟宗門裡都能依循靜思法脈而獲得人生宗旨、生命教育,進而拔苦宇樂、自度度人,而此即是修行歷程也是生命的意義。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