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2月15日】勤修精進發大乘心

Community:
Branch:

『智深法大如涵大蓋亦大,覺性慧海之智知無盡法,如來慈悲平等一切智人。』

修行,到底我們要修什麼呢?每天都說,最重要的,我們求佛法要能『體解大道』,要『發無上心』,發了無上心,還要『深入經藏』,去體會佛法到底多深,到底多廣。

有的人以為,深入經藏就是要整天在藏經閣裡讀書、讀書。這樣叫做深入經藏?不是。我們要體解大道,身體力行在這條康莊大道上,要走出來,在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都是我們的經。

因為,眾生無量故,說法無量。我們要在眾生中、人事物中去體會人間的道理,這樣才是真正『深入經藏』。在人群中的經藏有這麼多,所以我們要用心,要有智慧,智要深,法要大,也就是我們的心量要開闊。在無量眾生、無量法中,我們要去體會,才有辦法深入眾生心,才有辦法『統理大眾』。

我們要自度,還要度他人,自己的方向走得對,還要帶很多人同走這一條路,所以我們必定要『智深法大』。就譬如,水缸多大,蓋子就多大;裝東西的箱子多大,它的蓋子就有多大。總而言之,我們心量要大,廣度眾生時才能『一切無礙』,度盡一切眾生。所以說,『如涵大蓋亦大』,就像我們的覺性慧海。

凡夫啊!知其一,不知其二。凡夫所知的事情有限,父母把我們生下來,我們就隨著這樣的環境過生活,在不知覺中長大,讀書、成家、立業,隨著外面的環境、事物煩擾我們的心,引發我們的無明,去造貪、瞋、癡等等的業力。這樣叫做一輩子,就是老、病、死。自己生命的價值到底在哪裡?都不曾想過。

我們現在學佛了,應該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潛能。我們行菩薩道,因為我們要成佛,要回歸真如本性,所以借重佛陀開拓的這一條康莊大道,就是菩薩道。眾生苦無量,菩薩法無量,因為『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眾生很多的苦難,除了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還有無常,這是大自然法則。

聽,看,多少人呼天搶地,苦不堪啊!有慈濟人的地方,有這樣的因緣就立刻去膚慰、陪伴等等。看到人間的無常,佛經裡不斷提醒,人生苦難偏多,人生無常。我們也常常說,是無常先到呢?或是明天先到?常常說,有時候無常等不到明天,因為無常隨時到。

確實啊!原來無常比明天更先到。別說是明天了,瞬間啊!人生無常在瞬間,不是說『等我年紀大一點,等我的一項計畫完成了,再來做好事』,不是啊!我們要及時。生命是這麼無常,所以我們應該要用心,好好深信佛的教法,深信體會,及時發心立願。

因為世間苦難偏多,我們若發心行菩薩道,生命的價值觀提升起來,心量就會愈開闊,我們能護著眾生的身與心,身受了苦難,也要及時膚慰他的心,從這個苦難中救拔眾生,『苦既拔已,復為說法』。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得如涵大蓋大,因為眾生這麼多,我們要聽、要學的道應該更多。

『覺性慧海之智』。我們人人本具覺性,趕緊將無明完全去除,讓我們智慧能開啟。就像無邊際的大海,不論眾生有多少的苦難,我們就有多少的方法、智慧去濟拔他,去拔除他的苦難。所以說,我們若『覺性慧海』啟開了,這個智,分別世間一切,自然我們要知道的事情就無盡,法很多。不論世間什麼樣的事情發生,我們都能及時啟用分別智,用我們很微細的心來分別一切事相。

『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人人本具佛性,這是平等慧。這個法是世間法,我們能用分別智去透徹瞭解世間法,所以叫做『知無盡法』。

『如來慈悲平等一切智人』。佛陀就是慈悲、平等,對一切眾生都平等,這樣的人就是『一切智人』,就是如來。他有平等心,讓大家知道人人都能成佛,還教我們如何運用分別智,去分別世間的事相,這是佛陀的慈悲教法。所以我們必定要很用心,『智深法大』,要每天接近佛法,佛法入心,用在日常生活中。

前面的經文,『復有佛子,於大眾中,以清淨心,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說法無礙,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四無礙智』,應該大家還記得。因為我們納受很多的法,所以『法無礙智』、『義無礙智』,法裡面的道理,我們應該都很清楚,又『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我們佛法入心之後,要發揮『四無礙智』。

在大眾中用清淨心,發揮佛陀三藏十二分教,這叫做用種種因緣。因為眾生根機不同,所以我們要用三藏,經藏、律藏、論藏,還有十二種的方法來對機說法,這是很重要。若能這樣,我們才有辦法接受到微妙一乘實法,就是成佛之道。

接下來的經文,『若有比丘,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頂受,但樂受持,大乘經典,乃至不受,餘經一偈,如是之人,乃可為說。』這是告訴我們,學法要專心一志。

『若有比丘,為一切智』,就是修行者。這就是表明我們的心,因為一發心就能夠利益人群,所以我們起了歡喜心,『心樂大乘』。『樂』就是歡喜,大乘法就是自度度人。我們自己要先去探究佛法,瞭解真理,知道方向,開始用心體會這條康莊大道。

去除了無明,心包太虛,智慧完全明朗起來了,這分的感受,知道用這個法,開闊心胸,容納一切,這叫做『一切智』。一切智就是『佛智』,也叫做『一切種智』。

⊙一切智:亦名佛智、一切種智。故經云: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

前面《譬喻品》說過,『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我們佛性本具,所以是『自然智』,是『無師智』,只可惜凡夫被無明覆蓋了智慧。我們聽聞佛法,就是用方法去除覆蓋我們的無明,無明若去除了,我們自然就能發現『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這總名叫做『一切種智』。

還要勤修精進。雖然人人本具佛性,但是凡夫的習氣還在,貪、瞋、癡。修行者可以說自己無貪,但是,瞋,你難道能說『我都不會發脾氣,我都沒有貢高驕傲』,有辦法嗎?因為我們還有這些無明,瞋、癡、慢、疑都還有,所以還要再努力,勤求佛法自度。

⊙此明心樂大乘,為一切智勤求佛法自度者,受持大乘出家菩薩,故曰『若有比丘,為一切智』。

我們想要自度,也想要度人,這全是『受持大乘出家菩薩』。我們雖然出家,不是獨善其身,而是行菩薩道。佛陀在世時,比丘群還不知道自己能成佛,以為獨善其身、斷盡煩惱,這樣就夠了,不知道原來還必須度眾生。到了《法華經》,知道了,原來自度還要兼度他人,這才是真正回歸如來本性的道路,就是要行菩薩道,求大乘法。

再來說,『四方求法,合掌頂受』,這是表示精進。

⊙於一切內外法,能知能解,名為『一切智』。即已發四弘誓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法門無量誓願學,『四方覓求』,請益之始。

『於一切內外法』,向內要自修,向外要體會人事物,我們都要很清楚。不是只顧自己修而已,世間法、世間事、世間人,這些道理若都不懂,我們如何能通達佛的境地呢?所以,『一切內外法,能知能解,名為﹃一切智﹄』,就是佛智。能知道人間一切事,世出世間的道理都通達。

你想得到『一切智』,最根本的就是發『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是啊!『佛道無上誓願成』。你想求得『一切智』,一定要發『四弘誓願』。

這『四方覓求』,我們都要求,不論是眾生煩惱,或是佛道,我們都要好好發心立願。學佛,法門真的很開闊,讓我們能用心,這叫做『四方』,『四弘誓願』,也是四種方向,也是四種大願,因為法門無量。無量的法門在哪裡呢?在眾生群中。所以我們必定要用心,不必遠求,就能求得;求得之後,要用很虔誠的心,從初發心開始,虔誠『合掌頂受』。

常常說,『發心如初,成佛有餘』。當你發心為度眾生而修行,那念心總是一直保持著,所以叫做『但樂受持,大乘經典』。就是從領受教法,那個環境與種種的形象開始,我們都要常常抱持著歡喜心。

⊙領受教法境相,適悅身心,名『但樂受持,大乘經典』。

我們常常一句話說,『甘願就歡喜』。不論多麼辛苦,『甘願就歡喜』。所以『適悅身心』,就甘願,『我就是要這樣做。這是如我的願,哪個地方有眾生受苦難,我就到哪個地方去。』發大乘心,很甘願,很歡喜去付出,所以這是大乘經典的法門。

為什麼會這麼甘願呢?就是『信力深,名為﹃受﹄』。我們的信力若深,這叫做接受佛法,堅定的心來接受。念力堅固,就是『持』。所以『受持』的意思,就是信很深,念很堅固。尤其是領受在心,叫做『受』,這個信念始終如一,沒有忘了初發心,這樣叫做『受持』。所以說『但樂受持』。

⊙信力深,名『受』;念力固,名『持』。又領受在心,曰『受』,始終信念不忘,曰『受持』。

各位菩薩,我們既發菩薩心了,人事物相有很多,無量無盡,我們要如何適應?要用如來平等智慧去為眾生付出。因此,我們人人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