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1月18日】一歷識田永為道種

Community:
Branch:

『得解之由,遠聞廣劫長時;是故慶幸,獲大善利得解;由是近聞,譬喻希有之法;解佛心懷,獲開悟之善利。』

其實,現在能夠聽到佛法,我們應該感恩過去,很長久的時間就已經種下了這個緣,有了緣的累積,我們現在才能同在一個道場,共同修行,共同接觸到佛法中最真實的妙法,在當今來聽、來說。

我們現在聽、現在瞭解,這個『得解之由』,因由是來自長遠廣劫以前,我們過去生中『遠聞廣劫長時』,在很長久、很長久的以前,有因緣能夠得解。

我們慶幸有這樣的因緣,『獲大善利得解』。因為過去的因緣,所以這時候大家有緣再聚合,一起聽同一部經,我們要很歡喜,能夠得到聞法的大善利。同樣的道理,須菩提他們也是很歡喜。雖然過去一段很長的時間不瞭解大乘法,現在已經完全相信、理解了,所以他們就譬喻,『由是近聞』,因為最近才聽到。其實,佛陀說法已經四十多年了,從開始他們就聽了,卻一直到了法華會時才真正大開解。

過去大家都認為『我顧自己就好了。佛陀在教大根機的人,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這與我無關。』所以不用心,沒有啟發他們的心。一直到講《法華經》時,佛陀就『對機讚歎佛慧』,針對著常常跟隨佛陀的弟子,讚歎過去佛、現在佛的智慧,讚歎人人本具真如本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接著就為舍利弗授記。所以信心大解,深信解悟了,開始啟發這一念信心。這是『近聞』,就是現在聽到的佛法,真是稀有之法。所以『解佛心懷』,已經體解了佛心。

在釋迦佛的道場裡,有已經成佛再倒駕慈航的菩薩來示範,也有即將成佛的彌勒菩薩來啟動。在《序品》中敘述,未來當成佛的彌勒,與過去已成佛的龍種上尊王佛、教過七尊佛的文殊菩薩,一個來問,一個來對答。看看這部《法華經》是多麼殊勝!有這麼多過去已成佛的菩薩,倒駕慈航來護釋迦佛的道場,這是多麼不可思議!

現在的《信解品》,四位人人所知識的大比丘、僧團的領導者,表達自己過去疏忽了佛陀所說的法,如今年紀也大了,可是現在也是啟發他們的大心。所以,在《譬喻品》所聽到的希有之法,現在對佛陀的心懷,大家瞭解了,佛佛道同,這時候來發心,『獲開悟之善利』。開始發心,開始對行菩薩道要用心了。

前面的經文說,『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

年紀幼稚,就是表示見識還很淺,沒有深入。譬喻像幼稚的孩子很頑劣,捨離了父親,外出遊蕩,久久不知回途。經過多久呢?『或十二十,至五十歲』。

『十』是譬喻行十善業生天。『二十』呢?人間善與惡,造十善,就再生天堂;造十惡,就墮地獄、餓鬼、畜生道。

⊙或十二十至五十歲:十喻天道,二十喻人道,五十喻五道。

所以,五道輪迴的關鍵都在人間。光是這個身,每天都在『五蘊』之中造業,色、受、想、行、識,每一項都會使我們造十善業、行十惡業。所以我們日常的生活該多麼用心啊!

接下來經文再說,『年既長大,加復窮困,馳騁四方,以求衣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

從幼稚離家,一直到年紀這麼大了,在這段時間歷盡滄桑,加上窮困,表示心中已經沒有法,全是煩惱無明,非常落魄。『馳騁四方,以求衣食』,到處流浪,只求一頓溫飽。『漸漸遊行,遇向本國』,居無住處,何去何從?就慢慢向著本國而來。這段經文要用心聽。

⊙年既長大:喻原有之大乘心發動。過去所發菩提心,一歷識田,永為道種,故能重得遇佛良緣,此喻有習種性。

『年既長大』,譬喻原有之大乘心啟動了。這『原有之大乘心』人人本具,我們人人本具佛性,現在已經啟動。『過去所發菩提心』,過去見佛歡喜的初發心,那個菩提心,也已經啟動了。

『一歷識田』。所謂『識田』,一般的經典大多說到第八識,第九識是成佛的識,也就是清淨無染的識。

⊙九識: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意識、第七阿陀那識、第八阿賴耶識、第九阿摩羅識。

前面就是從眼、耳、鼻、舌、身、意,這樣叫做『六識』。我們這個『五蘊身』,每天透過六根去緣著外面的境界,造作十善或十惡,造作之後就經過第七識──阿陀那識(或譯『末那識』),在心田裡不斷耕作、思量,促使我們去造作很多事情,做了之後的結果,那個善惡的種子,就是藏在第八識中。這第八識有善、有惡,『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第八識隨著我們善惡業的因緣去受生受報,這就是凡夫都是用到第八識。

我們有因緣聽到佛法,發心來修行。雖然修行,瞭解道理,少欲知足,但是無明、煩惱、塵沙惑還未斷,還不乾淨,所以我們還在『阿賴耶識』中,就差不多用到這裡而已。我們若能進步,再向前進,煩惱都斷盡,就如舍利弗、須菩提、迦旃延、摩訶迦葉、目犍連,他們已經煩惱都斷盡了,現在開始啟發他們的大心了,這叫做『一歷識田』。從凡夫,六識、第七識、第八識這樣經歷過來,現在心都已經清淨了,開始啟發大心,已經接近了第九識,瞭解了,不會受污染了,這樣叫做『一歷識田』,這個清淨無污染的第九識了。

『永為道種,故能重得遇佛良緣』。已經現在接近第九識了,其實這才是真正我們的『道種智』,就是清淨的智慧,所以『重得遇佛良緣』,已經開始接近真如的緣了。這就是譬喻『有習種性』。我們雖然現在才開始斷煩惱,現在才開始啟發,『有習』,有機會開始接近真如本性,體會佛的心意了。

⊙加復窮困:未曾修慧,謂無七聖財,名窮。

接下來經文裡說,已經年紀大了,『加復窮困』。『加復窮困』,意思就是說『未曾修慧』。

他們過去在修行當中只到『分別智』,還未到『平等慧』。分別智,只知道這不能犯、那不要做,還沒有體解佛陀所說的人人能成佛。『未曾修慧』,所以沒有『七聖財』,名叫做『窮』。在修行的過程中,就是欠缺『七聖財』。

⊙七聖財:信、精進、戒、慚愧、聞捨、忍辱、定慧。彼諸眾生不護此故,名極貧窮。為五濁八苦所燒,名困。

什麼叫做欠缺『七聖財』?就是『信』不深,『精進』不夠,『戒』雖然有修,但是未達大戒;『慚愧』,過去的修行還未起慚愧心,別人那麼精進,我們卻停滯在那個地方,這就是還未啟發,還沒有慚愧心;聽法還未到喜捨的程度;在人群中不堪忍,所以『定慧』不夠。這就是欠缺。

我們若真正要具足這『七聖財』,『信』就要很深信,『精進』就要無畏懼,勇猛精進,直入人群中去廣度眾生,不受眾生煩惱污染,這才是真精進。守『戒』,不論是在污泥中,惡濁的五濁惡世也不怕,同樣入五濁惡世,不受濁氣所污染,這才是真正無漏的戒,這叫做戒聖財。

『慚愧』,要時時有慚愧心,慚己愧人,要常常保護自己不要遇境就生起欲念、瞋恚,我們應該要時時縮小自己、尊重別人,這叫做慚愧聖財。聽法要用心聽,聽了之後要懂得喜捨,就是布施,造福人群,這也是聖財。我們有法入心,才能『忍辱』,在芸芸眾生中必須懂得忍辱。人群中修行,各人有各人的習氣,要心寬念純,懂得善解、包容,才有辦法在人群中不起懈怠心,所以必定要忍辱,這樣也是我們修行的聖財。再者,如此才能得到『定慧』,戒、定、慧『三無漏學』,這樣才不會退失道心。這七項修行,叫做『七聖財』。

須菩提他們自己發露懺悔,說他們這七項都沒有用心,信根不深,精進不透徹,常常只顧自己斷煩惱,不顧他人。因為欠缺了這七種聖財,所以叫做窮。聖財就是法,就是欠缺了成佛的方法。『彼諸眾生不護此故』,眾生就是沒有發心去守護這些聖財,自己的修行也在漏失中,這種的漏失就是逃避。所以前面說『聞法疲懈』,聽法聽很久了,生出了疲倦的心,所以他就不精進,對救度眾生沒有起歡喜心,因此『名極貧窮』。

生在五濁八苦中,叫做『困』;困在這個範圍裡,在五濁惡世受八苦。就是因為我們缺了『七聖財』,因此『馳騁四方,以求衣食』,四方追求,只是求一頓溫飽。『馳騁四方』就是表示我們輪迴在『四生』。『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就是在這『四生』之中生死、死生,輪迴六道,受盡了很多生、老、病、死,在人間的險道多陷阱。

⊙馳騁四方:輪迴四生,奔馳騁走於生老病死險道。

我們學佛要用心,修行是歷劫以來所結的緣,現在趕緊把握因緣,在未來長久的時間,有這些法財來滋潤慧命,我們也有成佛的一天。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