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01月28日】醫療獻愛 點燃希望

Community:
Branch:

醫院不僅能看見人生百態,從生老病死中體解人生的意義,提醒人人珍惜有限的時間,為善付出;醫院同時更是一個守護生命的磐石,醫護同仁與志工無不用都是愛守護,點燃每一個患者與家庭的希望。(攝影者:羅明道)

【證嚴上人1月28日志工早會開示】
「德國白鸛本來冬天都會遷居南移,會向南飛,避冬天;可是,生物學家發現,白鸛今年(2016年)都不冬移……」全球氣候極端異常,連生物生態也受到影響。根據《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研究發現,歐洲一些原本該在冬天前往非洲南部避冬的白鸛,放棄遷徙,停留在西南歐或北非垃圾場內覓食。 

嚴寒的天氣,讓白鸛都放棄南移;然而,一群難民寧可冒著危險,頂著冷冬寒雪,搭船向北尋求庇護,卻在土耳其西部的愛琴海域沉溺,造成五人往生、十六人失蹤。

證嚴上人在1月28日的志工早會中,不捨難民的苦境,「人心對於人與人之間,如何作感想?自己平安富有,看到了苦難而且貧寒或者難民等等,到底心裡做何感想?假如人人都能打開愛的心門 ,付出一點力量,不就是天下平安嗎?人人互相的善待著,不都是一片人間淨土嗎?」

生命平等慈悲心 開闊心胸發揮愛

佛陀教示大眾「眾生平等」,萬物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媒體曾經登載一則訊息,一隻黃狗看到三條被撈出水裡的魚,在地面上奄奄一息,黃狗到周邊有一灘水,於是不顧鼻子磨提地面破皮的可能,拼命用鼻子將水往魚身上撥,希望挽救魚的生命。

「我們能不提起同情心嗎?生物都有這樣的心態,我們人呢?號稱為萬物之靈,到底對生命有觀感嗎?是用什麼心態來看待生命?真的實在是很不可思議,佛陀常常都這麼說,『不可思、不可議』,人的無明煩惱真的很難解說。」

不只是狗有同情心,老鼠也有。美國芝加哥大學學者做過一個實驗,將三十隻老鼠兩兩一組放入籠子,其中一隻老鼠可以自由活動,另一隻則關進一根透明管子裡,管子有一個只能從外部推開的小門。實驗結果顯示,可以自由活動的老鼠普遍都會將被困的同伴解救出來。

還有一隻猴子,保護著一隻被遺棄的小狗,面對著其他大狗的攻擊,猴子不畏懼地抵抗,就是要保護小狗的安全。「動物有這樣很令人感動的舉動,動物與人的心不都是很接近嗎?眾生總是都有同等的一念悲心,愛的能量,有沒有看到,兇的狗要攻擊這樣的小狗,猴子就這樣照顧他,好像人保護自己的孩子一樣,雖然是異類(不同種類的動物),還是發揮這樣的愛,看到這一幕,能不開闊自己的心胸嗎?」

醫療之愛用心耕 守護生命不辭苦

動物有情,人間有愛。昨日(1/27)上人前往花蓮慈院溫馨座談,感受到醫療志業同仁用心、用愛付出的感動。

「好幾年沒有(從大門口)踏進,心靈是不陌生,可是環境真的是變很多了,變得空間嫌窄了,變得病患擁擠了,變得裡面有許許多多的空間都再重新隔間,研究室、診間等等,已經真的很擁擠不夠用,任何一個小小空間都是寸寸不放過。」

正當上人沿著廊道行進,在院長及同仁導覽解說下,觀看牆上所掛置的研究成果展現,以及各項榮獲獎項;突然從上人身後傳來一個聲響,轉身就看到地上躺著一具假人,一群「男丁格爾」開著紙板做的救護車衝過來,還有人攀著繩索垂降……

「這都是很用心的安排,讓我要知道,東部高山山壁要救援總是這樣子,有的是用車跑在山路、大街小巷,或是山路,有的是直昇機從高而降下的,真的在後山,通通都是山,路難走,搶救生命、守護生命,真的是困難度很高。」

堅守花蓮勤奉獻 用愛付出燃希望

進入會議室,聽著一位位的大醫王、白衣大士分享,上人心中盡是滿滿的感動,想起當初建院的艱辛歷程,尤其是招募人才談何容易,卻有一群仁醫仁護為了後山醫療,不捨千里堅守在花蓮。

開示中,上人特別提及結核病實驗室主任李仁智,花蓮慈院啟業第二年就來到慈院服務,立志守護花東地區民眾健康,「因為這裡的肺結核病還是很多,他立志在這裡,看到他上山下鄉,追著病人要吃藥,把藥送到手,還要勸病人(把藥)送到口,一天兩次,總是不辭辛勞,他們的團隊就是這樣鍥而不捨。」

以「送藥到手、看藥入口」的模式治療肺結核,讓李仁智獲得「醫我同行第25屆醫療奉獻獎」的肯定。慈濟醫院一路走來近三十年,克服諸多難關方有現在的成果,也幫助不少病患重拾健康的人生。

「臺東這一位戴先生,他是警察單位,突然間在家裡滑倒,那就不得了,一直在看病,後來發現他的脊椎很嚴重,已經手腳不能動,很難開的一個刀。後來有人要他來花蓮(慈院),(骨科)吳文田醫師就馬上接,安排緊急開刀。」

經過四個月的治療以及後續的復健,戴先生恢復狀況良好,已經回歸警察工作崗位上服勤,「感念著慈濟醫療團隊愛的付出,他後來跟慈濟結下了這一分不解之緣,當然也是志工作伴,回到臺東接近慈濟,參與見習、培訓等等,去年(2015年),我兩個月前去臺東歲末祝福為他受證,他也回歸警察單位,也是很不可思議,更令人感動。」

醫病之間愛守護 治療患者救生命

還有一位從中國大陸河南省跨海來到臺灣接受治療的郭先生,罹患極為罕見的巨大腦下垂體瘤,導致生長激素分泌異,造成肢端肥大症;除了五官外型異常外,雙腿也因為神經肌肉性脊柱側凸,膝關節嚴重變形。

「來到醫院的時候,他是一句話都不會說,不肯說,因為影響心靈,來的時候本來想從骨科開始,檢查以後,吳(文田)主任認為說,腦部也有問題(腦下垂體腫瘤),不只是骨頭的脊椎病變,不只是這樣的痛,有影響到生命的要趕快。」

為了趕在黃金治療期間,搶救郭先生的生命,吳文田主任將郭先生先轉給一般神經外科主任邱琮朗,進行腦下垂體瘤移除手術,手術將近十二個小時,才完成這臺超乎想像的艱難手術。

「然後,再交給骨科開脊椎,可以走路了,他長得很高大,可以走路了,雖然腦部還要繼續化療,但他現在活動就是很流利,看來很令人感動。這都是愛的能量,用愛付出。」

醫院不僅能看見人生百態,從生老病死中體解人生的意義,提醒人人珍惜有限的時間,為善付出;醫院同時更是一個守護生命的磐石,醫護同仁與志工無不用都是愛守護,點燃每一個患者與家庭的希望。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