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3月01日】自懷寶藏珍視精進

Community:
Branch:

『人生何價應知自評估,莫要自懷寶藏投糞坑,今生不自珍視成貧窮,懈怠散慢墮落應慚愧。』

人生價值在哪裡呢?我們自己應該要知道,自己要好好評估。人生的價值在那裡呢?我們這輩子怎麼來?來到人生應該做什麼事?未來我們的歸向又是什麼?再更未來的人生又是投何而去?過去、現在、未來,我們的人生應該要很用心,要自知,自己好好評價,到底這輩子生來是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或是無所事事?

其實,佛陀向我們說得很清楚,人人都自懷寶藏,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智慧,與佛一樣能夠體會天地宇宙萬物真理。既然智慧同等,覺性同在,為何佛陀已覺悟了,而我們凡夫還是一場糊塗,人生還是隨著境界而心念起落,無法清楚自己的方向到底在哪裡?卻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在外面的環境製造了煩惱,埋覆我們的佛性,智慧的光明透不出去,外面的境界一片糊塗。就如懷著寶藏,投在糞坑一樣,不懂得要好好及時精進,『今生不自珍視』。

所以說『懈怠散慢墮落應慚愧』。如果沒有慚愧,永遠都是在懈怠中,永遠都是退歸貧里,所以我們要時時學佛,要常常有慚愧心。學來的就要記在我們的心裡,心裡若清楚,外面境界才不會糊塗了。

就如佛經有一段故事。有一個人,他有一塊很大的田地,但是自己很散漫,久而久之,田地就荒廢了。有時候自己會想,看別人的每塊田地都耕作得很美,每到收穫的時間都是豐收,自己的田地放著荒廢確實可惜啊!自己這念心一起,就去看別人耕作、整地,就問:『我看你這塊田每年的收成都很好,你到底是用什麼方法耕耘?』

這塊田園的主人就告訴他,『平時土地要保養,耕作時,土地要先翻鬆、整平再來播種。』這樣教他,『如果要種田,就要有水分。』這個人聽了覺得,這樣我懂了。

開始要耕種就要先整理土地,果然一片雜草叢生的土地,他已經叫人來整理好了,土地也鬆了、平了,所以很高興,這個方法沒錯。開始要播種了,他就想:『這塊田整理得平又鬆,我如果要播種,腳一踏上去,地不就硬了!怎麼辦?』自己想了想,『唉呀!我應該坐在椅子上,僱四個人扛著,我坐在椅子上播種就不會踩到土地了。』

果然僱來四個人扛,一個人坐在椅子上撒種子。很多人看見了,『這是在做什麼啊?』他就很得意,『你看,我的腳不必踩到土地就能播種,土地整片都是鬆的,不會被踩硬了。』大家就嘲笑,怕兩隻腳踩硬了土地,卻增加八隻腳來踩踏。

這就是凡夫啊!修行的人應該要遵循教導,凡夫卻是自作主張。這是譬喻『戒』。我們一定要有戒、定、慧,『戒』就是規矩,要殷勤精進。我們若是一念懈怠,或者是自作聰明,這就是大錯特錯。

所以,我們人生的價值,好不容易能夠得聞佛法,這是我們人生的價值,我們有沒有用功呢?是否聞法信受奉行呢?自己最知道。所以要自評估,我們自己是不是分秒不空過,是不是步步在法與規戒中前進呢?自己最知道。不要自己身上懷著寶藏卻又投入糞坑裡,大家要懂得自愛,所謂『一失足成千苦恨』,時間過去是不再回來,業若一造下去就是永遠隨身。

所以『今生不自珍視』就『成貧窮』。我們若是懈怠,散慢、墮落,又不懂得慚愧,不懂得懺悔,永遠就是墮落。可怕啊!三途苦難,六道輪迴,四生無法自己選擇,這實在是苦不堪言。佛陀慈悲來人間,一大事因緣,無非要來指導我們走對路,方向正確,找回我們的清淨佛性。

最近這段《法華經》就是說貧窮子的故事。佛如長者,不忍心浪蕩子,不忍心眾生還在迷糊中,所以要設種種方便法,派遣二人去親近他。這『二人』是譬喻,一個是菩薩,一個是法。唯有菩薩應用法,投入人群去度眾生。

前面的經文說,『時二使人,即求窮子,既已得之,具陳上事』。

這兩個人和貧窮子接近之後,邀他一起去長者的大宅工作,『在那裡做工,我們的生活能夠穩定,那裡的工資不錯,你如果要去,我也陪你去。』用這種方便法去接近那位貧窮子,將他找回來。這是父親的智慧,也是佛陀的慈悲。

接下來這段經文,『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其父見子,愍而怪之』。

貧窮子來到這個地方,就先問:『我在這裡工作,可以得到多少錢?』所以說『先取其價,尋與除糞』。『我做這項工作能得到多少錢呢?』孩子這樣討價還價。『其父見子,愍而怪之』。父親遠遠地看著,在外面流浪的孩子,好不容易回到這個環境中,還在計較工作的代價是多少。父親還是很慈悲,遠遠地看著,明白孩子就是這樣的根機,父親仔細地觀察孩子的行為,就如佛觀察眾生的根機,用什麼方法能逗眾生的根機。所以我們的一舉一動,佛陀都看在眼裡,慈愍於他的內心,用心設法,應機逗教。

⊙爾時窮子,先取其價:慕滅方肯修道,故云先取其價。領解前述適其願故,爭出火宅。

那位窮子要『先取其價』,就是譬喻『慕滅方肯修道』。他覺得『我聽到了,佛陀說苦、集、滅、道。這樣我懂了,我修行就是為去除苦,除苦必須先滅除我的煩惱,滅除我與人之間的因緣,因為一切苦的來源都是與人攀緣,看到外面的境界,心去緣境來造作很多的業。這個道理我知道了,所以我不要再與人攀緣,我的心不與外面緣境,我不要再來六道受生,我要取得斷滅六道輪迴的代價,我的修行就是要修在這裡。』所以他『先取其價』。

『領解前述適其願故』。要先去領受『四諦』、『十二因緣法』。過去佛陀所施教,因為我們眾生聽不懂,佛陀第一件要讓大家知道的,是人間的苦難,聽了之後,我已經得到了,接下來知道『因緣』,一念妄生,十二因緣起,就這樣一直來受生,再造業等等。他不要,已經『這個價值我得到了』,所以說『領解前述』。『前述』就是前面所說的法,那是佛陀初轉法輪,他們已經覺得這樣夠了。

『適其願故』。就像那些孩子在火宅中,長者看了,危險啊,趕緊在外面設三車,有鹿車、有羊車、有大白牛車,看到了,趕快出來。但是大家還不了解大白牛車的意義,所以大家『爭出火宅』只是為了小乘──羊車、鹿車而已。

現在聽到佛陀向菩薩大乘法,佛陀並沒有說你是小乘,你是大乘,所以你是大乘根機,我向你說菩薩法,佛陀沒有這樣說。卻是自我評估自己,覺得『我就是修這樣的行,我就是修到這裡,佛陀在鼓勵菩薩入人群度眾生,這與我無關。』所以他不好樂。前面的經文也說過了,不好樂,所以只是守在小乘。

⊙尋與除糞:猶云先問其價,取價是適願。除糞是爭出,二乘慕滅修道,所以先取其價,即先取滅道之價,後除苦集之糞。

『猶云先問其價,取價是適願』。取這個價值,這樣我已經滿意了。『除糞是爭出』,我甘願做這樣的工作,這與『二乘慕滅修道』一樣,『所以先取其價,即先取滅道之價』。若是菩薩就不會這樣,菩薩就是救人就對了,投入人群中度眾生,付出,就是他看到眾生得救的代價。但是小乘的人就是要讓我得到斷除來生的苦難,這樣討價還價,這樣計較。

⊙又先發二乘出離心,名為取價。後方作四念處觀,伏斷見思煩惱,名為除糞。

只是守在自得,獨善其身,所以『先發二乘出離心』,這叫做『取價』。我先修二乘,好好地修,不與眾生攀緣,生活樂哉悠哉沒有責任,這樣過日子,這種的代價。

『後方作四念處觀』。知道佛陀說,這樣修行就不用再來輪迴。因此,他就開始『四念處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開始要用心仔細去了解,人身真的是不淨;一切法都是無常;我們的心會生住異滅,道心要能堅固也是很難。就是發一念心願意修行,沒多久就懈怠、散漫,這都是我們修行的過程。要如何降伏呢?要『斷』;要降伏這念心,就要『斷』,『伏斷見思煩惱』,所以『名為除糞』。

這就是我們要用功除掉種種的煩惱。不要以為,怎麼將修行譬喻為除糞,只是在清垃圾而已?其實外面的垃圾是應該清,清除我們內心的垃圾才是真功夫。

⊙愍:佛見二乘子,愍其無好樂福德莊嚴相。

『其父見子,愍而怪之』。愍,就是佛對眾生的愍念慈悲,見二乘弟子不好樂,沒有歡喜心要入人群造福業,那就是『無好樂福德莊嚴相』。二乘弟子沒有好樂的心,不願意入人群去結福緣,所以他就沒有福德相。

人與人都是要互相,你都不願意互相,不願意與人和齊,自然你看人家不可愛,人家看到你也不歡喜,這樣就沒有『福德莊嚴相』。所以福是在人群中修。

⊙愍而怪之:怪者,怪其無求大之心,得小失大,豈不可憐可愍。

『愍而怪之』。怪,是『怪其無求大之心』。你既然要修行,現在得到佛法了,既得到佛法,為什麼不肯發大心呢?『得小失大,豈不可憐可愍』嗎?

各位,學佛,我們要好好愛惜自己,人生的價值是我們自己要提升。我們要先去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自然人人都是我們生命中、慧命中的貴人。假使我們有懈怠、散漫、墮落,要趕緊生起慚愧心。須菩提就在佛前先懺悔,先慚愧,然後告白了他的過去,敘述過去他接受佛法的過程,就如那位貧窮子一樣。何況是我們呢?所以我們要好好自我反省,也要自我懺悔、慚愧,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