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3月15日】安住三十七助道諦

Community:
Branch:

『好自安住心意,三十七助道諦,如是道可修性;即得自在適意,當自安心此道,得證滅諦之義。』

這段時間一直和大家分享,修行最基礎的就是安住我們的心。這是一個很基本的學道法,要先將自己的內心安住。心若不安,道就不安,所以我們修學佛法就像在鋪一條路,路要如何鋪得好,安穩又堅固,這條路要由我們的心來鋪。

這條路要用什麼方法鋪?看『三十七助道法』的諦理,這就是道理。最近一再向大家提醒,除了『四諦』、『十二因緣』以外,『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分』,合起來叫做『三十七助道品』。

⊙三十七助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分。

這就是我們修行很重要的心意,我們的心要安住,安住在『四諦』、『十二因緣法』,我們要好好用功在『三十七助道品』這個方法。若能如此,這些法都時時在我們內心,『如是道可修性』,有心要修行的人就一定要修這個道,這個道能夠從外一直修到我們的內在自性,才有辦法回歸真如本性。所以『如是道可修性』,修心,養好我們的性。

有這麼多的方法讓我們修,『即得自在適意』。走這條路,我們能夠很自在,很合我們的根機,能夠就這個道來修。因為我們的根機適合用什麼法,佛陀的大智慧已經觀機逗教,設好了這個法讓我們走,這個道讓我們修,讓我們能很自在安穩走這條路,不用擔心。所以『自在適意』,正好合我們根機可以修的行,不用讓我們擔心。

『當自安心此道』。我們修行應該用很安住的心,走在這條路不要怕,不要心不安。前面就是如來的本宅,只是我們迷失已久,如來的本宅原來就有,只要從這條路走過去。菩薩從佛宅中來,我們回家就是回到真如的本性,行菩薩道是打從我們的內心願意去付出,走在人生菩提道,所以我們要安心。『當自安心此道』,此道就是以『三十七助道品』來鋪路,用菩提大直道入人群中,我們要安心。

『得證滅諦之義』。很多的煩惱,我們只要依照此道來走,照這樣的方法修行,自然我們的煩惱就能一一滅除。不只是無明、煩惱,還有塵沙惑,都能一一斷除。斷一分煩惱,就得一分的智慧,往前走的路愈來愈明朗。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修行,好自安住心意,走在這條路絕對是平安,要安心走。

前面的經文說,『亦有老弊使人,須者相給,好自安意』。

大家好好用心,不只是你這樣做,你看,還有人陪伴你做。這個工作不是一個人做而已,還有很多人陪伴你,你要安心好好的做。需要的東西都很充足,要用的器具、盆器,還有充足的米、麵、油、鹽、醋,樣樣都有,能夠讓你調理生命的營養。

法也是如此。佛陀已經給我們這麼多的法,有這麼多的用具,只要我們運用這個法,利用這個工具,用心、用功去付出,就有源源不斷的資糧供應我們。這就是表示我們的智慧、潛能,這都是很自然的,只要對法瞭解了,『一理通,萬理徹』,道理全都透徹了。這種慧命的資糧不只是滋養自己,也能滋養普天下的人。這就是這段經文的法,大家要用心,絕對不要將它當成故事,聽了就過去;這每一個字都有它的用意存在。

下面的經文再說,『我如汝父,勿復憂慮。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壯』。

父子二人更親近了。接近之後,告訴他工作的方法,提供器具,糧食也為他準備好了。這樣的接近方法,現在更親近了,長者就說『我如汝父』,我就像你的父親,你像我的孩子。為什麼呢?因為我的年紀大了,你還年輕,我的年紀足以做你的父親。這就是世間人表示親近的意思。

『我如汝父』,『如所生子有所依靠』。這就是表示佛陀與眾生,佛關懷眾生就像關懷羅睺羅一樣。『四生慈父』,對眾生的關懷像對兒子,所以『如所生子』。世間人要傳宗接代,重視生兒子,如果生了女兒就心不安,因為沒有血脈的兒子。這就是世間人的執著、顛倒。

佛法,同樣是要傳法脈,這個法脈就是平等,慈悲等觀,不論老幼男女都能夠傳法脈。因為人人本具佛性。

⊙我如汝父:如所生子有所依靠。譬於五根五力世第一,故云我如汝父。

『譬於五根五力世第一』。『五根』乃是成長的意思。我們不論種什麼東西,大樹就有大根,小樹就有小根,從種子生根發芽才會開花結果。若能年年纍纍再生,一生無量,那就是根很粗壯、很健全,它伸得長,扎得深,長成大樹就能年年開花結果,這叫做『五根』。『力』,就是這棵樹要很堅固,枝要伸長,所以要有『五力』。這種『五根』、『五力』,還有『七覺支』、『八正道』,以及前面的『四正勤』、『四如意足』、『四念處』,這些全部結合起來就是世間第一的修行方法,這就是我們的基礎。

我們的心接受到這樣的法,『一理通,萬理徹』,這些法若能入心,就能斷除很多煩惱,增長我們的智慧,這就是所生的意思。就是有父親的血脈,能傳宗接代。我們的法就是有法脈,能傳法於千秋百世,這叫做法。『三十七助道品』,也就是修行的第一階段,就像父親開始要傳宗接代一樣。

⊙世,即世間。第一者,謂修四諦行、緣行、三七道法等。至此漸見法性,雖未得於聖道,而於世間稱為世第一位。

世,就是世間。第一,就是修『四諦』、『十二緣行』,以及『三十七助道品』的法。我們若能夠完整、透徹瞭解了,就能『至此漸見法性,雖未得於聖道,而世間稱為世第一位』。這些法,你們都瞭解了,這樣就能漸漸見到法性,回歸如來宅、真如本性的路。

雖然我們現在才開始學,現在才開始瞭解,雖然還不能得到聖道,不過,這些法我們都知道了。就像那個孩子,還在門外窺探,不敢從大門走進來,還沒有進來,但是已經知道裡面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能讓我們安心的工作、生活,沒有煩憂。同樣的,我們修行,找到正確的道路,我們這樣修,慧命就這樣增長。所以說『雖未得於聖道,而世間稱為世第一位』。因為我們已經得到佛所教育的法,這種的法,就是『世第一法』。

想想看,現在人口那麼多,有幾個人能夠聽到這樣的法,接受佛的教育呢?所以我們此時應該立誓願,將佛法普遍化,度化眾生,讓人人有機會入這個法門來。他若能入正門,就能受這個法來滋潤他的慧命。若能夠這樣,就是『世第一法』。

接下來說,『勿復憂慮』。不要擔心,不要怕,大家安心,對的事情,在這裡做就對了,不要再移到別的地方。這就是在那個地方同修同作,在那個地方鼓勵他、安慰他。

⊙勿復憂慮:若得五根力,則無復退墮。

『若得五根力,則無復退墮』。我們的五根、五力。在『三十七助道品』要如何能自在堅固?就是要有根、有力。這根力若不健壯,我們的心念無常,生、住、異、滅,很快就會退道心。所以我們必定要產生『五根』、『五力』,才有『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條正道之路,我們才有辦法正確的走到底。所以五根、五力很重要,『若得五根力,則無復退墮』。

『所以者何』。就是『以法脈相承』,用法脈來承傳。你若是沒有受到這個法脈,就無法慧命生長;慧命不成長,如何能傳法?所以我們必定要充足慧命資糧,就是要多吸收法。法很充足,我們就能將這個法再和別人分享。這就是我們人生的功能,生命的功能,慧命的良能,我們必定對法要很重視。

⊙所以者何:以法脈相承,釋成如父如子之意。

這解釋為『如父如子』的意思。這個法,我們將法接受進來,就變成我們自己的法,成長我們的慧命,我們的法能夠普及人間,這就是傳法,如父傳子的意思。

接著說,『我年老大,而汝少壯』。

⊙佛居道終,已具智斷,故言我年老大。而汝居道始,未有智斷,故言而汝少壯。

我的年紀已經這麼大了,你們還年輕。這就是表示『佛居道終』。佛陀現身在人間,與人類一樣的生活,同樣生老病死。他一世的志業,已經年紀也老了,同樣的自然法則,佛居世間傳道的時間也差不多終了,所以叫做『佛居道終』。

『已具智斷』。在人群中,造福人群,在人群中,他斷了很多煩惱。因為他已經是沒有煩惱的人,覺悟之後就沒有煩惱,所以『已具智斷』。

⊙智斷:智德與斷德,明白真理名智德。斷盡煩惱名斷德,亦即菩提。

煩惱斷除,德行現前,這叫做『智斷』。明白真理叫做『智德』,斷盡煩惱叫做『斷德』。『智德』與『斷德』,簡稱為『智斷』。我們要好好用心。

佛陀表示,我已經年紀大了,也差不多了。『而汝居道始』,你們大家現在接受佛法,正是修行之路的開始,因為你們少壯,大家還年輕。也是表示接觸到佛法真正的道理,這個『智德』要修,煩惱要斷,這個功夫要用。佛本身是已經完成了。

所說的『四諦』、『十二緣法』、『三十七助道品』,大家要走穩,再接下來就要接受『六波羅密』。現在大家才要開始行菩薩道,大直道開始行,所以『未有智斷』。因為現在才開始要入人群,才試試你們是不是真正都斷煩惱了。

修小乘法的人,以為自己的煩惱都斷除了,因此獨善其身。是不是真的呢?你要投入人群,要修到入人群而不受染著,這才是真正『智德』現前。所以,你們大家還年輕,真正的實道,一乘實法,現在才要開始。因為還未到達『智斷』的程度,所以煩惱還未全盡,該修的法還未完整。因此,你們還年輕,要用心學。

各位菩薩,『好自安住心意』,『三十七助道諦』我們一定要好好利用。我們修行的路要如何修,必定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