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5月25日】一念妄動游離本覺

Community:
Branch:

『自性清淨心源智慧體信,唯因一念妄動游離本覺,如來乘大悲法秉慈運慧,說阿含談方等轉小向大。』

我們人人『自性清淨心源智慧體信』,我們自己有找到了嗎?每天每天重複,一直告訴大家,真如本性人人本具。這個清淨的心源,無法說它的源頭在哪裡,那個時候我們就是清淨,我們的心源是清淨,人人都本具智慧,我們應該要相信。

佛陀告訴我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唯因一念妄動』,就只是在一念心妄動。原來我們寂靜清澄的心源,這麼平靜,卻是一念無明妄動。

我們人人若有用心,自己也會警覺到,或是與人相處,我們也會感覺到;對自己是警覺,對別人是感覺。我早上聽法,明明知道有這樣的道理存在,明明我就是相信自性清淨的心源,我明明就瞭解『靜寂清澄』,我是有這麼清淨的本性,但是為什麼看到人家一件事,我的心就不高興呢?我就排斥別人。害怕,怕別人會代替我的權,怕別人代替我的名。像這樣,在權、名,雖然修行沒有想要取利,卻是在權與名就很在意,心就不高興,人與人之間互相排斥。

我們有沒有這樣呢?如果有,就是一念妄動。這一念妄動,原因又是在哪裡呢?就是『游離本覺』。我們這妄念的心就是無明,無明一起來,就如夢遊人,晚上睡覺,睡夢中自己就起來,不知道為何開門,走到外面去亂逛,他自己也沒感覺,自己也不知道,這就是游離。就如我們原本這麼清淨的本性,就是被我們的無明妄動起來,猶如靈魂脫體,向外面放蕩出去。

這就是我們之所以要修行,要常常顧好我們一念心。我們這念心,聽法之後,回歸本性,心量打開,包容天下,包容太虛。這種包容的心,自然人、事、物發生在我們的面前,善解啊!儘管有很多人,很多的意見,用什麼方法讓這個意見很和睦,良能合一呢?這就是要有善解;除了包容,就是要有善解。取這個人的優點,取那個人的優點,將所有的優點合起來,就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我們若不能包容,也無法善解,或者善解而不包容,也是沒辦法。所以包容要與善解會合,取大家的優點來合一,完成了,感恩啊!人人都很辛苦在付出。那個辛苦,大家歡喜,做得皆大歡喜,轉苦為福。是辛苦,但是慈濟人都說『幸福啊!』『幸福嗎?』『是啊!美滿。』事情做得很美,很圓融,這叫做美滿。

我們修行就是要修得自他兼利,這是我們修行的本分,『清淨心源智慧體信』。我們自己本來的覺性是這麼宏觀,但是無明一起,將本覺縮起來了,常常心量小,就容納不了別人,那就不對了。我們人人有如來大悲法在,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智慧,要如何救濟天下?這一定要『乘大悲法,秉慈運慧』。讓每個地方都有這樣的人,有自性清淨人間菩薩,每個地方都有應用法去救人,乘大悲法救人的菩薩,每個人都能開闊心胸去付出。

這就是佛陀來人間,殷殷勤勤,觀機逗教,用這麼長的時間希望我們漸漸理解。所以佛陀說阿含,要讓我們知道因緣果報觀。時間、空間、人間,人人都有各人的因緣,各人的共業,集會在什麼樣的空間,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需要的就是人間菩薩。這個緣起,既然因緣如此,共業已經造成了,這個因緣已經生起了,就是我們要去度眾生的時候,所以『緣起即出』;做了之後,就是『性空即入』,我們大家付出無所求。不過若回憶當時,還是法喜充滿。

⊙緣起即出,性空即入。

這就是運用這個法,乘如是法而來人間。佛陀所說的『阿含』,包含在內,在這人間世相苦樂參半,受苦時,眾生共業時,『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去救拔苦難,這就是因緣果報觀。同時『談方等』,教我們行菩薩道,不只是自利,還要利他,『轉小向大』。這就如貧窮子,一直覺得自己很貧窮,其實他內涵都很富有。

⊙『示其金銀,真珠玻璃,諸物出入,皆使令知,猶處門外,止宿草庵,自念貧事,我無此物』《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諸物出入』。『緣起即出』,就是我們的法若全都入心了,眾生的因緣成熟了,我們要趕緊去度化,去救濟,這叫做『出』;『入』呢?就是佛法不斷、智慧不斷,我們要成長,聞法,我們要菩提生,這就是『入』。『諸物』就是法,天地萬法。我們自修,自己有所得,因緣到的時候要趕緊付出,這叫做『諸物出入』。

佛陀來人間,就是要讓我們大家都瞭解,『皆使令知』。因為人人本具佛性,我們本具有這麼充滿的智慧,這就是財寶,智慧財充滿,很多。但是二乘修行者也如那位窮子一般,『猶處門外』。他雖然跟隨佛陀,佛陀的教法要弘揚,他會代替佛陀弘揚佛法,卻不肯入人群身體力行。聽與做不同,要聽,要瞭解,要實地去做,這才是真正有感受的法;沒感受到的,就如還在門外一樣。

『猶處門外,止宿草庵』,還是住在草庵裡。這就是小乘人,只會說,卻不肯去做,還沒有發大心。所以『自念貧事,我無此物』。自己以為我的環境就是這樣而已,這些東西不是我的。這樣實在是很可惜。我們修行是不是這樣呢?

接下來經文說,『父知子心,漸已廣大,欲與財物,即聚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

就如那位窮子,父親去接近他、開化他,跟他說話,開闊他的心胸。現在已經開始了,在法華會上,佛陀已經為舍利弗授記了,知道這些人隨佛出家,人人都有分,芸芸眾生,我們都應該要有責任。佛陀也年老了,這是弟子應該有的責任。為救濟苦難眾生,我知道法,我應該也要有這樣的責任,開始慢慢生起心念,這叫做『父知子心,漸已廣大』。因為要成佛的心念也開始起動了。

⊙父知子心漸已廣大:譬如長行所說: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

『父知子心,漸已廣大』。譬喻長行文所說,『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長者脫下莊嚴的服裝,去親近那位貧窮子,原來是他的親生子,他一直用心去親近,去教導他,去輔導他,這個孩子也慢慢地親近了,心一直接近了。

『成就大志,自鄙先心』。自己知道過去怎麼這樣,在外面流浪這麼久,所以慢慢的,內心會知道。與父親的心一直靠近,這叫做『漸已廣大』,意思就是說,已經接近大乘之機,開始動起來了。

⊙漸已廣大:大乘機動。

『欲與財物,即聚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既然已經將兒子接引進來家裡了,將這些寶物都展示給他看了,也相認過:『你就是我的兒子,我是你的父親。』已經有這樣的父子接近的情了,現在開始就要聚集家族,宣布這個人是我的親生兒子,我要將這些東西都付託給他,財產、產業等等,現在開始就是屬於我兒子的。像這樣的事,一定要會集宗族都來。

⊙集眾是為付財,付家業當須會同宗族。

所以說,這些宗族都來了,連這個國家有名望的人,甚至國王也邀請來見證,宣告大家,『這是我的兒子,我的產業要移交給他,將來由他掌管這些產業,這一定要讓大家知道。』

⊙欲與:心既廣大,堪授大法,故云欲與。

『欲與』,就是『心既廣大,堪授大法』。已經心胸開闊了,不只是獨善其身,現在知道心要寬闊,真正要度眾生。這是佛陀也年紀大了,弟子應該要承擔的時候了,所以有這個『欲』,要付託給他。對兒子來說是心開闊的希望,對父親而言,也願意將東西全部交給他。『堪授』,知道他堪得受,我現在把這些東西給他,他應該能堪得受。

記得在前面的《譬喻品》,也告訴我們,就是說小乘者,你給他大乘法,這個量他無法堪受,反而他會利用法去做不當的事情,或者法偏差了,就會誹謗等等,所以還不堪受。但是現在看起來,已經堪受了,所受的法,理解得很清楚,能堪得受,還能向外去布教,去說法。但是也應該願意承擔投入人群中去廣度眾生,去救濟眾生,應該這個法他收進去,有這個力量願意去付出。有收進去,也要去付出。因此『欲與』,我要給他,因為他能堪得,所以我應該給他。

⊙『於此大眾,說是我子,捨我他行,經五十歲,自見子來,已二十年』《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就是集很多人來,向大家說,這個兒子離開他的身邊已經有五十年了,從把他叫進來工作,清掃等等,陪他也有二十年的時間了。

這就是我們眾生流浪四生五道。前面我們說過了,這『四生五道』很不容易,在這個時間,佛陀成佛了,他能用成佛與在人間的關係,這樣來廣度眾生。有這個因緣隨佛修學,這樣的因緣還停滯在聲聞、緣覺,這叫做『已二十年』。

這個『二十年』,不是一二三四的二十年,是聲聞、緣覺在僧團幾十年了,四十多年間還停滯在聲聞、緣覺,所以稱為『已二十年』。

現在佛陀從『方等』、『般若』,將他們引至現在,在法華靈山會,這個時候要為弟子授記,因為已年紀朽邁。所以,舍利弗第一個受記,讓大家見證小乘弟子只要轉個念,他也有成佛的機會。

所以我們學佛應該要很用心,不要讓心散漫了。『自性清淨心源智慧體信』,我們自性心源的智慧,唯有自己能夠體悟,唯有自己堅定信仰,我們要真正的信解,唯有自己,別人無法幫助我們。

佛陀就是這樣說給我們聽,也要靠我們自己願意修行,靠我們自己真正的打開這一念心,不要再讓我們的一念無明妄動起來,一天到晚無明妄動,一天到晚要重新再來清掃無明。清掃我們的心,都一直來不及清掃,累積的髒污、惡緣,比我們在修行的更快。所以我們應該守好這念心,不要讓一念無明妄動起來,又游離本覺。我們好不容易才明白有這個本覺,所以絕對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