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5月26日】眾生心體靈明虛徹

Community:
Branch:

『眾生心體靈明虛徹,本來離念等虛空界,無處不遍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是名本覺。』

眾生皆有心體,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靈明虛徹』,本來清淨靈明,沒有染著,心無一物,完全清淨透徹。這是眾生人人本具的佛性,就是這麼清淨。

『本來離念等虛空界』。我們本來就沒有什麼雜念好困擾,沒有什麼煩惱來誘引我們去造作,本來就沒有,只是我們一念無明。而這念無明,我們有想過嗎?人與人之間互動,這念無明到底是自生,或是別人造無明給我們呢?這就是我們要用功的重點。要不然,每天都在聽法,我們的心卻還是每天塞滿了雜念,哪有辦法『等虛空界』呢?

我們的心體應該能包容一切萬物,這是『等虛空界』,虛空有多大,我們的心量就有多大。當然,這就是要有覺悟者的境界。若是凡夫,永遠都是在自己的周圍畫一個界限──我就是我,我想要,我想得,我想……。很多的『我』,無量數的『我』,塞滿了我們的心。像這樣,我們的心體就是充滿了無明雜質的東西。

我們應該要自己很透徹瞭解。惠能禪師不是說過嗎?人人的本性,『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就沒有,為什麼將這些東西塞滿我們的心呢?

我們的心『無處不遍即是如來』。我們的心量要很大,很開闊,『無處不遍』。如來的心就是這樣,如來的法也是遍滿虛空,人人平等,事事物物都平等,這叫做法身,這是天地萬物的真理,凡事都平等。高山、大海應該都一樣,只是凡夫起分別心,為它取名,高者為山,深者為海,這也只是給它一個名稱而已,天地萬物還是一樣。這些東西本來在人間自然界,是我們起了不平等、不自然的心態,就是佔有的心態。

本來自然法則,人間應該人人平等,人人所過的日子各有所住。只因為我們的心起一念無明,所以造成了很多人間苦難。就如現在天下人禍,很多的難民逃啊逃,在約旦就收容了不少國家的難民,其中最大量的就是伊拉克、敘利亞難民。

約旦慈濟人這幾年來一直去難民營,來來回回去關懷幫助。他們很感恩,雖然信仰不同,但是所得到的那分情,覺得很受尊重。人生,這種愛的力量是那麼清淨,那麼至誠的愛。濟暉居士也說,在難民營裡有一群教友,去教一些孩子讀《聖經》、說故事,告訴這些孩子要如何解除人生的仇恨。又另外有一群,在難民營裡面也是說故事給孩子聽,他們所說的就是如何報仇。

所以說,人生心態只在一念間。有的人不只環境富有,他又富有愛心;有的人環境不富有,卻是心靈財富滿滿,樂意去付出,能夠釋放出了無染的大愛,讓人感受人生的情。反之,若是極端的人,他就不斷複製心靈的無明煩惱。所以,我們學佛要學得心靈本性原來清淨,我們要用心,道理若透徹,就沒有人禍,也就沒有這麼多受苦的人。受苦中,心若能開解,就沒有冤冤相報。

世間,就是人人將自心封鎖著,愛的付出總是有限。這是我們要用心。佛陀來人間,希望人人打開心門,希望人人修行大乘法,自利,還要利他。因緣來的時候,我們就去付出。有因緣接觸到法,我們要趕緊吸收進來,若時時有什麼樣的因緣,我們要趕緊去付出。

天下人間有事了,因緣來時,大家要趕快會合起來,要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用這股力量去幫助苦難的人。這就是大乘的教法,人人打開心門,人人會合起來,這樣的力量就很大。

前面的經文說,『父知子心,漸已廣大,欲與財物,即聚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

佛陀知道弟子的心已經慢慢瞭解了,差不多知道要行菩薩道了,漸漸心開闊了,開始要應用法。只要你有心,就有無量數的財物、方法去救人。『即聚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就是告知天下。大家有這分心,人人擁有心靈財富,富有餘,可以去幫助人。所以這是告知天下人人,這個法可以這樣應用。

接下來經文說,『於此大眾,說是我子,捨我他行,經五十歲,自見子來,已二十年』。

過去他們在修行,知道佛陀說,苦啊,人生的苦諦。苦諦來自於人與人之間,因為心念無明起,所以貪念生,互相侵奪、佔有,造成了天地之間很多的災難。『苦』由『集』來。聽了,知道了,所以大家要趕緊修行。但是,修行就取著在小乘,修學為獨善其身,只修我自己不要再輪迴生死,不要與眾生攀緣,我自己了斷生死就好。

⊙小乘修學唯己獨善,則般若智慧都無所見。如窮子於父之富有大業。而不為己有,甘心棄置於度外,無貪著之志願。

這種修小乘,就是獨善其身。『小乘修學唯己獨善,則般若智慧都無所見』。

其實佛陀講『阿含』,說『方等』,裡面都包含了『般若』。『般若』就是智慧。即使是『阿含』,『阿含』講因果,苦來自於因緣果報,這就是要用智慧去體會;該如何解除苦難?這也要用智慧。但是大家只是聽『事』,沒有會『理』。那個道理,就是智慧,道理本無體相,智慧就是般若。

但是,這些修小乘行的人,他只是在事相中要斷煩惱,他沒有體會到般若智慧;對他們來說,他們無所見,沒有體會到。就『如窮子於父之富有大業』,他在父親的環境中,他還不知道這是自己的父親,還不知道這些東西本來就是他要承傳。所以如獨善其身的人,含著般若智慧,自己還不知道。『而不為己有』,這些東西好像和我都沒有關係,所以『甘心棄置於度外』,置之度外,與我一點關係都沒有。『無貪著之志願』,不想要去取得。這就是描述小乘者,智慧還沒有那麼開闊,道理還沒有那麼清楚。

⊙於此大眾,說是我子:即長行所說:諸君當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實是我子,我實其父。

『於此大眾,說是我子』。這在長行文說過了,就是『諸君當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實是我子』,真的是我的孩子。『我實其父』,我真的就是他的父親。這樣宣告給全國的人,連國王、大臣,人人都知道,未來這些產業就是我兒子要繼承。

像我們一樣,佛法,我們要知道,我們要承擔如來的家業,為天下眾生擔米籮,為眾生付出,這就是我們應該要承接的。

⊙捨我他行,經五十歲:即長行所說:捨吾逃走,竛竮辛苦五十餘年。

『捨我他行,經五十歲』。在長行文也說,『捨吾逃走,竛竮辛苦五十餘年』。這孩子在小時候就是一念貪玩,出去了就不曉得回來,在外面流浪五十多年了。

其實在法中,就是描述眾生背離了我們的真如本性,在五道四生輪轉,辛苦啊!已經這麼久了。今生此世遇到佛陀成佛了,又有因緣受佛的教化,已經證阿羅漢,轉凡成聖,已經是聲聞、緣覺的聖者,這是喻『已二十年』。

⊙自見子來,已二十年:證阿羅漢後,轉凡成聖,始成佛子,入如來家。故云自見子來,已二十年。

出家就是叫做『入如來家』。在這如來家修行,用功,瞭解,斷煩惱,離俗緣,所以離開了凡夫俗緣,入佛陀的大家庭裡,已經二十年。

⊙此指般若轉教時而言,不同前面二十年阿含方等除糞時。

這就是在說『般若轉教』的那時候。就是『阿含』、『方等』要轉入『般若』的那個時候。已經就是聲聞、緣覺那時候,開始佛陀就要轉入『般若』時。這樣已經二十年過去了,現在開始要轉入『般若』。

『般若』是無形無相,真理、真諦無體相。過去有說過了,道理,看不到、摸不到,一切皆空,一切就是心體靈明虛徹,這就是智慧,這個智慧是人人本具。

⊙二十年者,言從有二乘之機而感佛應機施教,初阿含設方等,故云自見子來已二十年,判天性定父子。

『二十年』,就是說『從有二乘之機而感佛應機施教』。因為眾生根機不整齊,所以佛陀就要初由『阿含』,後設『方等』,也是同時教育如何行菩薩道。所以說『自見子來,已二十年』。這樣已經二十年了。這時候能夠判斷出這些弟子的心性,應該與佛接近了,也與法已經接近了,開始接近真如本性,能夠知道回家的道路已經差不多了。

⊙又二十年者,約二乘自行,除糞二十年。或除糞之後,方名為子,則以轉教執作名二十年,或約二乘之名為二十年。

再者,『二十年』的解釋,也就是『約二乘自行,除糞二十年』。二乘人自己選擇他的法,如何能獨善其身,斷除煩惱,不與眾生攀緣。『除糞』就是除開雜念、無明、煩惱等等,去除了煩惱之後,『方名為子』,才開始『轉教執作』,『名二十年』。或者是之後開始就要為他們講『般若』。所以過去的二十年就是『阿含』、『方等』。

有的人慧命的成長很緩慢,那就是聲聞;或是緣覺,道理懂了,卻不願意投入人群,這樣『二十年』。儘管棄小家庭,入如來家,還是停留在獨善其身。

所以說,過去還未接觸佛法,在五道輪迴;接觸佛法,還是停留獨善其身。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人生苦短,現在的人間,讓我們看到的眾生共業,環境也已經現出了氣候極端,也讓我們看到的、聽到的訊息,人禍偏多。所以我們應該人人提高警覺,時時要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