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1月31日】偈讚勸請轉妙法輪

Community:
Branch:

『持戒修福誠正納信實之德,宮殿乃宿世供養造諸福業,修善法入人群修無漏果因,始自最初來意誠自遠趨近。』
 
修行,要從一念最虔誠的心,正確的方向。我們信心要堅持,要真實用心在日常生活,人、事、物,我們都要在平常持修誠正信實,既是修福,同時也守於戒。誠,是對人的真心實意,這就是誠。做人若是沒有守誠意,人與人之間就無法和合,每個人一條心,條條的心都不同方向,若這樣,道就不正了,哪有辦法規範人間的道理呢?所以我們持戒修福要從一念誠意的心開始,必定方向要正確,戒才有辦法堅持,規戒才不會亂了次序。所以正心誠意對一個修行者是多麼重要啊!
 
不只是修行者,社會人群人人都需要誠正,這樣才能將戒規守得好。我們若戒規守得好,自然建立信實之德。對人要有信用,說的話比寫的契約還好,若不守信用,契約怎麼寫都沒有用。有的人就說:『說的不算數,來,看契約。』白紙黑字,若沒有誠意的心,那個字當中,他也有其他的解釋。現在的世間亂象,文字寫下來,造成了文字怎麼寫,若要挑剔,這也是同樣造成社會無法很安靜。
 
所以說來,信,口頭說出來,一言重如泰山。一句話說出去,那是很慎重,要守信。所以說,信是我們人格的本源。『某某人說的話,我相信。若是某某人說的,聽一聽就過去,反反覆覆,聽與沒聽差不了多少。』人言而有信,信重如泰山,所以這是我們平時修行很重要就是信。
 
我們在《方便品》、《譬喻品》也一直強調信。人若是無信,就像一輛車沒輪子一樣,沒辦法向前的道路走。所以有信、有實,真實、信實,這個信。『這個人真實,與他做事絕對是安心。』讓人人安心,就是要我們很守信實。這就是德,讓人能相信,依教奉行,這樣就是有德之人。所以我們『持戒修福誠正納信實之德』,這是很重要。
 
就如最近在《化城喻品》,從大通智勝佛開始坐道場,我們就一直說,以時間、空間,從梵天一直到地獄等等,只要一道光明;一直向大家說,光就是道理,真實的道理。就像這道光,這個道理是亙千古而不變,我們要深信。我們人,六道輪迴,我們也要相信因緣果報。
 
看看現在社會也常常新聞報導,有動物比人還要忠,比人還要靈,這種動物在人間的故事,不是故事,是真實,常常有這樣的報導出來。可見動物、畜生類與人性是相同。倒是人性造業時有所聞,一念心偏差,造成了傷己不利人,而且災禍連連,這都在人間,我們聽得到的。
 
佛陀告訴我們因緣果報。看到人對動物大開殺戒,我們就要提起警覺性了,哪一個地方的人禍造成了這麼悲悽、慘澹的境界,這個眾生的共業,就是過去生所造作,多少人共同造作一個業,造成多少人的悲戚、苦難。看世間的現實果報,我們就能相信佛陀所說因緣觀。
 
有的人造福,享受天福,天福又有不同的層次。要知道,福是怎麼造?有深有淺,有大有小。不論天福是享多少、壽多長,時間總會過去。空間,不論他是什麼樣的享受空間,總是享福有盡時。還是修行,怎麼樣能修得心清淨無染著。像這樣叫做梵天,他享受一切有形物、有物質的福,但是他沒有淫欲的行為,所以他們的心很清淨,享受盡了物質的福,這就是在梵天。這種天,是福報究竟。
 
但是,他們在那個地方瞭解道理,雖然享受在四禪,四禪就是極高的禪,心很穩定,沒有動搖,卻是他知道這個福有盡期,同樣無法了脫生死,福盡,業還在,還是要墮落,同樣在人、地獄、餓鬼、畜生道。所以,雖然宮殿很莊嚴,這是『宿世供養造諸福業』,造很多很多的福業,不只是造福,又是守規戒的人,只是道理還未究竟。
 
就如聲聞與緣覺,對佛陀所說的法都瞭解了,但是保持在自己,還是一片清淨的心。他到底什麼時候因緣再來時,一念心妄動起來,若那些福都盡了,一念心妄動,污染的業就再造,只要一再造,業門一開,自然無明複製,就此又要再墮落三途,五道四生。所以光靠修福享樂,這不是我們的目標。名利地位過眼雲煙,所以有很多有智慧的人,放棄了名利地位,專心修行。修行在人群中如何修,修出善法,這個善在人群中,所以『修無漏果因』。
 
⊙持戒修福誠正納信實之德,宮殿乃宿世供養造諸福業,修善法入人群修無漏果因,始自最初來意誠自遠趨近。
 
『修善法入人群,修無漏果因』。人群,種種的人,種種的習氣,種種的苦難,種種的無明。在人群中,有這麼多的習氣、苦難、無明,誰來救他呢?唯有佛、菩薩。佛陀的慈憫,生生世世以菩薩心入人群去教育,去教化,修無漏果因。他們在人群中不為求福,不為求名。有為求福,有為求名,這全都叫做有漏法。他們所發的心是菩薩心,人群就是他們的道場,眾生的習氣、煩惱、無明,就是他們要體會、增長智慧的道場。修善緣、修福緣,這無漏因、無漏果,無漏果因在人群中。
 
面對因為造惡受苦報的眾生,我們入人群中去,盡心力讓他能瞭解,讓他能明白,完全沒有求回報,這叫做無漏。所以在人群中去付出,這叫做修行,修善法。善法就是菩提道,這條菩提覺道是在人群中,無所求的付出,這叫做『修無漏果因』。
 
『始自最初來意』。我們的最初來意,是從無始無始以前的無始,這就是最初的來意。就如現在梵天王與梵天眷屬找光而來,來到大通智勝佛的道場,他就是要找道理。同樣的,我們人人始自最初的來意,我們現在修行,要去體會這些道理,這念誠意就是『自遠趨近』。從很遠很遠,無始以前,那麼長久,一直一直到現在這念心,這念心就是我們的真如,我們真實誠意的心。
 
因為我們這念心沒有失去,無始以來還是常住,只是無明覆蓋而已。我們現在要如何破除無明,就是要有一道光,才能破除黑暗、破除無明。求出世法,不只是一直在求入世、有為的知識,我們要求的是無為法,是出世法,才需要出家修行,所以希望大家要很用心去體會佛的教法。
 
佛陀很辛苦,凡夫的心就是一直無明覆蓋,受人間的名相把我們覆蓋住了,讓我們的心無明難定,定不下來,心不專,所以這個距離愈來就會愈遠了,這要大家用心。本來『大通智勝』無始那念心,離我們是這麼的近,是在我們的本性裡,卻是我們的無明將它拉遠了這個距離,愈拉愈遠,這是我們很擔心,也是很可惜。
 
世間,看到現在災難偏多,每一次有了災難,都是集體的大災難,真的是擔心。這叫做眾生共業啊!幾十年前,還沒出家之前,我就一直很相信,眾生所造作就是共業。是啊!這個共業,幾十年來,愈來愈看到共業的果報現前,這我們應該要很相信。
 
⊙『我等所從來,五百萬億國,捨深禪定樂,為供養佛故。』《法華經化城喻品第七》
 
前面的經文,『我等所從來,五百萬億國』,經過的空間是這麼長遠。『捨深禪定樂,為供養佛故』。他們過去已經修行、造福,現在享福。受戒又修福,結果生在梵天,享受有物質的快樂,卻是沒有染污的清淨心,就是在禪定樂,輕安自在。但是他們知道,福有享盡時,時間再長也有盡時,所以他們知道,那個透徹的真諦,他們還沒有究竟覺悟,所以他們必定要求覺、求悟,要有覺悟。但是,還有一點點的迷,還無法了斷生死,福盡還要六道輪迴,所以他們甘願捨棄深禪定樂,為了要供養佛。因為佛將要說大法了,所以他們捨棄了禪定樂來親近佛。
 
⊙『我等先世福,宮殿甚嚴飾,今以奉世尊,惟願哀納受。』《法華經化城喻品第七》
 
『我等先世福,宮殿甚嚴飾』。過去就是修很多的福,所以現在能有這麼大的享受。現在用最虔誠的心表達願意捨棄一切,所以『宮殿甚嚴飾,今以奉世尊』,這是表示捨棄一切。梵天王,他們都要捨棄所有一切享受,捨棄表示供養,捨棄最愛的一切,用最虔誠的行來供養,『今以奉世尊,惟願哀納受』,請佛要納受他們這念心。
 
我們世間人也是,『我願意,願意怎麼做,這是真正的道理,願意付出。』很多人願意這樣做。在家的修行者願意放棄他的一切,這樣去付出,出家的修行者也應該要這樣。我們已經是辭親割愛了,我們要追求的是慧命,不怕生命中生活的辛苦,沒有磨練,沒有受苦,哪有辦法磨出光,真理的透徹呢?
 
所以在家奉獻物質,出家是盡形壽、獻身命,這叫做供養。我們大家也是要用這念心來供佛、法、僧。真正的供佛、法、僧就是這樣,割小為大,這才是真正修行虔誠的奉獻。
 
接下來這段經文說,『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轉於法輪,度脫眾生,開涅槃道』。
 
這就是諸梵天王用長行文表達敬重以外,再用偈文重複來表達。結集經典的人也覺得這是很重要的文,所以在長行文之後還要再重複,加強閱聽者的記憶,將經典的道理入心來。不要聽了就過去了,這樣有聽與沒聽也差不了多少,所以偈文是縮短,還是重述的意思。
 
這段經文已經說過了,都是在讚歎佛修行轉法輪,他們要來供佛的決心,從很遠的地方,五百萬億諸國土,不惜辛苦,全心要來供佛,要來請佛轉法輪。這個心意都表達了,所以『各作是言』,大家還是異口同聲這樣說:『惟願世尊轉於法輪,度脫眾生,開涅槃道』。祈求佛陀能轉法輪度眾生,開出一條寂靜永滅生死的道路,這叫做涅槃道。這是梵天所需要的,他們能享受的都享受了,道理還有一點點不清楚,生死未斷,現在他們所需要的就是斷生死的真實法,所以請佛慈悲轉法輪。
 
⊙此釋東方梵天請大通智勝佛轉法輪,而佛已默許。
 
這就是解釋東方梵天來請大通智勝佛轉法輪,佛陀有默許,沒有反對。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先申供養,表敬恭教理尊法讚佛行施。以偈讚歎,表歸敬。
 
『先申供養』。文中先表達他們供養的誠意。那種供養的誠意,就是從他們很恭敬的態度表達出來,所恭敬的就是要追尋教理,佛陀所覺悟之後的道理,要請求佛陀來教育。『尊法讚佛行施』,這就是他們來獻諸宮殿,表達出他們的一切都願意布施。這是表達他們為了這個道理專程而來,表達出那分『尊法讚佛行施』,願意供養。這就是前面這段經文所表達出來的意思。
 
下面經文就說,『各作是言』,大家都是同一種心願。所以常說萬眾一心,異口同聲。很多很多人同一念心,所以不同的嘴,嘴都長在各人的頭臉上,但是大家的心共聚,大家共同一聲,這樣來勸請世尊,惟願為大眾轉妙法輪。
 
⊙各作是言,惟願世尊轉於法輪:勸請世尊,惟願為大眾轉妙法輪。
 
還記得,釋迦牟尼佛成佛時,感覺這些剛強眾生難調難伏,要用什麼方法來對這些眾生?眾生若無心,根機這麼剛強鈍劣,不能法入心,這樣講法有用嗎?那時候也是很多的天人來勸請佛陀要轉法輪。諸佛將要講大法,或者是要初轉法輪,都是有這樣的儀式。
 
諸天,尤其是要講真實法,那就連梵天都來了。所以這是『救度解脫一切眾生』。因為『度脫眾生,開涅槃道』,這不是只在五道四生,其實在三界之內都包含在其中,因為他們的天福享盡,同樣在三途六道中輪迴。所以要救,要救這些人,讓他們全都解脫,『度脫眾生』,要開出一條涅槃的路。
 
⊙度脫眾生,開涅槃道:救度解脫一切眾生,開示無漏涅槃之道。
 
因為眾生非常迷糊,到底何去何從還不知,所以很期待開涅槃道。涅槃道是多麼重要啊!所以這就是『救度解脫一切眾生,開示無漏涅槃之道』,那就是無漏法。
 
真正菩薩行,入人群付出無所求,這樣不斷不斷累積,走這條道路,菩薩的道路。這條路,本來佛就是這樣開,但是人若不這樣走,還是這條路原來就有,需要人身體力行。
 
所以再下來的這段經文,『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而說偈言』。表達之後再一次,還是同樣的偈文再重複一次。就是『世雄兩足尊,唯願演說法,以大慈悲力,度苦惱眾生』。
 
這就是我們要知道,『世雄兩足尊』。佛就是福與慧具足,稱為兩足尊。梵天的心願,希望佛能演說法,再說法。所以世間威德雄猛,那就是福慧兩足,這種就是威德。
 
⊙世雄兩足尊,惟願演說法:世間威雄,福慧兩足,無上之尊,惟願為眾演說諸法。
 
有的人有德行,沒有大聲,但是他就是已經說法了;不必說話,光是他的形象就能說法。因為他的威德,三十二相具足,所有一切的德圓滿,人家看了自然心生歡喜,脫落他的煩惱,那一分歡喜的法入心,自然他就能向這條道路去實行。
 
這就是世雄兩足尊的功德。他的內修外行,看起來很有威儀,卻是很溫暖,人人很喜歡接近。所以這就是有福又有智慧,是『無上之尊』,『惟願為眾演說諸法』。
 
⊙以大慈悲力,度苦惱眾生:用大慈力,與一切樂,用大悲力,拔一切苦,令諸眾生,皆得度於煩惱苦海。
 
『以大慈悲力,度苦惱眾生』。因為佛用大慈悲的力量,『與一切樂』,給眾生一切的快樂。佛陀視眾生如一子,期待眾生人人都是道理能通,人人沒有煩惱,彼此之間合和互協,造人間的淨土,這就是佛陀所期待的。所以這就是『用大慈力,與一切樂』,讓眾生一直都是快樂,這就是佛陀的目標。
 
『用大悲力,拔一切苦』。眾生,有的人想不開,煩惱,造業,無明重重。佛陀慈悲開示,讓他心開意解,除去他的煩惱無明苦,『拔一切苦』。所以『令諸眾生,皆得度於煩惱苦海』。希望人人都能度過這個煩惱苦海,不只是物質的苦,心靈的苦也很多。所以我們人人用心在這分愛,無煩惱、無染著,以真誠的愛入人群,那就是叫做大慈。
 
我們要如何讓人間社會,人心能淨化,要如何讓人人在人群中能安心快樂沒有煩惱,這都是慈的力量讓人間安定。不只是人間安定無苦難,還能四時順調,就是春、夏、秋、冬都很順調。我們現在就是四大不調,所以氣象變遷。
 
就如看新聞在報導,這二三天內,一個強烈的颱風(蘇迪勒)在海面上,氣象一直報導,說這一次的颱風就如十九年前的賀伯颱風一樣的生態,強度又比賀伯颱風更強。現在雖然看外面的氣候還很好,但是無常啊!不只是無常,異常啊!這種變遷很快。現在是好天氣,無風無雨,太陽這麼大,卻是在一段距離的海面上,已經跟著它的風速,有氣壓,風啊、雨啊,強力一直旋轉,好像向著臺灣的方向一直接近了。
 
所以也希望大家,借這個機會告訴大家,開始要準備了,提高警覺,有備無患。我們要很虔誠慎重來看這次的颱風警報,我們要如何提高警覺,要提升我們的虔誠。虔誠的心,不是需要的時候才虔誠,是分秒間我們都要虔誠。
 
所以虔誠就是我們的修行,我們修行要誠正信實。所以,『持戒修福誠正納信實之德』,這就是我們要虔誠,分秒間都不要離開我們這念虔誠的心。我們的誠意供養也是一樣,要從開始發心那時候,不論多久的時間,無始無始以前一直到現在,自遠趨近,我們這念心都沒改變,虔誠的心、修行的心都沒改變,這是分秒間都需要虔誠。希望人人時時用心,在分秒虔誠中,要時時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