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5月18日】無上等覺 受眾人請

Community:
Branch:

『佛德圓具甚深無量智慧,無上正等覺尊受眾人請,宣說苦諦集滅十二緣法,釋從一念過患聞思持教。』
 
『佛德圓具甚深無量智慧』,這是我們眾生無法去體會,我們是知道了,但如何能體會到呢?『斯人飲水,冷暖自知』,知道是要讓我們自己去體會,老實說,體會不到啊!說不定有人,他階段式能體會到,因為佛法甚深微妙。《無量義經》中,佛陀向大莊嚴菩薩也是同樣說『甚深,甚深,真實甚深』,是啊,佛法是這麼深,我們凡夫如何能體會得到這麼深的法?何況佛陀的智慧,佛陀的德,我們去體會,也真的有困難。不過,我們相信嗎?應該是要相信。我是很相信,每個人是不是相信呢?我就不知道了。我的相信,只是自嘆不如,相信佛陀的德行圓具,我絕對是相信的。佛陀覺悟的境界,那虛空法界,寂靜清澄,我相信,但是我也自嘆不如。
 
當然,我們要深信佛的德行。我們若是相信佛德,我們才能相信佛法。佛陀的德行,你相信,佛陀所說的教法,我們怎麼能不相信呢?所以我們要信佛、信法。不只是信佛、信法,還要信僧。出家也是學佛者,既是學佛者,那就是要相信佛,有真相信,誠意的相信,才願意棄俗入佛門來。所以表示你很相信,你相信,你就會認真學佛。佛陀的智慧、佛陀的德行,是我們的典範,我們所學的方向。雖然僧是信佛、學佛者,但也還在學佛的過程中,還是凡夫;雖是凡夫,也要依照佛陀所教法的典範學習,我們也是要為天下眾生做典範。
 
天下眾生要如何能認識佛法呢?要經過了修行人,他們要相信修行者;修行者就要很用功,成為一個學佛者。學佛就是要成佛,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我們人人都要自我有信心,佛的德是『圓具甚深無量智慧』,所以我們才要學佛。要學佛,目標就是要成佛,自己要很清楚。我們若不知道是不是能成佛,我們就永遠永遠還是在凡夫。
 
佛陀告訴我們,我們一定會成佛,我們也要相信,只是佛陀很誠實教誡我們,時間要很長久,無量無數塵點劫,恆河沙無量數的塵點劫。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他誠懇地這樣跟我們說,所以要看我們自己,哪怕是塵點劫,會無法表達的時間,我們若還是在煩惱中,迷啊,煩惱重重疊疊,不斷不斷增加哪怕是塵點劫,這實在是無法表達的時間,,我們就要很久才能成佛。
 
這是佛陀向我們的教誡,也是很誠懇告訴我們,你要學佛就要這麼久的時間,因為你的無明煩惱重重疊疊,為不應該有的煩惱而煩惱,所以我們一直無法體會佛德圓具,甚深無量的智慧,到底那個境界是如何?我們還無法去體會。但是我們一定要相信,『信為道元功德母』,有了信,深信才能去除惑、無明,才能清淨我們的心地,所以我們要相信。
 
『無上正等覺尊』,那就是世尊,他所得到的是無上正等正覺,稱為世尊。所以他已經成佛,受眾人請法,那就是描述了從大通智勝佛,經過了十劫坐道場後,終於成佛了。成佛之後,很多人,有天、人,有梵王等等,從四面八方、上、下而來。有人間的人,天上的人,天龍八部全都集會在那個道場上,表示佛覺悟之後所超越的境界,這一分的境界是超越人間。不只超越人間,也超越天堂;不只超越欲界天堂,也超越了無色界的境界。
 
所以這些天、人,他們雖然對佛法有信、有解,卻是同樣還在六凡之中、凡夫之中。儘管梵天王粗重的煩惱斷除了,守上上戒、持上上善,但是還有微細煩惱,還有塵沙微細還未斷,所以他也要來請佛說大法,轉大法輪。世尊是已經超越三界,人天共尊敬,因為他已經超越,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無上就是至高,無法再比佛的境界更高,連梵天都比不上,所以叫做無上。佛的覺悟是這樣。
 
所以佛宣說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講說四聖諦法。因為眾生根機就是這樣,來人間一大事,是希望人人能接近佛法,從佛法中起信心,從信心中來學法,知道苦是怎麼來,而集來的原因很多,千千萬萬,無量數所聚集的原因,所以造成了無量無數,無法譬喻,才說有恆河沙數的煩惱,才說塵點劫這麼長久的時間,不斷累積這麼多的煩惱。我們要如何來滅除煩惱呢?也要累積很多法。我們需要法,什麼叫做法?煩惱即菩提,沒有煩惱,就沒有菩提。就是因為煩惱,為什麼我想不通,為什麼我的心無法開解?這非常微細,自己都不知道要如何開心。
 
現在的人都說『開心』,真的開心了嗎?這個開心,是很深很廣的道理,我們現在的人用在平常,『好開心啊!很開心。』真正的開心嗎?其實不是真的開了心門,不是。所以,說話都是一個形容詞,不是決定詞,這種的形容,就是要用種種的方法來形容,來譬喻,來講說。
 
有人聽『對啊!就是因為這樣,我了解了,我會改變。』慈濟人之中有多少人,因為了解而改變,這樣是不是都透徹了解了呢?同樣還有煩惱。要用多長的時間呢?佛陀常常告訴我們,人生苦短,時間不多,我們要積極。所以我們要滅除煩惱,煩惱有塵沙無限量數,我們要趕緊建立信心,要趕緊讓今天的煩惱,今天趕緊將煩惱去除,不要再讓煩惱入我們的心來,這才能減除煩惱,要不然每天積啊積啊,煩惱積得很多,愈積就愈重。
 
這就是人間,為什麼現在的人有憂鬱症?是因煩惱變成了心病。心病無法開,這樣過一輩子嗎?還有來生來世,我們要相信來生來世嗎?不用談到來生來世,今生此世,我們的生命就應該要為人群付出,這個世間多我們一個人,我們這個人的生命就應該要為人間去付出,這就是常常在說生命的價值。
 
所以古人也是這樣說,『天下事,匹夫有責。』大家都有責任為天下人承擔天下事。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聽,佛法到底是如何,不是只有求我平安。佛法要解釋的名詞很多,我們應該要專一門,好好用心。『法華』就是大乘法,應該你要先人後己,到底天下眾生有什麼煩惱無明,我們要趕緊去體會,找出如何去除煩惱無明的對策,讓大家了解,就來改。
 
最近一直說,不要為了口欲。是不是大家來推動、來解釋,從個己,一個人的口欲能解釋到天下之間,因為天下間的大氣象從一個人開始。『蝴蝶效應』(註一),現在的人也說,看到蝴蝶就知道天下事,這小小的蝴蝶如何知天下事呢?我們應該要知道,人類小小的習氣,累積起來那就是造作大的業。所以『苦、集』,我們現在的責任就是『滅』,要如何滅除這麼多的無明、煩惱。
 
一個人就會讓大家或者是天下人不得安寧,這我們要很用心去思考。其實說自己,那就是除了真正自己的苦,道理我們清楚,是如何一念無明動,不由自己成為十二因緣,這樣和苦集滅道構成了我們這個身體,我們和這個世間,和這個社會等等,變成了全部。苦集滅道沒有離開任何一個人所造作的業力,離開不了人人的業力影響到天地間。這看起來好像很小的事情,卻是很大的事情。所以『宣說苦諦集滅十二因緣法』。
 
不要常常想,師父怎麼說的都常常在這裡?常常繞在這裡,這些我們都不了解,還要再了解去哪裡呢?所以我們要好好來了解,我們要真正能釋疑。世間很多可懷疑的事情,疑心去除,我們的信心起,就完全都了解。
 
『釋從一念過患聞思持教』。『釋』就是解釋了,完全了解,了解是從一念過患。看起來也是這麼簡單,但是影響是這麼大,這都是在一念的過患。所以信佛、學佛,我們應該要聞思受持教法。我們既然相信,終生付託在佛法中,我們就要把握今生此世的生命,多來了解一點,對眾生要多付出,結眾生緣,造福業,應該要好好多聞思持教。要聽、要好好思考,所教的教法,好好信受奉行。
 
只是這麼簡單的『苦、集、滅、道』、『十二因緣』,我們都還不了解。其實我們要相信佛所說法,相信佛德,儘管我們還無法體會到,不過必定要深生信解,一定要!深心信解不能沒有,所以要很用心。
 
前面的經文,『諸梵見此相,尋來至佛所,散華以供養,並奉上宮殿,請佛轉法輪,以偈而讚歎。佛知時未至,受請默然坐』
 
『以偈而讚歎』。前面的長行文已經這樣敘述過了,我們現在再以偈文來重述,表示這是很重要的文;而這個讚歎,也是很重要,讚歎『佛德圓具甚深無量智慧』。我們前面已經看到那段文,就是在讚歎佛,現在的偈文也同樣讚歎。他來到道場,散花供養,就是用最最虔誠的心來表達,用物質與聲音來讚歎、來供養。但是大通智勝佛知道人還未到齊,時機還未到,大乘法要普遍,人人要從頭開始了解,所以時還未至。
 
『三方及四維,上下亦復爾』。
 
⊙『三方及四維,上下亦復爾,散華奉宮殿,請佛轉法輪。世尊甚難值,願以本慈悲,廣開甘露門,轉無上法輪』。《法華經化城喻品第七》
 
這樣一直等,等到…,前長行文一一敘說,東方、東南方、西方、西北方等等梵天王,一直從每一方前前後後陸續都來了,同樣奉宮殿,請佛轉法輪,讚歎佛出現世間很難得。『願以本慈悲』,請佛,然後讚歎佛,本心地的慈悲。佛從開始發心一直到現在、未來,這是佛的本心地。從他的內心真如本性開始,一直就是這麼明朗,與天地合而為一,心地這種的本慈悲。
 
『廣開甘露門』。為救度眾生,請佛廣開甘露門,那就是佛法,就是我們眾生的慧命。甘露就是不死之藥,昨天說過了,維持我們的慧命能很健康,慧命成長,『轉無上法輪』。
 
下面這段經文,『無量慧世尊,受彼眾人請,為宣種種法,四諦十二緣,無明至老死,皆從生緣有,如是眾過患,汝等應當知』
 
『無量慧世尊,受彼眾人請』。世尊就是大通智勝佛,具無量的智慧,已經開始要接受人人來請法,接受人人請轉法輪,開始就宣說了。佛佛道同,釋迦牟尼佛也一樣,成佛之後天人來請法,所說的法很深,聽不懂。佛開始要思惟如何讓世間人聽得懂?只好就從『四諦』、『十二因緣』法,從無明至老死,『皆從生緣有』。從一念無明開始,如何來人間,不斷不斷這樣循環,在人間造作很多無明煩惱,就是這樣說起。
 
『如是眾過患,汝等應當知』。這些事,大家要知道。想要再求進一步的大法,這些若是都不知,大乘法要如何弘揚呢?對我們的生死大事若不知,要如何去布達佛陀所覺悟的境界?所以我們必定要對人間生死、無明、煩惱,都要透徹了解,才有辦法真真正正走過菩薩道,到佛的境地去。
 
所以,十方梵天王用最虔誠的敬請,從內心這樣的敬恭來請佛。
 
⊙無量慧世尊,受彼眾人請:十方梵天虔誠敬請,無量智慧萬德世尊,受彼眾人請,猶默然許之。
 
佛是無量智慧、萬德具足的世尊,『受彼眾人請』,就是梵天王在場來共請佛轉法輪。第一次還是默然,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到十方到齊了。
 
『為宣種種法,四諦十二緣』。佛出現世間是為一大事,這一大事只是一項,『唯為轉法輪應機宣說教法』。就如向聲聞、緣覺講說的就是四諦、十二緣法。
 
⊙為宣種種法,四諦十二緣:佛出世一大事,唯為轉法輪應機宣說教法。聲聞四諦,緣覺十二緣。
 
本來轉法輪就是佛來人間唯一的目標,為什麼還要這麼多的天人一再恭請呢?就是要讓人人了解佛法甚深難得,要說的法,你若沒有恭敬心,法,你根本聽不進去,若聽進去也不理解,所以人人就要起恭敬心。你問了,我才來回答,我要回答你的,是你很需要的,我才來回答你,這樣你才會真正接受,才真正了解,才真正能改過。要不然,法,非常簡單普遍就說出去,可能會有人將這個法拿去惡意運作。
 
在<方便品>中,佛陀不斷止、止、止,也是這樣三止。佛陀受請也是默然而坐,我們的釋迦佛也是這樣,所以過去的大通智勝佛也是這樣。佛本來出現人間只為了一大事,要轉法輪,不過要應根機而說法,所以向聲聞、緣覺講說的就是四諦、十二緣法。
 
『無明至老死,皆從生緣有』。
 
⊙無明至老死,皆從生緣有:人一生始自無明,終至老死,皆從三毒五濁緣生,而有諸苦。
 
人的一生開始,從出娘胎這個時候就哇哇大哭了。我也不知道怎麼來的,也不知道怎麼被人生出來?為什麼會在這個家庭?為什麼會遇到這樣的時代?為什麼有這一生的過程?這是從生下來開始,『自無明』,很多都不知道。
 
在我們的人間周圍,人群的世界,互相的相對,有緣與無緣,有緣的,有時候糾纏不清。很多很多的感情,都是糾纏不清的,不論是親情、友情、愛情、迷情,很多很多的,所以這都是在無明。在這一生當中,我們每天面對著都是有緣、無緣,愛與不愛,糾纏不清,做事也是這樣。『終至老死』,一輩子就是這樣,從生下來一直一直都是在無明中,最後就是老、病、死,就是這樣過。
 
『皆從三毒五濁緣生』。我們為什麼都是這麼無明呢?是三毒。什麼叫做三毒?我們的內心貪、瞋、癡,這是三毒,再加上了懷疑,加上了驕慢,這就是五種毒。人在無明中不斷一直產生這五項,再製造到人與人之間,三毒、五毒根在人的內心,已經形成了習氣,不改,就在我們的內心不斷一直產生複製,向外就是五濁緣生。
 
見解就是我們的內心無明,對外面的見解就生無明,無明見解就是在人與人之間,眾生的濁氣。因為人與人之間製造了很多禍端,危及人間,這種人與動物之間的生命。看看現在,為了人的口欲,為了吃,養很多的動物,為了一個禽流感或是口蹄疫發生,人就殺很多動物。而人與人之間起衝突,也會造成了人禍。看,這就是命濁。接下來就是劫濁,就是在這個時間內,五種濁氣無不都是從人人的內心起,三毒、五毒根這種煩惱,從我們一生下來,一直到現在。
 
現在我們是不是還在無明中呢?現在的無明,以後又是造成什麼呢?今天我也覺得還是無明未了,這個無明未完,我今天還會再造什麼業呢?會無意間說了一句不對的話嗎?造成人的煩惱,又造成自己的困擾,我自己會嗎?我自己也還不知道,這叫做無明。一輩子從生下來到今天,還有未來,到底我是不是還在無明中呢?這就是常常跟大家說要提高警覺、戒慎虔誠,人與人之間互相用虔誠、信任的心來相對,這是很重要。聽經、學佛,就是要好好地修學佛法入我們的心來。
 
⊙『無明至老死,皆從生緣有』者,所謂生緣即為十二種之因緣。
 
『無明至老死,皆從生緣有』。無明至老死就是從我們生下來,一直緣下去,過去生緣來今生,今生的緣要再一直緣下去,到未來生,『所謂生緣即為十二因緣』。
 
眾生來受生就是源自十二因緣,開頭就是無明,一直到老死,這輩子結束,但是還有嗎?還有緣,緣牽到後世,這就是『生緣』。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永遠斷不盡的緣,真是苦不堪。
 
⊙如是眾過患,汝等應當知:如是四諦及十二緣眾多過患汝等應知。
 
『如是眾過患,汝等應當知』。四諦及十二緣是眾多可患,大家應該要知道。四諦,大家要了解『苦』是怎麼來的?『集』來的。
 
這個『集』是集什麼呢?就是愛恨情仇等等,煩惱、無明,就是這樣一直累積,我們大家應該知道。就是這樣才會有無明牽引因緣,六道輪迴,繞在四生,由不得自己。這過患,我們的過失,真的是我們的人生自己自作自受,患就是錯誤的罪業,我們應該要知道。
 
接下來趕快再了解經文,『宣暢是法時,六百萬億姟,得盡諸苦際,皆成阿羅漢。第二說法時,千萬恆沙眾』。
 
『宣暢是法時,六百萬億姟』。
 
⊙宣暢是法時,六百萬億姟:長久聞法得道。宣暢如是法門之時。
 
這是很長很長的時間,大通智勝佛開始說法,就要用很長的時間,記得嗎?很長的時間。這樣開始一直說法,因為時間長,求法的人愈來愈多,聽到法的人也很多。所以『長久聞法得道』,很長的時間來聽法,一一來了解。
 
『宣暢如是法門之時』。暢就是暢通。佛的心已經讓能夠了解的人,也能接受,光是那個道場度十六王子,你想,這種知音,能了解佛的心意,也能宣說暢通,讓人人能接受如是法門,開法門之時。
 
⊙姟,如《風俗通》說:十千曰萬,十千萬曰億,十千億曰兆,十千兆曰京,十千京曰垓。
 
『姟』到底是什麼呢?到底是多少呢?老實說,很多很多,無法算計。『十千曰萬,十千萬曰億,十千億曰兆,十千兆曰京,十千京曰垓』。
 
這樣還有嗎?還有啊,後面還有很多啊!比如說『秭』,『十千垓曰秭,十千秭曰穰,十千穰曰溝,十千溝曰澗,十千澗曰正』,曰載,曰極。
 
⊙十千垓曰秭,十千秭曰穰,十千穰曰溝,十千溝曰澗,十千澗曰正,十千正曰載,十千載曰極。
 
這都是不斷不斷一直上去,所以最後佛陀都說恆河沙數,無量無數計恆河沙數,這個『垓』字就已經很多了,經過京而垓,這是很多的數字,天文數字,無法去計算。
 
總而言之,就是大通智勝佛的智慧。六百萬億垓,看,這有多少呢?這麼多人已經『得盡諸苦際,皆成阿羅漢』。因為他講法的時間長,已經這麼多人斷煩惱,得到阿羅漢果了。
 
你們若再回歸,看<化城喻品>開頭的長行文,就知道(大通智勝佛)說多久的法,所以度很多眾生。釋迦牟尼佛才八十歲,說法才四五十年間而已,所以差很多,比起來實在是很少。我們現在到底能再聽多久的法呢?實在也不知。總而言之,我們用心聽法進來,『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就是在那一念間,好好轉個念,我們的心門開,真開心,是真的將心門開了,我們的煩惱掃除,真如本性現前,我們就真正能體會天地萬物一切的理。所以,『得盡諸苦際,皆成阿羅漢』。
 
⊙得盡諸苦際,皆成阿羅漢:得盡世間生死苦際,如是眾多,皆成阿羅漢。
 
得盡世間的苦難,就是眾多眾多,若有很多人能了解這個苦,『四諦』、『十二因緣』法的苦,源頭若都了解,我們自然就懂得如何持,持我們的生命,如何面對人間。這就是我們自己不知,所以才會一直與人間的人、事、物纏不清。若能了解,就得盡世間生死苦際,一切生老病死苦、十二因緣法全都了解了,這樣人人都能成阿羅漢,就是見思煩惱都去除了。
 
大通智勝佛所講說苦集滅道,那是第一階段,還有第二階段。『第二說法時,千萬恆沙眾』。
 
⊙第二說法時,千萬恆沙眾:當第二會說法之時,有如是眾。
 
所以用『千萬恆沙眾』就表示很多,這就是說法的時很長、很久,有這麼多人能接受。
 
我們學佛應該要很用心,用心在法上。說它很深,其實也是很簡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說法如何難修,也是很簡單,一念心一轉,心就開,心門若不開,這念心就是不轉;一念心轉,心門一開,什麼法不會入我們的心呢?我們就是因為心門關著,法不能入我們的心來。
 
看看貧窮子在門外,他應該在大門外直接看門內,長者豪華的房室。他不是在大門外面,他是在門邊的門縫看,只是窺看,在那個地方這樣瞄,他就起了害怕的心,趕緊要跑了。但是坐在室內的長者,看到那個孩子的身影明明就是他的兒子,趕緊要人帶他回來。但是好意被錯解成惡意,他驚嚇昏倒,只好潑水讓他清醒,讓他靜下來,然後再用方法。
 
看,我們眾生就是自我掙扎,原本自己就能直接登堂入室,為什麼還要這樣自我掙扎呢?眾生實在是苦不堪。我們既然在法中,要好好霑法水來滋潤我們的慧命,這是甘露法水,能滋養我們的慧命,請大家要時時好好多用心。
 
[註一]蝴蝶效應由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於1963年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會使更多蝴蝶跟著一起輕拍翅膀。最後將有數千隻的蝴蝶都跟著那隻蝴蝶一同振翅,其所產生的巨風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在美國德州發生一場龍捲風。』意指原先看似無關緊要的小變化,到最後可能會導致起初無法預期的後果。(摘錄自《維基百科》)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