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7月03日】至念宏遠 勤修三學

Community:
Branch:

滿慈志念宏遠,奮其智勇悲念,亦如志士精進,去來輕安自在,咸能廣達寰宇,光環顯相莊嚴。」
 
滿慈子,就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這段長的時間一直還是佩服滿慈子,看,他的「志念宏遠」,尤其永遠都是這麼勤奮,他的「智勇悲念」絕對不落人後。佛陀的弟子中有這位弟子,又體貼佛心,做佛想做的事情,講佛想講的法,尤其是幾十年來如一日,那種奮勇的智慧悲念眾生,不曾停息過,難怪佛陀對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會讚歎。他「亦如志士精進,去來輕安自在」,不論到哪一個地方,最最困難、最野蠻的地方都是他自己志願要去,他受了什麼樣的逆境,受了野蠻的對待,他都有辦法這樣柔軟,但展現很堅實的力量,虔誠的大愛,在那個野蠻的地方,被他受感化了,人人能信奉佛法,還有,很多人就出家了。這就是滿慈子,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的德。他這樣去來輕安自在,在那麼野蠻的地方,走過很多困難的難關,他就是這樣一一克服過來。如志力士啊自己志願要去,很勇猛而有力的人士,這樣的精進,確實令人讚歎。
 
所以,「咸能廣達寰宇(,光環顯相莊嚴)」,悲智雙運,去來自在輕安,像這樣長時間不斷不斷地累積,這就是廣披寰宇。他的德已經伸廣了,很長很遠,就如天地之間,他的德就是這麼的開闊。德,就表示如光芒一樣,那個光環這樣來現相莊嚴,這是他所修來的德,佛陀對他的譬喻,德的凝聚就好比凝聚在一人身上,那一分的光芒四射,到處都有光。我們常誇讚人說:「你這樣做得很好。」「我是沾了某某人的光啊!」這表示人的德,不只是自己做出來,也是同樣將這個德廣披給別人,互相讚歎,在彼此之間。知道人間菩薩就要有像這樣的精神。天下間,現在我們懂的,我們知道的,我們了解的,有多少菩薩發心立願,行菩薩道,去關心與他無緣無故的人,去付出;他與他不認識,但是他願意這樣去付出。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遙遠的地方有聽到消息,遙遠的地方有苦難的人,我願意去。不論多遠,我願意去,不只是一位,是一大群人;不只是一個地方,四方八方,十方齊全,去為一個地方提供幫助。
 
就如現在,現在在塞爾維亞這地方,有來自於敘利亞的難民,從塞爾維亞的南方國家進來,敘利亞一群一群的難民,就是這樣不斷要逃,逃往的目的地就是往北走,要去哪裡呢?歐洲。歐洲的哪一個國家呢?最期待的目標就是能到德國去。塞爾維亞就是必經之道,他要從這條路過去,所以這幾年來,走過這條路,經過塞爾維亞的難民何其多啊!很多很多了。塞爾維亞,基於人道精神,他也要借路讓他們過,但是這麼多人這樣過,又是難民,他們的負擔也很重,這麼多年了。就在去年,去年的十一月間,透過了匈牙利,轉了一封信來到台灣來呼救,因緣就是這樣,這一封信,時間也剛好在那時,歐洲慈濟人回來精進、歲末祝福。最重要的,其中一位貴人,是波士尼亞市議長,市議長就是跟著慈濟人來到台灣,表達要向台灣慈濟本會說一聲感恩!
 
因為當他們有災難時,有水災時,八個歐洲國家的慈濟人投入去幫助他們,而且是來來回回三次的幫助。他感動了,那種幫助不只是送去物資去,還有精神,用他們的心意,帶著物資與誠摯的心,及開闊無邊的愛,給人的感覺,不是你來救濟我,是如朋友來關懷我,來支援我,這種的態度感動了政府,包括總統、市議長都深受感動。所以,前年的幾個月是總統從台灣過境,用二小時的時間來向慈濟說感恩。(二0一五年)十一月間,這位市議長跟著慈濟人再次要來說感恩,最重要的,他同時也要來了解,住在歐洲這八個國家的慈濟人,為什麼那精神這麼的團結,合和互協。為何這麼多人住在不同的國家,他共同的精神理念是來自台灣,而且用這來自台灣的精神理念去付出,為他們的同胞,如朋友般的支援,他們很感動。所以在台灣五天期間,剛好這封信送到了。看到這封信,到底塞爾維亞在哪裡?正好這群人,這位市議長那天在早上才跟我說,他期待他的國家未來也有能穿上「藍天白雲」這套制服的人。中午我就接到了這封信,下午就向他們說:「這麼巧,有這封信,塞爾維亞也是在歐洲,到底這與哪個國家較靠近?」這位市議長一看就說:「塞爾維亞是我的鄰國。」「若是這樣,你能去幫忙嗎?回去後能去探看一下這個國家的情形嗎?」歐洲的慈濟人都這樣說:「師父,沒問題,我們回去,會趕緊去探勘。」市議長他也說:「沒問題,他們若要去,我會與他們一起去。」就是這樣這麼簡單,口頭上這樣說。回去身體力行,很快,他就採取行動,到塞爾維亞先去了解那邊的情形是如何?我們德國的慈濟人,法國的慈濟人,英國等好幾國家,就開始凝聚起來,幾位代表也去探訪這國家,去了解。
 
真的有很多的難關啊!語言不通,人地生疏,幸好就是有這位波士尼亞的市議長,他也陪伴。因地理位置上佷近,他在該國家的地位也有,所以在那地方互動時,就方便多了。當然,慈濟人功不可沒,那種契而不捨的精神,尤其是從德國要來到塞爾維亞,這樣一趟路,這當中有慈濟人,他們都是開車,開車要十多個小時,這樣來回。從十一月回去,就一直一直為了過境塞爾維亞的這些難民,這些與他們都無緣無故,這麼辛苦。聞聲,只是聽到那個地方是這麼的苦難,四、五年來,逃難,走過了那麼多風霜雪凍,老弱婦幼,這樣走過這麼長遠的道路,這實在是苦不勘啊!他們願意援助,就是因為願意,所以他們投入。這種如志力士的精神,他們去來自在。雖然很多佷多的行不通,語言不通,人地生疏,還有關關卡卡國家的規則等等,但是他們還是一樣,用著「智勇悲念」這念心,內心「智勇悲念」,外行精進「去來輕安」,越挫越勇。越受挫折,他們越是提起勇猛心向前前進,但是人人的那分悲憫心,越來越升高起來。這麼多天了,昨天已是第三天的發放了。
 
這個時候,剛好遇到歐洲很多國家,接受了這麼多的難民,已經接受到受不了了。覺得難民若再一直進來,國家就會出問題。所以聯合國,很多國家關始關閉邊境了,他們剛好遇到開始封鎖,開始封閉邊境,每一個國家開始要封閉起來。所以,我們到達時,很多的難民已經被阻擋在塞爾維亞的邊境之外,馬其頓差,不多在那個地方,要通過希臘到馬其頓這當中,已經將國門關上了,難民無法過去,鐵絲網都架起來了,很多很多難民,就被阻隔在鐵絲網的外圍,「前面就是我要通過的,但我就是過不了。」一群熱情、智勇悲念,有這分宏達的心胸,已經準備了萬份的衣物在塞爾維亞那個國家等待,這些難民若進來,就能得到為他們所準備好的,一萬套衣物,還有食物。但是要耐心等待,這幾天能來領東西的人很少,因為邊界無法進來,只好就在那個地方等著,這邊關門,那邊也關門,難民無法過去,還無法往前通達,少部份難民就被迫滯留在塞爾維亞。
 
但是,我們也是願意到了中繼站,或者是火車站附近有收容難民的地方,他們若能進到塞爾維亞來,接下來就能搭火車到他們想要去的地方。但是,這幾天火車搭載的難民人數,本來一天有五六班,現在只剩一二班,人也減少了,因為前面被擋住,所以我們現在只好就是在火車站這個地方,徘徊在那個地方,等待要往前走,及很特殊有辦法衝過鐵絲網的難民到來。昨天是第三天了,現在他們那裡是半夜,期待第四天。不過,第三天也有五六百位得到我們所發放的東西,看到他們在那裡分成兩隊,一隊是守在火車站,一隊是走入他們的中繼站。中繼站,就是難民一進來,先給他們一個地方,讓他們在那裡休息等著;在車站那裡的,就是準備要搭車離開的。所以在塞爾維亞的邊境,一邊是最盡頭,要等著搭車出發的,一邊是剛進來這個地方(來到中繼站的),所以他們就分成兩邊走。
 
在中繼站,就是阿德塞維西那個中繼站裡,看到孩子、大人得到慈濟的物資,是那麼的歡喜。又有一隊是市議長他所帶的,在那裡等不到人,不過看到那周圍的環境,他們就主動去整理環境,拿起掃把來,開始掃地。那個地方有設臨時廁所,於是就在那個地方,清理那裡的廁所與周圍的環境。看到這樣傳回來的訊息,實在很感動,這不是菩薩,是什麼呢?平等心啊!在鄰國的國家是現任的市議長,跟著十一個國家的慈濟人;由歐洲慈濟人成立的一個救災團,他又帶十六位波士尼亞人,是曾經被慈濟救濟過的國民,來到塞爾維亞,在這個地方等待的當中,竟然在那裡為他們掃地,在那裡清理廁所等等,看到這樣的相片,又有文字,真的很感動。
 
慈濟人還帶著另外一群,到了那有辦法接觸到難民的地方,難民領到東西,那種歡喜,孩子天真無邪。每一個孩子都很可愛,但是他們的命運就是這樣,何處是兒家?幸好有一群不認識他們的人,那種「志念宏遠」,距離很長,有的要搭飛機來,從英國、從法國,都要搭飛機,從德國要開十幾個鐘頭的車,從這麼遠的地方這樣來,這群不就是「滿慈志念宏遠」,滿滿的心都是慈悲的心。他們大家都很奮發,非常的智勇,有智慧也勇猛,這個悲念這樣過去,去投入在那個地方,已經這麼多天了,他們還是那精進的心絕對沒有退轉,這種「智勇悲念」,精進不退。「去來輕安」,沒有埋怨,在那裡等不到人可來接受幫助,萬多套衣物在那裡等待,一點都沒有怨言,還是輕安自在在那個地方,你們想,這不就是菩薩嗎?菩薩之德的那個光環,光是這樣想,我就感覺他們真的是很光明俐落的大慈悲菩薩,在那個地方付出,很令人感動。這群人,大家很整齊、很莊嚴,他們都穿起了「藍天白雲」,連波士尼亞來支援的人,都與慈濟人穿同樣的衣服,這是很莊嚴的隊伍在那個地方。很感恩,也是感動的事情很多。
 
來,看,前面,前面經文這麼說:「諸天宮殿近處虛空,人天交接,兩得相見。無諸惡道,亦無女人,一切眾生皆以化生,無有淫欲。」
 
「諸天宮殿近處虛空,人天交接,兩得相見。無諸惡道,亦無女人,一切眾生皆以化生,無有淫欲。」《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若想到這群人在那個地方,不就是人天交接嗎,人人的心,就像是天人一樣,富有愛心,從天而降,遙遠的地方而來,在那個地方,在那個惡道的地方,知道像這樣,何處是兒家啊?在逃難的當中,心就如在地獄中,誰來救拔?就是菩薩來救拔。付出無所求,這群人,就在那個地方苦等,也是同樣在人群中的悲困,非常悲痛,被困在那個地方。不論是在外圍、境內,總是在逃難,就如一條惡道一樣,坎坷難走。可是那裡有一群人在等待,救拔這些走在坎坷難走路的人,要去為他們鋪一條路,當然也要用心等待。
 
接下來就說,這段(經)文就說:「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飛行自在。志念堅固,精進智慧,普皆金色,三十二相而自莊嚴。」
 
「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飛行自在。志念堅固,精進智慧,普皆金色,三十二相而自莊嚴。」《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飛行自在:以定力故,得有神通,身出光明,從戒定慧三學而生,飛行自在,即神境通。
 
滿慈子,他已經在那個地方修行,二千多年前,佛陀說,未來未來長久的時間,他能夠成佛,叫做法明如來,將來他的國土就是這樣這麼多人,大家的道德都是很平等,這就是法明如來所教化的地方。那個地方是在哪裡?此土,這個地方,未來,就是受他所教化之後,就是有這樣能夠人天兩相見,就是人與天人這麼接近。這樣是「得大神通」,得大神通就是已經大家的心都清淨無染,所以「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飛行自在」了,來去自如。像一群慈濟人,開車十幾個鐘頭也能夠到達,這樣跨過五個國家(德國、奧地利、斯洛文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到達塞爾維亞;搭飛機要飛過好幾個國家的天空到塞爾維亞,還是同樣,像是「飛行自在」。「志念堅固」,大家都是同樣,同一個志念,這個志念就是這麼堅固。「精進智慧,普皆金色」。這種智慧是很寶貴的。所以「三十二相而自莊嚴」,大家在那個地方真的很莊嚴。這是看到這段文,會想到那群現在在塞爾維亞,這群菩薩不就是這樣嗎?像是得大神通,大家整齊、莊嚴,多麼的亮麗,在那個地方。
 
說經文,「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飛行自在」,這就是定力。「以定力故,得有神通」。我們人人應該都有這個神通廣大,因為我們煩惱粗重,我們的煩惱很多,很粗、很重,我們業力障重。我們的業力煩惱多,業力的障礙就很重,所以我們無法得到定力,我們無法得到神通,我們還是凡夫,所以我們應該要下功夫了。若能有神通,就能「身出光明」。這個道德,「做來囤積」,我們的身心光明俐落。「從戒定慧三學而生」,我們要能「身出光明」,那就是要從戒定慧,這三無漏學要用功,這就是要如何能得到定力,要如何能得到神通,我們要從「三無漏學」開始學起,戒、定、慧。所以,若能夠這樣,自然飛行自在,得神通。
 
「神通」:即心神精通,謂靜心照物,宿命記持。種種分明,皆隨定力,無有障礙,是名神通。
 
所以,神通就是「心神精通」。我們不要認為神通是會飛天鑽地,向大家說,真正的法,神通人人本具。在哪裡呢?是我們的心,「心神精通」,我們的心若專一,精神沒有散開了,我們對事理就能夠通達,就是要我們「靜心照物」。我們的心若靜下來,什麼事會不清楚呢?像我們的心,大圓鏡,我們人人都有一面大圓的鏡,鏡子若沒有染污,自然它能照物,境界自然就很清楚。所以,「宿命記持」,我們過去生是什麼?因為我們有隔陰之迷。過去我們是什麼,是人?或者是動物?或者是從天福享盡,下生人間呢?我們都不知道。假使我們有這個定力,心很清淨。
 
就如昨天過去了,睡了一夜起來,說我昨天做什麼事情,我就能再跟你們說:「記得,昨天就是開什麼會、什麼會,及說什麼話。」都記得,這就是沒有讓它散亂掉,心靜,雖然睡了一夜,還記得。就如我們雖然上輩子與這輩子,只要我們的心靜,「心神精通」,就還記得過去生中是什麼。我們凡夫都忘了,就是證明我們的煩惱無明很多,我們忘記了。要宿命能夠記持,那就是要我們要好好地將我們的心照顧好。再看,有的人現在是這樣,突然間遇到什麼事情,或者是出了一場車禍,或者是突然間昏迷了,醒來,「你是誰?我怎麼不認識你?我在這裡是哪裡?我家在哪裡?我都忘了。」也有這樣的,這是同樣的道理。所以,若能心神精通、靜心照物,自然就是「宿命記持,種種分明」,什麼事都分明,所以「皆隨定力,無有障礙」,這叫做神通。
 
「三學」:學佛人可通學者有三,一、戒學:即禁戒,能防禁身口意所作之惡業。二、定學:定即思惟修,能使靜慮澄心者。三、慧學:即智慧,觀達真理而斷妄惑者。
 
大家若要知道「神通」。神通從哪裡來?從「三學」。「三學」,過去向大家說過,「三無漏學」,「三無漏學」就是戒、定、慧。我們守戒,不漏掉,學戒無漏、學定無漏、學慧無漏,這樣我們學了,聽了之後,入心來,這個法沒有漏掉,這叫做「三無漏學」,也是「三學」。所以說,「學佛人可通學者有三」。一是「戒學」,就是禁戒。這個可以做,這個不可以做;這個可以吃,那個不可以吃。現在儘量要禁口欲,不要一直殺生,整個天下氣候已經四大不調,人心在亂了,能夠不要再造業嗎?造業最大的,每天每秒鐘,一千七百七十六條生命在人的口中被吞食下去,一秒鐘哦!若是一天是多少啊?一天是八萬六千四百秒,到底吞食了多少?要將牠吞食之前要先殺害,無辜的生命為了人的口欲而被殺,這萬萬不可啊!我們若要學佛,開始就是要戒,而第一項要戒的,應該就是要戒口欲,若人人都能這樣,就能救很多的命,而且培養我們的慈悲心,所以,口欲要禁。
 
當然,還要再禁身,身體不要去殺、盜、淫、妄、酒等等,這是身的部份。口,除了口欲之外,還有就是口業。東家長,西家短,說人家的壞話,若是一個什麼事情就放在心裡,久久不放棄,看到人就一直宣傳他的壞話,這都是在造業。而這些都是從哪裡生起呢?意。所以,我們常常說,「身要做好事,口要說好話,心要想好意」,這是「三好」。過去一直向大家這樣在提倡,戒除所做的惡業,這叫做「戒學」;所有的惡業都要將它戒除掉,我們要學,學這個「戒」。
 
第二是「定學」,「定即思惟修」。我們要時時思惟是對、是錯?錯的事情,我們絕對不要去做,對的事情,我們要去做,一切的行為無不都是從思惟中來,一切要了解道理,一切皆空,何必計較?空中的妙有,我們如何去體會?這就是「定學」,心要定。
 
第三就是「慧學」,智慧。要如何來修智慧呢?就是「觀達真理而斷妄惑」。我們對真理就是要很用心去體會,同樣一個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普天之下,無物不道理,無事不道理,一切在日常生活中,這就是我們的慧學。我們要用心,細心觀天下一切事物,自然就通達真理,斷妄去惑,這就是戒、定、慧。戒學就是屬律藏,定學就是在經藏裡,慧學就是在論藏,這叫做「三藏」。三藏十二部經。
 
依戒而資定,依定而發慧,依慧而證理斷惡。因修學而進位,過此三學,果上則無學。
 
再來就是說,「依戒而資定,依定而發慧,依慧而證理斷惡」。我們因為有戒,所以我們的心會很定,它會幫助我們心定。有戒,「資定」,就是幫助我們的心能定,定力的資源是來自於戒。「依定而發慧」,因為我們的心若定,自然智慧就開;智慧開,道理就通達了解,自然我們就斷掉了惡,一切的惡念、惡行。所以,「因修學而進位」,因為修學,所以我們會一直進步。經過這三學,果上叫做無學。有學就是這樣,我們一定要去學,學到最盡頭,該學的我都學了。所以在佛的弟子中,有「有學」與「無學」,我們若誦經,常常誦到「有學與無學」,「無學」就是他的地位進階高。
 
志念堅固,精進智慧:建志舉念,皆悉堅固,常勤精進,有大智慧。
 
所以「志念堅固」。若像這樣,有定力,戒、定、慧,自然就能「志念堅固,精進智慧」,能夠「建志舉念,皆悉堅固」。我們的志向建立起來,我們的舉止動作,這個念頭都是很堅定的,對的事,我一定都是很堅定。「常勤精進,有大智慧」,這就是戒、定、慧,我們若修得到,自然我們就是這樣的堅定。
 
普皆金色:國中之人,身皆金色,金之色黃,是中方色,因修中道清淨勝行,所以感報身真金色。
 
「普皆金色」,那就是說那裡的人,法明如來,將來成佛,佛土那些人,不只是法明如來本身,那些人同樣,「普皆金色」。也就是「國中之人,身皆金色,金之色黃,是中方色」。這個色,「因修中道清淨勝行,所以感報身真金色」,金色,就是黃金的色。
 
三十二相而自莊嚴:三十二種大人相好,以自嚴身。
 

「三十二相」就是三十二種的大人相,這就是佛的莊嚴相,成三十二相時,就成佛了。這個相就是,怎麼看,大家都覺得這個相很圓滿,很好的相。所以說,學佛,我們要修行,而「三無漏學」是多麼重要。各位菩薩,學佛,離不開這「三學」,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