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9月28日】七覺因行 寶華莊嚴

Community:
Branch:

「本是菩薩跡為小乘,示諸眾生無量功德,安住佛法求無上道,上求下化因圓果滿。」

  「本是菩薩,跡為小乘」。那就是說,佛陀為很多弟子開始就是授記了,弟子隨佛修行,各種的根機都有,小乘、中乘、大乘根機,既是在佛的座下,難道有這麼多小乘根機的人嗎?在《法華經》開始,似乎舍利弗、目犍連、迦葉、迦旃延等等,這些都是眾所皆知的弟子,他們難道是這樣這麼小的根機,難道全都沒有入人群去嗎?其實,有啊!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了,這麼的資深,跟隨佛陀這麼多十年,同樣有時候也能代替佛陀到處弘法。像是目犍連,像是舍利弗、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迦葉尊者等等,也是有時候就是離開佛陀,到其它的地方去弘法教化,也是有啊。但是佛陀還是指責他們在小乘法中,叫做聲聞,還未授記之前就是這樣說。但是一旦到接近授記了,佛陀就開始為他們講起了過去生中也是這樣發心,也是這樣修行,長久以來。只是這些修行者都是有願而來,他們生生世世,塵點劫時間,都與佛同心願,只是釋迦牟尼佛他發心、他精進,他入人群很殷勤,他的願殷切,他願意處處為眾生去付出,悲憫眾生,不捨眾生。他對眾生的緣很深,眾生群中付出,造福很多,這是釋迦牟尼佛在修行的過程。

  就如我們現在,有的人,大家很發心,手腳很勤快,很願意去幫助人,自然人人就對他的緣特別好,特別愛戴,特別讚歎他,這就是結好人緣。若是一般平常,就是這樣而已,而有的人就是知道道理,卻是感覺較不喜歡與人攀緣,這樣雖然他也有修行,卻是與人的緣很淺,這樣就是較慢成佛。因為緣淺,眾生緣不夠,所以成佛就有前後。「本是菩薩」,大家都有發過心,就如我們現在,要來修行,發心,「我要修行,我要出家。」「你為什麼要修行呢?」「要利益眾生,為天下眾生,我願意付出。」發的願是這樣,一旦出家之後,就會覺得:出家了,我就是守好我的本分就好了,救度眾生,社會的事情,就是社會人的事嘛!所以我們就是守好本分。這就比較與外面的緣也是淺了。但是修行久來,在佛的僧團中也有這樣,有的是逃避世間貧窮苦難,若來出家,與佛陀的僧團一樣,就是去托缽,人若看到僧,出家人,就很自然會供養,這樣生活不用煩惱,這樣去出家,自然他對法不尊重,自然不守規戒,也有啊!佛陀的時代有這樣,現在的時代難道不會有嗎?

  但是,像這樣的人,是不是他沒有佛性?有啊,真如本性具在,全都有,只是習氣、煩惱、無明,所以懈怠。就是懈怠了,不願意精進,這樣對法不尊重,何況入人群,哪有重視呢?身體力行在佛法中,當然就是很微弱,不過他也是同樣有覺性,如來真如本性不增不減,同樣全都存在。慢慢地,佛陀就為他們不斷地薰陶,讓他慢慢地聽,讓他在僧團中慢慢去體會,去為他們薰習。這不是沒有大心,有啦!只是還未成熟,還未自動發心出來,所以人人本具菩薩。

既發心的人,已經發心了,已經很接近了,接近與佛同修同行,已經發菩薩心,這新發意菩薩,或者是當度菩薩、已度菩薩,當成就的菩薩、已成就的菩薩,全都在裡面,有啦,佛陀開始就是為這些已成就、當成就。已成就、當成就,就是已經開始發大乘心了,當成就,現在一直在聽,慢慢在薰習,看別人,佛陀已經為他們授記了,發大乘心,將來能夠成佛,我也開始也應該要跟著來發心,我也應該走入人群,這叫做當度的菩薩。當發心,已度、當度,就是當要得度的人,就是這樣慢慢一步一步向前走,佛陀的授記就是向這些當度、已度。因緣已經成熟的人開始受記,看人家因緣成熟了,也開始發心。所以人人就是本具菩薩的大願,但是顯跡人間,又有這個因緣,又來人間,與佛同世,也發心入僧團來,雖然還未發大心,但是在僧團中在薰習的人,這些「跡為小乘」,讓人看起來還是修獨善其身的人,其實他們當中,大小乘發心的修行者都有,僧團中不少已經開始發大心的人,不是今生此世,是過去長久的時間,都是這樣薰習過來,長久的時間,就是生生世世有發這樣的願,只是殷勤精進眾生緣還未很成熟,所以還是跡為小乘,在僧團裡面。

其實入僧團裡就有功德了,因為僧團,佛法興盛就是要看僧團,有修行者,這叫做佛教,佛教的團體,佛教的團體整齊,佛教的團體修行有威儀。佛陀說法,大家聽,僧團的威儀如規如律,啟發人心的信仰,所以僧團很重要。所以「示諸眾生無量功德」,讓大家也能看到僧團修行的莊嚴,啟發這念道心,發心,信心,奉持佛法,這就是無量功德。所以「安住佛法求無上道」。僧團人人安住在佛法中,出家形態威儀,安住在僧團,沐浴在佛法中,每天都是浸潤在佛法之中,聽、行全都具足,能夠聽、能夠說、能夠實行,這就是安住在佛法中。不斷求無上道,每天都是聽,在薰習。無上道,那就是正等正覺成佛之道。

「上求下化因圓果滿」,自然因圓了,只要你有因,功德圓滿了,與眾生結深緣,一直與眾生的緣未疏離過,就是不斷在人群中,沒有疏離眾生,而且造福在人群,這叫做因圓果滿,這就是我們要上求下化。更需要「安住佛法求無上道」。這無上道是要不斷求,聽、說、行都要並行,才能因圓果滿。看看經文,

經文:「爾時、佛告羅睺羅: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蹈七寶華」
*「蹈七寶華」:以有七覺因行,故果上有寶華之莊嚴。華表妙行,由因行證果,故云蹈七寶華。
*「蹈」:以足行之於道路。

「爾時,佛告羅睺羅:汝於來世當得作佛。」昨天說過羅睺羅,佛陀就是為阿難授記完了,告一段落,接下來那就是羅睺羅,佛陀就叫羅睺羅,阿難受記完,接下來就是為羅睺羅。「汝於來世當得作佛」。「羅睺羅啊!你將來也能成佛。」因為羅睺羅在佛陀僧團中,雖然年紀很小就開始入道了、出家了,幼年、少年,雖然比較愛玩,雖然大家很寵愛他,少年時代有這樣放縱過,不過佛陀嚴格教育,加上舍利弗的引導、目犍連的教授,在僧團中是一位很特別受訓練的,所以他修行,身體力行在道上,佛道、菩提道上隨機循規蹈矩,很順規矩這樣在修行,所以羅睺羅是密行,默默地修,很守規矩,循規蹈矩修行,所以未來作佛,號蹈七寶華。

這是羅睺羅未來成佛的名稱,「蹈七寶華」,那就是「以有七覺因行」,其實這個七覺因行,那就是「三十七助道品」其中的法。這個「蹈」的意思,那就是用腳走路的意思,「蹈」就是以腳走路,用腳走路。就如我們人走路會進步,進步,就是你要走,腳,一腳踏出去,再一腳踏出去,就是步步向前進。但是羅睺羅所踏的是步步蓮花。蓮花,那就是表示果上的莊嚴。「華」呢?寶華,就是莊嚴,尤其是清淨,很清淨的寶花,莊嚴的花,所以,「華」是代表妙行,很奧妙。就是修行不是讓人看得到,事事心不離道,這種老實修行。「由因行證果」,由因行證果。

因,人人都有真如本性,含藏如來性,但是我們要去身體力行,人人含藏的如來性,你若不好好去身體力行,法只是聽來,不肯行,那這樣永遠原地踏步,走不出去,所以我們必定要行。所以,有行,走久了就能到目的地,能夠證果。因,要有落土的種子,愛惜周圍的緣,助緣,自然有周圍的緣,自然果現形出來。合抱之樹就是從那顆因的種子,因的子,在大地、陽光、水分、空氣,這些緣的會合,才有辦法看出了這是一棵樹,這棵樹長大了,再開花、再結果。同樣的道理,聽法就是要身體力行,這個行是非常的重要。所以,「蹈」就是行的意思,就像人的兩隻腳這樣在走路,走在菩提道上。所以「蹈七寶華」。「七寶華」是「三十七助道品」之中的「七覺支」,也叫做「七覺分」,這是在行。我們修行、修法就要起於行動,我們在修法,很根本的法,有「三十七菩提分」,但是,這三十七,我們其中取一個,那就是「七覺支」。其實是要「三十七道法」全都具足,這裡只是一個形容,其實是「三十七道法」全都具足。

*「七覺分」:因行
一、擇法覺分,謂揀擇諸法之真偽。
二、精進覺分,謂修諸道法,無有間雜。
三、喜覺分,謂契悟真法,得歡喜。
四、除覺分,謂斷除諸見煩惱。
五、捨覺分,謂捨離所見念著之境。
六、定覺分,謂心住一境而不散亂。
七、念覺分,謂思惟所修之道法。

什麼是「三十七助道法」呢?今天讓大家再複習一次,不過,首先先以「七菩提分」,就是「七寶華」,就是「七菩提分」,開始讓大家再記憶,因為「三十七助道品」過去也常常提起,但是,讓大家更清楚,簡單了解。一就是「擇法覺支、擇覺分」,懂得選擇,選擇諸法的真偽。因為佛陀在世時,修行的環境很複雜,九十多種外道教,他們都是在修法。佛陀的弟子中,也有很多從外道教,這樣聽了佛陀的教法,放棄了過去所修的行,入佛陀的教團裡。就如三迦葉,光是這三迦葉,三兄弟就有一千位弟子。他們三個人都是修火行,這與佛教的修法完全不同,但是這三位兄弟有了因緣,佛陀度化他們,他們選擇這才是真正究竟的法,所以他們放棄了過去所修的火行,入僧團。前面我們也說過,佛陀也為他們授記過了。所以這叫做「擇法覺支、擇覺分」,意思就是要懂得選擇,選擇這個法的真偽,什麼是真實法,什麼是偏差,偽,不實的法,我們要懂得選擇。

第二就是「精進覺分」,既然修行了,「修諸道法」,那就是「無有間雜」,要很專心,這當中要沒有雜念。

第三就是「喜覺分」,沐浴在佛法中,能夠「契悟真法」。過去的邪知邪見放棄了,現在入正道法來,心與法相契合,這樣悟了法的道理,所以「得歡喜」,所以叫做「喜覺分」。得到此法,很歡喜,這條路走得通,是真實法。

第四是「除覺分」,就是要「斷除諸見煩惱」。日常生活很多很多的煩惱,見解,尤其是佛陀的時代,那種法,邪法很多,不正確的修行的方法,惹來了很多的煩惱,而且很多人在生活中也是不斷在煩惱中、苦難中,一直就是放不了。既然修行了,就要放棄一切,斷除一切人我是非,偏私的法要趕緊斷除,偏邪的法要即刻要斷,所有不論是在生活上的煩惱,或者是在修行中,過去所修習的邪知偏見,都要斷除。

第五就是「捨覺分」,就是要「捨離所見念著之境」。過去恩恩愛愛、愛恨情仇等等,過去的一切都要完全捨離,過去的見解、習氣都沒有執著,完全棄捨。

第六,那就是「定覺分」,「謂心住一境而不散亂」。

第七,「念覺分」,就是「思惟所修之道法」。要很專,心要定,要專,念要專。

*「八正道分」
一、正見  二、正思惟  三、正語  四、正業
五、正命  六、正精進  七、正念  八、正定

除七菩提分,當然還有「八正道分」,「八正道分」,那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見解要正確,思惟,思想不要偏差,說話要真正說真實語。作為,我們要好好正業。口要講好話,做要做真正是利益人群的事情,要生活,活命,不要去取不該取的東西,做不該做的事情,在我們的生命中讓我們有污染,要保護我們的生命。因為有身,這個身體,身是載道器,修行是用身修,增長慧命,這是要看我們的行為,行為正確叫做正命。正精進,還要正念,還要正定,這就是「八正道分」。

三十七菩提分
四念處:
一、身念處 二、受念處  三、心念處  四、法念處

接下來,「四念處」。「三四、二五、七、八」,我們先從「七、八」說完,回過頭來說「三四」。第一個「四」,四項,就是「四念處」,四念處。

一就是「身念處」。我們要常常心不要離開我們的身,有時候我們身的行為不知不覺偏差了,我們不要讓我們的心離開我們的身,但是要常常知道,有了這個身體,就是容易去造業,這個身體為了享受,所以造了很多的業。要觀身不淨啊!我們的心要好好顧好我們的身,我們的心若沒有將身顧好,一念偏差去造很多的業。我們就好好地想,身體是這麼的不乾淨,為什麼為了享受就要去貪呢?一輩子沒多久,這個身體自然法則,何必去和人計較呢?一輩子有多久啊?身體是這麼不乾淨,生、老、病、死,何必人生計較那麼多呢?我們應該要好好應用現在健康的身體,有健康的功能,我們應該好好用這個身利益人群,去付出。因為身體的付出,時間,自然法則的過,自然我們的慧命就增長。這就是心念一處,我們的心與身的念要常常會合在一起,讓我們的身體去行無量功德,用我們的身去做、行為無量的功德,利益人群就是無量功德。好好地修行,能夠建立人群的信心,這也是我們身體的四威儀,能夠引發人發心修行,所以我們的心念與身不要分離。

第二是「受念處」。那就是感受,感受,人間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是我適意,我歡喜的呢?其實,我們日常是這樣在過,修行是這麼簡單。人生是苦,這就是自然法則,我們的感受是要享受嗎?不是,來人間光是講究享受,就是空過人生,或者是累積業力,所以我們要好好地常常警惕,我們的感受是在哪裡?所以受的念處,我們要用心顧好這念心,在日常生活那個感受,我們是發心立願,憐憫眾生去付出,這個感受嗎?或者是爭取得來歡喜的感受呢?這自己要很用心去體會。

第三,「心念處」。就要將心顧好,心顧身,我們的心要顧我們的身的身念,我們的心要顧好我們的感受的受念,這念心真的是要念念,念念在哪裡呢?念念在法,所以「法念處」。這是我們日常的生活,我們身心感受在我們的修行中,這叫做「四念處」。

四正勤:
一、已生惡令永斷  二、未生惡令不生  三、未生善令生  四、已生善令增長

第二個「四」就是「四正勤」。第一,就是「已生惡令永斷」,已生惡,已生了,不可以,我們過去已經造到的,我們現在了解了,說斷就要斷,不要慢慢斷。我們知道這是雜草,要除草,要連根都將它除掉,不是只有除個草尖,放著草種在地上,同樣的,它還是同樣會再生出來。所以,要斷就要徹底斷。有的人說:「你的習氣這樣很差,要趕快把這個習氣改過來。」「好啦!我知道,我慢慢地改。」這個「慢慢改」就不可以,知道不對,我要趕緊改。「酒不要喝。」「好,我戒。」馬上戒除。「菸不要抽。」「好,我馬上戒。」不是慢慢來,這就是沒辦法。很快,生命是短暫,什麼時候慢慢呢?慢慢來,習氣就是還在。所以我們要知道不對的事情,我們斷就要趕緊斷。「已生惡令永斷」,既然有發生出來,既然有這樣的惡,警覺了,要趕緊斷除,斷得乾乾淨淨。

第二,「未生惡令不生」。我們就要常常守好我們的戒,防非止惡,惡還沒發生,我們要常常預防著,所以「未生惡令不生」,要很謹慎。

第三,「未生善令生」。別人在做善事,我怎麼還沒做到。我的惡都除了,我現在決心要做善事了,要趕緊做,所以「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既然生善,我們要再增加,再精進、再努力,這是第二個「四」。

四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如願滿足。
二精進如意足,所修之法,如願滿足。
三念如意足,所修之法如願滿足。
四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如願滿足。

第三個「四」就是「四如意足」。第一,就是「欲如意足」。那就是「希慕所修之法,如願滿足」。我們大家要有這樣的方向,既然欣慕法,法是我們一生中的慧命增長,所以我們要發這念心,希望我們這個法,法法入心,如願圓滿,法不要漏掉了。

第二要「精進如意足」。就是如一個人兩隻腳一樣,要趕緊身體力行,行因才有辦法證果,所以我們一定要精進,「精進如意足,所修之法,如願滿足」,這是我們要身體力行。

第三是「念如意足」,所修之法要如願滿足。我們要念念修行,不要一念偏差,這念道心很快就夭折了,所以我們要念念都在修行中,「如願滿足」。我們要念念都是如法。

第四,「思惟如意足」。我們要常常思想,我們的思惟要定,思惟修,就是定力,要很用心,「心思所修之法,如願滿足」。這就是第三的「四」,「欲如意足」等。以上這叫做「三四」。

五根:
一、信根,信三寶四諦。
二、精進根,勇猛修善法。
三、念根,憶念正法。
四、定根,使心止於一境而不散失。
五、慧根,思惟真理。

「二五」,那就是「五根」、「五力」。一、信根,就是「信三寶四諦」,我們一定要相信。佛陀的教法,初開始時,「四諦法」,苦、集、滅、道,這就是引起我們的信根,我們要了解人間苦,我們更要警覺一切都是集來的,我們要好好地斷滅集來的煩惱,所以我們要修行於道。所有的道都要從信根開始,所以佛法,就是佛、法、僧三寶,三寶住世,自然道理就能在人間,而我們要相信。

第二就是「精進根」,那就是要「勇猛修善法」。

第三是「念根」,就是要念念不忘,「憶念正法」,不要聽一聽又忘記了。看,阿難,經佛陀一點,過去空王佛所,他一下子就能回憶過去很長久長久以來,在無量佛的地方所修的行,所以念念的憶念,這是很重要。

第四就是「定根」,「使心止於一境而不散失」。我們的心就是這樣,就像猿猴野馬一樣,這樣一直亂闖亂跑,我們的心就是這樣,所以心要讓它止下來、定下來,定在一境。人在哪裡,心就要在哪裡,心要顧好我們的身,所以我們身心必定要共在一處,不要散亂了。

第五就是「慧根」,「思惟真理」。

*此五法為能生一切善法之本。
五根堅固發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聖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數共三十七品,為修道的重要資糧,故名三十七道品。

這叫做「五根」。這「五根」,「此五法為能生一切善法之本」,所以根本,所以叫做「根」,「五根」,能生出一切善法的根本。五根堅固,自然就會發生力量,叫做「五力」。有「五根」,又有「五力」,「五力」就是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這叫做五根、五力,剛剛這樣說過。所以,因為這五法就能生聖道,聖人之道的根本就是從這五根、五力這樣開始,這就是最根本。這是我們人要學法,要學佛,「三十七助道品」就是我們的基礎。所以,我們照順序念下來,那就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這些合起來就是三十七品,這就是修道重要的資糧。我們修行的資糧,就是要從這三十七項,讓我們能向前精進,向佛的覺道,方向不會偏差,讓我們心心念念,我們的身心行力都是共處,共在這個菩提道上。

這就是佛陀要向羅睺羅授記,他將來成佛,號「蹈七寶華」。這個「七寶華」是在「七覺支」、「七菩提分」,其實是含蓋了「三十七助道品」,意思就是說,所修的行是很根本,最根本的道路,這樣走過來的,這叫做「蹈七寶華」。一步一步如腳踏蓮花,三十七品就等於這三十七朵的蓮花。但是在這裡說「七寶華」,就是含蓋著「三十七助道品」,這個莊嚴,步步蓮花走過來的路。

經文:「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還有,將來成佛同樣也是要十號具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將來羅睺羅同樣成佛,同樣十號具足。這十號,大家都已經好幾次解說了。就是在人間(「如來」,就是應如是法而來人間(「應供」,修行應眾生的供養,因為德。所以「正遍知」,佛的覺是遍虛空法界,無事不知,這就是覺悟的佛。「明行足」,所有一切很清楚,來去自在。世間一切沒有不解的事,是至高無上,「無上士」。眾生剛強,就如「調御丈夫」,降伏一切眾生。甚至「天人師」,不只是人間的導師,也是天人的老師,「三界導師,四生慈父」,這就是佛。佛,就是世間所尊重,這就是十號具足。

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這樣,要從最基礎的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念念不離我們的生活。「三四、二五、七、八」,我們若能這樣一一,這個心不離道,心不離身,將身、心、念三而合一,依照這個道身體力行,這樣就會很圓滿。「因行果集」、「因圓果滿」,就是這樣過來,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