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於斷惡修善之事不盡力,懈怠能障精進增染為業,謂懈怠者滋長諸染事障,受持妙經教法應捨懈怠。」
大家要用心啊!我們要斷惡修善,必定要盡心力,心要專,力要勤,才有辦法將惡,惡念、煩惱、無明,習氣,要全都斷除,這樣我們發心修善,才有辦法很完整。要不然,不盡力,我們的善念與惡念,這二項互相在拔河,這兩邊的力量,那就是惡的力量會較大,因為它是累積來很久以來的習性,習氣已經累積很久了。現在聽法,想要改變,改變了過去的習氣,無明煩惱,借著善業,善的,我們來努力,這個善念才是正要開始努力,但是這個惡,煩惱無明,是已經歷久以來的習氣,你們說,哪一邊的力較強呢?當然是惡的念頭,煩惱無明的力量較大。
所以我們要發心,就要很用功,要很盡力,我們若是「修善之事不盡力」,那就是成為懈怠,這個懈怠就「能障精進」。懈怠就是無明煩惱的習氣,無明煩惱的習氣壓過了善念,要精進的力量,被煩惱無明這個懈怠,這樣將它壓過去,那就是障礙,障礙,障礙精進。所以不只是障礙精進,又是增加染為業。在一個很善、好的團體裡,我們要發心,我們要精進,但是受了無明煩惱,這個習氣這樣將它障礙住,在這個善的環境中再起了無明,再生了煩惱,這就是增加染業。善的修不成,但是污染的惡業、偏差的觀念更增加,所以說「懈怠能障精進」,障礙了精進,又增加了染的業,又去造作,起心動念,平靜不下來,原來發心那念善,反而起心動念,增加染為業,又惹來了煩惱,障礙,造作,起心動念。
所以「謂懈怠者,滋長諸染事障」。懈怠的人,那就是滋長諸染,不斷複製再複製。滋長就是增加,養成這種諸染事障,不只是自己內心的那個精進,被懈怠的習氣將他障礙,哪怕人事中也是受到這種懈怠,這樣滋長了他那個不好的念頭,就會做出了障礙人事物,違背常理,這就是我們擔最擔心,人生難聞佛法,佛法難聞,我們又能受持佛法,在這個大環境中,能讓我們落實生活,我們卻是自障礙,心理的障礙,人事物來障礙,這到底是人事物障礙人呢?或者是人去障礙人事物?無不都是滋長了,這分的煩惱無明。
所以我們要「受持妙經」,我們要修持《妙法蓮華經》,這個教法,我們既然下定決心,要來受持這部經,也發心不只是受持、讀誦,我們還要講說,我們還要將這個法傳在人間,所以我們必定,我們既然有這傳教法的心,我們應該要捨,捨去懈怠的念。心理實在是難調伏啊!不是做不到,是我們自己障礙自己,產生了業力,自我障礙。佛陀常常向我們教育,經文中就是這麼說,唯一心念,你一心念轉過來,有什麼困難呢?沒有困難。心念一轉,天地一片空寂,無礙啊!這就是我們自己的心,障礙我們自己,修行最重要的,就是照顧好這念心。所以我們這段經文,一直就是在強調持經、傳教,佛陀他最擔心的就是滅度之後,這經教將來要如何能傳下去,也知道要傳這部經法教育,是很困難的事情,即使佛在世都不容易了,何況說佛滅度後。
佛滅度後的世間生態,人心變化,一切都是在污染濁氣中,所以叫做濁世。重重疊疊的煩惱無明,在現在人的心裡,人的心,造作很多,尤其是現在人心脫軌,脫離了軌道,若沒有像這樣很圓融的教法,無法應世度化,所以我們要應世度化,就是要依賴這個圓融的教法,那就是要行菩薩道。菩薩的方法很多,六度萬行,雖然名稱上說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其實它內含的教法是萬萬種,隨機應度,隨眾生的根機、眾生的需要,我們投眾生的需要去付出。眾生的需要是什麼呢?無不都是苦啊!要如何能脫苦,求得快樂?快樂,如何才能快樂呢?心安下來才能快樂。安心之道不是物質,安心之道是法、道理。過去的人,有的人雖然很貧,但是貧得心安理得。心很安,他得到的是道理,所以他的心很快樂,有的人的苦,實在是一生下來就苦了,不只是貧窮困苦,與生俱來先天的殘障,從小,生下來就開始有殘障了,環境惡劣,生活貧困,重重的人事變故,這樣的人生,苦不苦呢?苦啊!
他能得到快樂嗎?有可能啊!這就要看,有這個法送到他的地方去嗎?這個理,理有得到嗎?得到理,雖然他的生活環境沒有改變,卻是他的心靈環境改變了。就像在蘇州,有一鄉村叫做吳江,有一位叫做沈林虎,六十多歲了。我們在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接近他,這個人生活在那貧困鄉村裡。但是他生下來,幼年時就送人領養當養子,但是被領養之後,沒多久,幼年就得到小兒麻痺,當時在那個地方無法治療,就這樣,一直下面兩隻腳都是無法動作,而且是腳很小,他的發育都在上半身。漸漸地,成長時,養父母往生了,他就是只有一個人,要獨立,如何生活呢?他就是用板子,下面裝輪子,他就是靠這兩隻手,人坐在板子上,裝著輪子,在地上,就靠這兩隻手,這樣來移動他的人。很辛苦,生活很困難。
這個個案讓我們看到之後,雖然有一位姊姊住在附近,人家她也自己有家業了,無法照顧他。我們開始接案了,慈濟人一去,知道在他的家園,在他的房子的外面有一片地,這片地,他兩腳這樣,根本就無法去做,慈濟人到了那裡時,接近他,就輔導他,開始慈濟的人幫助他,將這片土地雜草都去除,整片的土地,去幫他整理好,然後讓他有一個,能下那個園的路。就這樣輔導他,從五十多歲到現在六十多歲了,他就能在這片園,能在那裡種植,慈濟人就常常去,去探望他,常常去看他的收成,我們也去幫他除草,去幫忙他收成。從這樣開始,這位沈林虎,他很感恩慈濟人,慈濟人問他說:「我們這麼多年了,我們到底是一家人,還是好朋友?」他就說:「好朋友啊!」慈濟人就回說:「才好朋友而已,不是一家人嗎?」他趕緊回過來說:「是一家人!很感恩啊,這十多年的時間,就是有一家人,這群的親人來幫助我,讓我每天都很快樂。」
我們慈濟人開始推動環保,他就說他的前院,可以作為環保站,開始前院整理起來做環保站,他被動變成主動,他到處,在村莊周圍,去宣導做環保,引來了很多的鄉親,與他一起來做環保。他自己也去撿,別人也能將家裡的整理好,拿來放著。她開始就學環保的巧妙,十根手指頭來說環保。現在說起環保來,非常的流俐、流暢,所以那村莊,開始受他帶動做環保,環保日的時候很熱鬧,慈濟人三不五時就去回收,就再帶來了慈濟的訊息,與他們談環保、說道理,整個村莊很歡喜,做環保,讓整個村莊都活絡起來了。有的雖然也是貧,貧得很安心,貧得很快樂,甚至沈林虎他還能去當志工。
有一個家庭,母子,母親年紀八十多了,孩子是六十多歲了,兒子中風十幾年了,母親一直要照顧這兒子,很辛苦。沈林虎開始就去做關懷,甚至去輔導他,輔導這位已經中風,多他一二歲,他都叫他范大哥,這樣就帶他,帶他來做環保。這位姓范這位,他就這樣開始打開心門,要不然他中風之後,不只是身殘廢,心也很鬱卒,就會對母親態度等等不好,受過了他的勸導,而且慈濟人也會去與他作伴,也勸他,這樣時間久了,就告訴他說:「有覺得母親佷辛苦嗎?八十多歲了,這樣的年齡,這樣來侍候你,這樣照顧你,是不是能對母親說個感恩?」真正也對母親說感恩了,也回過頭來替母親奉茶,不只是不用母親來侍候他,現在也能倒茶給母親喝,母親也很感動,所以母子倆,就這樣投入去做環保。有人給這位范大哥,給他一個輪椅,母親就推著兒子出門,開始去做收環保,收回來環保站。
所以,一念心一轉,沈林虎身體雖然有殘障,從小一直到長大,這兩隻腳瘦如柴,軟軟的,只有他的上半身是健壯,這樣的人生,苦不苦啊?單獨獨居,發現到慈濟人,十幾年來這樣的陪伴,他也開始發心,發揮他的力量,影響村莊,村莊裡的人也快樂起來了,村裡的人也伸出兩隻手,同時環保的觀念。他還會去幫助家庭貧困,輔導其他人。甚至,沈林虎不只是這樣,他還會去為人家剃頭。人人都有潛能,人人都有本能,只要你將他啟發起來,沒有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我們一念心,經,我們這幾天,所在說的三軌法,「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而說法」。我們的心門一打開,天地寬,沒有什麼可障礙我們的。像這樣的殘障,他都有辦法,有這個本領,能夠影響一個村莊。當然,也是需要,要有這樣的團體,願意去投入、去陪伴、去輔導,去陪伴、去輔導,自然陪伴輔導,結果種子成為菩提樹,能夠整個村莊,連殘疾、家貧他也能去訪視。像這樣力量很大,心能這樣寬闊,去發揮他無限的力量。
這「必為佛所護念」,我們若有這樣,這三軌入我們的心,佛就給我們的力量。我們依經說法,落實在生活中,無不都是諸佛菩薩所護念。
經云遵三軌法
常說是經
必為佛所護念
由是可知
發起講習是經
及聽受法淨信者
皆同受佛
以衣之所覆護
還為解說義味
「由是可知發起講習是經,及聽受法淨信者」,我們昨天說過了,「皆同受佛衣之所覆」,我們都一樣,受到佛這衣服,這樣將他披護著一樣,如慈父慈母在疼子一樣。天下眾生是佛的一子,就如一個孩子,佛陀在疼天下的眾生,就如疼他的孩子一樣,「以衣之所覆護」。並且我們若很想要去講這部經,這個法到底要如何,用在日常生活,法要如何普及在人間去應用,自然佛還能「還為解說義味」,那個意義,法的味,法味,義的道理,自然這個道理一展開,是涵蓋天地宇宙萬物。現在的人間就是這樣,這麼的惡濁,人心煩惱無明,這樣不斷向善挑戰,善惡在拔河。有人發善心,但是自己內心的煩惱無明,很快就覆蓋了自己的善念,這就是沒有這念心,就是懈怠。沒有這念心,沒有發心願意來持經,入這個法藏,所以很容易就會忘失。
我雖在異國
時時令說法者
得見我身
若於此經忘失句讀
我還為說
令得具足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所以前面的經文說:「我雖在異國」,那就是說他滅度後,「時時令說法者,得見我身」。有佛法的地方,有《法華經》的地方,就有佛的全身,前面的也已經說過了。「若於此經忘失句讀,我還為說,令得具足」。這是我們昨天說過了。雖然佛已經是滅度了,在其他的地方,在佛的實報土中,這個道理它還是會回復回來,復活在我們的心裡,我們能將這個道理在內心,為人間做人間事,這個道理的意味,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待人做事,這就是法的意味。
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長行文說完了,接下來又是重複偈文再說,「欲捨諸懈怠,應當聽此經,是經難得聞,信受者亦難。」
爾時世尊
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欲捨諸懈怠
應當聽此經
是經難得聞
信受者亦難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若有人「欲得捨諸懈怠」,我們也知道懈怠,我們一直一直就是在懈怠中,生煩惱、生無明,我們若有警覺性,我應該要捨離懈怠,我應該要殷勤精進,不要再懈怠,要及時懺悔,及時要精進,要捨,開始要捨諸懈怠。
欲捨諸懈怠
應當聽此經:
若人欲得捨諸懈怠
應當至心聽受此經
「應當至心」,應該要用很虔誠的心,來聽受此經。要聽,要接受這部經,《法華經》。
「是經難得聞,信受者亦難」。
是經難得聞
信受者亦難:
如是之經
難得聽聞
信受之者
亦是難得
經文這樣說,要來信受這部經,但是《法華經》,「是經」就是《法華經》,「難得聞」。因為要講這部經較困難,所以要聽這部經的機會很少,即使有人要講,有耐心講,要耐心聽下去也不容易,所以「信受者亦難」。「如是之經」,真的「難得聞」,信受者也是很難得。
所以「謂一乘圓頓之法」,這部經是一乘圓教之法,唯有一乘法,就是大白牛車,就是大乘法。
謂一乘圓頓之法
微妙甚深難解難入
非利根上智之士
聞則惑耳驚心
生疑起謗
這個大乘法,「微妙甚深難解難入」,真的深,所以難入,難解難入。「非利根上智之士,聞則惑耳驚心」。若不是上根智的人,這樣來聽這部經,他不但不能了解,反而「惑耳驚心」,聽進去,聽了心會怕。要捨去過去所修的獨善其身嗎?「惑耳」,我有沒有聽錯?大家就會有這樣的,聽不進去,叫做惑耳。或者是聽進去,心會怕,自然就生疑,會有疑心。在做的事情,在人間,有的人就是他不敢進來做,反而在外面「喝酸醋」(酸葡萄心理),就會生出酸又澀的感覺,那就是生起了無明而來毀謗,生疑起謗。無法接受不打緊,又再生疑起謗。
如法華會上
五千人等
雖梵音盈耳
猶乃退席而去
故經云:
無量無數劫
聞是法亦難
此舉聞法難
「如法華會上,五千人等,雖梵音盈耳,猶乃退席而去」。經文裡面這樣說,「無量無數劫,聞是法亦難」。這就是聞法難,記得嗎?佛陀開始接受舍利弗請法,開始要說了,佛陀的梵音清淨,微妙的聲音雖然還在耳裡,還在說,聲音還在,五千人這樣退席了。「梵音盈耳,猶乃退席而去」,這實在是,佛陀在那個場面,真的是「諸法空為座」,法性皆空,所以沒有影響到佛的心。若是凡夫,我邊在說話,你們照樣走你們的,假如是我,我心裡,雖然不會說出來,內心會很難過,所以,情何以堪啊!不過,佛陀他在經文說:「此五千人,退亦佳矣。」退了也很好,因為他們堪不起接受,所以沒有要勉強他。這是我們開始講〈方便品〉,就開始了。「無量無數劫」,,經文裡面這樣說,「無量無數劫,聞是法亦難」,這是就在描述五千人退席。
佛世的時代,佛的聲音還在耳邊,五千人他們就當場站起來,就離開了,所以佛陀就說,這聞法難。這不是現在而已,從無數劫來,無量無數劫以來,要聽這個法也難,這在那段經文裡有這樣說,這就是說,現在的人要聽這樣的經,很困難。
所以「如人渴須水,穿鑿於高原,猶見乾燥土,知去水尚遠。漸見濕土泥,決定知近水」。
如人渴需水
穿鑿於高原
猶見乾燥土
知去水尚遠
漸見濕土泥
決定知近水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就知道,前面長行文已經說過了,雖然我們聽經,我們要求法,就如一個口渴的人,很需要水。
如人渴需水
穿鑿於高原:
志誠求法
如渴須水
於彼高原
穿鑿為井
所以志要求法的人,但是在那個高原裡要鑿井,要取水,但是所看到的,「猶見乾燥土,知去水尚遠」。
猶見乾燥土
知去水尚遠:
住乾慧地
知去理水
尚且遠在
在鑿水,卻是還是,挖下去的土還是乾的,這就知道還離水很遠,這就是表示我們的智慧還很乾,「住乾慧地」。
我們要學菩薩道,菩薩十地,還在乾慧地尚且,還很遠,因為道理的水還沒見到。法譬如水,真正的法還沒得到,只是發起了一念心,開始要學菩薩道,但是我們的煩惱無明,還帶著無明在求法,這叫做乾慧地,還很乾。
但是,有心,還是在用功,不斷在用功,所以「漸見濕土泥,決定知近水」。
漸見濕土泥
決定知近水:
位在內凡
鄰於聖位
漸漸見理
自知成佛
決定無礙
名為水近
我們不放棄,雖然我們開始要學法,但是我們還有煩惱;還有煩惱,不過我們也很用功,要如何去除煩惱,轉自己的心境。要殷勤精進,絕對不要懈怠,要向前前進,若這樣,自然就漸漸見到溼土泥,決定知道水近了。這就是表示,我們已經漸漸入佛的教門,也叫做慈悲室,開始已經漸漸要進來了。所以「位在內凡,鄰於聖位」。漸漸要進入菩薩的位置來,所以這叫做內凡。接近聖位,「鄰於聖位」,與這個聖位是隔壁,快要到了。所以「漸漸見理」,只要你認真,只要你用心,隨順這個軌道走,你就會慢慢見到道理了,接近這個水,理水,漸漸會見到。
「自知成佛,決定無礙」,我們決定我們自己,我們也能成佛,因為人人本具佛性,我們人人都有本覺,自己的本性,我們的覺性存在,只要我們用功,當然我們也能成佛。「決定無礙」,我們若心下決定,這樣去用心去投入,這個意義,道理其中的滋味,你若沒有入人群中去,你無法了解法的滋味。真的是,法是在人群中的,你了解那個滋味,自然成佛決定無礙,絕對沒有障礙;只是你自己一念心,在障礙你自己。所以「名為水近」,這個水已經漸漸接近了。我們學佛,真的是要用心去體會,我們若不用心體會,我們永遠,煩惱無明還是,與我們的善念、真如本性,都是對立著。真如的本性它永遠存在,真如的本性不增不減,是經千古而不變,無始無終,人人本具,但是,造業,煩惱無明是不斷在增加。
我們人與人之間,惡知識比善知識多,這種社會,現在人都是脫離了軌道,這就是五濁惡世,見濁、煩惱濁,這種無明煩惱,命濁等等,在這個時間的劫濁之中,會合起來,所以已經一片濁氣很重。這個時候就是需要,需要法藥來治。法藥,唯有這部經。這法藥的滋味,我們不是只看經文,解經的字,我們要看天下事,會合這部經所教育的菩薩法,六度萬行。布施有布施無量數的,萬種的方法去做布施,持戒、忍辱,忍辱要對天下間,這麼多的煩惱無明,你如何去應對,如何去忍辱?也要千萬種的方法,才有辦法,應對天下這麼多的無明煩惱,所以忍辱。布施,有萬萬種的方法;忍辱,也有萬萬種,萬般的忍辱,這就要靠精進,下定決心要向前精進。要精進,當然那就需要定慧,要有定、要有慧。所以叫做六度萬行。
這六度萬行,就是菩薩道的精髓,你若缺了這精髓,無法知道法的味,你就無法在人群中,義味,那個義,意義的味,請大家要多用心啊!你投入去做,才有辦法體會。所以我們,法要深入在內心,才有辦法進入法髓,法髓才能成長我們的慧命,慧命要從義味中得。所以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