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1月28日】志率氣 願引志

Community:
Branch:

「又四信為念力,四弘為願力,大智為善根力;謂志能率氣,願能引志,發真淨大法宏誓。」

一信根,眾行之源,信樂真如之法。
二信佛,信樂佛之大功德。
三信法,信樂法之大利益。
四信僧,信樂僧之大行也。

用心看,這四信,昨天大概有說過,希望大家將這四信更用心銘刻謹記,因為對我們修行者是一項很大的功能,所以要用心。「四信為念力,四弘為願力」,四信,我們昨天說了,信根,第一就是信根本,信根要很深,每一品都有提起了信要深,所以因為「信為道源功德母」,是「眾行之源,信樂真如之法」。我們若有信,佛陀用心人間,要對我們人人說,人人有真如本性,人人可成佛,人人本覺真如與佛不增不減。佛陀很坦誠要向我們說這些話,但是我們不了解,佛陀才得這樣婉轉,從小教方便,方等、般若,一路這樣接引我們,希望我們能發大心、立大願,走入菩提大直道,這是佛陀的慈悲、智慧,這樣誘引我們。

我們若是沒有信心,沒有耐心,這這麼遠的路,我們如何走過來呢?若沒有佛陀這樣誘引我們,走這麼遠的路,大家根本就無法體會這真如本覺與佛同等,根本我們就無法了解。佛陀就是這樣慢慢地為我們循循善誘,我們必定要有信心,願意這樣聽、這樣相信,這麼的堅定,專心一志。「眾行之源」。就是這樣走過來,佛陀教我們如何走,我們就往著什麼方向走過來。我們要相信,要常常抱著歡喜心,「信樂真如大法」,相信這就是佛陀所教育,走過來的路,無不都是發自我們內心的真如本覺,很甘願、很歡喜去付出。菩薩都是甘願做,歡喜受,這都是菩薩的行為,那就是因為他有信根。

二,第二要信佛。我們要相信,第一是相信我們自己,佛陀這麼教育我們,我們要相信,信根要扎得深。第二就是要真的相信佛,佛陀大覺者已經與天體合一了,天地宇宙之間所有萬物真理,無不都是佛陀通徹了解,佛心包太虛,與天地宇宙為一體,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佛。相信佛,佛陀所說的法,我們才能信樂,相信、歡喜,佛說的話,我們都是很歡喜接受,信受奉行,因為佛已經圓滿大功德了。塵點劫以前,這樣一直一直修行,到了娑婆世界成佛,這多麼長久的時間,成就圓滿多麼大的功德,這就是佛陀,我們要相信佛圓滿的人格,所以我們對佛所說的法,我們要完全信受奉行。

第三要信法,那就是「信樂法之大利益」。佛法利益眾生,我們要相信。眾生無明煩惱,苦難偏多,讓他名很高,地位很大,或者是錢財很多,這樣的人,你說他有煩惱或是沒煩惱呢?有啊,他的得失心其實是愈大。位愈高,愈擔心,名利愈多是愈擔心,這種得失心比平常人,沒名沒利、沒地位的人,比他們更是煩惱多。所以這是「有」,就有「患失」。凡夫,沒有的時候就是「患得」,沒有,我們就一直起那念欲心,就是想要貪、要取,要取就一直要求得,所以要求得,這也是煩惱啊!

有了,就開始擔心,擔心會失去,位高的擔心摔下來,名大的怕會受毀謗等等,這種得失心於凡夫都叫煩惱,很多的煩惱,名稱說不盡,所以才叫做「八萬四千煩惱」。意思就是說,你一日的時間,八萬六千四百秒中,秒秒中都有這樣的煩惱,所以叫做「八萬四千煩惱」,這種煩惱苦不堪。我們若信法,了解了,一切看得開。阿含的時代,佛陀向我們說因緣果報觀,了解因緣,該有就有,該沒有就是沒有,一切都是因緣。或者是「方等時」,也就是鼓勵我們,要奮鬥、要用心,人生難得,得了人身、聞了佛法,要用心好好把握,這樣知道要好好用心把握。到「般若」時,佛陀就要為我們破除「執」的形象,一切的執著要放棄。法,就像從凡夫的此岸到聖人的彼岸,中間愛河千尺浪,大河上面需要有竹筏。我們看是要坐船,坐竹筏,或是要坐小船,總是到彼岸時,你要棄船上岸去。

所以《金剛經》裡面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是喻作竹筏的法,從這邊要渡到那邊去,必定要捨這小船,這竹筏要將它捨去,才能上岸去,不要掛礙在這竹筏。這意思告訴我們,這個法,不要執著,對的法,向前做就對了,不是只守在那個地方。小乘就是守在法之中,不想要向前前進,不願意入人群去,守在自己清淨的範圍內,不願意入人群。所以,佛陀開始要我們捨去執著,捨去執著之後,上岸了,你要怎麼樣呢?佛陀就是說:「安心向前走路,入人群中去。」這就是法華,《法華經》要我們入人群。

好像每天都向大家說這類似的法。是啊!法,類似的法,差不多的法,到底竟然是差不多,我們有得到了沒?我們與我們的真如本性有靠近了沒?走入人群,在人群中,你有辦法去包容人群中各形各色的人,他們的態度、他們的聲色,你有辦法去包容嗎?我們若還沒辦法,就是表示我們對法還未入心。法能讓我們入心,入在人群中,時時歡喜,聽到不如意的聲音,看到惡色惡行,我們的心無掛礙,心存感恩。不好的緣已經出現了,我們要把握因緣,趕緊去和他結個好緣。好緣結了,惡緣消了,感恩啊!在這個時刻,這樣又消了一分的惡緣,又是增長了一分的善緣。我們的心若有這樣,就是法入心,用法在人群。法若有入心,我們才有辦法用法在人群中,這就是信法,「信樂法之大利益」,要相信。

所以,第四要信僧,「信樂僧之大行也」。我們應該佛法在人間,我們沒有僧來傳法,佛法要如何能在人間呢?所以〈法師品〉,佛陀盼望,就是要有人願意接受,受持、讀誦、書寫、講說,這責任就是要出家的僧眾,專心一志,辭親割愛;專心一志,就是為法忘軀,這樣在受持,無非就是要將這個法傳在人間,所以「信樂僧之大行也」。以上這四種我們一定要深信,有信我們才能真正入佛之道,佛法的道路要如何進來,這四信就是我們心心念念的力量。常常向大家說,一切在一念心,所以這個心的念力,才能顧守好我們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的力量,就是在我們心心的念力裡面,心心念念這個力量,就是來自四信,四信力,這一貫,學佛就是要這樣。

所以「大智為善根力」,我們的大智慧,若沒有這個善根力開始,無法堅定我們的信心、志願。所以「謂志能率氣」,我們的志,能率領我們的志氣向前前進。修行若沒有志氣,很快信願行就消失了。我們要有志氣,要向前直衝,這就是氣,就是率氣,一口氣就要走到位,中途不論有什麼樣的無明風浪,我們還是不受影響。這個志,要立志,修行若沒有立志,這個志氣就無法向前直衝精進。所以,「願能引志,發真淨大法宏誓」。若沒有願,沒有志就沒有願,有志才有願,這個願就能引導我們的志,願力,這是互相,這個志願、願力,還是互相為伴,這樣讓我們發起了真淨大法宏誓。那個清淨的大法,就是在我們人人真如本性所含藏之中,我們的寶藏,我們的寶藏,人人本具,只是我們上面有厚厚的無明,一層一層將我們蓋著,我們現在已經將無明一層一層撥開,真淨大法宏誓,我們能靠近,啟發我們的「真淨大法宏誓」。入人群中,與佛心同樣,視眾生如己子。佛有這樣的心願,我們也是同樣要有這樣的心願。

經文:「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

所以,這是大信力,我們能與佛共同在同一個室,昨天已經說過了,那就是「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這是昨天說過的文,大家應該記得。我們與佛同在一個地方,那個共宿,就是人人有與佛同等,本具的真如本性,是這個大誓願力,我們的本覺。所以「則為如來手摩其頭」。這權智,佛陀用手來摸我們的頭,表示我們人人本具佛性,我們人人本具實智,昨天說過,應該大家還記得。所以我們的信心要好好建立,根本的信,要信佛、信法、信僧,要好好用心,這四弘誓願的大清淨的志,我們要好好發揮在人群中。下面接下來的文這麼說,

經文:「藥王!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誦、若書、若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

經文簡釋:
「藥王!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誦、若書、若經卷所住處」;釋經卷所住處為佛之全身。
若人流通有是經所住處。

這段文,就是佛陀很用心再喚著「藥王啊!」再向藥王提醒。向藥王提醒,就是向我們大家提醒。「在在處處」,不論任何一個地方,若有人在講經,有人在讀誦,或者是有人在書寫,或者是有經典,有這部經的地方,這地方就是如來所住的地方,就是有法身在。所以說,解釋「經卷所住處為佛之全身」,就是佛的全身,佛的法身,佛法就是法身存在。釋迦牟尼佛在二千多年前已經滅度了,但是他的法身還在人間,所以釋迦牟尼佛還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我們不要忘了,佛陀的法身還是住世。所以,只要有大乘經典所在的地方,就是佛法身住世的地方,所以是佛的全身。「若人流通有是經所住處」,有人將它流通,就是有這部經的地方,這就是叫做在在處處,只要有人這樣在讀誦,這樣在書寫,這樣在講說,那個地方就已經有如來的全身在那裡,這就是在在處處。

*在在處處:謂或在說經之處,或在讀經之處,及或在書寫此經等處,不定何處。

就是說,說經的地方,或者是在讀經的地方,寫經的地方,不一定在什麼地方。有時候,我們大家比較忙,要出國一本經帶著,或者是要去外地辦什麼事情,一本經帶著,我們就能看,到處都可以去與人分享,讀書會,到處都可以。不論你在哪個家庭,都可以「如是我聞」,「早上聽到的法,來,今天我們再來複習一次,來說心得。」不論是張三李四的家庭都可以,在在處處。不論你是讀也好,誦也好,複講也好,十六王子不就是覆講嗎?講出了他對經典的心得,來與大家結緣。這是「在在處處」。所以,說經之處,讀經之處,或者是書寫此經之處,無所定的地方,在在處處。

*無論城邑,山村偏僻,此經在處,即處即貴。

不論在城邑,就是在都市裡也好,或者在山村偏僻的地方,只要有這部經所在的地方,這也就是貴。不論你在山上或者是偏僻聚落的地方,那個地方若有寺、有精舍,或者是有人家,有這樣的經典在那個地方廣宣流布,那個地方就是貴,不是窮、貧,那個地方就很富、很貴。因為那裡的人有修行,因為那裡的人心很豐富,了解天地宇宙的道理,他們了解,他們有很豐富的法。是士,也是農,是有讀書、有學問的人,也是在耕山務農的人,這都是很富又貴的地方。

*阿含明:四處應起塔:即佛生處、成道處、轉法輪處、涅槃處。

《阿含經》裡講明了四處,若能夠在四處建塔,也就是在佛所生的地方能建塔、成道的地方能建塔、轉法輪的地方能建塔、涅槃的地方也能建塔,這在《阿含經》裡面,表示只要是在與佛有關的那個地方就能顯德。塔就是顯德的意思,顯出佛德的地方,能傳於後世。這個地方是佛所生的地方,讓大家永久都知道世間有經過這樣的大覺者出生人間。這個地方是大覺者成佛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大覺者成佛之後初轉法輪,說法的地方;是涅槃的地方。大覺者一生中,有物見證,見證在人間,所以建塔顯德,建這個塔顯出了佛的德在那片土地之上。

經文簡釋:
「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此經是法身生處,是得道之場,是轉法輪處,是大涅槃處,故云:此經所在處,須起塔供養。

所以「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就像這樣,在每一處的地方,只要是佛講經過的地方,就可以在那裡建塔,這是顯德,「極令高廣嚴飾」,讓它很莊嚴,顯出了佛德莊嚴,這就是有這本經的地方。這本經在哪裡講過,那個地方就能顯德,佛陀經過的地方、說過法的地方,就可以是佛的全身在,那個地方就能建塔。「是得道之場」,也是佛陀得道的地方,佛陀轉法輪的地方、大涅槃的地方,這全都是顯出佛德的地方。

*七寶:珍寶之總稱,古之所謂寶者,約有七種,故相沿稱為七寶。
*塔:安放舍利之處。

所以「皆應起七寶塔」。七寶塔,那就是很珍貴的塔了。「七寶:珍寶之總稱」,世間的寶很多,但是總稱為七寶,那就是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這些都是山與海中代表最珍貴的東西,所以稱為七寶。所以是珍寶之總稱,七寶。「古之所謂寶者,約有七種」,就是剛才唸過,七種,金、銀、琉璃、硨磲、珊瑚、琥珀等等,這些為七寶。

「塔」,就是安放舍利的地方,就是要放佛的舍利。佛的舍利,那就是佛陀涅槃之後,肉身經過烈火化為灰,其中骨頭的結晶叫做舍利。其實舍利就是骨的結晶,也就是骨,就是舍利。

經文簡釋:
「不須復安舍利」;此中已有全身,佛法身故,所以不須安舍利。大凡起塔,本為奉安彿之舍利者。

「此中已有全身」。這個佛的法身,就如佛的舍利一樣,就是佛陀所遺留下來,經典就是佛法的精髓全都在《法華經》之中,也就是佛的法身,也就是佛的全身。他一生中出現人間,就是為了講說這部經,要教導人人回歸如來本性,而回歸如來本性的這條路,就是菩薩道。《法華經》就是諸經之王,《法華經》就是佛法身的全部,「所以不須安舍利」。只要有這部經在那個地方,不一定要有佛的骨灰,那個骨的舍利。這部經所在的地方,就如同佛的全身在,所以大部分說建塔,「本為奉安佛之舍利者」。其實《法華經》就是他的全部,佛陀一生中的全部,包括他的身體,他的身心生命,身體與這一生中的生命,無不都是為了來人間度眾生;度眾生,無不都是為了眾生能回歸如來本性,一直到成佛,與天體合一。佛陀他的全身命,這個精神理念就在《法華經》之中。

*舍利:即佛之堅固身分,經火化而不毀,乃佛禪定、三昧等功德之所成就。

所以,所說的「舍利」,「即佛之堅固身分」,堅固的身經過了火化,還留著的東西,這就是叫做舍利。當然,佛陀的修行,禪定、三昧等功德所成就的這個舍利,這是我們一般所說的,人火化之後的骨灰,佛陀骨灰的結晶也稱為舍利。其實佛的全身命,就是精神理念,那個精神理念的法髓就是在《法華經》裡,我們若是用心去體會,處處無不都是佛法,我們若能了解,人人無不都是未來佛。不只是人,眾生也是一樣,皆具有佛性,每一個動物與人物都一樣,不論什麼樣的動物都有牠的佛性在。

就如在泰國清邁,一個鄉村裡,有一個農戶家庭,這戶農家就養了一大群的雞,在雞群裡,其中有一隻八哥鳥。八哥,是一隻鳥。這隻鳥一直都在這一大群的雞群裡面,一直固定跟著一隻母雞,到底是為什麼呢?有的人覺得很奇怪,到底為什麼,這雞群裡面會有這隻八哥鳥?這主人就開始解釋,在二年前,從那個鳥巢裡跌下一隻鳥,就是八哥,這隻雛鳥摔下來後,這隻母雞就這樣去照顧牠,照顧這隻雛鳥,母雞照顧雛鳥,這隻雛鳥就這樣跟著這隻母雞,都生活在雞群之中。這隻鳥,當這隻母雞在孵蛋時,牠也守在母雞旁邊;母雞在孵蛋,牠就跟牠在那裡作伴。母雞的小雞孵出來了,母雞就開始要養小雞,有時候去啄蟲子來給小雞吃,這隻八哥鳥也會去啄蟲子和牠一起幫忙養小雞。這鳥與雞就這樣共為一家人。有人覺得,這實在是很不可思議,想要去試探這隻八哥,難道真的認得這隻母雞?這一大群,母雞很多,難道牠真的只認定這隻母雞?

有人就故意將這隻母雞抓走,這隻八哥鳥就開始在那個地方攻擊這個人,前前後後一直去啄他,一直去咬他,這個人趕快再將母雞放回去。若是主人去抓這隻母雞,這隻八哥鳥就很安靜,不會去啄他。所以這隻八哥鳥不只是會認得母雞,牠也會認人,「你不是養我們的人,所以你來抓牠,會傷害牠,所以我就要保護牠;是養牠們的主人,他來抓牠時,主人不會傷害牠,所以相信他。」牠相信他,所以牠就不會傷害他。看,鳥都有信任感,對主人有信任感,依賴在雞群之中,也相信這隻雞是從牠年幼的時候,這樣照顧牠,一路把牠帶大過來的。甚至這八哥鳥會說人話。八哥鳥本來就會學人說話,雞還不會說話,這隻鳥會說話。主人出現時,牠就會跟主人說:「我餓了,我餓了。」用泰國話說:「我餓了,我餓了!」要不然,若是吃飽,牠看到主人就會說:「你好,你好!」就是這隻鳥。

所以說來,人類與雞、鳥類,動物與人物,真的是平等。何況我們與佛,當然也是平等。佛陀這樣跟我們說,我們應該要相信,相信佛陀,我們既與他平等,佛陀能夠成佛,為什麼我們不能成佛呢?能啊!只是差別在佛陀他回歸真如本性。佛陀他修行的過程,他的志願力,回歸到真淨大法。因為他立弘誓願,他有志氣,他從一開始,塵點劫以來,生生世世,不論時間有多長,他都是相信,那個信根很深,所以他能相信。塵點劫前,大通智勝佛開示,他就深信不疑,信佛、信法、信僧,這就是他一路這樣一直修行過來,一直到成佛,就是他的大智善根力。志來率領氣,一口氣,絕對沒有進了再退,再進,沒有,一口氣就是向前走,塵點劫以來就是這樣一直走過來,用這樣的願力,所以他成佛了。所以我們要相信,我們也能成佛。

有這麼多可讓我們看,可讓我們去體會,這隻八哥鳥與這隻母雞,母雞有愛心,與牠不同類,牠看到幼小的鳥掉下來,就知道愛護生命,就知道去照顧牠。這八哥鳥長大了,也懂得要保護,也會知道要跟著這母雞,一定要跟在這雞群之中,守本分,要跟緊。主人給牠吃,牠也懂得感恩,「你好!」這都是眾生皆有佛性,只要我們用心信解,有朝一日,我們同樣也會成佛,只需要我們人人時時多用心。
************************************************************
【註一】
《法華經大成》:又四信為信力。四弘為願力。大智為善根力。又至字作志。謂志能率氣。願能引志。志氣無願。徒勤無歸。願無氣志。虛心無得。

【註二】〔四種信心〕──(出起信論)
一、信根本,謂真如之法,諸佛所師,眾行之源,能愛樂者,即是信於根本,故云信根本。
二、信佛,謂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求一切智,故云信佛。
三、信法,謂信受諸佛所說之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故云信法。
四、信僧,謂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求學其道,故云信僧。(明,一如《三藏法數》)

【註三】〔七寶〕
諸經所說的略有不同,般若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渠、瑪瑙。
法華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硨渠、瑪瑙、真珠、玫瑰。阿彌陀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玻璃、硨渠、赤珠、瑪瑙。(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