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19日】正覺廣度 歸功天授

Community:
Branch:

「由佛十力之智,內外明了決定,於大眾中凡有所說,則無恐懼,心輕安無所畏。漏盡者惑業盡,說盡苦道無畏,身心法樂自在。」

用心體會,「由佛十力之智」,是「內外明了決定」,這就是我們凡夫所以要修行。佛陀他具足十力之智,佛陀內外明了決定,我們自問自己,我們到底智力有多少?佛陀有十種很具足的智力,而我們呢?到底能了解多少天地之間、人我之中事物,我們到底能體會多少?十力,我們稍後會再解釋到十力,我們要用心聽,了解佛他所以叫做,覺悟天地宇宙萬物之理,所以他與天地合為一體,無事不知,無理不解,這是佛陀的智慧。

佛陀已經覺悟了,所以智慧這麼的圓具,我們凡夫呢?那就是迷,還是在迷中不覺,佛陀內外明了決定,而我們呢?我們凡夫與佛來相比較,真的是粒沙與須彌山來比,凡夫差佛的距離這麼多。佛陀一直這樣跟我們說,人人本具佛性,就是要我們不要看輕自己,只要我們好好相信自己與佛同等佛性,只是我們要用耐心、長久的心,恆常的心,既了解了,我們要立願,身體力行,不只是一生一世,(是)生生世世,這就是佛陀要我們要有信心。

所以佛陀已經十力之智,內外明了決定了,尤其是「於大眾中凡有所說,則無恐懼」。他所說的法,我們要很相信,因為佛陀很有自信心,天地宇宙,萬物都通徹,所以佛陀講法很有自信,無恐懼,這叫做信,堅定的自信。而我們要有堅定的信仰,相信佛所說。佛陀心很輕安,無所畏。心輕安,就是沒煩惱在心裡,因為所說一切的法都無恐畏,當然說出去,對自己很有信心,言之有理,全都有道理在。所以他法講完了,就是「心輕安無所畏」,將這道理說出去讓大知道,之後會很歡喜。因為佛陀已經是漏盡者,是一位漏盡、沒有煩惱的人,心沒有無明,沒有煩惱,沒有塵沙惑,都沒有了,所以「漏盡者惑業盡」。所以他「心輕安無所畏」,是因為他漏盡了,惑業也盡了,沒有這些煩惱,這就是我們要學佛的目標。

所以佛陀能向人間,「說盡苦道無畏」。人間苦啊!從佛陀成佛,向著世間人講法,第一就是講苦,是啊!苦啊!這是人人脫不了的苦,人生苦難偏多,有很多的苦,何況大自然的法則,這是人人逃不過去的,是苦啊!所以「說盡苦道無畏」。真的人間要說的苦,真的是很多,這個道理,佛陀說法第一句就是苦,這我們應該要相信。所以「身心法樂自在」。人間是苦,但是佛證悟之後,他已經脫離了一切苦,無明煩惱、塵沙惑都完全去除,所以他身心法樂自在,每天就是在法中,充滿了十力之智,內外明了決定,天地宇宙之間,無一法不知,無一理不通達,悠遊在法海中。

所以,一方面向世間人,說盡苦道無畏,一方面在他的內心世界,沒有煩惱,所以「身心法樂自在」,一直道理清楚明白。佛陀能夠得到這樣,當然他很歡喜,所以他時時感恩,感恩他能夠覺悟,得到這樣的法樂自在,他感恩的是善知識,知識,有惡逆的知識,有善順的知識,無不都是增上緣的知識,所以這知識,佛陀是很感恩。所以我們應該要學佛陀,這樣對人人感恩、事事感恩,這知識所知、所懂的,我們應該都要感恩。

知識者
知其心識其形之義
知人乃朋友之義
非博知博識之謂
善者於我為益
導我於善道

所以,「知識者,知其心識其形之義」。知,就是知道,知道他的心思念頭,或者是他的形貌,一切的道理都了解。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相知,這就是善知識,要互相相知。我認識這個人,這個人的行為等等,我清都楚。「知人乃朋友之義」,就是人與人之間,所應該要互相了解的。「非博知博識之謂」,不是說只有知道很多、懂得很多,不是。「知識」這兩字,是人與人之間、朋友與朋友之間,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不是在說的「我知這件事情,知道那個東西」,不是。所以,「善者」,是「於我為益,導我於善道者」。這就是人與人,人對我有益,唯有人與人之間互相有益,不是什麼東西對我們有益,我們知道人,比知道事情更重要。所以,人可以互相利益,「於我為益」,這是善,善知識能增長我們很多的知識,能夠引導我們了解很多的道理,這都叫做善知識。善知識會引導我們,導我於善道,引導我到善的方向去,這就是好朋友,教我們做對的事情。

《法華文句》:
聞名為知
見形為識
是人益我菩提之道
名善知識

所以在《法華經文句》中這樣說:「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這叫做善知識。我曉得他的名字,我知道,我知道這個人,但是我還不曾與他見過面,只是曉得他的人,聽他的名聲,知道這個人為人不錯。但是,有一天見到面了,原來名不虛傳啊!就是這麼好的人。所以見形為識,「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這個好人,他對我有幫助,應該可以當我的好朋友,能夠引導我走對的路,能夠向我解釋不對的事,讓我懂得預防,是對的事,能引導我走,所以這個人對我有幫助,是我的好朋友。這就是「菩提之道」,會將我帶入正確、覺悟的道路,這叫做善知識。這就是佛陀對善知識,能夠引導他走入正確的道路,佛陀就是用感恩心。

所以前面文就這樣說:「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由提婆達多
善知識故
令我具足六波羅密
慈悲喜捨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紫磨金色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提婆達多,他也是我的善知識,雖然每次給我的課題都是惡逆,就是要給我的功課做,這就是善知識。本來是一樣都有在修行,但是有的人修行是很單純的心,去除很多的煩惱,培養善念;但是有的人,法就是這樣在聽,但是對人的異見,「你要那麼認真,我障礙你,看你還有辦法那麼認真嗎?」「你那麼精進,我看你精進,我用種種的方法來阻礙你,看你有辦法能精進,突破這樣的障礙嗎?」就是有人不是為了自己要修行,只是為了要障礙他人。他也是在修行中,這也是一種習氣啊,修行的團體中,難免也有這樣的人。

所以佛陀就是提出了提婆達多處處障礙,開頭的因緣。生生世世的因緣是很多,但是佛陀就是要修行,絕對不會被他考倒,半途而廢,他還是感恩。釋迦佛就是時時感恩善知識,所以前面的文,「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這個善知識。

所以「令我具足六波羅密」。釋迦牟尼佛就是因為有善知識,提婆達多,釋迦牟尼佛才有辦法,具足六波羅密,慈悲喜捨,這「十度」法,都這樣過來了,才能夠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的形態,「紫磨金色」。佛陀會這麼莊嚴,這麼有福德智慧,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善知識,來和他相對,能夠練出了他這一股的力量。具足六度、四無量心,也能夠說菩薩因行具足,才有辦法完成三十二相。佛陀的形相,從腳底一直到頭頂,「無見頂相」,每一相都是讓人看了歡喜,三十二相。同時,隨著三十二相這個身形,開口動舌,舉步動足,一切一切,八十種好。就是隨著三十二相的形態,現出了種種好,人看了歡喜。

再接下來這段文就這樣說,還有,除了具足六波羅密,以及慈悲喜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外,釋迦牟尼佛又再具足十力。

十力 四無所畏
四攝法 十八不共
神通道力
成等正覺
廣度眾生
皆因提婆達多
善知識故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還有「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我們就能知道,佛陀對提婆達多,多麼感恩啊!將提婆達多一直讚歎為善知識,雖然給他那麼多的折磨,尤其是生生世世來障礙他修行。就是有人這樣的障礙,有辦法超越了障礙,這才是力量現前。因為這樣,佛陀感恩提婆達多善知識。

所以如來具足十力。

如來之十力:
一、 知覺處非處智力
處者道理之義
二、知三世業報智力
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
四、知諸根勝劣智力。
五、知種種解智力
六、知種種界智力
七、知一切
至所道智力
八、知天眼無礙智力
九、知宿命無漏智力
十、知永斷習氣智力
永斷生死乃至漏盡力

這十力,第一就是「知覺處非處智力」。知覺就是已經都完全了解了,佛陀已經覺悟了,與天體合而為一,道理,處就是道理,所有的道理、意義,沒有一項不了解。該到的地方、不該到的地方,該做的事情、不該做的事情,對的道理、不對的道理,完全都了解,所以叫做「知覺處非處智力」,完全很具體清楚了解,所有一切道理。

第二,是「知三世業報智力」。不只是知道今生此世,還知道過去、來生的事情。不只是過去,塵點劫前,無不通達了解。

第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這就是佛已經時時,無不都在定力中。三昧,也就是定力,那個心,心體寂靜,離於邪亂,這是佛陀的心境,時時都住在寂靜清澄,離開那分的邪亂,這叫做三昧,三昧智力。這是佛陀,已經他的心態對任何的境界,他都是安然自在,如虛空,寂靜清澄,這種的三昧智力。

第四,就是「知諸根勝劣智力」。知道,面對著眾生芸芸,了解眾生的根機。因為了解眾生的根機,佛陀四十多年的說法,從循循善誘,「阿含」,因緣果報、苦集滅道開始,這樣讓大家先了解這種種的教法,一直到了中根的人,佛陀讓他了解生命的來源,生命是永恆的,生生世世。未來我們是要在哪一個家庭?未來是要跟誰生活?未來我們要在人間,再延續什麼樣的緣下去?這無不都是過去生中的,因緣延續。佛陀了解諸根勝劣,這是佛陀的智力,了解眾生諸根勝劣。

甚至「知種種解智力」。要如何來為這些眾生解釋呢?唯有佛陀能夠解開眾生的迷。可惜佛陀在人間的時間少,已經過去了,但是佛陀的法身,就是法,還留存在人間,這是永恆的,這永恆的法身,與我們現在、未來的眾生,生命一樣久。我們人人的生命也是一樣,無始來今,法也是一樣,佛陀講了,這法身永恆,我們就要很用心去相信,去體會,去了解。所以「知種種解智力」,那就是法,法身,能來解開眾生的迷津,叫做法身,就是佛法。

第六就是「知種種界智力」。種種界,十法界。能夠知道十法界中,要如何將他回歸進入四聖道,而到佛的境界去。這十法界包括了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這都叫做六凡,還有聲聞、緣覺、菩薩、佛,這(一)共起來是十法界,叫做六凡四聖,佛陀都了解。

第七是「知一切至所道智力」。我們要如何去,何去何從,佛陀都了解了。

而且第八,「知天眼無礙智力」,佛陀無不都看盡了人間體相。

第九,「知宿命無漏智力」。我們的宿命,過去、現在,在佛陀,完全清清楚楚。

第十就是「知永斷習氣智力」。凡夫修行,常常說就是要修我們的習氣,我們習氣若不斷,我們永遠都無法完成,修行的方向。所以要永斷生死乃至漏盡,必定要先斷除我們的習氣,所以常常說習氣要斷。這是十力。

四無所畏:
一、一切智無所畏
二、漏盡無所畏
三、說障道無所畏
四、說盡苦道
無所畏

再來,「四無所畏」,很簡單,大家都知道。第一,「一切智無所畏」;第二,「漏盡無所畏」;第三,「說障道無所畏」;第四,「說盡苦道無所畏」。這叫做四無畏。

接下來就是「四攝法」。

四攝法:
一、布施攝
二、愛語攝
三、利行攝
四、同事攝

四攝法,第一就是「一切布施攝」,攝就是攝受,就是「若有眾生樂財」,就是「布施財」。眾生如果要錢,我們給他錢,他需要,我們就給他。若是樂法,就是布施法給他,「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我受道」。這就是他需要錢,他需要法,他需要道,我們全都願意布施給他,財施、法施、無畏施,這就是叫做布施攝,付出給眾生。

四攝法:
第一、布施攝
謂若有眾生樂財
則布施財
若樂法則布施法
使因是生親愛之心
依附我受道

四攝法:
第二、愛語攝
謂隨眾生根性
而善言慰喻
使因是生親愛之心
依附我受道

第二,「愛語攝」,愛語的攝受,那就是眾生煩惱多,我們要用種種方法、語言,「隨眾生根性」來安慰他,來指導他,「使因是生親愛之心」,讓他願意接近過來,依附來接受這個道。

第三,叫做「利行攝」,那就是「起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使眾生因為這樣,跟我們能親近。因為我們要度眾生,所以我們要讓眾生,願意親近我們,所以叫做「利行攝」。

四攝法:
第三、利行攝
謂起身口意善行
利益眾生
使由此生親愛之心
而受道

四攝法:
第四、同事攝
謂以法眼
見眾生根性
隨其所樂
而分形示現
使其同事
所作霑利益
由是受道

第四,「同事攝」,那就是說,「以法眼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分形示現」。看眾生需要什麼,我們能及時隨他所需要,我們能隨形示現,「使其同事所作霑利益」。意思就是在什麼樣的環境,需要什麼樣的方式去幫助他,我們就在什麼樣的環境,用什麼方式幫助他,這樣來接引他來受道。

這就是行「四攝法」,那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說起來就是這麼簡單。

行四攝法:
布施 愛語
利行 同事

常常說,攝(者) 攝受眾生的情,起了那個愛,喜歡,所以彼此之間要互相喜歡,才能互相接受,所以要有這樣,所以叫做「攝」。

攝者:
眾生情之所愛
唯此四法
用此四法同情接引
導以大乘正道
而度脫之
所謂先以欲牽
令入佛道

「用此四法,同情接引」,這四法,我們能用覺有情的方式,來接引他,來引導他,一直到大乘的境界,到正道,一直到他的心靈煩惱完全去除,解脫了,這就是牽引。眾生,我們要循循牽引。

再來,就是「十八不共法」。

十八不共法:
始自身口意無失
謂諸佛之智內充
無畏之德外顯
一切功德智慧
二乘及諸菩薩
無以比擬
故云不共有

「十八不共法」,那就是從身口意無失,我們修行,要度人,還是要從身口意開始。所以諸佛的智是很充足,「內充」,就是很充足,「無畏之德外顯」。因為我們都沒有錯誤,我們就是德,德行外顯,這叫做內修外行,形態現前出來。所以,「一切功德智慧,二乘及及諸菩薩,無以比擬」,他的功德,二乘,就是聲聞、緣覺,一直到菩薩,還無法與佛互相相比。

所以,「神通道力」,佛陀已經具「神通道力」,這是很微妙。

神通道力:
佛之妙通
及至道力
此等法相
並在前文
尋之可見

這妙通,佛的智慧已經很俱全、通達,這是佛很用心修行。長久以來,他從身口意三業,就是這麼仔細,很注意。我們平時在生活,要我們說話要很小心,光是一個說話小心就不簡單。難免有時候,別人說一句比較過頭的話,我們很快就隨自己的口中,心意不歡喜,口中就衝出一句,和對方會互相有衝突,這就是我們平時在說話,常常都是很不小心。不小心,已經話說出去了,就彼此的感情,讓人聽進去的觀感,給人的感覺,就已經不好了。所以說,漏,漏掉了,這實在很簡單就會漏掉了。所以,我們常常說要守戒無所漏,戒定慧無漏,那個「漏」,實在是很可怕,都是在很微細,一點點不注意,我們一句話衝出去,我們後悔了,已經收不回來了,這就是我們凡夫。

佛陀呢?已經完全到了微妙的境界,他的心境真的是微妙,非常的謹密,錯誤的,絕對不犯,絕對沒有漏洩出去,因為他的心,已經沒有錯誤的東西,完全都是修得非常的乾淨。這就是修行,我們要如何修得我們的習氣,全都沒有煩惱、沒有無明,沒有塵沙惑,這就是我們要修的。要修的,說起來好像很困難,其實,認真想清楚是很簡單,只要顧好我們的身、口、意,不要讓它失誤了。我們說話要很注意,守好口業;我們的身體行動,舉止動作,我們要很注意,不要去犯錯,這也沒什麼困難;我們的心念要時時提高警覺,一念錯誤都不要浮現在我們的心,一浮現在我們的心,我們要趕緊防戒,戒掉,這是凡夫,我們要趕緊將它去除。

我們若能夠這樣,一直,一直常常注意,自己的身、口、意,注意到後來,那就是已經成為習慣了。壞話,不會說了;壞事,不會做了;壞念,不會起了,完全都沒有了,身、口、意失誤的事情就起不來,這已經是很清淨了,所以,我們學佛要學這樣。

所以,「佛之妙通,及至道力」,這就是能夠形成了佛的法相,他「六波羅密」具足、「四無量心」具足,所以他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就是完全佛陀在平時的修養,內修的德,向外顯現出來,這就是佛陀所以成佛。其實,那就是在這樣有這分神通道力。神通道力,只要我們常常記得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只要身、口、意三業,這樣顧好,這就是「粽串頭」,就是總源頭。

我們的心照顧好,自然身的行動就能守住規則,口就沒有惡言、綺語、兩舌,這些語言出來,這就是要好好地顧好。若能這樣內修充足,外面的形相就能現前。這就是法相,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是來自於這樣修行過來的,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

前面的文,能夠找出要如何,來修行我們的身心。從〈提婆達多品〉這品開始,我們就知道,修行要耐得苦,要能夠經得起磨,心都沒有起落等等。又過去的〈見寶塔品〉,〈法師品〉,從這經文再往前去體會,我們就能夠了解。

所以,佛陀他「成等正覺,廣度眾生」,他能夠內心清淨,微妙神通,外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現前,這樣就成等正覺,能夠廣度眾生,這就是成佛,度眾生。

成等正覺
廣度眾生:
於今成佛
廣度一切
佛悉歸功於天授
宣說是經之力
顯如來於一切眾生
及一切法相
悉照以平等大慧
了無執著差別之相

佛完全歸功於提婆達多,「天授」就是提婆達多,若沒有提婆達多,這樣將他磨過來,他沒辦法這麼快就完成,成等正覺,所以他感恩提婆達多。提婆達多他有妙法,他的妙法就是這樣,讓他具足六波羅密,培養他的慈悲喜捨,這是佛陀要感恩提婆達多。

所以「顯如來於一切眾生及一切法相,悉照以平等大慧,了無執著差別之相」。佛陀是因為已經到達,這樣的境界了,佛陀他的心一片光明,所看到一切一切眾生,無不都是已經平等,所以叫做「慈悲等觀」,無差別。

皆因提婆達多
善知識故:
推思久遠因行有自
已得成佛
功由於師

所以「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就是因為提婆達多,還是感恩提婆達多。所以「推思久遠因行有自,已得成佛,功由於師」。就是這樣再推思過去,向前推,感恩的心,能讓他完成菩薩因行,所以「有自」,有原因,就是來自於那麼長遠以前,生生世世這樣來的。所以,「已得成佛,功由於師」。所以,提婆達多就像他的師父,用這樣逆惡的方式來教導他,所以釋迦牟尼佛很感恩。這就是修行的功夫,不論受人怎麼磨,還是歸功於來折磨他的人,他很感恩,這就是練,鍛鍊他的力。一件很精細的東西要完成,也要感恩火爐,烈火這樣煉,才能煉出了,非常微細、精美的東西出來,同樣的道理,這就是佛陀的心態,所以我們要時時體會佛心,我們回歸回來,我們自己也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