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獻寶珠表智,佛表理;以智契理,體理般若真空,妙法中藏乾坤,因圓萬行趨果,塵點劫成剎那,突現眾前受疾,龍女證果之速。」
大家還記得嗎?前面的文,就是龍女獻寶珠,世尊納受。龍女問智積菩薩,及問舍利弗:「我獻的寶珠,世尊納受,這個時間快或不快啊?」「很快啊!」這樣回答,很快。「我獻,佛受,這很快的時間。」所以龍女獻珠表示智,這個智慧已經超越了;佛陀表示道理,意思就是說,龍女的智慧超越一切,一般的人,就是超越九界,會合真理,就是真如本性。龍女這個本性,她這個理已經是會合了,以這個智慧契道理,她的智與這真如本性的道理已經是會合起來了。這就是表示體悟,這個理已經是般若的智慧,是已經真空了,不是偏空,是真空。「真空」,那就是「妙有」啊!這個「真空妙有」的法,是藏在乾坤,真正微妙,所以「毫芒藏乾坤」,道理就是在這裡;雖然你看不到,卻是內含著的真理已經完全體現出來了,虛空法界真理一時皆現。現在龍女的表現,這「體理般若真空,妙法中藏乾坤」;這道理多麼的綿密、微妙,龍女已經體悟了。
所以,「因圓萬行趨果」。「六度萬行」這個因全都圓成了。可見龍女不是現在的龍女,龍女已經累生累世在六道中行菩薩道,現在因圓果滿了,所以「因圓萬行趨果」,六度萬行全都圓滿了,現在應該趨向果位的時候。這是龍女的過去的「塵點劫」已經「成」菩薩因行,所以在塵點劫這樣走過來的路,「剎那」間就能表達出來。在她獻珠,佛陀納受,這個剎那間就可以表達出了,她已經走過了塵點劫這麼長久的時間,剎那就能表現了。「突現眾前受疾」,就像她在智積菩薩與文殊菩薩對談時…。智積菩薩不相信,八歲又是龍女,畜生類,哪有辦法文殊菩薩講經,在海龍宮,八歲的龍女就能這麼快接受這麼深奧的道理?智積菩薩無法相信,希望文殊菩薩說清楚,說明白,但是文殊菩薩是還未回答;智積菩薩希望文殊菩薩說清楚,讓他很明白,才能相信龍女已經得到菩提,文殊菩薩所說的教法她都能納受。這是智積菩薩無法接受。
文殊菩薩還未回答,突然間龍女出現了,「突現」在前。大家還記得那段文,(「言論未訖,時龍王女忽現於前」),突現在前,就馬上向佛頂禮,馬上讚歎佛的智慧「深知罪福相」。這快刀直入完全很深奧的道理。讚歎佛,也要讓佛來表達,龍女已經體悟這麼重要的道理,是妙法中藏著乾坤的道理,這種般若真空的妙法,妙法中的真有,這個智慧完全通達。希望釋迦牟尼佛能為她作證,所以她很快獻寶珠,佛陀就快速納受,這就是很快速的見證,這都是用態度,用事相來表達。雖然無聲勝有聲,這已經是很明顯的表達了。「我若是全都了解這些真理,我獻這顆寶珠,佛陀很快就納受。」佛陀果然很快就納受了,這是表示讓大家看到,龍女突然出現,不用文殊菩薩回答,龍女出現了,這也是來證明,能夠讓智積菩薩清楚了解。
她這樣獻珠,所以就問智積菩薩,問舍利弗:「這樣佛陀接受了,這個速度快不快啊?」回答的:「很快,妳獻珠,佛陀這樣就接受,實在很快。」不只回答得「很快」而已,龍女馬上就回答他們說:「以你們的神通力,智積菩薩你的神通力,舍利弗你的神通力,來,看我成佛復速於此。我要成佛,比我在獻珠予佛,佛陀很快接受,我現在要成佛,會比這個速度更快,你們看。」這是龍女用這樣的形態來表達她受教,接受法,很快速成菩提。這是證明她已經是道理「因圓萬行趨果」,這就是證明她已經有到達這樣的境界,在塵點劫的過去,有這樣走過來的路,在這個短暫的時間就能夠證明,讓大家看。所以,「龍女證果之速」,龍女證果很快。
*當時靈山會眾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六度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蓮華座,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當時靈山會眾,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這是在當時靈山會的人人全都看到了,看到龍女忽然間變成了男子,這樣忽然間就變成男人了。尤其是也能夠體會,現出了她「具菩薩六度行」這個形態,讓大家的內心完全清楚明白了,這龍女原來是一位菩薩,已經是具足六度萬行的菩薩,「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蓮華座,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這就是龍女,她這樣一轉個身,就有這麼多的境界,讓大家,靈山會上所有的人心完全了解,「哦!我明白了,原來龍女是這樣,過去六度萬行,原來是一位大菩薩行者,果圓了,萬行了,已經因圓萬行趨果了,現在已經很快向果位,證果位了。」這是龍女要來讓我們大家了解,不論是智積菩薩、文殊菩薩,或者是舍利弗。智積菩薩和舍利弗懷疑龍女的女身,以及畜生身,他們懷疑:為什麼畜生類能夠接受佛法這麼快呢?女身是多障礙,為什麼這麼快就成佛呢?
智積菩薩和舍利弗都是代替不同的根機,來表懷疑的形象,來問。智積菩薩是要讓菩薩的根機,大根機的人能夠更清楚,所以故意問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回答:「龍女雖然是畜生類,尤其是女身,尤其年紀幼小,聽法很快就能夠體悟,表示佛性平等。」智積菩薩看到龍女出現,聽龍女向佛陀的讚歎,他已經是大根機的人應該就都清楚了,無疑了。接下來就是舍利弗,也就是要為凡夫,擔心凡夫還有疑,讓後代的人對眾生相,要怎麼破除眾生相;眾生與佛平等的佛性,要怎麼樣讓大家更加清楚。何況女人,一般自古以來的禮教,就是一直輕視著女人,舍利弗也要再清楚一點,讓凡夫來破除這個凡夫的「五障」。凡夫「五障」,前面講過了,貪、瞋、癡、慢、疑。女人就是在凡夫中的凡夫,禮教的分別,女人一向的心態和她的生態,女人的生態與女人的心態,多數就是偏在這種貪戀、執愛,這就是女人的缺點。
*法華文句-
阿難問佛:如來滅後,見女人云何對待?
佛言:勿與相見,設見勿共語,設共語,當專心念佛戒。為欲使初發心修行之人厭女色,故經論中常毀斥女人。
所以在《法華文句》,阿難問佛,這麼說:「如來滅後,見女人云何對待?」「佛陀啊!您現在在世,有男女比丘的團體,大家隨著佛陀的教育,守戒律,大家相處相安無事。但是佛陀入滅之後,對待女人,看到女人要怎麼來對待她們呢?」佛陀就這樣的回答,佛陀回答:「『勿與相見』,儘量避免去與她們見面。『設見勿共語』,若看到她們,你就不要跟她們說話。『設共語』,假使要跟她們講話,『當專心念佛戒』,你就要好好用心,要念清楚佛的教誡。未來的比丘,修行者,對女人就要一直提防,提高警覺,要預防,防非止惡,對女人的警覺性要再高一點,不要受女色、女人,把我們迷惑掉,所以心要專心念佛戒。」
佛陀怎麼教我們要好好防非止惡,不要在男女之間生出了不應該有的感情,這就是在《法華文句》裡面,有提起了阿難問佛滅度後,男女之間的問題。這就是因為要使,「為欲使初發心修行之人厭女色」,這就是佛陀的慈悲,儘量避開,儘量隔開,如果萬一要相處時,要同事,要相處,我們初發心道心還沒有堅定,這個時候我們要好好修行。我們修行者,就要厭女色,不要受女色誘引,若一誘引,就會受到牽纏,所以要很用心,好好修行,對男女的感情,要起棄厭的心,不要被她們的色與情這樣勾引去了。若是這樣被她們勾引,就又沒完沒了了。
所以,女人就是有這樣的缺點,會勾引得人的情緒不定心,容易損失道心,這就是女人身的缺點。女人的生態,女人的妖嬌美麗的形態,偏偏女人愛多作怪,就是要這樣。你看,這妖、怪;妖,這就是有妖就有怪。「妖」,就是「女」字邊。你看,這就是女人,那個妖嬌美態,「妖」與「嬌」都有「女」字邊;「嫉」與「妒」都有「女」字邊,真真正正女人的缺點怎麼那麼多啊!所以,自古以來,連在造字都也是將女人很多的缺點放在造字、文句裡面,所以我們就要提高警覺啊!
所以,「經論中常毀斥女人」。經論中常常都有毀斥女人,很排斥女人,因為女人就是有這麼多的形態,我們就是要很用心,女人就要多懺悔、多發心,不要去做著那分誘引著修行者的心,不要動了修行人的心。以前有一句話這麼說,也是古云中一句話這樣說,「江水可動,僧心不可動」。江河的水,你要怎麼動它都沒有關係,但是出家人的心你不可去動他;動到出家人的心,讓他失去了道意了,這個共業的罪是很重哦!所以我們要提高警覺,男女之間,尤其是要修行人,我們更要多提高警覺。
經文:「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
我們都知道,龍女獻珠這顆珠是價值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意思就是龍女已經超越了「三界」,也是超越「九界」。這「九界」那就是大家知道的,「四聖」、「六道」,「六道」就是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道、阿修羅道。一直要跟大家說清楚,「四聖」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佛就是已經超越「九界」,趨於果,已經超越「九界」而成佛,龍女也是。她已經心無欲,連色,「色界」也超越了;也已經到「無色界」,般若真空,到妙有的境界,所以她已經「因圓萬行趨果」了,已經向果位走。這就是龍女獻珠,這麼有價值的寶珠,佛陀納受,這個境界就是這樣,超越境界。既與佛同等境界,所以這個時間很快速。所以就故意問智積菩薩和舍利弗:「快還是不快?我獻的寶珠,佛這樣納受了,快不快?」「快,很快!」龍女就說:「你們用心力,來看我成佛,比(獻珠)這個時候還快。」所以接下來,下面這段文就這樣說,
經文:「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
經文簡釋:
「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當時在靈山會中諸聽法者。
忽轉男身,具足大行。
具菩薩行:因圓。
「當時」,就是那個時候,龍女說話之後,就是這個時候,「眾會」,靈山會上。「皆見龍女忽然之間」,大家都已經看到龍女突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這麼的快速的時間,龍女變身成為男子,而且具足菩薩行,就已經往南方無垢世界去成佛了,這就是在靈鷲山,在靈山會上大家都有看到。所以「當時在靈山會中諸聽法者」。所以,看到「忽轉男身」,看到龍女忽然之間就轉為男人的身形,而且「具足大行」,「大行」就是菩薩行。「因圓」,六度萬行已經圓了。所以,女人現為大丈夫相,要成佛,也要現大丈夫相,表達出她一切的欲念都去除了,身體已經都乾淨了。
*忽然成男:萬法如幻,無有定相,當何轉乎?不轉而變,即女而男。
「忽然成男:萬法如幻,無有定相」,這就是要表示真正的法,萬法如幻,「如夢幻泡影」,所以一切法變化多端,何況男女相呢?何況六道形相呢?男女相、「六道」形相,無不都是隨業變化。我們造什麼業,我們在「六道」中,就是變化成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生態。有「四生」,四生中有胎生,胎生,你是在人身,還是牛、馬、羊、豬的胎生呢?要看我們的業力。我們的業力,我們有守過了「五戒」,沒有造畜生的業,自然我們就轉來人間。人的體相,男女形相,要看你的因緣,你是造什麼因?結什麼緣?你的因緣是女人身的因緣,來人間是要享福、受苦呢?或者是要來度化眾生。像觀世音菩薩,都是以女人身形來度化眾生,這就是要看。「示現萬法如幻,亦明無有定相」,用種種的形態在人間、在「六道」中、在「九界」內,都是同樣隨著這個「萬法如幻」,沒有「定相」。
我們發什麼心,要修什麼行,就應這樣的形相,這樣來人間,度眾生。如龍女,也就是一樣,能藉這個龍女的題目來教化眾生,警惕女人,警惕男女之間,這警惕大家可以了解,佛陀所說:眾生平等。這也是龍女她出現的因,也就是教化眾生,助佛教化的一環,這是環環相扣。所以「當何轉乎?」「示現萬法如幻,亦明無有定相」,要如何轉?「不轉而變」,不用轉,他也會變。「即女而男何需變」,所以「即女而男」,女人也能夠就是男人,這樣一瞬間,「即女而男」。這就是龍女要表達出了「性平等」。
經文簡釋:
「即往南方無垢世界」;所應化國,在於南方。世界名字,號為無垢。
「即往南方無垢世界」。「所應化國,在於南方」,所以所應化的國家,在於南方,這就是龍女,她也這樣圓了一個菩薩行,為娑婆世界留下這種可以教育眾生的題材,這個萬行中,「六度萬行」這個因緣圓了,她就開始往南方世界這樣去。「世界名字,號為無垢」。龍女成佛名號叫做「無垢佛」,就是表示清淨,她往南方成佛。
*瞬時轉女成男,示現萬法如幻,亦明無有定相,究竟當何轉乎,識得因不轉而轉,即女而男何需變,龍女應承塵點劫,具圓菩薩因萬行。
「瞬時轉女成男,示現萬法如幻,亦明無有定相」,這應該大家清楚,瞬間成為男子,就是表示「萬法如幻」,也表示「無有定相」。我們在「九界」之中,就是沒有定相,沒有一定的形相。你要度眾生,也沒有一定的形相啊,「六道」中,你發大心就是要去度眾生,能夠隨順眾生所需要,有緣有因就去度化。「究竟當何轉乎」,要如何轉?「識得因不轉而轉」。我們若能了解這個「因」,行菩薩道的因,這樣過來,我們若了解了,自然不轉它也就是轉了。所以「即女而男何需變」,何須轉呢?女人也是可以成為大丈夫相,來度眾生;觀世音菩薩呢?過去是正法明如來,現在的觀世音菩薩,也是一樣啊,正法明如來,也是大丈夫相,為了要度眾生,現在是叫做觀世音菩薩。「即女而男」,何須轉呢!所以,「龍女是應承塵點劫」,她已經繼承過去的塵點劫,無數無量的時間,都這樣一直來了,所以「具圓菩薩因萬行」,她全都具足了,這都沒有疑問。我們大家對龍女成佛,菩薩也懷疑,聲聞也懷疑,凡夫更是懷疑,所以這一段文,大家就能清楚了。
經文:「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經文簡釋:
「坐寶蓮華,成等正覺」;滿菩薩之因行而成等正覺。由智契理,報得此身莊嚴,故云:報身。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即麤之妙。
*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說法:依於一實理,演說諸法。第一最勝之妙不可思議,曰妙法。
她轉一個身,就「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這樣轉一個身,就已經成正覺了。所以,佛應該具有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完全具足了,這就是滿菩薩的因行,成等正覺,而且又智契理,所以報得這個莊嚴身,所以稱作報身。這個報身要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就是成佛的妙。所以,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這已經就是這三十二相具足了,她就開始要說法了。成佛,當然就是說法,所以,以一實理演說諸理,將一實的道理,要同樣講說,應機投教,同樣應機投教。這要用方便法,就是演說諸法,要看看眾生的根機而投眾生的教法。所以第一最勝之妙不可思議,叫做妙法。這就是她所說的教法,龍女在南方世界,應機投教,說眾生能接受的法,這叫做妙法。
*佛之無相法身,本無男女之相可得,且於本覺中一念相應,當下即是,何有此三十二相等之示現?
所以佛之無相,法身本無男女之相可得,佛相,本來就沒有男女相,而且是本覺中一念相應。在我們的真如本性,和這道理如果能會合起來,相應起來,一相應起來,當下即是。當下我們就可以覺悟。我們現在我們的分別心,就是少了分別智,我們都是分別心的意識,我們缺了分別智,所以現在希望我們可以好好來用心。佛之無相法身本無男女之相可得,「且於本覺」,只是要與本覺;我們的真如本性一念之間與理相契合起來,這樣當下即是,那就是覺悟了。偏偏我們的本覺,我們的本性還無法和這個真理契合起來,所以自然就沒有三十二相可以示現,我們還是凡夫相。
*惟此依正法莊嚴,正為示現成佛之勝相,亦即報身佛之名所由以立。此身是諸佛修福慧功德圓,所顯現之自受用內證法樂之身,亦即完成佛果之身。
所以,「惟此依正法的莊嚴」。惟此依正法的莊嚴,是依報、正報和法的莊嚴身。我們有這個依報、正報,我們的依報在哪裡呢?在人間成佛,我們的正報成佛了,自然就能夠莊嚴,契真理我們就能夠莊嚴。所以,「正為示現成佛之勝相」,就是表示成佛的勝相,我們若能夠有契真理,在依正二報中就成佛了。釋迦牟尼佛,難道不就是依這個依正二報,在人生的裡面,他降皇宮成為太子,為了求法去修行,修行所以專心,受盡了苦行,他成佛了,莊嚴三十二相,就現前了。這就是佛的莊嚴身,這就表示成佛的「勝相」,亦即報身,這就是報身,就是由這樣成立。
*此正以無言之答,破舍利弗等之分別法執,而顯是經力之不可思議。
所以,這正是正報「以無言之答」,龍女她這樣現身出來,獻寶珠給佛,佛陀很快就接受下來,這就是表示,這就是最好用事實來表示,證明畜生道、異類也有他的真如本性,這就是最好的見證,最好的回答,也是要破舍利弗,以及加上未來的眾生,所以舍利弗等,舍利弗等,就是表示在靈山會的聲聞聽法的人,加上未來的眾生所執著的法,所執著這種分別的「法執」。這就是龍女她示現,要讓我們未來的眾生也能夠更加清楚「眾生皆有佛性」。這段文這麼的深奧,很難解釋,也很難能去理解,就要不斷反覆讓大家來清楚,這不是故事,這是道理。這要讓大家,後世的人也能夠很清楚,你就是要修行,也要去破除這個「分別法執」,這個法執都要破除。所以,不管是破除事相,還要破除法執的執著相,都要破,所以這叫做「真空」,這叫做「妙有」。
般若真空,就要把一切的形態完全是如幻化,我們都要把它破除掉,而「顯是經力之不可思議」,這要表達出了這部經裡面很多不可思議的法,希望我們大家能夠更加清楚瞭解。這身,佛身,完全就是在我們修行中得來,雖然講人人本具佛性,但是人人也都要有這樣的形象完成。所以,「此身是諸佛修福慧功德圓滿時」,此身是諸佛修福慧功德的圓滿的時候,要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報身,就是要經過修很多的福慧功德,圓滿之後,「所顯現之自受用內證法樂之身,「亦即完成佛果之身。」「內證」自己有證悟到這個法樂,常常受到這個法就很歡喜,我們的心和這個法有契合了,就會感覺很歡喜。
我們的心,我們的真如本性,與理來契合,智與理契合,內證法樂身形,叫做「報身」,這就是完成了佛果的身形,叫做「報身」。我們這個「報身」要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以因為這樣,龍女轉一個身,轉女成男,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往南方成佛,就開始說法了,這就是龍女能夠成佛。其實,她已經本來就已經「六度萬行」了,修福修慧具足了,現在就是現這個形象,就是要來人間,這樣顯示一下,讓佛陀這個《妙法蓮華經》,更加充足,能夠表達出這個「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道理,這個微妙的法存在,她圓滿了,她具足了,她往南方成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