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常以忍辱為心念,能調禦諸惡不生;人間合和息諍論,逢苦能忍如大地;正道能斷一切惡,除斷一切瞋癡慢。」
各位同修,用心聽,用心接受,常常「以忍辱為心念」。修行,是要修什麼行啊?修得堪忍;不只是堪忍,還要再堪耐,堪得忍,一切人我是非,我們都要忍。人我是非中,是非難分。對(的),我們要堅持著人間佛法正向,不論是什麼樣的環境來,我們都要很堅持。要堪得忍耐。忍,我們能知道;耐,這要耐,就是要經得起環境的考驗,環境中種種的陷阱。前面我們說過了,什麼樣的環境我們不要親近,我們要真正用心去體會、了解。常常要自己,自己問自己,我們真的對人間世事,我們認識多少呢?對佛法體會深入有多深呢?而我們的心態,對人間能堪得忍種種的環境,我們的力量有多少?那麼世間這麼多的誘惑,我們耐得住嗎?耐得住這麼多所誘惑的環境。所以,我們要時時自己警覺。
尤其是名、利等等,所以,我們若還沒有這樣的功夫,我要接觸的對象,我們就要很謹慎,謹慎我們所要接觸的人;哪怕國王、王子、大臣等等。因為,你接觸,就是有那分名、利等等,那個接近的企圖,唉呀!不可要!我們應該老實修行,不要被名,為了名啊、利啊等等。還有,有很多惡勢力,或者是憑文憑武等等,或者是種種利益,或者是財、色,女色去搖動我們的道心,或者是,或者是在修行中,幼小的孩子,我們有那個能耐去接觸他嗎?能這樣耐得煩、耐得住,有辦法我們心寬念純,不會起煩惱,來對這些幼小的孩子,少年的心很浮躁,心浮氣躁,我們有辦法去降伏他嗎?這些力量我們若都不夠,我們就不要想要「方等慈」。我們還是要嚴律自己,不要有這種自大,心想,我要發大乘心,我要行「方等慈」,我要去度他。度人不過來;本欲度眾生,反為眾生度過去了。所以,我們修行忍耐、忍辱,這我們都要很注意。
忍辱就是要堪得起,別人怎麼侮辱我們,我們也有辦法堪受。種種環境,無形中,我們一不小心,也會踏入陷阱下去,這全都是我們要經得起忍耐,經得起忍辱。所以,我們要時時,放在我們的心思中,我們要好好自我警惕。要好好,「能調禦諸惡不生」。我們對我們自己,我們要調禦,要調伏我們自己,不是只一味要去調伏他人,我們要調伏自己的心念,所以要調禦,調禦諸惡不生。外面的境界,我們的「根」,緣外面的塵境,從我們的內心生,生起種種的善、惡念,所以,我們要時時,將我們的心顧好,不要非分之想。不該做的,我們起一動念,一念偏差,千里的錯誤。所以,我們要好好、時時調伏我們的心念。
在「根」和「塵」的境界在緣,這是我們每天,每天的生活,無不都是我們的根接觸到塵。現在大家的根、塵,也都有在接觸,眼睛在看,眼根。耳朵在聽,都開始起動用。尤其是心,用心在吸收,這都有發揮你的良能的時刻。我們也知道,我們的身坐在一處,這根、塵,一大早的環境。一大早,三點多就要起床,聽到敲板的聲音,這就是塵,外面的塵的聲音已經響起了。睡中聽到這個聲音,接受到了訊息,身體就要翻身,一念一起,就趕緊要動作起來。我們一大早就根塵動用了,外面的塵境,我們六根就開始齊動起來了。迅速地動,精進,我們就開始盡速的時間,就入殿來了。
每一天的生活,很有規律的生活,就是這樣。我們隨時,我們的根都在動用。所以,我們要好好調伏,一念的精進,馬上就到大殿來。若是一念的懈怠,還是在那個昏沉的,「大平林」裡:天氣這麼冷,溫暖的被窩,這個根,「身根」和溫暖的被窩,塵的境界,還是在溫暖鄉裡捨不得離開,懈怠,還是一念心。所以,一念心停滯,或者是一念心精進?我們要好好調禦,我們的種種的行動。這念心諸惡不生,懈怠心不可生起來。所以,「人間合和」,才能「息諍論」。我們在叢林生活,就是要人與人之間,不要有諍。我們前面也講過了,「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我們不要親近。同在一個修行的團體中,為了這個立理論,那就是:我應世間,順世間的生活,順世間情;有一種逆世間情,就是為反對而反對,為隨順而隨順,這樣道理不同,那就會起諍論。同樣的,修行中,人我是非,我們要發揮「六和敬」,「六和敬」,息諍論,大家修行,受戒過程都告訴過我們,而且在我們的常住生活中,還是時時自我警惕。
所以,叢林是這樣,人間也是這樣,人與人之間都是同樣,要知道該忍的要忍,該有耐心的,我們要有耐心,如何和人,人與人之間來互動,不要有這種爭端,所以人與人之間,要「合和互協」,這難道不是,我們常常在向慈濟人說的話嗎?人人要「合和互協」,合心、和氣、互愛、協力,這樣才能夠成就,淨化人心、入人群,所以我們要有這分「人間合和息爭論」。若能夠這樣,就「逢苦能忍如大地」。我們若能夠心寬,與人合和沒有諍論,不論是人間有什麼樣的爭端,我們都能夠退一步海闊天空,這種「逢苦能忍」就如大地。所以,「正道能斷一切惡」,要好好走在大菩提道。「菩提」就是覺道,覺悟的道路,我們不可偏差,才有辦法「除斷一切瞋癡慢」。我們正道能夠斷一切惡,「除斷一切瞋癡慢」。這個貪、瞋、癡(、慢、疑)是心態的五毒,我們心靈那個濁氣,都是由這五項--貪、瞋、癡、慢、疑,這樣產生起來。每天每天在修行,是要修什麼行啊?提高警覺,這五種,貪、瞋、癡、慢、疑的念頭,有浮現出來嗎?若有,要趕緊及時斷除,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所以,「修菩薩行,當遠離諸惡邪見」。
修菩薩行
當遠離諸惡邪見
親近善友知識
如經云
若有能說
信戒 多聞
布施 智慧
令人受持善行
是名親近善知識
一切一切的無明煩惱,我們要自我警覺,不要受它影響了我們,所以要修菩薩道的人,就是要很注意,要行遠離,遠離邪見,親近善友,這種善知識,才是我們所應該親近。前面跟我們說,不可親近的,我們就不能親近,要很小心。就像經典這樣警惕我們:「若有能說、信戒、多聞、布施、智慧」,這就是我們該要親近,因為這些都是能,「令人受持善行」。這是應該親近的善知識。
一切惡律儀之法
既已遠離
以防非止過惡
由是守護六根
不令放逸
「一切惡律儀之法」,我們應該要遠離。尤其是我們要防,「防非止過惡,由是守護六根,不令放逸」。很多細節的,生活上,我們很不小心,說不定一句話影響我們的心,說不定一個動作,誘惑了我們的行,所以我們對外面的境界,我們要時時要自我警惕。惡的律儀,就是違反我們該修行的方向,我們應該要很小心,不可,不要去接觸到,所以我們要遠離。這種防非止過,凡是惡、不善法,不對的事情,我們應該要遠離。「由是守護六根不令放逸」。我們不要受外面的塵境,影響到我們的根、識。我們的「根」,六根起了那分非分的貪念,這就是我們的「識」。常常說,六根、六識影響了我們,在第六識去思考,起動造作,我們要很謹慎,一去造作,那就是歸納的結果,就入第八識了,我們要很小心。
前面的文,那就是說:「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亦不樂與同師。」
不樂畜年少弟子
沙彌 小兒
亦不樂與同師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我們這前面講過了。年少弟子,那就是心氣浮動,我們的道心若還沒有很堅定,還沒有很堅固,我們的願力還沒有很深,我們想要去度化他,可能我們會被同化了。我們這念非常靜的心,受這些少年弟子,他的浮動、他的躁動,靜不下來的生態,會誘引出了,我們原來已經心靜、心定了,因為他的動,我們容易被他動過去,這是我們要很謹慎、小心。「沙彌、小兒」,那就是年紀幼小,還沒有很了解,佛法深的,他們還聽不懂,那個善根、道念,還沒有很穩固,所以我們,若也還沒有很穩定,我們就不要常常去和他玩,以為和他玩,就能夠把他吸收、度化,這擔心,久來,你不會教他,反過來被他教過去,這就是我們要很小心。想要和他同學、同修,可能我們會擾亂我們的心思,要時時把心顧好。
「常好坐禪,在於閒處,修攝其心。文殊師利!是名初親近處。」
常好坐禪
在於閒處
修攝其心
文殊師利
是名初親近處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這段文,再開始接下來。我們要常常好樂,在這靜的環境中,在閒靜的地方,就是「在於閒處」,就是這樣,沒有什麼世俗事情的地方。所以,「修攝其心」。若能夠這樣,不是很好?是啊,很好啊!人生難得一日閒,若能夠這樣,閒、閒、閒沒事情,真的是一項大享受。但是,要注意,這不是在享受。讓你一天沒有執事,應該我們要好好將法歸位。法,今天有一點點空閒,我們過去怎麼聽的法,好好整理歸位一下,法,遊在內心裡,這種無限空曠的境界,才是真正我們的閒靜處,法,才是真正心地風光。「文殊師利!是名初親近處。」這段文本來就是這麼簡單,就是佛要告訴我們,已經能夠親近、不能親近,對人的部分我們就是在這裡,你們要注意,前面講過了,已經告一段落。
再叫文殊師利,就是希望這一段落,大家要注意、用心,「常好坐禪,在於閒處」,那就是常常要「樂安坐思惟修」。
常好坐禪
在於閒處:
常好樂安在坐思惟修
在於空曠閒靜之處
細思量
根塵識互牽動
修持戒、定心行
應由戒生定
惡緣之處
既不應親近
益顯善緣之處
當親近
我們若空閒下來,就不要再一直想要動,難得閒下來,好好把心靜下來。在空曠,這閒靜的地方,找一個比較靜的地方,去思惟,去細思惟,這根、塵、識,是不是有把我們牽動到?我們這念心是牽動得我們心煩?或者是使我們的心靜呢?這個境。就剛才說的,一大早第一個接觸的聲音,就是板聲、鐘聲、鼓聲,當它叫我們:「醒來囉!」開始我們這個活動是什麼呢?我們,所牽動我們的,是要精進了呢?或者是牽動我們貪睡眠、貪享受、貪被窩的溫暖呢?這就是在根、塵,和我們的意識,就這樣一下子被牽動起來,我們要很用心。我們「修持戒定心行」,就是「應由戒生定」。
前面告訴我們,不親近國王、大臣等等,一直到後面,這不男,五種不男之人,或者是少年、沙彌等等,這一連串下來,該不該親近,我們要很分明了解。這當中就是要讓我們持得戒,不要散亂掉,由戒才有辦法生定。所以,由戒生定,我們才有辦法去分別,「惡緣之處不應該親近」。那是惡緣的地方,這種女人,女色或者是惡的營生,或者是那種強暴的商處,這些我們要避離。這是惡緣,我們還無法去化度他們,既無法化度,我們就要避開,不要去親近。所以,能夠這樣,才能夠增益善緣之處,善緣之處我們應該要親近。因為善緣,它能夠讓我們「修攝其心」。
修攝其心:
心久在迷
遂成過犯垢病
今欲入道
須修其心
令復回歸自性本淨
於一切時
修攝正念
善的緣,它能夠讓我們修心,我們的心,很久很久以來,都是在迷茫中,累劫以來,我們都是在迷,「一念無明生三細」,這三項很微細,貪、瞋、癡,無明煩惱就這樣不斷衍生起來。無明煩惱一動,不斷衍生,就是生生世世,這個心念控制不住,造作因緣果報來纏,我們就無法脫離。這就是我們的心,已經久來就是在迷,這樣就犯了很多錯誤,惹來很多污染、垢穢的病,這煩惱病就愈來愈多了,要去犯到的已經很多,處處陷阱,念念都是染緣。這種我們要怎麼樣?所以,我們現在知道,很有福,我們得人身,遇佛法了。所以我們要入道,現在將要入道來,所以「須修其心」。我們一定要好好修心,要修其心。我們的心,若沒有好好控制好、調御好,我們這念心再迷掉,又是步步錯誤。
我們要好好,要入道,要下決心,要修我們這念心,所以「令復回歸自性本淨,於一切時,修攝正念」。我們一直在說,人人本具真如佛性,眾生皆有,真正的真面目,真如本性本來是清淨,是我們的無明一念矇蔽了,所以它就已經這樣糊塗掉了。我們現在既然回歸,要修行,所以我們要把心修好,讓它恢復我們真如本性,清淨的面目來,所以我們要好好,一切我們要很用心,「修攝正念」。這是我們要很謹慎,這是佛陀要我們要好好在靜,心要靜下來。其實,所說的「禪」,「擔柴運水無不是禪」;所說的境界空闊、閒靜,其實心靈風光,這就是最開闊,心包太虛。何處最寬廣呢?心念最寬廣。你想,跟你們說非洲,你們就會想到:對啊,非洲。南非,莫三比克,或者是賴索托,這我們都常常在說;史瓦濟蘭,常常在看。辛巴威,了解了,那裡的環境就是這樣。
你看,我們的心多寬闊!心眼也很快速,貧困的眾生、苦難的境界,我們看到了,見苦知福,很有福。我們能夠生在這個地方,我們能夠生活物質不缺,我們在這個地方能夠這麼方便,要度眾生、說佛法是這麼方便。那麼我們要修行也沒有問題啊!這心一片就是這麼的能夠開闊,包含過來。只要我們的心這樣靜下來,海濶天空,很開闊,所以要很用心去體會,不可去惹來了外面的是非;外面境界不該接近的,我們去接近,惹是非,惹煩惱來,若這樣,我們就纏在那個煩惱渦裡面,沒辦法脫離。這就是我們要謹慎。
這段文,應該是告一段落的文,所以再開始,「文殊師利!是名初親近處」。釋迦佛再喚「文殊菩薩」,前面是這樣,在『四安樂行』中,先注意,才能夠再進入該親近的;前面是先避開不該親近的,你要去哪一個地方,要先叮嚀你、交代你,你的目標在哪裡,你若是到哪一站,你不要下車哦,那是一個過境而已。你要再向前,車要再向前過去,那個目的地才真的會到達。我們的道路和這個一樣,叉路不可走,那個雙叉路我們要注意,不要走錯了。就像登山的人,只要你路的方向一點點偏差,「差毫釐,失千里」。
現在我們要走這條路,你要很小心,先叮嚀:「那裡的路,你若遇到這樣的路,你就不要走。你還要再用心向前,那個方向,才是你的目標。」這是前面佛陀的慈悲,很細膩交代我們,有這樣的塵境,有這樣的根識;根、識,就在修行者;塵境,是在外面的境界。哪怕都是人,人,他也是一個境界。我們的心識要去接觸它,是我們的根識。所以,根識和那個塵境,我們要很小心。
所以,前面已經提醒我們,叫我們注意。現在再下來就是,再次「文殊菩薩啊!這就是初親近處。」你要開始走上這條路,第一項先叮嚀你,不可去接觸到的;該親近、不該親近,先向你叮嚀不該親近,這是佛陀的慈悲。「以上是四安樂行,第一先明菩薩行處,親近處」。就是我們的方向,我們該不該親近的地方。
文殊師利
是名初親近處:
以上是四安樂行
第一先明菩薩行處
親近處
就親近中
又自分二
初從菩薩摩訶薩
不親近國王等
即初親近處
二從復次
菩薩摩訶薩
觀一切法空等
即第二親近處
就親近處,這個當中,就有分二。那就是「初從菩薩摩訶薩」,那段文,「不親近國王等」那就是不能親近,先警惕我們,就是不該親近,這就是「初」;最初開始,你這條路要如何走,方向,先提醒你。
第二,是「從復次」,現在又「復次」開始,再下去,就是「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等」。後面就會說法,我們要親近法,不可去感染到前面所說的,不如法的塵境,我們應該方向正確,就是法。「一切法空等」。空,要了解空;了解的空,要了解到「真空」中,有「妙有」,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再下去。該親近的,要用心,那就是「第二親近處」,這就是我們第二段要再親近的,是真正要親近的地方。所以,初親近中又分這兩項。
初親近中
又自分二
初不近國王等
此是即遠論近
凡非其人
皆勿親近
是令遠去
又云或時來者
則為說法
是令近之
即遠論近也
又云常好坐禪等
令修攝其心
乃即近論近也
「初不近國王等」。意思就是說「即遠論近」。這是要告訴我們:「你要走的路是這麼遠,不是你現在遇到的而已,還很遠啊!你開始起步,在你的周圍日常生中,你都會去遇到的,這個根、塵,根和塵在日常生活中,在你的身邊。」「即遠論近」,遠的;就是還有很長的時間,你可能都會遇到這樣的境界、這樣的塵境,也要提醒你:每一個時間在你的身邊,你要警惕。所以這叫「即遠論近」。雖然會很長久,這個人間道上,前面說的那些境界,很長的時間都有。最近的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我們要注意,不要去感染到這種,未來會遇到這麼多的環境;前面誘惑人,動道心,會動搖我們的道心,那個境界,我們要很注意。
所以,「凡非其人」,是令遠離。凡是,不是我們應該親近的人,我們應該就要遠離,所以不是我們要求的,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就不要一直一直親近。我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時間不長,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時間。不要一念偏差,我們就在這樣,在那種不應該有的惡法律儀中,去消磨時間;要趕緊及時回歸,找我們該找的路,去做我們該做的事。所以,「凡非其人」,不是我們應該親近的,我們全都要常常提高警覺,不可親近。「是令遠去」,我們應該要隔離,要不然一直會來纏,糾纏不休。我們下決心,要趕緊遠離,因為我們還無法度他,我們容易被他影響了,所以要好好,自己要自我警惕。「是令遠去」,我們要趕緊將它去除。
「又云或時來者,則為說法」。前面我們也說過了,要遠離,但是他若是抱著好意,願意要來了解,我們就要接引他,不過不可勉強。我們隨宜說法,他若是無法接受,只是來問難,我們就不可再和他牽絆下去。所以,我們要很體會、用心。我們是隨宜說法,不用勉強他,一定要方向和我們一樣,所以我們要尊重。很多事情,常常對大家說,「感恩、尊重、愛」,我們若常常抱著這個心情,既不排斥人,只是自我預防,不要去染著,我們還是要感恩有這樣的理論,我們才能夠了解,應該要堅持的是什麼法。這是我們要用,「感恩、尊重、愛」去待人,不是去反或者是去排斥,我們要好好用心,做好我們自己該做的本分事。
若是這樣,「是令近之」。說法,用很自然,也是我們有在身體力行,這樣我們和他互相來分享;分享,不是我說法,你一定要聽,不是,我們是分享,就不是只在那裡和他論,所以我們要「亦遠、亦近」,碰到的那個逆境,我們雖然碰到了,我們還是警惕我們自己的心,就是「即遠論近」;外面的境界,我們要用好我們的心。所以,「又云常好坐禪等」。那就是「令修攝其心」,就是要我們顧好我們的心。「禪」是叫做「禪那」,也就是靜慮、靜思惟的意思。不是叫你整天在那裡坐,是叫你的心要靜下來,好好思惟。所以,一個名叫做「靜慮」,也一個名叫做「思惟修」。我們要好好思惟,我們的心念本來就很寬廣,本來就很清淨,就是人我是非,這樣來困擾。我們要如何來面對人我是非?總是用感恩、尊重、愛,不用去牽纏,但是我們也沒有排斥。若這樣,我們心才能常常平靜。
所以,「令修攝其心」。我們的心沒有得失感,那就是心能夠收攝,好好的心不要散亂掉,常常我們的心歸納一處,那就是一個方向——菩提道、菩薩行。這條路是我們要走的路,所以就是「即近論近」。我們這一念心,歸回來我們自己的心,外面這些紛紛擾擾的根塵,我們盡量遠離。我們要收攝回來我們的一念心,該做的,我們要認真去做;該度的,我們入人群淨化人心。不該做的,我們要息諍論;不該見、不該混雜在裡面,我們自己要自愛,顧好自己。
總而言之,心,一切的心念與外面的境界,我們要用心將它區別清楚。要與人如何親近?親近人、親近法,我們就這樣去區別。會影響我們的道心,我們無法感化他,我們就不要太勉強,遠離,我們尊重他。所以,我們要感恩,若有什麼樣逆的境界來,逆境也是幫助我們修行的力量,所以我們要感恩。要用真誠的愛去愛他,不要有怨等等。所以,我們要懂得知道,該親近的、不該親近的,是非要分清楚。尤其是這個大時代,需明大是非!所以法在我們的心裡,心外是無法可求,我們最好、最近的、最貼切的,就是我們的一念心。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