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7月27日】細思除惱 重頌勸示

Community:
Branch:

「一切行除煩惱,此世他世細思,性清淨三無漏,菩薩有情無畏,心體本寂清澄,離顛倒妄想生。」

所以,要用心,「一切行除煩惱」。我們修行,或者是要了解佛法,必定要先除去煩惱,煩惱若不除,這一切的法就沒辦法入心了;法不在心,我們的行為就沒辦法如法修行。所以,要修行必定要去除煩惱;煩惱除,心吸收了法,法入心,才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如法修行。今生此世或者來生來世,我們都要修行在此時、即刻;不論過去,我們的過去生中,是什麼樣的心態?是如何的生活?什麼行為?過去了!我們要好好感恩今生此世;今生此世,我們已經得人身,我們已經聞佛法,我們要用心,好好把握我們得遇佛法,佛法對我們的未來,又有什麼利益呢?有啊!利益,就是要讓我們了解道理,不要再路走錯。這個道理了解了,方向清楚了,我們步步安心,踏實走在這條路上,沒有懷疑就不會偏錯。這就要好好很細思,要很詳細來思惟它。

我們今生此世怎麼樣接受佛法,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時代?什麼樣的環境?人生際遇,我們現在的時間,所遇到的是什麼?我們就要很用心去體會。對、錯,我們要分別很清楚,是對的、好的人,我們要向他看齊,來向他學;是錯的、偏差的,我們要自我警惕。雖然心胸要開闊,沒有我們不愛,沒有我們不原諒,也沒有我們不信任。但是,什麼樣的人,是真正我們能付託的?什麼樣的人,我們要用心提防?當然,也沒有要將他棄捨,同樣也要期待他,在法中慢慢體悟,打開心門,了解人間沒有永恆、沒有住相,體會人間一切皆在無常中。把握此刻,腳踏實地,對的事情,向前做就對了。

這就是每一天的這個時刻,我們應該有的心態,待人接物都是一樣。難免人與人之間,不同的個性、不同的習氣,我們要如何來對人做事?所以,要用細思。道理,我們都要很清楚,我們如何聽法?我們如何受教?納入心來,每一天、每一個時刻,我們面對的人、事、物,我們都要細思。一方面要去除煩惱,一方面就是要好好面對現實,記得自己的心,要開闊心胸容納一切,但是我們是非要分清楚。若能這樣,我們在人世間要做事情,一輩子,既來之,則安之,立定我們的志願,總是人、事、物沒辦法離開,我們要選擇的就是利益人群。所以,既立定願,立定了我們的志願,我們就要用這樣的心態。第一,要除煩惱,我們在我們的行為中,每一天警惕自己,要去除煩惱;我們每一天面對的人、事、物,要好好細思惟,很小心、很細心,好好思惟。

人間一切無相、無常、無性等等,前面一直說過了,很清楚。所以,性,我們人人「性清淨」。這個清淨的性,要怎麼樣能夠現前,讓我們受用呢?我們一直將我們的真如本性,埋沒掉了,我們應該發現,真如本性,應該要跟我們時日同行住。要不然,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是一直在背道,真如本性本來無染,他就是清淨無染著,我們偏偏就是向染污的方向,去受盡了污濁。所以,我們佛法聽了,自己要遠離污濁,回歸向我們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沒有離開我們,是我們自己離開真如本性,所以,我們向著污染趣向,現在要知道,要回收回來,回歸真如。真如的性本是清淨。現在要如何能夠回歸呢?我們要好好修「三無漏」。「三無漏學」,那就是「戒、定、慧」。「戒」,是把我們設定好軌道,我們人生的軌道方向,不要偏差了,所以「戒」,有了穩定的戒律,這個軌道,我們才能夠心安定下來,我們懂得防非,我們懂得止惡。我們在生活中的歸向清楚,心自然就定。

心定,那就是慧,智慧,眾生具有諸法,卻是我們是迷。所以,我們現在心若定下來,我們對法一直清楚、了解。每一天的生活中,所接處無不都是法,所接觸到的沒有不是法,我們應該可以很清楚。這就是智慧,不斷這樣分明、了解,消掉一分的煩惱,就是增長一分的慧命。慧,不增不減,本來就是一樣,真如本性共住;我們只是煩惱覆蓋,所以,我們煩惱去除,去除,再去除,它的本性就慢慢顯現,顯現,就這樣顯現出來了,這就是智慧,真如本具的智慧,它就發現出來。只要你有戒,只要你有定,戒、定是下功夫;只要你有功夫,只要你在進行,向這個軌道去精進,自然你就接近本性智慧。「三無漏」,是回歸我們清淨本性,最實有的,是要我們自己去用功呢!

所以,「菩薩有情無畏」。我們日常已經體會佛法了,發大心,那就是菩薩心;菩薩心叫做覺有情。所以,「菩薩有情無畏」。我們既發大心了,人生已經覺悟、了解,不要隨著凡夫的欲念、習氣,又再在欲念、習氣生活中,再沉迷下去。我們應該要覺悟起來,擔起我們的覺性,我們要向前,覺悟的方向,那就是覺有情。轉凡夫心向聖道,這條路,我們的軌道,我們要開始身體力行。不要怕,「無畏」,不要怕,因為我們已經很清楚,這條軌道是安全的,儘管沿途的風光,難免有風、有雨,有天氣好時,也有烏雲密布時。在這條軌道行走,我們要相信這條軌道,就是安全的,不論前面的境界是什麼樣,相信軌道就是這樣,這條無畏的覺道,我們能夠安心向前前進。所以「菩薩有情無畏」。有覺悟,就沒有懼怕,既然是覺悟,我哪有懼怕呢!所以,叫做「覺有情無畏」。

「心體本寂清澄」。我們的心體,我們的真如本性,本來就是寂靜清澄,我們應該要相信佛性不動清淨。「靜寂清澄」,所以,我們要「志玄虛漠」。立志了,我們是無量無邊數,不限時,也不定方向,總是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的心體就是這樣一片空寂,清澄空寂,無礙無障。前面我們也說過了,「空」,一切空,是真空;「空」,沒有受什麼煩惱來障礙,這已經前面也做過了解釋。所以,不動、不轉,無礙、無障,這就是我們的心體本寂靜清澄。我們要「離顛倒妄想」,不要受顛倒妄想又再發生起來,不可哦!很不容易,我們了解了,我們性清淨,我們已經在「三無漏」過程中,戒、定、慧,我們了解,我們已經進入這個軌道在走了。已經了解了,離開凡夫心,向聖道,覺有情應該無所畏,不要再受顛倒妄想,再生回我們的心態裡,我們的心應該要去除妄,不要再生起了顛倒妄想,這是我們要很注意的。

菩薩於諸有情
以無畏力起憐愍心
隨順眾生
身語意業
利益安樂眾生身心
是名無畏憐愍

「菩薩於諸有情」,就是要「以無畏力起」,起什麼?「憐愍心」。菩薩就是要不怕,不怕在這個娑婆世界人群中,我們要在人群中起憐愍心,入人群,我們要隨順眾生。他,我們要了解他的煩惱,是什麼樣的煩惱?我們要很充足的法入心,我們能體會煩惱相,要應用什麼法去對治它?我們自然就無所畏,能夠「隨順眾生」,但是不受眾生的煩惱無明,再將我們誘引過去,就不會了,我們的心要定。「三無漏」,已經在我們的心,我們有「戒」,我們有「定」,我們有「慧」。所以,我們能夠為眾生隨順,但是我們要用什麼方法?就是身語意業來利益。身,就是我們要身體力行,如何虔誠?在信仰深,甚深的法,我們信,有信,信仰佛陀所教法,信仰佛所說法。所以,佛陀的身教,我們要收入;佛陀的語言體系,我們要用心去了解。

雖然佛離我們已二千多年了,佛陀所傳下來教育的綱領,它的意義難免經過了語系、文字不斷一直傳,當然是沒辦法,佛陀所說的法句句對準,但是不要緊,那時候佛陀所說法,大藏經如何翻譯,我們用我們清淨的智慧,去意會它,用我們的心意去體會它,體會佛陀用什麼心態,所以體佛心懷,契佛心意。我們要體悟佛陀的心懷,我們要能契合佛的心意,用這樣來說法,隨順眾生。

時代變遷,眾生的心態也多樣多變化,我們就去體會佛的心懷語意,我們隨順眾生,入人群來說法。這樣,「身語意業利益安樂眾生」,我們要以身作則入人群,讓人看到、聽到能相信,眾生能身心得到利益。「我過去懵懂,現在我接觸到了,我了解了,我反省,我趕緊改正我的人生方向」,這就是利益,利益眾生。眾生都可以這樣改變過來,這就是叫做度化眾生。讓眾生都能安樂,安樂眾生的身心。眾生在這種滾動的人間,滾滾紅塵,在這種滾動無法安靜下來的人生,要如何讓他安定下來,讓他安穩下來,這就要靠真理佛法,引導他、安撫他,安樂眾生的身心,讓他在這種滾動煩惱的人生,如何安靜下來接受佛法,力行在佛法中,同時利益眾生,這是很重要的。所以「是名無畏憐愍」。菩薩,我們要無畏心、憐憫心入人群,這很重要。

所以「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

但以因緣有
從顛倒生故說
常樂觀如是法相
是名菩薩摩訶薩
第二親近處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我們眾生就是這樣,「因緣有」,引起了眾生的顛倒,這種滾滾動動紅塵,非常的模糊,在顛倒中,這就是眾生。所以,我們要在紅塵中去說法,所以要「常樂觀如是法相」。我們要常常要很細心、用心,很歡喜去觀察這個法,我們要能體會心意,也要能契合佛心,我們就要用慎思、細思,好好常樂。昨天也說過,不是常樂(lo音),是常樂(ngau音),那就是要長時間的喜愛這個法,我們在這個法中,我們深印在這個法中,去體會日常生活不離法,所接觸到的境界,我們要細細思惟,這個相,要如何歸於法?也是同樣是要用心。我們在日常生活,無不都是眼根接觸都是形象,聲音,聲塵、色塵,這都是形象。在這些聲塵、色塵中,顛倒亂,我們要如何,去分析這顛倒的原因,要如何在顛倒中,找出它的真理來。

這就是要在法中去用心,要細思,用慎思,很慎重,很慎重來思惟,這叫做「常樂觀如是法相」。要常常就是很細心,要用很長久的時間,叫做「常樂觀察」,這種世界的一切相,變成了是真理,回歸在真理中,我們要很用心。所以,這個法相,世間所有一切聲色等等的形態,無不都是在法中,我們要去體會出來,「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要很用心,慎思、細思,「思惟修」,所以叫做,「挑柴運水無不是禪」,禪,絕對不只是讓你在那裡坐;我們還是要進入,不入境界,哪知境界的風光是什麼呢?所以我們必定要身體力行。但是我們要用什麼心態,在這個滾滾世間紅塵,紅塵滾滾,我們要如何,才可以讓滾動的人間,變成了寂靜的境界,這就是要用心。

接下來這段文,那就是:「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有菩薩,於後惡世,無怖畏心,欲說是經,應入行處,及親近處。」

爾時
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若有菩薩
於後惡世
無怖畏心
欲說是經
應入行處
及親近處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佛陀已經將前面,我們應該怎樣親近,大概已經向我們說,你要親近這個法,要先預防不要接近的生態,先對我們說,不可接近;然後你要先準備好你的心態,讓你知道這天地宇宙間,它的生態,人間生活的心態,已經前面讓我們一段落,這是在長行文。接下來,因為文重要,意義深,所以就再一次重說偈誦,再一次重說。就是要勸我們如何行安樂行。

此重說偈頌
是謂勸示
謂勸行此安樂行
而示以
身心應安住之處

修行,不是獨善其身,修行是要兼利他人。看從〈譬喻品〉、〈信解品〉,一路一直下來,〈化城喻品〉,無不都是要勸我們,真正要「捨小向大」,轉小為大,所以現在要身體力行,向大乘道走去。

但是大乘道這段路要如何走?要提醒我們。所以「勸行此安樂行」,希望能夠讓我們要持經、傳法,我們要持得很快樂,沒有煩惱。所以我們要「樂」(ngau音),要觀察,要細思、觀察。前面就已經說過了。我們若細思、觀察,才向前走,我們才能夠很安住,安然自在、輕安,無恐畏,向前走,這就是安樂行,很安心向前走。「而示以身心應安住之處」。要來為我們引導,我們身,方向如何走?我們的心要如何穩定下來?這在前面就已經將這個相,有相、無相、無不相,該說的,能說的,已經盡量說。說得夠嗎?其實還不夠,很多很多來不及說,言語道斷,很多,唯有我們的心去體會,真正的,心要「樂觀察」,好好去體會,體會這麼多的法,我們要如何應用在這種,千差萬別的人群煩惱中,要如何去施教。這就是要好好用心,很多法還是需要我們用心。

爾時
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如來欲顯滅後惡世
初發心菩薩行處
親近處
四安樂第一行門
重述前意
以偈敷演
欲令速證安樂解脫
寂靜妙常淨道

「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是佛陀為了要顯現他滅度之後,在這個惡世中,初發心的菩薩,要如何去身體力行?資深的大菩薩,當然就不用擔心了,道心堅定,佛法深體解。但是,佛法要不斷不斷,永續傳下去,就是要教導眾生,人人都能夠進入,這個覺悟的境界,過程一定就是要行過菩薩道,要走過菩薩道才能夠徹底覺悟,要覺悟,才不會再墮落。所以,菩薩道是必經之道,希望人人要啟發這念心。所以,初接觸到的,那叫做「初發心」。初接觸到佛法,在小乘法,已經了解了佛法的真諦,開始就要再對他鼓勵:「你了解佛法,佛法難得,人身要解脫,不要再來輪迴,來輪迴是乘願來度眾生的。」所以,要鼓勵他發大心;人人都有初發心的這個過程,初發心的菩薩要如何向前走?所以應該要親近,親近什麼樣的人?不該親近的,前面已經說過了;該親近的,是要向什麼法、什麼方向走?所以「親近處四安樂」,應該親近的是什麼善知識,而且這安樂行有四種方法,要讓我們安安穩穩、輕安自在走過這條菩薩道。

所以,「重述前意」,才叫做「重宣此義」。以偈再敷演,再說,詳細再說一次。「欲令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淨道」。希望人人都能夠,能夠這樣趕緊體會,趕緊心安定下來,能夠解脫,讓我們的心境寂靜,體會到那種妙,非常的奧妙,無始無終,這個清靜妙常的淨土,如何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來。所以,前面的經文又有,「若有菩薩,於後惡世」。

若有菩薩
於後惡世:
若有佛子
行菩薩道者
於佛滅後
於濁惡世中

這是前面的文,現在重說,就是「若有佛子,行菩薩道者,於佛滅後,於濁惡世中」。佛陀若滅度之後,這些弟子在這個濁惡世中,要如何去行菩薩道?還是再說,就要用「無怖畏心,欲說是經」。可還記得文殊菩薩他就是問:「未來的世間這麼的濁惡,未來所遇到的,不只是社會人,世俗人的濁惡,連比丘等等,也這樣在誹謗大乘法。若是像這樣,要怎麼辦?會遇到這些,不如請佛陀來講說,要如何避免這個濁惡的形態。要用什麼心來面對?」因為文殊菩薩說出了,佛陀才開始引法來開導我們,大家若還記得。

所以,說過了,怖畏,要怎麼樣能夠除去「怖畏心」?那就是要讓大家心安住。所以,我們要行菩薩道,就要先沒有怖畏心。我們要準備,心理先準備好,我不怕。「你要修行,修行這條路很辛苦哦!」發心要修行的人,他就說:「我不怕。」「不怕,是永恆的哦!不是現在不怕而已,我們的修行是很辛苦哦!」「是啊!我不怕。」這樣,再三的「不怕」,才是真正穩定他的心,再辛苦,他都願意在群眾中,承擔他的責任,這就是無怖畏心。明明知道修行是很辛苦,明明知道滾滾世間,紅塵濛霧,但是他願意,他知道;知道,他就能夠謹慎,保護這念心。

無怖畏心
欲說是經:
既發菩提心
欲說如是妙法華經
應是以無怖畏心
住於忍辱地
心不驚不懼

所以,「無怖畏心,欲說是經」。既發心了,「既發菩提心」,所以「欲說如是妙法華經,應以無怖畏心,住於忍辱地,心不驚不懼」。我既然發心了,這個大乘道,不只是聽,我還要去說,這就是發心,發菩薩心。因為要持這部經在濁惡世中,所遇到的環境,環境重重;你不是要說而已,你還要去身體力行,所以遇到的是重重的困難。所以「應是以無怖畏心」,我們應該明明知道很困難,我們要無怖畏心,向前走。所以,「住於忍辱地」。碰到環境困難,我們就要忍,忍辱,我們的心要住在忍辱地。我們的心地要忍辱,所以「心不驚不懼」。「應入行處,及親近處」。

應入行處
及親近處:
即前文中
一切勝行具足圓滿
若非諸聲聞、緣覺
菩薩之所能及者
是名菩薩行處、
親近之處

我們應該要進入「行處」,不是光是說,我們要身體力行,這是佛陀已經這樣說了。可見我們《法華經》裡面,是有多少,在我們現在在身體力行,無不都是人間菩薩,不怕辛苦而投入的,這就是在行入,「應入行處」。這是我們能夠印證。我們不斷在親近,親近眾生,親近善知識。所以前文所說的,「一切勝行」,就是很殊勝的行為,我們已經慢慢已經進入了。

所以,「具足圓滿」。就是要經過「聲聞」,你了解法了,而且再經過了「緣覺」,你已經了解因緣,這個因緣道理你清楚了,你開始就要向於菩薩道走。這就是若沒有經歷過這些,我們的能力實在是沒有辦法,能夠承擔這麼重的責任,在人間中。所以我們必定要按照規矩,修行過來,就能夠在這個「菩薩行處」。其實,菩薩行處,就是經過了這些過程,都已經過。法,你也有聽了,了解道理了,我歡喜了,我願意接受,我願意投入,我願意付出。這全都是這樣經過,這就是「菩薩所親近處」。

「常離國王,及國王子、大臣官長,兇險戲者,及旃陀羅、外道梵志。」

常離國王
及國王子
大臣官長
兇險戲者
及旃陀羅
外道梵志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我們都已經了解、看到了,佛陀對我們說,不要去親近,這就是預防,你要預防,你要行菩薩道,你要經過很多很多的考驗,但是你若要避免,就是要避免這些,要離開國王、王子、大臣、官長。因為「王」,凡是叫做「王」,那就是威力,他有威力,他掌權,全國的權就是掌在他的手中。所以過去有說:「國王一怒,伏屍萬里」,你是領導人的人,心向一偏差,去動了戰爭,對人民悲慘的景象,就是這樣人禍發生。所以,這權力很大,權威性很強,所以我們不要去接近。

我們若接近,可能國王的威力,王子、儲君,或者是大臣,乘這個權勢,王子他有勢力,他仗勢,還有國王的親戚等等,這全都是有仗權勢的機會。所以,我們也不要去攀緣,或者是郡官,或者是縣官等等,我們也不用刻意去攀緣,因為他們全都有權勢。不要為了說:「來去跟他攀緣、靠近,我就能夠得到權勢。」不要,我們沒有想要去仗勢,不用要仗勢力,用平常心,也不用去攀緣。所以,我們要去靠近,恐怕我們會「仗勢惱他,增長傲慢損德」。這就是我們要避離,不要一直要去仗勢,靠近有勢力的人,不可。我們若這樣去靠近,我們的習氣會變成了仗勢,去用這個勢力去壓迫人家,不可!所以,我們若這樣,我們會愈增長我們的傲慢,損害我們的德,所以我們要很小心。

常離國王
及國王子
大臣官長:
王有威力
王子、儲君、
大臣乘權勢
郡縣官長
各有權勢
恐或親近
仗勢惱他
增長傲慢損德

「兇險戲者」。兇險戲,嬉戲,若像這樣,以及「旃陀羅」,前面我們也有說過了,就是世間的邪術,以及「刀杖等戲」,這種的人。還有「諸屠儈者」,就是「屠」,操這個屠業的人,這前面都說過了。這些人,心惡,沒有慈悲心,我們應該要避離。「悉令遠離」,要避離,「不可親近」。

兇險戲者
及旃陀羅:
即世邪術
刀杖等戲
諸屠儈者
是等心惡
悉令遠離
不可親近

「外道梵志」也是,就是外道也有出家,出家的梵志,在梵志裡面也有多不合。有的是順世間的欲、享受的法;有的是「反」,相反,所以全都有左右分別。有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等等,很多的外道教。我們也不要想:我能夠將你度過來,不可。我們的能力還不夠,本欲度眾生,還會再反被眾生度過去。所以,我們不要認為,我的力已經很足了,不要有這個傲慢、驕傲的心志。

外道梵志:
外道出家
行梵志者
道不同故
不相為謀
莫要親近

我們還是,佛法要好好吸收,我們要身體力行,人群中體會眾生煩惱。眾生無明煩惱,我們能夠有多少的法,能夠對他用語言宣說,這樣比較順。所以,該避免的,我們要避免,不要這樣自大、仗勢,最怕的就是自大、仗勢。

所以佛陀要我們遠離國王,及國王子、大臣、官長等等,這些兇險戲搏,我們全都要遠離,所以我們要提防;我們要身心健康,我們就要預防。所以「三無漏學」,「戒」,就是防非止惡,讓我們的心定下來,我們才有辦法,發揮智慧在人群中,人群中的煩惱,讓我們的見識更了解,這個世態到底是什麼樣?我們要用什麼法,去歷練出來度眾生的法,法度眾生,這就是我們要時時要細思,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