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kdtima
Branch: 吉打分會
🌸以病為師學中覺 守護生命志不移
為了感恩吉打人醫團隊的付出,人醫會邀約大家在元宵節回到靜思堂慶團圓,同時鼓勵在職的醫護人員加入人醫行列,共同為人間拔除病苦,傳承人本醫療的精神。
感恩香積菩薩用心准備了美味、豐富的晚餐,醫護人員皆是歡喜享用。感恩晚會開始,主持人楊千卉(明璿)醫師帶動大家互相問候,以玩遊戲的方式認識彼此。首先由陳湘寧(明誠)醫師與新來的醫護人員分享慈濟的緣起,接著慈濟洗腎中心護士以戲劇帶出竹筒歲月的精神。社區醫療護士碧昆(明珣)與黃秀葉(懿晞)師姊分享與慈善結合關懷的臨終個案。大家聽了都很感動。
🌸人醫分享心得
鄭珍梅醫師去年第一次回台參加人醫年會,能回到心靈的故鄉,還見到了各國的人醫,聽到精彩的講壇,皆讓她流連忘返。蔡明潔醫師人生坎坷,因為入經藏而走入慈濟,她很感恩慈濟讓她走出心中的陰霾,發願要志為人醫,服務社會。印裔納維恩醫師在蔡明潔醫師的邀請下前來。原來他曾在森美蘭州領過竹筒,今天特地將竹筒帶來,要捐給慈濟。
莊菀佳(慮昶)醫師再次與大家分享竹筒歲月的重要性,呼籲大家一起來點滴匯聚愛心。她期待出席的醫護人員都能從今晚的分享當中學習慈濟的醫療人文,將「以病為師、以人為本」的理念用在每日的行醫路上,讓更多的病人能因此得到更有愛心的服務。
🌸參與者心得滿滿
何國全醫師認識慈濟已有三十幾年;曾經聽過一句靜思語–「生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當時尚年輕的他血氣方剛,那句靜思語就一直在影響著他。而今晚再次回到靜思堂,他歡喜學到了另一句靜思語–「人 因病而貧,因貧而苦」讓他深有感觸。身為醫師,能減少病人的病痛,從而減輕他們的苦難,這是很有價值的。醫生們在醫院裡看病,當病人離開了醫院,醫生就不知病人在家裡過得怎樣了。社區志工做家訪的畫面讓他很感動,當病人後續在家裡遇到了什麼問題,依然會有醫護人員持續關懷著他們。
年輕的陳順健醫師分享,第一次參加了人醫會的活動,感恩莊醫師的接引,讓他認識了慈濟。從家訪的分享中,他發覺慈濟是不分種族、宗教的。他期許往後能參加家訪;只要自己願意付出一份心去幫助病人,就能幫助到這些需要幫助的人。
甘加醫師曾在2004年的海嘯賑災受邀到斯里蘭卡當志工,那是她第一次与慈濟接触。在斯里蘭卡賑災時,她親眼看到了慈濟的精神,對她來說時大開眼界了。慈濟人積極幫助他人,就像是一個大家庭。志工積極為社區做了很多事情,而且不分種族、宗教,讓她非常感動。回到馬來西亞之後,她曾想過要來當志工,但因為工作繁忙,只能間中捐款,幕後幫助志工。聽聞尼泊爾有了慈濟的義診,她也發心想在那裡當志工。
腎友楊木欽師兄雖然洗腎了,但他依然熱愛歌唱,今晚獻上這一首「感恩、尊重、愛」。他分享,這首歌很有意義,裡面有感恩、尊重,還有愛,三個匯聚起來就成為一個「大愛」,我們要將愛都散播出去。唱這首歌的時候,他也是要向醫師們說一聲謝謝,感恩他們的付出。
當晚共有八十八位醫護人員及志工出席,期待透過人醫的分享,讓大家能將醫療人文納入行醫之路,造福更多病人,一起來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





20250212_2025年2月12日_馬來西亞吉打分會_人醫會元宵慶團圓.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