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0_吉打佛教慈济幼儿园【回归心灵的家】

Community: kdkd
Branch: 吉打分會

每年慈济周年庆期间,慈济幼儿园都有『回归心灵的家』的活动。教职员与教育志工带着幼儿园小朋友回到我们心灵的家—静思堂,大爱妈妈和老师们带着幼儿们巡礼静思堂并讲解每个空间设计代表的意义。除了参观静思堂的每个角落也透过体验活动,学习 证严上人克己、克勤及克难的精神,体验 上人及精舍师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

幼儿体验克俭生活—六次生命的纸张
勇气班老师讲解与接受慈济家风:克己、克勤、克俭、克难精神,师太上人都是非常克俭不浪费任何一个资源。让幼儿们了解在生活习惯上也要警惕自己不浪费资源。老师让孩子们学习与体验六次生命的纸张,也让孩子们了解一张纸来得不易,亲手制作再生纸。

幼儿体验克难生活—炒师太饭配咸豆干及制作蜡烛
老师向孩子们讲述慈济故事,“一滩血”的故事也让孩子们了解慈济募集的善款都拿去帮有需要的人,师太上人及精舍师父们都只买五角钱的豆干用盐腌制,然后一小块咸豆干配饭吃,过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克难生活,孩子们也才知道“师公饭”就是师太上人与精舍师父早期常常吃的饭。

老师为了让毅力班幼儿们亲自体验煮“师公饭”,先让他们把豆干切好撒上盐巴腌制成咸豆干,再来切姜丝到翻炒饭都耐心地引导着幼儿们烹煮。在翻炒姜丝饭时香味四溢,孩子们边炒边忍不住咽口水,地说道:“嗯,好香!很香!我想吃师公饭,好想吃!”。

幼儿们也了解 师太上人与精舍师父们都是自立更生也秉承『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信念,从耕作劳务及各种手工维持常住简单的生活,缝制婴儿鞋、种稻子、糊水泥袋、蜡烛、手套、谷粉等至今已经超过三十多种的工作。孩子也体验用维多精罐子制作蜡烛,从中更体会 师太上人自力耕生的艰辛。

竹筒岁月—奶瓶扑满
老师分享竹筒岁月的故事及奶瓶扑满故事让幼儿们了解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小,不过大家有心一起来帮忙,也可以成就大事。信心班幼儿们也决定把自己的奶瓶捐出来,以自己奶瓶制作成爱心扑满,每个人小小的力量,也可以募集大家的爱心。

描绘静思堂
勇气班孩子在老师带领下到静思堂对面环保教育站望向吉打静思堂,孩子们以稚嫩纯真一笔一画绘出自己心中的静思堂。

环保资源分类
环保教育站向环保志工学习资源回收分类,铝罐、宝特瓶、纸张、塑料等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幼儿们开始动手资源分类,这趟环保学习,相信幼儿们有所收获,能响应环保善举。

一趟心灵之旅,透过亲身体验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洒下美善种子,发心立願学习 师太上人的精神,更期许孩子将来能成为社会的栋梁。

 

巡礼静思堂

制作再生纸

烹煮师公饭

制作蜡烛

制作奶瓶扑满

描绘静思堂

学习资源回收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