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mymy
Branch: 馬來西亞分會
二〇二五年五月十二日,四百九十六位四園校友親子人文班與社區人文學校親子陸續抵達靜思堂與教育中心,共同參與一年一度的「三節合一」慶典活動。清晨,親子們依年齡分別於各報到點集合:慈幼組於教育中心,校友慈少組與人文學校親子則於靜思堂,活動正式展開。
【佛恩】禮拜法華經序品・浴佛典禮・佛陀的故事
校友慈少親子與社區人文學校親子一同恭敬禮拜《法華經序品》。儘管孩子們尚未能完全理解經文涵義,但透過唱誦與跪拜,心靈逐漸沉澱,體會到莊嚴法喜。隨後,大家以虔誠與歡喜心情參與浴佛典禮,讓佛法洗滌心靈,感念佛恩,並為自己與他人祈福。
因應人數眾多,浴佛典禮分為兩個時段進行。慈幼組則於第二時段進行浴佛儀式。孩子們在師資引導下,自教育中心有序前往靜思堂。平日活潑好動的他們,此刻被道場的莊嚴氛圍所攝,安靜地隨著父母一起誠心浴佛。浴佛前,師資們分享《佛陀的故事》,讓孩子們更深入認識佛典內容與佛教歷史,增進學習的厚度與信仰的連結。
【眾生恩】竹筒歲月
活動現場,師資引用靜思語:「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一分虔誠的愛心」,講述證嚴上人於五十九年前如何啟動「竹筒歲月」運動,以每日五毛錢的善行,點燃助人的希望。透過《菜市小劇場》戲劇演繹與《貧婆點燈供佛》的故事,孩子們進一步體悟「小錢行大善」的真諦。
師資們也鼓勵孩子們養成日行一善的習慣,日日投竹筒、日日發善念,從小種下慈悲與助人的種子。
【父母恩】手語傳情・親子奉茶
慈幼組與家長們於教育中心參與《手語裡的愛》活動。大家分組至各教室學習手語,家長學習《路要自己走》,慈幼則學習《媽媽》。儘管許多家長是首次接觸手語,但個個用心投入。親子雙方互相演繹手語,用行動傳達心中的愛。孩子們鮮少見到父母以手語表達對自己的情感,當下眼神專注、深深沉浸於其中。緊接著,孩子們送上《一筆丫丫》按摩,感恩父母的辛勞與養育之恩。最後,親子互道感恩與祝福,在滿滿溫情中,彼此更加靠近。
校友與社區人文學校慈少組與家長則在靜思堂進行《爸媽心中話》互動遊戲。透過答題與動作互動,如:擁抱、握手,親子間展開溝通與理解,氣氛熱絡而溫馨。活動尾聲,伴隨《跪羊圖》的旋律,慈少們小心捧著茶杯,雙膝跪地,向父母奉上一杯感恩茶,以行動表達孝心與敬愛。
在這感恩的季節中,透過「佛恩、父母恩、眾生恩」三重教育主軸,孩子與父母共同學習與成長。活動不僅傳承了孝道與慈悲,更讓善念在每個家庭中生根、發芽。





20250512_202450512_四園慈濟幼兒園校友親子人文班與社區人文學校_浴佛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