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myeducationmission
Branch: 馬來西亞分會
慈少班《启航者计划》生活营 第二日亮点回顾
營隊的第二天,在一個寧靜的清晨中展開。一天的旅程由一場生活體驗出發,走過身體練習、心靈沉澱與團隊實作,學員在不同情境下探索自我,也逐步建立起對他人與世界的感知能力。這不是單純的活動堆疊,而是一個個階段性啟發的過程,從外在體驗逐步走向內在認識,讓學員透過行動理解學習,透過互動認識彼此,也更靠近自己。
一早的活動,是由學姐黃萱凌帶隊前往傳統菜市場採購。學員手中握著分配的菜單與預算,在喧鬧的人聲與琳瑯滿目的攤位中穿梭。這個任務對大多數人而言並不容易——需要與陌生人對話、比較價格、辨認食材,有些人一開始不知所措,但在彼此討論與學長姐引導下,逐漸建立信心,開始詢問、決定,最後順利完成採購任務。值得一提的是,回程途中有學員發現路邊一群螞蟻正密集地搬運食物。這個偶然的景象,讓整隊人駐足觀察良久。這場意外的自然觀察,成了無聲卻深刻的引導——小小生命中所展現的秩序、耐性與團隊精神,讓人感受到:學習,無所不在。
回到營隊場地後,緊接著展開由張曉晶老師帶領的戲劇課——《實力會說話》。這堂課不同於傳統授課,從一開始老師就讓學員放下課桌椅、騰出身體的空間。張老師以「你可以主宰自己的身體」為起點,帶領大家從最基本的肢體覺察做起。行走、停下、轉身、凝視……看似簡單的指令,卻在反覆練習中,讓學員發現自己對身體的掌控其實並不如想像中自然。有的學員一開始動作僵硬、不好意思,但在老師耐心引導下,逐漸開始放鬆,嘗試用身體「說話」。
課堂中的一個重點練習是「眼神交流」:兩兩一組,互相直視,不說話,卻要傳遞一個訊息。這對習慣低頭滑手機的學生來說,是難得的體驗。透過戲劇的方式,學員不只是練習表達,也更清楚認識了自己,發現原來自信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可以經由身體、表情與態度一點一滴地練習出來。
午後的活動安排轉向靜態與內省,分別是茶道與黑白棋的體驗。兩項活動在氣氛上都講求專注與沉穩,為上午的動態課程帶來一個緩慢、安定的節奏。在茶道空間中,老師不急著教泡茶的技巧,而是從最簡單的呼吸帶領學員回到當下。老師輕聲地說,能夠呼吸,本身就是一種被賦予的恩典。呼吸不因貧富而有別,它平等地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也因此,能安靜地坐在這裡、聞茶香、感受茶湯的溫度,便值得感恩。這樣的話語,不帶訓誡,卻在無形中打開了學員內心的縫隙,讓人開始看見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細節。
此外,學員正一一落子。黑與白交錯的棋盤,不再只是比賽輸贏的場地,而是個人成長的映照。老師引導他們思考,每一顆棋子的落下,是否像極了人生中的一次選擇?那不是單純的策略,而是關於你此刻怎麼看自己、怎麼面對未來。沒有人能預知所有結果,但正因如此,當你選擇了、放下了,就要學會承擔——這便是「落子無悔」。
整個過程中,老師以溫和卻堅定的方式,讓學員在行棋之間慢慢體會:有些決定,是沒辦法回頭的,有些經歷,是必須經過才能懂得。而當你敢於落子,代表你已經準備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些話語不多,卻留在心裡很久。沒有大聲說教,卻讓人在平靜中感到震動。那一顆顆落下的棋子,如實地映照出學員心中的轉折與勇氣——看見自己、接受自己,然後繼續向前。
用完午齋後,迎來學長姐精心設計的營歌與手語教學。《別害怕去夢想》這首歌旋律輕快,歌詞傳達勇敢追夢的意涵。學長姐帶領學員邊唱邊比手語,還設計了互動遊戲幫助記憶與熟練。學員從一開始的生疏、害羞,到後來越來越投入,能完整唱完一整首並配合動作。這不僅是記憶訓練,更是一場突破自我的練習——學員要在眾人面前表達,要克服動作做錯的尷尬,要對自己說「我可以」。活動中,有人主動帶隊練習,也有人在遊戲過程中給同伴鼓勵。這些不經意的小動作,都讓彼此之間的連結更加緊密,也讓團體的氣氛變得更有活力與支持感。
完成手語練習與遊戲後,學員們迎來當天下午最具挑戰性與成就感的活動——「國際蔬食宴」。這不僅是一場集體料理的任務,更是一場融合團隊協作、資源管理與實際操作的體驗式學習。活動由課務團隊說明任務內容與規則:學員需在指定時間內完成從生火、烹飪、場地維護、器具清理到成果擺盤的全套流程。過程中會共享有限的炊具與調味資源,因此各小組必須分工合作、靈活應變,在有限條件中完成料理挑戰。
陽光尚在的下午,各小組在戶外草地上迅速展開行動。有人忙著升火,有人開始洗切食材,有人四處奔走借鍋借鹽。火焰難以掌握、器具輪流使用、人力有限,學員們邊討論邊調整策略。場面既混亂又熱鬧,卻也充滿活力與嘗試。
正當一切進行得如火如荼,天空突然變了臉,細雨初落,轉眼間便成急雨。有人慌忙將食材、器具與半熟的料理移進室內,有的趕緊幫忙搬柴火,有的用袋子護住鍋蓋。而就在混亂中,有學員站在雨中,撐著傘,一手持傘、一手翻炒鍋裡的炒飯——他們的專注與堅持讓旁人動容,也讓這場蔬食宴添上一筆難忘的篇章。
轉移到室內後,學員重新整理桌面、調整流程,在有限空間中繼續未完的料理任務。沒有人抱怨、沒有人放棄,一雙雙手熟練地協作著,讓鍋裡的菜香一點點重新飄出來。過程雖然混亂,但正是這樣的不完美與突發,讓學員真正感受到合作的真實與動力。
料理完成後,眾人回到草地中央圍坐,由主持的學長姐萱凌與佳宜帶領分享成果。每組輪流介紹自己的菜色與料理過程,有的分享創意靈感,有的幽默描述雨中作戰的「英勇故事」,全場笑聲與掌聲不斷。這些菜,不只是食物,更是故事,是團隊努力的見證。
這一場蔬食宴,學員們不只學會了煮菜,更體會到合作的精神、溝通的技巧與面對變數時的冷靜與創造力。尤其那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在許多人心中留下了一場難以磨滅的記憶——不是挫折,而是一場共同經歷過、並肩面對過的挑戰。
這一天的體驗,或許只是人生長路中的短暫片段,但正是這些片段,一點一滴構成了學員們內心更深一層的覺察與理解。他們開始看見自己的勇氣,也開始學習尊重他人的節奏。
從外在的行動出發,最終回到內在的沉澱。這正是啟航的第一步——向內走,才有力氣向前行。
活动:高中生生命教育慈少班「启航者计划」三天两夜生活营
日期:6-8/6/2025
地点:槟城教育中心
撰文:李雪琴
摄影:颜文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