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5月19日】內修淨行外修諸善

Community:
Branch:

『富足人生當惜福,有福同享受人敬,黠慧燃燈照菩提,正道妙法無等比。』

 
知足,就是最富有的人生。知足,自然有餘,還能夠幫助別人、造福人群,這是最富足的人生。假使我們一直覺得,『不夠啦!我若要幫助人,也要等到我﹃有餘﹄的時候。』人生,什麼時候才有餘?我們若不及時行善造福,只為了賺錢,就會永遠嫌不夠,白白浪費了一輩子。每天若能夠為善造福,就是我們得到的生命價值。
 
有福,我們要和大家同享。光是我一個人富,我一個人有福,周圍的人人都是貧,這樣我們也不會快樂。所謂『擇不處仁,焉得智。』我們選擇住的地方,是要很富有的社區、富有的社會、富有的國家;富有什麼呢?富有德。所謂『德潤身,富潤屋。』若住家的周圍,人人都在造善,人人都在造福,這樣的環境是最富有,這個國家就是最富強的國家。同樣的,人人造福、人人富而有德,就是最有福的人生。所以,『有福同享受人敬』,彼此之間有愛、有敬,這不就是最幸福的人生嗎?
 
除了福以外還需要智慧,『黠慧燃燈照菩提』。智慧就像燈火一樣,人人心靈的富有是人間的光明。所以『黠慧燃燈』,用我們的智慧、用我們的心來看世間。就像從這一大盞的燈火,將它引過來,我們的心地也光明起來了。千千萬萬人引這盞燈,千千萬萬人的心燈都亮起來,不就是整個社會、人間,都有行、有福、有德嗎?這是佛陀為一大事來人間,引導眾生一條路,那就是菩提道。
 
我們將心燈點亮,自然就看到這條路了,所以說『黠慧燃燈照菩提』。這條菩提道路,我們照亮了,不只自己走,還可以讓大家走得很光明、很安全的路。所以我們要發心將路鋪得平。
 
這就是我們如何學做人。持五戒、行十善,還要多聞法,瞭解之後,將我們的心時時朝著正向、正道,讓心不再受污染。若欲念生起,就是煩惱複製;若心很清淨了,瞭解了道理,佛陀還教我們行六波羅密。
 
『自利』,我們自己的心已經覺悟了、瞭解了,道理清楚了;就要去『利他』,趕緊引導人人走入很直的菩提道來,用你的智慧引導人人走入正道。『正道妙法』是康莊大道,讓我們走得非常安穩,這是最微妙『無等比』。
 
讓人人和我們一樣,能夠歡喜接觸佛法,實在是最歡喜的事情,這就是『正道妙法無等比』,這是我們日日要用心。
 
幾天來,一直描述著那位長者,是譬喻我們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他覺悟之後,用種種的方法,希望能夠保持人人的心靈自性。『你喜歡小車、中型的車、大型的車,來,快出來,全部都要給你們。』出來外面了,他就輔導他們:『你看,這輛大車這麼大,裡面裝潢得很富麗堂皇,有非常多珍奇、很好玩的東西。看,你愛什麼樣的車?』希望人人所選擇的是這輛最富有的大車。

 
下面這段經文再次表達,『又於其上張設幰蓋,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寶繩交絡,垂諸華纓,重敷婉筵,安置丹枕。』

 
⊙幰蓋:喻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覆蓋一切。

 
這輛大車除了裡面裝飾的很美,在這輛車的上面還『張設幰蓋』,用美麗的紗帳罩著,保護這個環境,不要讓蚊蠅進來。所說的『幰蓋』,很莊嚴,是譬喻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來覆蓋一切,保護著我們人人的心要很健康。健康的心要很美,最美的心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若有慈心、有悲心,你看人人都會有愛,希望人人幸福、希望人人平安,若人人有苦有難,就會不忍心。『同體大悲』、『人傷我痛,人苦我悲』,視別人的幸福為自己的幸福一般。既然他的幸福是我們的幸福,我們應該要創造幸福給人人,這叫做大慈。我們不忍心眾生的苦難,不忍心任何一個眾生受苦。他有苦,就和我有苦一樣,要如何讓這些人的苦趕緊去除,拔除了他的苦難,就是拔除我們心的苦難,這叫做慈悲。
 
『喜』,看到大家幸福,我歡喜。看到別人有所缺乏,就趕緊『捨』給他,讓他能滿足無匱乏。這叫做慈悲喜捨。
 
大慈無悔,我們付出,一點都不後悔。大悲無怨,為眾生付出,一點都不埋怨。大喜無憂,我們為眾生付出,不為自己,不會去考慮個人的得失,只要人人幸福就對了。我們願意捨,為眾生捨而無求,付出無所求。這叫做慈、悲、喜、捨,也就是四無量心。
 
付出,從我們的內心,源源不絕像湧泉,你如何付出就如何富有,這是譬喻『幰蓋』,覆蓋了一切、保護一切,保護眾生必定要慈悲喜捨,還要有很開闊的、無量的心。

 
⊙寶繩交絡:寶繩喻四弘誓願。為不忍眾生苦,必修無生法忍,則內修淨行,斷盡諸惡言『功』,外修諸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不致散失,故有交絡之義。

 
再來就是『寶繩交絡』。『寶繩』譬喻四弘誓願。不忍眾生有苦難,所以我們發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要度眾生。『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入眾生群不能有煩惱心,還要保護我們的心清淨。在苦難眾生中,要見苦知福,要愈做愈歡喜,就是要生起不忍的心,不忍眾生有苦難,所以我們要修行,修出那分『無生法忍』。
 
不論是在世間的大環境,或是人與人之間,讓我們很難受,也要繼續忍下去。不論是大乾坤的四大不調,或是小乾坤、人與人之間的心不調和,我們聽到什麼聲音、看到什麼臉色都要忍。在這個苦難中、煩惱中,我們的心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保持著這念心,這叫做『無生法忍』。我們自然內修淨行,斷盡諸惡,這樣叫做『功』。
 
『外修諸善滿曰德』。有很多、很多的善,行一切善、造一切福,在人間所有的善法,我們都很圓滿,就是對人也都很圓滿,這叫做『德』。常常說,做人若成功,做事情就成功,自然道理就圓滿。所以,人若做得圓,事就會圓;事若圓,道理就圓,這也叫做『德』。人格圓滿就是『德行』。
 
對內,我們有修行;對外,我們有行善造福。這樣凝聚、完全圓滿,沒有散失掉;內有修、外有行,沒有散失『功德』,這是『交絡』的意思,所以『不致散失,故有交絡之義』。
 
『寶繩交絡』,就是一切層層覆覆,裡裡外外用功,身體力行、內外一致不散失。

 
⊙垂諸華纓:諸華纓喻布施、愛語、同事、利行之四攝法。

 
接下來,再說『垂諸華纓』。『諸華纓』譬喻布施、愛語、同事、利行,四攝法。

 
⊙一、布施攝:謂若有眾生,樂財則布施財、樂法則布施法,生淨愛之道。

 
我們富而有餘,應該要布施。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是身外物,我們都願意給人。『工作,你做不來,沒關係,我來幫你一起做』,『地板這麼大一片,你掃不完,來,我幫你掃。』等等,這麼輕微、簡單,凡事我們若願意這樣付出,都肯去幫忙,這都叫做『布施』。

 
⊙二、愛語攝:謂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大愛之道。

 
愛語。因為你平時很願意幫忙人,而且說話都很有道理;有人起煩惱,我們就趕快膚慰他;有不懂的地方,我們趕緊引導他。這都叫做『愛語』。

 
⊙三、同事攝:謂以法眼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分形示現,使同其所作霑利益,由是受道。

 
再來就是『同事』。天下間,不只是大家在一起,我們還有志一同來做同一件事情,這叫做同事。有緣在一起,難免有人、事、物等等問題,我們若能夠行有餘力就多幫忙、多引導,我們得到法,就多分享,這樣就是同事度。

 
⊙四、利行攝:謂起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使由此生大愛之道。

 
再來就是『利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利益眾生,這是我們修行的方向。
 
所以布施、愛語、同事、利行等等,是我們必行之道,也就是菩薩道。

 
⊙重敷婉筵:『婉』,華美姿態;『筵』,鋪地席而坐,喻為安穩之處。

 
重敷婉筵。『婉』是很華麗的裝飾。『筵』就是鋪地席,不只上面裝飾得很美,在地面也鋪得很平坦,走起來很安穩、坐起來很舒服。

 
⊙安置丹枕:『丹枕』止息之具,喻赤誠之心,滅受想定;或通指一切禪定言,以三業清淨,因戒生定故有諸禪。以上釋大車。

 
一切都是不捨眾生,希望讓眾生能夠平安,能夠有一個安身立地的地方。所以『安置丹枕』表示我們所做的一切,除了好好用心讓大家有休息的地方,還用一片赤誠的心去招待。
 
就像修行者,要滅掉『受』、『想』,我們心的煩惱若滅掉,所接受來的或是所想的,都能夠很穩定,不會因外面的境界誘引就起心動念。我們在這個穩定環境中,心也應該定,正思、正見、正道。我們一切的三業之惡完全戒除,所產生出來就是戒、定、慧,這就是禪。
 
『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周匝欄楯,四面懸鈴。又於其上張設幰蓋,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寶繩交絡,垂諸華纓,重敷婉筵,安置丹枕。』
 
這段經文,無非是希望我們能夠人人選擇這輛大車,就是行大乘法,行在菩薩道中,能夠自度度人。就像這輛大車裝修起來這麼富麗堂皇、這麼安穩、這麼美的境界,是我們內心的境界一樣。
 
各位菩薩,法是很微妙,要好好用心,日日精進、時時精進,那就是一念──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