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05月21日】慈予安心 悲拔苦難

Community:
Branch:

上人開示,真正的人間,就是要有慈悲心。「佛陀所教育我們是『慈』,給予人世間的平安;『悲』是拔除苦難人的苦難,這種的慈悲是人間菩薩。」(攝影者:張清文)

【證嚴上人5月21日志工早會開示】
「每一天,我們都以虔誠的心在祈禱,但願人人虔誠的心,上達諸佛菩薩、諸天護法聽。」虔誠祈禱,為的不只是向諸佛、菩薩告禱,更是調和自己的心念,與大自然趨於祥和。

5月21日志工早會,證嚴上人曉籲大眾,氣候要能調順,才能國泰民安,要國泰民安,除了氣候調順外,還要人心平和。

「人啊!真是心力很強,人與人之間這一股心力會合起來,那一股力量可大了——愛的能量大,自然社會人民都是會過得平安;假如人心不調和,社會就是不安。」

印馬合議供庇護 以愛穩定安人心

近日國際媒體關注東南亞海上難民的悲慘處境,從緬甸出離的難民船在馬來西亞與印尼之間的海面飄盪,卻遭到相關政府單位拒絕予以接納;然而,印尼亞齊省居民主動提供人道援助、補給糧食飲水之後,現在又傳出好消息,馬來西亞與印尼政府已決定簽訂協議,共同為這一群海上難民伸出援手。

「一群無辜的難民,無法在他們的國度生存下去,為了要保存生命,冒了這麼大危險,人海茫茫,方向在哪裡不知,多苦難的眾生,漂流在海上的難民,在陸地上經歷過了那麼艱辛困苦,都是要尋找一個庇護的地方,也都是在違法邊界裡所受的日子,所過的一無所有,也是苦難真慘,很悲戚。」

上人不捨難民們的處境,但仔細探索難民們被迫離開家園的因素,仍與人心脫不了關係。

「都是因為人心不調和,才造成人禍悲戚,苦難人都是無處安居,真的是人禍。要如何讓他平安?讓人人有去的去向跟安住的地方?這要靠人的愛心。馬來西亞跟印尼真的也很難得,簽下這一年可以收容居民,這也是功德無量。但是一年以後呢?普天下人心能平和嗎?不會再發生嗎?這樣苦難的流浪人,這實在是人心不安定,人心不安住在愛,這種不安定的人間還是會繼續發生。」

緊急救難漸和緩 中長援助刻開展

人心若無法安住於愛,天災人禍所造成的苦難,更會形成雪上加霜;反之若能將人間彼此的愛心發揮出來,就能聚小善成大愛,綿延不絕。

「尼泊爾地震到現在也快要一個月,二十多天,慈濟人一波波的往前進,到了尼泊爾,我們現在已經是第五梯次了。」

在各國援助團隊紛紛準備撤離之際,慈濟仍持續送愛,第五梯次賑災醫療團昨日(5/20)出發,經過長途飛行與轉機,終於在今日清晨抵達加德滿都,加入仍停留在當地的賑災團,一起為災民付出。

「當地已經快一個月,國際救災團體也開始要慢慢撤離,美國昨天就宣布可以撤離了;但是慈濟人中長程現在才要展開、開始,緊急的救濟已經慢慢緩和下來,慈濟人還要在當地,要看他們的中長期。」

配合民情建堅屋 二十年情誼不變

當急難救助的資源已陸續到位,中長期的規劃要如何執行,更需要與當地的風土民情結合,才能確實有效。慈濟賑災團隊也派出小組,前往1995年慈濟為尼泊爾南部三縣遭受大水災所援建的四個慈濟村進行勘查、關懷,也了解過往慈濟長期援助工作的成果。

「二十二年前,我們到了尼泊爾,佛陀的故鄉去急難救助,中長期規劃,幫他們蓋起了慈濟村,三個縣四個村。他們(賑災團員)用三天的時間,走入了第一、二、三、四個村都去看了,看到了這一波地震都安然無恙,極少數有裂,可是不嚴重,算來人人還是都平安。」

1995年四個尼泊爾慈濟村正式啟用,迄今正好二十年過去,當地居民此時看見藍天白雲重返到他們的家園,感恩之心依舊不減。

「畫面上這個婦女(瑪格)當初入厝、交屋的當時,她那一年是十二歲,她也是參加啟用典禮其中一個小女孩;現在已經是三十二歲,看到了藍天白雲,她的記憶猶深。但是她說,『不知道是誰來幫我們蓋這樣的房屋?』黃(秋良)居士隨身帶了師父一張相片,『就是這個人,他是我們的師父。』她(瑪格)就要這一張相片,秋良也很大方就送她了。」

畫面中,已是中年婦女的瑪格接過上人法照,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她把法照帶回家,與佛陀放在一起,表示內心的恭敬與感恩。

「十二歲到現在三十二歲,他們還是記得藍天白雲,這都是來幫助我們的建設,給我們安居的地方,這都是人世間的情。」

佛陀教育施悲心 人間菩薩除苦厄

也有一位奶奶住進慈濟村而改善了生活,卻念舊不忘本不願搬離,這一次看見慈濟人歸來,感動地擁抱志工。

「她的孩子已經現在是五個(廣播)電臺的總經理,但是她不願意搬離開這個家,是因為有了這個家,安定了他們的生活,孩子受好的教育,所以有這樣的成就。雖然很有成就,他們也不想離開這個家,這都是感恩。那一個家庭的老媽媽,看到藍天白雲很高興,趕快上來擁抱,這一種好像看到親人一樣的。聽到他們分享這樣的故事,很溫馨,心靈都是溫暖的,這都是人間」

上人開示,真正的人間,就是要有慈悲心。「佛陀所教育我們是『慈』,給予人世間的平安;『悲』是拔除苦難人的苦難,這種的慈悲是人間菩薩。」

以身行善報親恩 回饋天地感佛恩

第五梯次的成員中,花蓮慈濟醫院許文林副院長將會在賑災期間過生日,上人讚歎,這將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這就是報父母恩,父母生他的身,他再回饋給普天之下,這都是最大的孝順。父母生他育他,讓他長大為人世間去付出,所以他選擇是醫療,去照顧更多病患;而且天下有災難,他還是在菩薩群中投入。所以生日在那個地方過,真是很有意義,這也是給他最大的禮物。」

以父母給予的身軀做好事,是報父母恩;聽聞佛法能明白道理,進而為天下付出,則是報佛恩、報天下眾生恩。

「佛陀故鄉有難,我們回報於佛陀的出生地;我們現在有法聽,就是因為這一塊土地上有佛陀出生,真的要用很感恩的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