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8月12日】正法住心度己度人

Community:
Branch:

『印度二十種外道,以遠離一切繫縛,執持裸形為正行,寒天裸形趨拜神,裸形外道之遺風;苦修道偏滯住三界,正法住心入群度人。』

 
佛陀在世時,印度已有九十六種外道教,其中有二十種的外道是偏修苦行。他們所修的苦行,各形各種的苦都有,就是一個期待,希望離開人間苦難,『遠離一切繫縛』。
 
這些外道教,他們也是覺得人生苦。但是人生為什麼苦?苦從何來?到底是怎樣的苦?他沒有去探究『苦』是因為『集』而來。他們只知道苦,要脫離苦,那就要苦修。
 
苦修,用種種的方法折磨自己的身體,這麼苦練的生活,就是一個目的,要脫離這種像被綁住、綑住,在這三界內受盡苦磨的生命,希望能夠解脫。所以他們所修的法,就是用種種的方法來折磨自己。其中一種就是『執持裸形為正行』,就是赤身裸體,修各種苦行,他們認為這樣的修行方法是正確的,冬天也不穿衣服,就是這樣挨冷受凍,赤身裸體在祭拜鬼神。
 
他們認為這是祖先流傳下來的修行方法,因此遵循遺風。其實,這種修法卻是偏了道。所謂『差之毫釐,失於千里』,所以這種的『苦修道偏』,還是『滯住三界』。他們一心希望能夠脫離三界,免再受輪迴的苦,卻是道一偏,還是滯住三界裡,永遠都沒辦法離開。
 
他們不知道真實的三界是在我們的心,三界唯心,這個道理他們不瞭解。若能夠瞭解這個道理,知道『正法住心』,將佛法收入我們的心來,自然欲念去除,不受煩惱與外面的境界誘引,脫離了雜念的心,我們就不受三界綁住,我們的心能夠今生此世就超脫。
 
修行,講究在『正法住心』。正法若住心,去除了自私的小我,展開了『心包太虛』,自然心胸開闊,包容世間一切。面對眾生,我們『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自然就會入人群去傾聽眾生的心聲,瞭解眾生的『苦』與『集』。瞭解了,自然我們學佛求法正道,體會了如何消滅煩惱。這個道理會循環在我們的心裡,正法循環住在心,我們就能夠入人群度眾生。這就是我們修行的方向,要修得『法住心,入人群』,這才是真正的正法。
 
昨天說到『復有諸鬼,其身長大』。我們說過了,這種鬼神來無形去無蹤,就是譬喻我們的心,煩惱很多。這種的執著、煩惱,就是『豎入三世計我』,過去、現在、未來,這種的執著永遠跟著我們。哪怕是修行,也會偏差執著。就像剛剛說過的『裸形外道之遺風』,那種修行的方法,以為是祖先傳下來的,這種偏差執著的修行,或者是人的執著煩惱,影響遠及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形容『其身長大』。
 
人的心,煩惱無明來無形去無蹤,長久以來都是這樣,無法向著正法。過去是這樣,我們現在要提高警覺,用虔誠的心向著正道法走,好好來修行,法來入心。

 
接下來說,『裸形黑瘦,常住其中,發大惡聲,叫呼求食。復有諸鬼,其咽如針』。

 
⊙『裸形黑瘦,常住其中,發大惡聲,叫呼求食,復有諸鬼,其咽如針』《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裸形黑瘦,常住其中』,這也是一種譬喻。二十多種的外道行,剛才已經大概說過。他們為了遠離一切繫縛,就是修苦行,忍人所不能忍之苦,希望藉此離開三界的苦,不要再受輪迴的束縛。這是他們修行的形態。
 
不論是修火行、水行,牛、狗等等的行,這種的苦,他們都願意這樣修,甚至『裸形』,赤身裸體,再冷的天氣,他們也不穿衣服,就是這樣禮拜鬼神,他們認為這是正行。這是譬喻無慚愧。人應該要有慚愧心,人不只要穿衣服保溫,還要穿得整齊,這是禮貌。但是這種裸形,實在是無慚愧心。
 
『黑瘦』就是譬喻不得法食,無功德資助。法是道糧,能滋潤我們的慧命。外道修行偏差,他不能接受正法,所以無法滋潤慧命,這個慧命又黑又瘦,已經都乾了,因為沒有法水來滋潤他。像水果,讓它曬太陽,或者讓它脫水,就是整個乾癟了。同樣的道理,慧命必定要有法水來滋潤,欠缺了法,這個慧命就會萎縮。人若沒有吃飯,也會整個黑瘦了。所以,這是譬喻缺少正法。沒有正法,他就沒有慚愧心,他不知道;或者是正法沒有入心,斷了法水,自然他就是這樣黑又瘦。

 
⊙裸形黑瘦,常住其中:喻廿種外道之一,表遠離一切之繫縛,以裸形執著為正行。裸形喻無慚愧,黑瘦喻不得法食,無功德資助,故言瘦。

 
『無功德資助』。修行既無功德,只是一昧的虐待自己,這是修行偏差。所以他是『不修善法』,只是一直為自己要離開這個束縛,要離開三界而修行,卻又修偏了。尤其是在人群中不修善法,這也是無慚愧心。
 
修行人,若只想獨善其身,沒有想要在人群中起憐憫心,這樣也不對,這也叫做『無慚愧』。看到別人在做好事,不但不隨喜功德,還要輕視別人、毀謗別人,這種人也是無慚愧心,所以叫做『裸形』,這是錯誤。人應該有人的禮義,人有人修行的方向。

 
⊙不修善法,即無慚愧心,故言裸形。以惡業妄自尊大,計著我見者不出三界,故言常在其中。

 
『以惡業妄自尊大』,他以為他所做的都是對的,他所修的是很了不起,這種惡法,這樣妄自尊大,這樣在計著『我見』。這種『計著我見』的人,『我的看法最對。』這種道理,他以為只有他瞭解,明明偏了,他認為他這樣是對的,所以在人群中爭長論短,計著他自己,膨脹自己,不去尊重別人。像這種人都叫做『計著我見』,妄自尊大。
 
我們修行必定要對人有禮節,『感恩、尊重、愛』五個字,是這麼簡單,但是妄自尊大的人,這五個字都沒有用上。所以,『以惡業妄自尊大』,一直『計著我見』,這種人無法出離三界,因為這個心綁住自己,綁在三界火宅內,自我壓迫著自己,這實在很可憐。所以『常住其中』,凡夫的執著,修行偏差、邪見者的執著,這種都是常常住在三界裡面,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的煩惱將他綁住。
 
再來說『發大惡聲,叫呼求食』。因為他沒有受到正法的資糧,所以他就會餓,就『發大惡聲』。

 
⊙發大惡聲,惡聲至必反之,飢寒交迫苦,發聲求食。喻身見與我貪相應也。 計我在心,發言宣說有我之相,故言發大惡聲,冀因此說,望得道果,故言叫呼求食也。

 
明明那麼好的法在那裡,法的資糧,他就是不去接觸到,他偏偏走向偏邪的道,還惡聲,常常覺得我的道理才對,你們的全都不對,大聲在那裡喊叫。
 
這種『惡聲至必反之』,只是大聲在叫,人沒有正確的修行,很大篇的道理在那裡一直說,指責人家的不對,自己的錯誤不瞭解。這種愈是喊得大聲,愈是對自己有損,不過他不知道。所以這種『飢寒交迫苦』,其實,明明就有糧食、法食在那個地方,但是他偏不去取,因而缺了很多修行的道糧。這樣感覺到人生苦,光在那裡一直叫苦,只是心裡很不平衡,『有的人怎麼人生那麼順利,為什麼我是這樣?』一直埋怨、怨嘆的事情很多,所以想要求食,『發聲求食』。
 
其實,修行不是大小聲喊叫的,修行是要在內心自修。所以,譬喻身見、我見,與貪貪相應。貪,永遠都貪不止。我曾說過,這個『貪』字就是『貧』,永遠都嫌不夠,給你吃再多,你也覺得肚子還餓。就像阿茲海默症患者,明明剛才吃飽了,還討著說:『我怎麼還沒有吃?』忘記他已經吃飽了,一會兒他又說:『我肚子餓,怎麼還沒有給我吃。』『剛剛你才吃過了。』『沒有啊,我還沒有吃,肚子餓。』
 
同樣,人生有這樣的病,就是因為我們凡夫的心有這樣的煩惱,有這樣的病。所以,心若有什麼煩惱,自然生態就有這樣的病態。所以像這樣是貧,因為我們的心沒有豐富的法入心,自然他就是永遠求不到法。那個正法沒有很穩定住入他的心,所以永遠求不到正法,他就會『發大惡聲,叫呼求食』,還是一直想要求。
 
這種『計我在心,發言宣說有我之相』。像這樣計著我、我、我,『你們聽我的』,其實自己肚子餓,還在叫人『你來聽我的法。』自己已經法都全沒了,還是『發言宣說』,這種就是『我相』,『你聽我的,我這樣修就對了。』火行、裸形,牛、狗行等等,以為這是正行,其實這是偏差。所以這種『發大惡聲』,明明自己沒有法入心,還要大家聽他的法。
 
這『望得道果』,就只是希望你們聽我的,就能夠得到道果。或者有的人就說:『我就是度人,你們就是聽我的法,來信我的教,自然我就有功德。』也有這樣的教。這就是錯誤。我們自己,法要住在我們的心,我們自度,法自度,才能度他人。自己要有很充分的瞭解,才有辦法將這個法度他人。
 
『復有諸鬼,其咽如針』,這就是譬喻見取煩惱。很固執自己的見解,所以『不受他見』,不接受別人的建議,自以為對。

 
⊙復有諸鬼,其咽如針:此喻見取煩惱。固執己見,不受他見,如喉細小不堪受食。
 

其實,我們自己不聽別人的,自己又沒有瞭解很多,就如咽喉細小,有吃的東西也吞不下去,固執己見的人,有法也吸收不進去,都是邪思。所以,各位,學佛最重要的,就是學得正法入心,法很穩住在我們的心,我們才能夠入人群中,能夠將法如水來淨化人心。不要像這種外道,非我計我,非常計常,這都不對。我們必定要法住入心,才能度己度人。所以我們要平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