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10月27日】敬重長者 重振人倫

Community:
Branch:

從慈濟志工到社會,諸多證明老人並非社會的累贅,「期待人人打從內心趕快回歸我們過去的倫理道德觀,不就是天地平安嗎?這都是我們最亟需要的努力的。」(攝影者:蔣萌)

【證嚴上人10月27日志工早會開示】
「今天已經是農曆的九月十五日了。農曆每一個月的初一、十五,都是給予我們人的警訊,讓我們要覺醒時間又過去了,一天、一天,十五天又來個十五天,我們應該要更警惕自己的生命,就是一天一天地老化,年與日不斷地累積,明顯地真是年紀大了。」

10月27日志工早會上,證嚴上人以普賢菩薩所說的「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來提醒大眾,每一個人都會面對生老病死,而臺灣正在步入高齡化社會,應該更要敬重這一群曾經為家庭、為社會貢獻心力的長者們。

「提到了年紀大,總是有一分悲戚的淒涼感,因為最近一直聽到了社會老人問題,一直在聽,一直在思考,細細地想:『老人在社會真的有造成問題嗎?』可要知道,今天社會能這樣繁榮,人人家庭那樣地幸福平安,不就是現在這一群人人稱為問題的老人(曾經付出)。老人被稱為老人問題,實在是很淒涼!」

老者無私為社會 注入活力鞏經濟

「今天的社會工商發達,不就是這一群老人家在最辛苦的時刻這樣地付出,為家庭、為社會打穩了基礎,這一群老人家現在還不停歇。有沒有看到我們環保站的菩薩、我們慈誠委員群中,還不都是已經六十以上的老人家。」

開示至此,上人突然問起眼前正在聽講的志工,請超過六十歲的人舉手。一時間,好多人都紛紛舉起了手。

「你看,都是這麼多,可是,大家有問題嗎?(眾人大聲回答『沒有』。)不只是沒有問題,還在為社會、為大地無私地付出,日子都是不空過,分秒不空過。大家回精舍來,三點多就要早起,開始跟著修行者一樣地生活緊湊,整天在醫院裡這樣大空間,為醫病間做起了拱橋,這樣地付出,每一天都是這樣緊湊的生活。」

全臺各地慈濟志工前往花蓮以及各地慈濟醫院承擔勤務,服務、膚慰病患及家屬;在所屬社區與自家除了做環保,也會訪視、關懷貧病與孤單老人;志工之中,許多長者甚至比必需上班的青壯年志工更能投入,為社會注入活力。

「不只慈濟世界這樣,其實社會也有許多年過六十五以上的,都還是在為社會挑大樑。他一點問題都沒有,還是承擔社會經濟,還有社會的工商業,每一位都還是佼佼者。」

守份顧家社會安 供奉長者在自家

從慈濟志工到社會,諸多證明老人並非社會的累贅,在許多家庭中,長者代替為事業打拼的兒女照顧孫兒、看家;但在功利熏息下,無私的付出卻被忽略,令人感慨。

「老人家四代同堂、五代同堂,每一位老人家都可以在家裡,有功能的大家都愛,『媽媽來帶我的孩子。』『媽媽我家沒人顧,你還勇健,來啦來啦,來我家。』一旦爸爸媽媽身體怎麼樣,『啊!這是哥哥的責任。』哥哥就會說,『你大嫂說不妥當,我們兩個都很沒有空。以前都在你家帶你的孩子,都在你家顧你的事業,你應該要負責任。』你不負責任,我也忙,那這樣(長輩)要到哪裡去,送老人院。」

上人慨言,「老人家落得很悲戚的人生,苦不苦?自己的兒女不照顧,就是需要社會人人來關懷,現在就是在提起『長照』(長期照顧),老人問題要由社會來長期照顧,這雖然應該——社會人與人之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社會要尊重老人家;但是最重要的倫理觀,養老院在自己家裡,不都是最好嗎?」

把握當下植善種 來生再續前世緣

眼見現時社會家庭倫理式微、親情淡薄,上人也憂心著該如何淨化人心。

「有的時候,想到很複雜的時候,就會自我慶幸說:『我也沒剩幾年,這樣的時代看不到了。』還會再想到了:『我如果再來生來世,捨此投彼,時間再過很快,五歲、十歲、十五歲、二十歲,那個時候、那個時代,我又要如何生活下去?』想到來生來世要如何度化眾生,也會感覺說『我今生要好好惜緣。』」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上人仍是鼓勵大家,把握當下去付出,為自己與社會植下福德因緣。

「這一生中要好好惜緣,跟大家結好緣,來生來世,那就是不用怎麼教,光是(別人)看到(你)就會歡喜,(你)出聲他就接受,如果能夠這樣,未來、來生再來度眾生就會輕鬆多了。所以,現在最好都布善種子、結善緣、造福人間,應該要趕快造福人間。因為現在都會看到四大不調,天地之間災難偏多,意外無常事也很多。」

地大不調無常現 貧中不貪品德高

天地間災難偏多,昨天(10/26)阿富汗時間下午兩點(臺灣時間下午五點)發生芮氏規模7.5強震,震度範圍擴及鄰近的巴基斯坦及印度,目前已知至少二百八十人往生,傷者數以千計,由於當地地勢崎嶇、通訊中斷,當地政府表示確切的災情還需數日才能清楚掌握。

「地大不調真的是很可怕,沒有預警的,總是這樣地發生,突然之間(上)千的傷患送到醫院,這樣湧進了醫院,真的實在是很可怕。總是在瞬間,家變成了廢墟,最親最愛的人也天人永別,還有受傷者不知道輕或是重?醫療是否能負擔這麼多的傷患?想到了,總是很令人擔心。」

地大不調令人心驚,地震發生時,阿富汗當地電視臺正值新聞時段,新聞畫面直接可以看見攝影棚的晃動,連新聞主播都趕緊離開現場。

「總而言之,這都是很嚇人的……我們要把人人的心安住好,牢牢固固,倫理道德觀要在人類的心中建立起來。」

在困難的環境中,正是對倫理道德最好的試煉。約旦慈濟志工幫助敘利亞難民已經接近四年,每個月提供物資與生活補助,對難民家庭幫助很大,而志工也看見了難民們雖然身處顛沛,仍保持高貴的品德。

「有一個家庭領發放金還有物資,領回去了、打開了,看到了他的領物金裡多了一包現金,他一點都沒有貪心,他很知足,趕快把這樣多出來的現金,趕快再送回給慈濟。他的生活在那樣的苦難中也不貪不求,雖然是這樣飢寒,那樣的苦,可是心還是不貪非分之財,不是正確給他的,還是守住這一分情操,看了令人感動。」

見證人性誠可貴 維繫倫理天下平

人間苦難偏多,但也從苦難之中看見人性的可貴,上人期待慈濟志工要在人群之中多結好緣,於苦難中的人們結下深緣,才能改變人心生態。

「看到了中國大陸大上海一大群的老人家,我們(慈濟志工)開始在提倡著,在那裡搖搖身體不如彎腰環保,就這樣不斷地呼籲、呼籲,也已經改變了生態,也慢慢帶起了同樣在公園裡活動的(民眾),不一樣了。」

除了在公園進行環保愛灑,志工也深入長者的家庭,關懷他們的心靈與生活需求。

「老人家的家庭訪視都要用很長期的耐心、愛心,這一群慈濟人到老人家的家裡去,看到他們的互動就知道,這是長期在互動的,『爺爺,我們今天人比較多人來,也可以有的人跟你聊天;一部份的人幫你打掃、整理家裡,好不好?』當然好啊!老人家現在是孤單的,有這樣社會一大群人為他孤單老人來服務,真的他如親人,每個月都在期盼慈濟人的到來。這樣的感情是建立很久的,這樣拉長情擴大愛,一直在人間不斷地延伸出去。」

拉長情,擴大愛,上人殷殷叮嚀、深切期許:「期待人人打從內心趕快回歸我們過去的倫理道德觀,不就是天地平安嗎?這都是我們最亟需要的努力的。」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