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11月26日】撒播大愛 眾志成就

Community:
Branch:

上人開示,慈濟已經邁入五十個年頭,五十年前從五毛錢起家,「從三十個人一直到現在,全球現在已經一千多萬會員,委員也有八萬多了……這都是從第一個開始,也就是這樣點點滴滴,我們才能真正為天下苦難人付出,大愛是要從點滴集合起來,一粒米,一粒粒地會合起來,那就是一籮米,這都是要靠大家集中起來。」(攝影者:游錫璋)

【證嚴上人11月24日海外培訓研習會開示】
在「2015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上,第三梯次臺中場次,證嚴上人開示前,來自波士尼亞沙馬奇市市長〈 Predrag Marinkovic〉及市議員〈Marijan Misic〉等人特別到訪。上人不由憶起2014年5月發生在波士尼亞的水災,「由於慈濟志工在歐洲人數不多,感恩鄰近的英國、德國等八國慈濟志工合心協力前往波士尼亞關懷發放。」 

同樣是結合歐洲慈濟志工愛的能量,還有2012年5月20日,義大利艾米利亞發生芮氏規模6.1的地震,造成嚴重災難,由於當時義大利沒有慈濟志工,於是德國、英國、法國、奧地利、荷蘭等五國慈濟志工以有限的人力投入賑災行動。

為此,義大利菲納爾艾密利亞(Finale Emilia)市政府為感恩慈濟為該市受災鄉親長時間投入關懷與付出,於2015年5月特別頒給上人「榮譽市民」的殊榮,由德國慈濟志工范德祿代表受獎。

上人很感恩德國慕尼黑慈濟志工范德祿在當地的付出,「雖然他的身體不是很健康,不過,我時常很虔誠祝福他,希望他永永遠遠都健康,可以在歐洲多付出。」

全球苦難禍頻傳 一念善心聚涓滴 

上人坦言,目前在歐洲敘利亞難民問題很大,難民們都希望能夠逃到歐洲的任何一個國家,其中最希望前往的是德國。

「昨天又接到一個訊息,那就是塞爾維亞中部也已經有難民湧入,塞爾維亞政府透過其他國家,希望能讓慈濟去幫助,因為塞爾維亞與臺灣沒有邦交,我們的外交部也轉來這樣的訊息。」塞爾維亞的地理位置與波士尼亞、土耳其很接近,「所以這畝福田應該也屬於歐洲,在歐洲有這麼多發心的菩薩,有這樣的因緣去幫助這一群逃難中的苦難人,全球人人也應該有這一分的力量,任何一個人發一念心,都可以借重歐洲的菩薩去幫我們撒播。」

每一個人都能為人世間撒播愛的種子,上人感恩今〈2015〉年包括臺北及臺中兩地三處研習地點,共二十八個國家的學員回來受證,特別舉非洲為例。「非洲的菩薩,以她們的經濟來說要救人談何容易啊!人人以為有錢才能救人,也不見得,因為有心就有力量可以救人。譬如印尼大地震、亞齊大海嘯,我們一開始推動全球一起來幫助時,看到非洲的菩薩,她們也同樣投入找機會付出。」

「有一次,在體育場裡面,她們捧著愛心箱在看足球賽,經由她們一呼籲,這個愛心箱也會『飛』喔!」意指眾人聽到一毛錢可以救人,五毛錢也可以救人,點點滴滴匯聚起來都可以救人,大家都很願意,愛心箱就從最下面的第一排,一個個將愛心相接過去,「從最底不斷地一直傳傳傳,傳到上面去,點點滴滴會合起來,這一切都是為了救濟。就這樣,從那個時候開始,日本的311地震,他們也同樣動員去勸募。」

上人再舉2009年臺灣莫拉克風災〈八八水災〉,災難很大,慈濟發動全球志工投入,「她們也是到街道上做勸募,讓我們看到非洲人雖然很窮,可是愛心不落人後,不管她們勸募得多少錢,哪怕一共匯聚起來是幾百塊還是幾十塊,其實她們的幾百塊會合起來同樣可以蓋一大片的大愛村,安住了一千多戶,可以讓世代人人在當地生活,這都是點點滴滴的愛心。」

上人叮嚀,「天下有災難,天下人發揮愛心,希望人人皆受到了幫助,同時也要提升他們〈受苦難的人〉的心,讓他們不要有怨氣,也不要有仇恨,誠心期待他們感受到了天下很多人的愛心在關懷,這就是我們要如何淨化人心,我們要如何展開人人心中的智慧與愛心,讓人人心靈中永存大愛,希望人人的心靈力量是用愛來付出,如果能這樣,我們的地球不就是永恆健康嗎?地球人不就是最幸福的嗎?」

佛性清淨在人心 合心齊力志成城

在授證的場合,上人看到很多人接受授證,非常開心,有人說在慈濟十多年,第一次這麼接近看到上人,每一次聽到這樣的話,上人心裡都感到很內疚,「大家這樣有心、有愛,但是我從來都沒有踏出過臺灣一步,所以要看師父總是要回到臺灣來才能看得到,我沒辦法一一跑到各位你們的僑居地去,有時候也想到,好在我哪裡都沒有去,假如我現在哪裡都可以去的話,我整天都非得在每一個國家,繞著地球不停歇,不如大家就回歸臺灣心靈故鄉來,有的人在我面前笑得開心,有的人在我面前淚流滿面,不管是淚流滿面或者是笑得開心,都是同樣想師之情的流露,我體會到了,真的要非常感恩,也非常感動!」

上人勉眾要將法吸收入心,智慧才能從此而生。上人以十三歲的小牛〈楊凱丞〉分享的小故事,小牛家裡的一條魚翻身──翻白肚,表示這條魚已經生病,快要死掉,或者已經死掉,「他以同理心,同理人與動物生命的同理心,他就會知道人生疾苦,還有病的苦、人生無常的苦、天災的苦、人禍的苦,他從那一條魚同理心的感受。」

「佛法之深奧,小小年紀可以體會得那麼深,這不就是佛陀所說的人人皆有佛性嗎?」上人藉此勉勵眾人,「人人既然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可是成佛這條道路就是需要去身體力行,我們要走出來,真正投入在人群中,佛陀期待人人發揮這分大愛心願,發大心立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希望人人都有這一念心,人人都是菩薩,回歸到僑居地,回歸到自己的本土去,都可以把你這分愛在人與人之間,互相分享,互相關懷。」

提到人與人之間,上人提醒「感恩」的重要。「假如沒有人與人之間,我們如何生活下去啊!你吃了一口飯也要感恩農夫、感恩工業、感恩商業,我們才有這一碗飯吃,不管是粒米滴油,同樣都要靠來自於源頭的農夫,來自於各層的工業,各層的商業,我們才能天天吃飯,吃得飽,但是我們浪費了,暴殄天物,那是太可惡了,有多少人在飢餓中!凡是慈濟人都要知道粒米成籮、滴水成河的道理,節省一點就可以幫助苦難人的國家,需要的苦難人,我們就可以會合起來去幫助,這都是慈濟人人人要做的事情。

粒米成籮五十載 二分助人樂知足

上人總結這一段話說,「我們要用很誠懇的心,在人與人之間互相教育,用最慇實的典範教育來期待人人造福富足,所以能幫助人的人不一定是有錢人,窮困的人心中富有愛就是心靈財富,心靈財富滿滿就可以去救人,期待人人有『誠之情誼人間祥兆,教之慇實造福富足』,而今年要大家『大愛之道廣披寰宇,長情之路古往今來』。」

上人感觸良深,慈濟已經邁入五十個年頭,五十年前從五毛錢起家,「從三十個人一直到現在,全球現在已經一千多萬會員,委員也有八萬多了……這都是從第一個開始,也就是這樣點點滴滴,我們才能真正為天下苦難人付出,大愛是要從點滴集合起來,一粒米,一粒粒地會合起來,那就是一籮米,這都是要靠大家集中起來。」

約莫三、四年前,上人行腳到臺中,曾經請一位慈濟志工抓一把米來到面前,要她數一數總共有幾粒?於是她數了數,一共是一千三百五十四粒。

上人請她將米放進碗裡,再問另一位志工:「妳們都是家庭主婦,這一碗米能煮成多少飯?」她們就將碗跟米拿起來看一看,差不多八分滿的飯,上人聽了,心裡的想法更加篤定了。

上人的想法是,假如一鍋飯能供應四個人溫飽,而這四人都只吃八分飽,就能共同省下一把米,將這多出的一碗飯提供給另一個人。「因為慈濟在救濟緬甸的時候,慈濟人鼓勵當地農夫烏丁屯受到幫助後,也可幫助別人。從此開始,他一家四口每一餐將米放進鍋子裡煮之前,都先用手抓一把米放在塑膠桶裡,一段時間後,這個塑膠桶就可幫助另一個比他更窮的寡婦家庭,那孩子就有飯吃了。」

烏丁屯真正身體力行實踐「八分飽,兩分助人」的理念。「因為我知道這一把米是一千多粒米,其實八分滿的一碗飯,就可以吃飽了,這不就是八分飽嗎?兩分救人好,這都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也期待各位菩薩們,從此開始希望你們回去也可以把這樣的觀念去推動,免得廚餘很多,都是垃圾山,很多人都在垃圾山尋尋覓覓廚餘中的食物。」

布善種子耕福田 心靈自在慧命長

法要入心田,勤耕耘,菩薩如農夫一樣,每一粒種子都需要農夫去撒播。上人以烏丁屯的例子勉示,「像他已經轉貧為富了,過去負債累累,現在已蓋起紅瓦屋,也擁有四畝田,再租一畝田,將那一畝田〈農作所得〉全部捐給慈濟救人,他這樣發大心,這樣的付出……村長把他的精神推動給全村,村長說『我們這裡叫做慈濟村』,而且把烏丁屯的家變成了我們的聯絡處,這就是福田。他勤耕心靈的福田,已經看到他的果實累累,所以我們要布善種,要好好去耕耘,去布種。」

「大家不就是期待福慧雙修嗎?要有福,還要有智慧,能投入人群去耕耘心靈的福田,布善的種子,我們的慧命也可以增長起來,可以擴大道糧。我們行菩薩道一直要到佛陀的境界,需要心中有法、有智慧,我們在人群中可以得到大大的道糧。」

上人殷殷期許,「因為大家都是在菩提大道上在行菩薩道,這就是善因;我們都一直不斷地累積道種智慧,得道種智,這是大家要努力的。」學佛就是要學習佛陀的智慧,上人再舉例,「像小牛小小的年紀,他從七、八歲開始,暑假回臺灣,他只要一接近佛法,一吸入心靈,他的腦筋開始澈悟佛陀的智慧,這就是道種智,道種的智慧。所以我們要讓心都能得到自在、不迷茫、不迷糊,這就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