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1月11日】解佛心大歡喜

Community:
Branch:

『得解之由常聞法數十年,是故慶幸獲大善解大道,由是近聞譬喻希有之法,解佛心懷獲開悟之善利。』

人生到底有多久呢?能夠在數十年間聽法,是何其慶幸的事情啊!我們若能常常聽法,要自我慶幸,就會對法很珍惜,不敢放棄,不敢怠慢,法水自然日日滋潤我們的心地,我們漸漸吸收法入心,就瞭解這條大道了。

因此,我們過去也許聽了不很瞭解,後來某一個時間、某一件事情,用一個譬喻之法,就啟動我們的心。原來過去聽的法,不大瞭解含意,現在經過了這件事,遇到這個人用這樣來譬喻,明白了道理是這樣,瞭解了,能體會了。才知道,原來佛法就是這麼生活化,佛法原來是在人間,不離我們身邊;菩薩原來都在人間,在我們彼此之間。

用佛心來對人人,看人人的生命故事都是一部經,每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應該我們所得滿滿。若用這種心情過生活,我們哪一天沒有在接受佛法?

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他現相成道,從降兜率、下皇宮、處胎、出生、出家修行,一直到他成佛、開始弘法,四十九年的時間,哪一天不是在說法呢?從開頭的『苦、集、滅、道』,一直到人間人、事、物,人生的『生、老、病、死』,人的心理『生、住、異、滅』,我們所住的大環境,整個物質界『成、住、壞、空』。這種『三理四相』,已經在這四十九年間很用心分析,讓人人很清楚因緣果報。

因緣果報就是從起心動念、開口動舌、舉手動足等等開始造作,一切的業力都是從心起。一直分析到整個宇宙的『空』,如何合成『有』,『有』的苦,造成世間等等。這是佛法。

慈濟也接近四十九年了。這數十年間,大家不只聽法,更是身體力行,從慈善開始,接著醫療、教育、人文,這樣一路過來,我們要珍惜啊!所以現在一定要『解』,『得解之由常聞法』,要常常聽法,『數十年』,不論你們從何時進來慈濟。我們要很慶幸,菩薩道這樣走過來,現在法來印證我們所做的沒有違背佛的教法,造福人群,應該是得到很多的善利。

眾生能得到法,就是我們最歡喜的事,這叫做真法喜。若只有『我知道,我知道,我懂很多了,我很歡喜。』這樣叫做法喜嗎?不對。你必須去為眾生付出,付出之後,『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他瞭解道理了,我們歡喜。這就是善利,就是我們鋪了一條大道,人間路鋪得好,才能走入菩提道。

『由是近聞譬喻希有之法』。最近我們在聽《法華經》,從《序品》而《方便品》,而到《譬喻品》,現在應該是深心信解的時候了,應該體會佛陀的心懷,一大事因緣在人間度化,我們因此『獲開悟之善利』,應該要很感恩。希望人人用心。

前面的經文,『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於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樂之心』。

每天都在反覆,提起好幾次了。須菩提尊者等人,他們懺悔,告白內心,過去對菩薩道沒有起歡喜心,不想發心立願,為什麼?如今體會到了,從《方便品》開始,讚歎佛的智慧甚深甚深,經過︿譬喻品﹀,火宅喻、大白牛車等等,他們總算透徹瞭解了,不過,年紀已大,身體衰邁了。這表達出了懺悔,還有後悔的心。但是佛陀慈悲再開導他們,現在發心還來得及,因為慧命永恆,法無始終。

下面這段經文就說,『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甚歡喜,得未曾有』。

過去是沒有起歡喜心,現在歡喜了,為什麼歡喜呢?因為佛已經授記聲聞能作佛,聲聞也能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證得佛智。佛智雖然甚深、甚深、無上甚深,但是聲聞也能與佛智同等,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成佛。舍利弗已經得到佛陀為他授記,所以大家也對自己有信心,『心甚歡喜,得未曾有』。過去不曾這麼歡喜過,現在實在是很歡喜,『得未曾有』。

⊙聲聞得授成佛之記,領悟如來說法必稱機宜,故歷四時說教一周,開權顯實之旨。

『聲聞得授成佛之記』,須菩提等已經『領悟如來說法必稱機宜』,瞭解佛陀就是隨眾生的根機,說眾生能接受的話,我們現在也應該能領悟了。

所以,經歷了『四時說教』,就是『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現在是『法華時』;若將最初的『華嚴時』也納入,就是『五時』。

佛陀轉法輪就是這樣,從覺悟那一刻,佛的境界不是眾生所能體悟,只好隨機逗教,開啟了『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現在進到『法華時』就開權顯實。過去方便法已經慢慢打開了,讓大家看到真實法,這就是『開示』——將門打開,指示我們看見裡面真正的法是什麼。

我們就要好好領悟,原來佛陀有這麼豐富的法。用這麼多的時間,用這麼多的方法,無非是要拯救眾生。眾生已經在世間受盡苦難,內心還在煩惱中迷茫,無法解脫出來。所以佛陀教我們,對外,一定要解救受苦的眾生;對內心,無明煩惱應該趕快盡去除。

開權顯實之後,讓我們看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文,就是佛智,華文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智名,華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

常常告訴大家,慈悲的極頂就是眾生平等,我們應該要『慈悲等觀』。既然眾生平等,你若殺害眾生、吞食眾生肉,這就是迷,就是煩惱。光是為了口欲,貪美味,對眾生不平等。佛陀的慈悲,就是要人人到達佛智,悲智雙運。要有慈悲,啟發我們的智慧,慈悲智慧的極頂就是眾生平等,這才是真正的平等,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的正覺智慧。

我們有辦法做到『眾生平等』嗎?我們都還有分別心,『這個人說話我比較中意聽』、『這個人態度我不喜歡』,要到什麼時候才能人人共同一片平等心呢?

做事很困難,就告訴你們,『你應該要和大家平等,人人和合,彼此同一念心。』偏偏還是一樣,某些人做事,或是有自私的心,或是有排斥別人的心,或是自大等等,像這樣如何相信他是很平等的心呢?實在很困難啊!所以我們要修行,人人修行,人人才能得到慈悲等觀,做事大公無私。希望人人都是平等心。

不過,雖然說哪個人很能幹,有魄力等等,其實都還是凡夫。『凡夫無智,迷而不覺』,還沒有真正透徹佛的真理。

⊙凡夫無智,迷而不覺。

憑著他的聰明,懂得利用關係去鋪他的路,這不是真正的智慧,也不是真正的德。所謂『功德』,要內心先自修,要謙虛;對外懂得禮讓,待人接物表裡如一,這樣才是真智慧。所以很慨嘆,我們都還是凡夫。

⊙外道邪智,非是正覺。

外道的智不正確,外道的修行方法偏差。

前面《譬喻品》時,佛陀也說,若是邪知邪見者,不能為他說《法華經》。佛陀也是很防範這種偏差的知識,這不是真正覺。

⊙二乘偏空智,正覺而未至正等覺。

二乘偏空的智,就是停滯於獨善其身,還沒有到達『正等覺』。因為他還沒體悟到人人平等、眾生平等,我得度,眾生也都要得度;二乘只想『我自己得度就好』,沒有想要再去度他人。

⊙菩薩中道智,雖正等覺,但未得大圓。

菩薩智,就是中道智。雖然他已經有很正確的智慧,『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己也要修,也要度眾生,這叫做『菩薩中道智』。雖然是有這樣的『正等覺』,但是『未得大圓』,還未到大圓鏡智。

『大圓鏡智』,就是心很清淨,非常圓滿的智慧。我們的心鏡非常明淨,山河大地、宇宙萬物全都攝受入心。

⊙唯佛一人超於九法界眾生之上,堪稱無上正等正覺。

『十法界』,包括四聖六凡。佛、菩薩、聲聞、緣覺,是『四聖』;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是『六凡』。『唯有佛一人超於九法界眾生之上』,只有佛陀能超越其它九法界眾生,『堪稱無上正等正覺』。

須菩提等,大家已經瞭解了,人人都能與佛平等,所以他們很歡喜,『得未曾有』。

⊙若有求而得,則不為希有,今無求而得,過於自心之所希望,故曰得未曾有。

『若有求而得,則不為希有』。如果是原來就有的,我只是去求就有了,這樣就不覺得希有。今是『無求而得』,意料之外,『過於自心之所希望』,以為我們不可能得到,但是我們卻得到了,這是『得未曾有』。本來不敢奢望,現在竟然我也能成佛有分,實在不可思議!所以心很歡喜。這是過去所沒有,現在已經得到,這種的歡喜心。

各位,我們學佛真的要用心。佛法是生活化,菩薩是人間化。人人若發揮了菩薩心,用盡方法,讓眾生都有機會接觸正法,這就是布善種子。這個善種子,人人都能成為心地農夫,只要發心,大家都做得到。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