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1月15日】捨父逃逝常在三界

Community:
Branch:

『業累備歷五道,無明常在三界,善惡升沉不定,瞬息在一念心,一動五陰俱生,即共具五十惡。』

我們這輩子,這個心浮浮沉沉。自己反省,計算自己每一天的心思,我們起心動念所造作的業,這樣一直累積累積起來,善業、惡業,若將它分類,到底我們是善業多呢?或者惡業較多?善惡業,分類、累積,應該我們是遍歷過五道。

五道,就是天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這五道不離我們所造作的業。這個業,善惡分類,都具有這五道的條件,凡夫就是這樣在五道輪轉。

就是因為無明,欲界,就是我們欲念的心。起心動念,對一切的欲,一念無明三細生,就引生貪、瞋、癡、慢、疑,還有塵沙無明。我們的內心還有細得如塵沙一樣,很多的迷惑,因此我們才會在三界。

這全是善與惡。因為你在人間造很多的福業,所以生在天上享天福。不過,天福享盡了還是要再墮落其他四道──人道、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善與惡就是這樣升沉不定,並不是生天了就永遠在天上;福報享盡了還是要墮落。

『瞬息在一念心』,這善惡升沉在瞬息之間。本來這個人和你很好,只是聽到另一個人說:『你怎麼和他那麼好?』『他是我的好朋友。』『是這樣嗎?我何時才聽他說,說你對他怎樣,他給你多少好處。』聽了,瞬息一念間,對這位很好的朋友就排斥了,就這樣開始對他有怨、有恨。這種過去很要好,只是聽了幾句話,瞬息變心。同樣的道理,本來是在做好事,被人說了幾句話,念頭一轉,停止了善,就開始造惡。這都在瞬息之間,就是一念心而已。所以說,心要照顧好。

『一動五陰俱生』。五陰:色、受、想、行、識。善一動,我們這個『色身』,身體力行做好事,行十善業;假使惡念一動,同樣是這個色身,就去行十惡業。所以,只要一動,一蘊就是一十。不論是『色』,或是『受』。我的感受,歡喜的感受,利益人群,感受很好;若是惡念一動,『我為什麼要去付出呢?我為什麼要讓人佔便宜呢?』這樣一念惡一動,這個感受,十惡也生出來了。

總而言之,善與惡,善一動,五陰俱善;惡一動,五陰俱惡。所以『五陰』就生出了五十善,或五十惡,這都在我們一念心。

我們學佛要好好學,要知道常常觀好我們這一念心。這個心,本覺名為『父』,用這樣來譬喻。這念心,真如本性人人本具,就像父親,人人本具。『始覺』就像一顆種子。我們若是『背覺』,違背了我們的本覺,就起無明。背本覺起無明,就是『不覺』,不覺就是『捨父逃逝』了,看不到我們原來的本性,看不到自己的本覺。

所以前面的經文就說,『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

這就是譬喻人雖然發心,但是道心尚未成熟,很快就受到外面的境界磨滅了。若是真正在修行,他只停滯在自己的範圍,就像種子停在小樹的階段,還無法很健壯起來,因此將它譬喻為『幼稚』。

『捨父逃逝』,就像人若是自己放蕩愛玩,離開家庭就不曉得要回來了,出去外面就不知道歸家的路了,所以『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

⊙父譬如來應身,於過去二萬佛所,教我等無上道,已成父子。佛應身息化之後,我等退大心而習小故,名為捨父。

我們昨天說過『捨父』,就是譬喻如來應身。佛陀有三身,法身、化身、應身。應化身在人間,就是應這個與人間因緣成熟,他下兜率、降皇宮,現相在人間,八相成佛度眾生。這是應這個世間因緣成熟,所以佛應身來人間出生。

在《序品》中,二萬日月燈明佛,同一個名。要有一尊佛出世人間,不是那麼容易。經過了二萬尊佛出世,我們就知道時間是多長啊!在這麼長的時間,現在的如來──應身人間的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二萬佛所,就已經在那裡修行了。菩薩與佛一樣,生生世世倒駕慈航來人間行菩薩道,與眾生結很多緣,這樣經歷二萬尊佛,這段時間都是在人群中教化眾生。

而這二千多年,雖然名稱上佛陀是入滅了,佛陀還是不捨眾生,不知經歷了再幾十世在人間,經歷了幾百世在六道中,這樣來教導我們。很多應化身的佛、菩薩在人間,這樣生生世世。釋迦佛來人間無數世,無法計算,因為經歷那麼多尊佛,每一世都是應化身來教育我們,所以這就是『已成父子』。說不定我們也當過釋迦佛的父母,說不定我們也當過釋迦佛的子孫,用各種不同因緣來救拔我們。所以,很簡單用父子最親的這個關係來譬喻。

『佛應身息化之後』。他在二千多年前化緣已盡,所以入滅了。從那時候一直以來的眾生,就是『退大心而習小』。那時候佛陀這樣捨離,再來的人間,我們已經失去了過去發大心,又從小乘開始,這樣叫做『捨父』。將我們本具的真如本性又捨離了,才再重新找回我們的本覺。

因此常常說人生苦短,我們修行都還未完成,什麼時候無常又到了,我們半途而廢,再來生時又要重新開始,無明再覆蔽,就這樣生生世世。所以期勉大家,『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們要將心顧好,否則常常都在『逃逝』、『背覺』,違背我們的本覺,這樣逃逝,『無明自我覆藏』。

⊙逃逝:無明自我覆藏曰逃,趣向六道生死曰逝;是背離師教,縱逸己意,即是背覺合塵之義。

我們不斷起無明,將自己的真如本性覆藏起來,這樣曰『逃』。這樣就是『背覺』,愈走愈遠。趣向哪裡呢?『趣向六道生死』。

我們還是在六道輪迴生死,都是因為我們『背覺合塵』,與無明混在一起,所做的都是無明,這樣叫做『逝』──遠離了。『背離師教,縱逸己意』,自己隨心所欲,我做我的,盡自己的心念就去做了。這樣就是『背覺』了,『合塵』去了,就是已經與無明纏在一起。

這種『背覺合塵』──違背了教育,去做錯誤的事情。這樣開始就『久住他國』,永遠都在外面流浪。

⊙久住他國:喻退轉以流浪於生死之三界,輪迴三界五趣,而不安住於大乘心,淨佛之本國。

這個幼稚的孩子從小就出去了,不曉得回家的路,在外面幾十年,過著很辛苦的日子,滿心煩惱、污垢,這樣的人生。這是譬喻我們已經逃離了本家,避開了父親,這樣在外面流浪,生死三界中,輪迴在五趣六道之中,或是煩惱無明在三界中流轉,無法自己做主,不安住在大乘心,淨佛之本國。

所以佛陀一直強調,他只是教育我們找回自己的本覺,找回自己的本性。你若想找回自己的本覺,唯有好好修行大乘法,在人群中不受人我是非染著,這樣你的本質才是真清淨;真清淨就是健康。

接下來說,流浪在外面多久的時間?『或十二十,至五十歲』。

⊙或十二十,至五十歲:十喻天道,二十喻人道,五十喻五道。

『十』是喻天道。你善心浮起,行十善,就生在天道中。天福享盡了,還是要再墮落其他四道。人間就再善惡浮沉,在五蘊之中,色、受、想、行、識,一念惡起,我們的色身就具足了十種惡,所以五陰之中就有五十惡。

五蘊看得開,一切皆空,叫做『五蘊皆空』。不計較,就沒有人我是非,這樣我們的心寬、念純,就有五十善。所以說來,修行就在這裡,不離開這『五蘊』。

⊙眾生業造萬端,備歷五道,常在三界,升沉不定,當知諸佛常念眾生,而眾生不念佛,故曰捨父逃逝。

『眾生業造萬端』,所以『備歷五道』,常在三界中浮沉不定。『諸佛常念眾生』,但是『眾生不念佛』,所以就『捨父逃逝』。

有人這樣問,『父捨應化』,就是說離開世間之後,『眾生起惑』,這應該是父離子,因為父離開了孩子。佛陀應化的世緣盡時,他就離開了,這應該是父離子,為何在這當中,須菩提說『捨父逃逝』呢?回答就說,佛應世化度,但是眾生不認真。

⊙或有人問:佛捨應化後,眾生起惑,是父離子,何云子捨父耶?答:佛應世化度,由於眾生不感受用,佛則應世緣盡取滅,還成子捨父意。

還記得曾經告訴你們,佛陀有一次對阿難說,『眾生若需要,佛壽能住世一劫;眾生若不是很需要,壽命八十。』但是阿難沒有及時勸佛住世。佛陀連續說了三次,但是阿難沒有回答,所以佛陀就說:『我住世八十歲。』

後來,迦葉就說:『阿難,為什麼佛對你這樣說,你卻沒有勸佛住世呢?』阿難說:『因為那時候我聽到佛能住世一劫,我很歡喜,一直想要說:佛陀,應該眾生很需要。但是心就像被魔蓋住,我要回答的話,回答不出來。』這就是因為眾生沒有感受到需要佛住世,所以變成了『子捨父之意』。

總而言之,人離開了本覺的種子,自己的種子若發芽時,還很幼稚,就是初發心,那個心念還很稚嫩。希望我們人人要用心,難得佛法,『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我們這念心一起,無明就又出來;無明出來,外面的境界就助長我們這念心,就造很多煩惱。總之,學佛要真正找回我們的本覺,不必向很遠處找,自己的心,每天好好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