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1月26日】眾生不識如來本性

Community:
Branch:

『父求子不得,子遊聚落等,到父城求衣食,父子共處一城,同在本地風光,唯是子不識父,不見本來面目。』

看來大家應該差不多清楚了。我們這段經文一直在說,幼稚的孩子離開了父親,在外面流浪,父親也一直在找孩子,隨著日子不斷消逝,父親年紀慢慢老邁了,還是在找孩子。但是,孩子從幼小時就離開家庭,這念貪玩的心,出去就不曉得回家的路了,在外放蕩,什麼樣的事情都做,什麼樣的朋友都交。這時候,身上已經一無所有,幾十年來就是貧窮、流浪,為了生活,有什麼工就去做什麼工,有什麼事情,人家叫,我就走。像這樣,與我們凡夫不是一樣嗎?

凡夫一輩子勞勞碌碌,有時候做得很好,也做得很成功;有時候很打拚,但是怎麼做都不成功。像這樣的人生,一輩子勞碌,也只是求個生活。為了生活,不論好事、壞事,為了生活在走,為了生活而做,這在人間看來有多少呢?

人類的生活中具足了五蘊,色、受、想、行、識。從五蘊生起種種人我是非、愛恨情仇,這樣糾纏不休,所造作的善惡就藏在業識中,經歷了無數生死,叫做眾生啊!

人生『五蘊』的道理若能夠清楚,自然就能防非止惡,那就是要在教理之中約束我們的身行。佛陀就舉一個譬喻,在一個聚落裡,有一群孩子在遊戲,就在地上分出這塊土地是你的,這塊土地是我的,畫出分界,各人佔一片土地。

一群一群就在那裡拿沙土來蓋房子,堆一堆,『這是我的家,那是你的家,我這個地方有什麼倉庫,我這裡有……。』各盡他們心裡所想要的,這樣去造作他們的家。

其中有人站起來看,看一看,說:『不對,你這塊地應該要移過去一點,我這塊地不夠寛,我還要一塊地。』他就說:『我的房子蓋好了,為何要讓你?』互相爭執起來,在你推我、我推你當中,把那些土蓋起來的房子全都弄糊了,看不出是你的、我的了。

在那時候,就有一位阿伯從那個地方走過,為他們調解:『唉呀!孩子,來、來、來!大家聽阿伯講話,來,都站在這裡。想想看,你們大家在這裡玩,這是遊戲喔!大家在遊樂,玩的東西罷了。這塊土地到底是誰的?』

每個孩子都搖頭,『不知道是誰的。』『你們用什麼蓋房子?』『用沙土。』『你們蓋的房子現在在哪裡呢?』大家認真一看,『在這裡,但是壞了。』阿伯就說:『是啊!你們大家是不是好朋友?』大家就點頭說是。『是,大家是好朋友,現在你們這樣吵架,是為了什麼吵架?』大家搖搖頭,阿伯就問:『不知道,是嗎?』『不知道。』

阿伯就說:『為了那些土,為了那塊不屬於你們的土地,你們看,你們用心、用手去造作這些東西,只要你們一點點的衝突,這些東西都不見了。不見之後,你們吵架,這樣你們有什麼好處嗎?』『沒有。』『現在再來,大家是不是好朋友?』大家互相看一下,其中有年紀較大的就說:『是啊,是啊,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大家就趕緊聚過來,互相手牽著手,『我們以後不要為了這種沒有用的東西吵架,不值得計較。』

佛陀說到這裡,就說:『羅陀,不是嗎?人生,人人都是這樣。五蘊到底是什麼?日常生活中,外面的﹃色﹄是什麼?到底大家清楚嗎?這種假相和合,終歸散盡的東西,我們每一個人,眾生就是為了假名字相在爭奪,人生就是如此,所以名為眾生。』

是啊!眾生就是只在一個『迷』字,所以『子遊聚落』,就像我們眾生在四生六道中流蕩,都是因為我們生生世世的五蘊,起心動念。好不容易,我們能與佛有緣,說不定我們善惡雜揉,我們也有造善。所以,『到父城求衣食』,來到父親所住的地方,來此求衣食,就是在這裡求法。現在所求的就是莊嚴衣、道糧食。

昨天說過『八正道』與『三十七助道品』,那就是我們已經慢慢接近了佛法,以道為糧,滋養我們的慧命;以戒為衣,讓我們有一件莊嚴衣,讓我們的行為防非止惡。我們的身行所造作的一切,完全是在人生的軌道上慢慢接近佛法,在佛法道路上走,這樣就是『到佛城求衣食』。

『父子共處一城』,已經進到父親所在的城中,『同在本地風光』,但是孩子還不認識父親,就是『不見本來面目』。我們雖然人人都知道,人人本具如來真如本性,但是我們還無法真正與真如本性會合。因為我們還有無明,還有煩惱,還有一層隔閡著,所以還無法真正認識父親,還無法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就是我們眾生流浪。

前面的經文說,『時貧窮子,遊諸聚落,經歷國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那時候,這位貧窮子就邊找、找,為了生活這樣一直走,不知不覺已經接近父親所在的地方。

下面這段經文再說,『父每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懷悔恨』。

父一直思念著孩子,日思夜念,父親的心永遠都沒離開他的孩子。父親還是在他的本地,但是那個孩子因為一念心動,這就是譬喻『五陰俱生』。

⊙父每念子:父心不離子,原在一處,因由彼子一念心動,五陰俱生,具五十惡,遂與子離別五十餘年,遠逝他方,不復相見。

『五蘊』就是『五陰』。因為五陰一動起來,一念無明生三細,所以具足了『五十惡』。因為看到『色』,我開始起心動念,十惡業就開始。一蘊生十惡,五蘊就生五十惡。

『具五十惡,遂與子離別五十餘年』。因此,父親與子的距離就愈遠。佛在覺悟的境界,眾生在迷,迷就流落在四生五道中。所說的『五十餘年』,就是說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餘』就是還有阿修羅,這樣叫做『五十餘年』。

因為這樣,『遠逝他方』,愈離愈遠,愈來愈無法見到佛。父親就是譬喻佛。這個孩子放蕩在外就愈離愈遠,父親還是不離子,還是在同一個地方,真如原地。佛陀為了眾生,來回三界化度,但是三界內的眾生還是因為五蘊造了很多的煩惱業力,還是流蕩六道四生,這就是佛很無奈的事情。

⊙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喻華嚴會上,未曾向諸大士說,此二乘人本是大乘之子。亦未曾向二乘說:汝等有大乘之分。如此事皆未說故。

『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這是譬喻佛陀覺悟時,在華嚴海會的境界中,那個境界『靜寂清澄』。但是,那時候也無法『向諸大士』說成佛的境界,因為初發意的菩薩還無法體會覺悟的境界,何況天人,更是無法體會。後來他還是要向人間說法,但是也沒辦法向二乘人說,聲聞、緣覺也體會不到。

成佛的境界,若沒有走在大乘菩提道中,絕對無法體會得到,所以叫做『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但是,人人『本是大乘之子』,每個人都是大乘法的種子,可是還無法向二乘的人說『人人本具』。

二乘人還在學的階段,還無法瞭解大乘法的核心,那個大乘種子的最中心。就是佛的本懷,體會著天地宇宙萬物,要向大家宣說,還無法說出來,所以叫做『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亦未曾向二乘說:汝等有大乘之分』,還不能向大家說,我們大家都有大乘的本分,都能成佛。『如此事皆未說』,這些事情都還沒有說。

在<方便品>和<譬喻品>中,都不斷說到『一實大乘』,這就是真實佛的種子。佛陀的本懷還無法直接向我們說,所以未曾說。不過,佛陀的內心耿耿於懷,在每次說法時,例如『阿含』、『方等』、『般若』,都一直懷抱著華嚴覺悟的境界,那個心懷要來向大家宣說。

⊙但自思惟,心懷悔恨:心懷悔恨者,悔過去未勤教誨,致令無教逃逝。

『但自思惟』,這件事情眾生還無法瞭解,我無法直接說了就能讓他們瞭解,所以『心懷悔恨』。悔恨,悔就是『過去未勤教誨,致令無教逃逝』。是過去沒有好好教,致使這些孩子不受教,幼稚,就這樣逃出去了。學生若是教不來,老師有時候就會自責,佛陀也有這樣的心態。

佛陀生生世世來人間,豈真是佛陀的過失?其實是我們眾生自己要反省。俗話說:『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弟子。』但是有德之師就會自責,因為他的責任心重。所以,應該是『子無道心,不能精進不息』。

⊙子無道心,不能精進不息,而逃迷不返,所以心懷遺憾!恨即憾,佛無恨心所法故。

這是須菩提現在知道,佛陀慨嘆的理由,其實是孩子自己沒有道心,不懂得該精進,這些弟子就是這樣,所以譬喻孩子幼稚逃逝,因此『心懷遺憾』。

其實『心懷悔恨』,應該是說佛的心很遺憾。『恨』就是『憾』的意思,遺憾。因為佛沒有恨的『心所法』;佛已到了覺悟的境界,應該沒有恨意,只有遺憾。有恨就有仇。經文寫『悔恨』,應該是遺憾的意思,這是佛陀對待眾生。

⊙如來自昔至今,恆思子大機,時刻心在眾生,故云:父每念子。

如來從無始以來,就一直關懷眾生,就像父親思念他的孩子,也知道孩子人人都含有大根機,因為人人本具佛性,佛陀的心時刻都掛念著眾生,所以說『父每念子』。明知眾生皆有佛性,只是眾生頑固難化,不過,佛也沒有捨離眾生,所以才會『每念子』。

⊙退大已來,諸子流落五道,更有修羅,故言五十餘年。

這些孩子就是『退大』,退失我們的真如本性,煩惱不斷覆蔽,所以流落在五道中,乃至阿修羅道,眾生就是這樣不斷不斷流轉。

⊙眾生: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

眾生就是有情識的動物都包含在內,叫做眾生。眾生的源頭都是在『五蘊』之中,因此『歷眾多生死』,所以『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了『佛界』以外,九法界的有情全都叫做『眾生』。

⊙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

眾生流落在生死中,佛陀就必須很辛苦來來回回,但願慢慢能夠度化。這些眾生已經開始求法,已經入城了,希望我們在此城中不要再脫離。這要看我們人人是不是時時用心守護這個城,城中有我們的父親在,我們要趕緊與父親會面,體會我們本來的面目。這就要我們時時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