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1月27日】不解法妙 如聾若啞

Community:
Branch:

『自華嚴已來欲暢本懷,子不解法妙如聾若啞,不受一乘法偏執空有,悔昔之教誨未深入心。』

華嚴,華嚴的世界不是在佛陀覺悟那念間,其實華嚴世界是你我人人都本具有,但是離我們都是很遠,無央數劫,源頭是多長多遠,我們都無法測量。從佛陀開始,他的覺悟,他的境界,那個時候佛陀體會到是人人都有。那個心靈覺海,應該和大家分享,心『欲暢本懷』,期待這個境界,期待人人本具有的覺性能展現出來。但是,偏偏就不知道如何讓大家能夠體會到,並非佛陀說不出這個法,而是說出了這個法,眾生無法體會。所以,這種『欲暢本懷』,卻是『子不解法妙』,眾生無法體解。

哪怕第一場說法(編按:鹿野苑初轉法輪),『苦、集、滅、道』,五個人就要佛陀三轉『四諦法』。五個人同時聽,就要重複說三次,才能大家都明白,原來眾生苦啊!苦,苦在『集』,這因緣果報來自無央數劫以前,不斷複製,不斷造作,不由自己。所以,你要斷『集』,必定要『滅』盡了惡,同樣是在色、受、想、行、識;起貪念就成十惡,『五蘊』就造五十惡,這要謹慎,要趕緊滅除。

但是,要除滅惡,困難!修行者瞭解了,盡量在斷煩惱、去欲念,這都能做得到,不過要除習氣、人我是非、起心動念,這種細細的煩惱很難斷。為什麼呢?就是『不解法中之妙』。

法是聽了,但是要去體悟,解了那分妙、那個境界的道理,真的是辦不到,所以叫做『如聾若啞』,因為『不受一乘法』。一直到了《法華經》,<序品>當中,佛陀現相放光,大家都無法理解,以往每一次講經結束時,大家就『歡喜奉行,作禮而退』,但是這次到底為什麼,佛陀講完了《無量義經》,還是如如不動坐著?佛陀坐在那裡,就沒有人會離開。看到佛陀那個形象,放光現瑞,大家愈覺得不可思議,就在那裡議論紛紛。這時候,彌勒就來請問文殊菩薩,讓大家仔細聽。

佛陀入定了,菩薩來請問,來對答。這是在<序品>裡,從開始一直到佛陀出定,不斷地讚歎、讚歎,讚歎佛德不可思議,佛智甚深。一直到舍利弗感覺到了,就向佛陀請求:『佛陀啊!是不是可以告訴我們大家,諸佛的甚深智慧。』佛陀開始要說了,卻有五千人退席了。想,這就是眾生不解法之妙!在這因緣中,因緣已經成熟,佛陀開始要講出那個妙法,卻有很多人就這樣禮佛而退。

佛陀就說,『退亦佳矣!』因為他們在這裡,若是聽不懂反而會誹謗,所以離開也好。留下來的人,大家都認真想聽。經過<方便品>,經過<譬喻品>,這都是很深奧的道理,用種種方便、譬喻、言辭來說法,但是,是不是大家都能信解呢?

所以,我們現在講到了<信解品>,在<信解品>中也有很多譬喻。因為須菩提等人,他們要來向佛懺悔,過去是自己守在自己的境界裡,雖然聽法,卻不解法中之妙,無法啟發大心,直到舍利弗得佛授記時,才體悟到『原來我們也能成佛』。不過,年紀已經大了,開始向佛陀告白,過去自己的心就是這樣,停滯在那個地方,所以他就開始譬喻了。

譬喻窮子。將自己譬喻為一位貧窮子,本來是富有家庭的孩子,不知道自家的富有,他就是放蕩愛玩,逃離家庭,一出去就愈玩愈遠,不知歸途。就是譬喻這樣,原來人人有真如本性,這就是譬喻人人都是生在富有之家,我們都有真如本性,只因一念無明生起,就像那位幼稚的孩子,一念心放蕩,這樣一出去,就成了凡夫,在四生六道中不知流浪了幾次,無法計算。

所以,過去就是沒有很認真受一乘法。一乘法就是法妙的中心,一乘法就是我們人人的真如本性。就是過去沒有好好用心,守護這一念心,只是偏執於『空』、『有』。從能夠與佛同世、出家修行,佛陀所說的教法從『阿含』、『方等』、『般若』,他們接受了,以為這樣全知道了。『有』,因緣果報,『空』是一切皆空,這些事情的因與緣若能了斷,一切皆空。以為這樣都清楚了,就停滯下來了,所以這就是『偏執空有』。

現在已經聽《法華經》了,瞭解妙的道理,所以『悔昔之教誨未深入心』。很後悔以前佛陀說,『有』中有『真空』,『空』中有『妙有』,但是大家都沒有體會到,所以過去的教誨,沒有用心去深入,這實在很可惜。

所以這段(經)文,『父每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

⊙『父每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懷悔恨』《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父親心心念念都是這個孩子。孩子與他還離那麼遠,『五十餘年』,時間很長。這『五十餘年』,就是指『五蘊』和『五道』,以及『阿修羅道』,這都在我們的五蘊中造作出來的,這是譬喻『五十餘年』。

『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因為我們的根機還未成熟,所以『華嚴』的境界,回歸真如本性的妙法,大家還無法接受,因此佛還未說。『但自思惟,心懷悔恨』。

接下來經文,『自念老朽,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無有子息,一旦終沒,財物散失,無所委付,是以殷勤,每憶其子』。

這段經文也是在譬喻佛陀,是須菩提譬喻形容佛陀的心境。『每憶其子』,父親一直在思念孩子。孩子從幼稚離家,一直到現在,已經五十多歲了,父親也已老朽,年紀大了。『多有財物』,還是很有錢,很豐富,倉庫裡面有很多很多,除了外面看得到的財富,內含還有很多庫藏。

⊙耆老喻佛自身功德成熟。諸有智者思惟如來三種圓德,深生愛敬。一、因圓德。二、果圓德。三、恩圓德。

現在所說『自念老朽』,這是須菩提他們來表達,佛陀已經自身功德很成熟,成佛的心靈境界,他的法非常豐富,很成熟。

『諸有智者思惟如來三種圓德,深生愛敬』。三種的德,哪三種呢?第一,因圓德;第二,果圓德;第三,恩圓德。

第一個『因』,就是因緣的『因』;佛陀與眾生的因,已經非常圓滿。因為,佛陀已經有眾生緣,才能夠來人間『八相成道』度眾生,這種『因』成熟。而且,佛陀自修的果行也已經成熟了,所以『果圓德』。這樣『因』與『果』的德都圓滿了,所以來人間現相度眾生。第三是『恩』,恩德,佛陀付出給眾生,眾生應該也感受到佛恩,所以『恩德』也圓了。這就是如來來人間,『三種圓德,深生愛敬』。

⊙自念老朽:化緣將盡,若此輩二乘人,大機未熟,則不得授記作佛,後來眾生,佛種有誰相續?老朽興嘆!正是如此。

『自念老朽』,佛陀自己心裡也覺得『化緣將盡』。這是須菩提形容佛陀,他也是年紀大了,也會擔心『化緣將盡』。須菩提自己說,聲聞、緣覺這二乘人,大機未熟,因為我們自己還停滯在聲聞、緣覺,還未成熟,佛陀就無法為這些人授記。這樣的話,佛種有誰來承續?未來的眾生,誰來度呢?

『老朽』就是興嘆,感慨弟子自己也老了,佛陀更是老邁了。這『自念老朽』,對自己、看佛陀,就有這樣的感慨。

⊙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佛慈宏大福無量。佛慧覺海性圓滿。

弟子自己也明白,佛陀還有這麼豐富的法。『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這就是表示『佛慈宏大福無量,佛慧覺海性圓滿』。

因為佛陀生生世世修行以來,就是一直累積累積,救度眾生,已經無央數,實在是很多,造福人群等等,累生累世不斷不斷在造福,救拔眾生的苦難,這是佛慈宏大的福無量。

尤其是佛陀對眾生那一分的愛,而且不斷在人群中增長智慧。每一次要救度一個人,他就要將這個人的煩惱、無明、背景,他都要瞭解,瞭解就增添了他的知識——他的背景是這樣,我要用什麼方法來對治他這個無明煩惱。所以,佛陀就要啟用智慧,不捨眾生,從慈悲中啟發智慧,從智慧中發揮慈悲救人。

常常我們說佛陀是『兩足尊』,就是福慧平行,救人的同時就是在吸收智。智是分別智,用他的這個智來分別眾生,要如何用法來拔除他的苦,讓他和大家一樣得到解脫、快樂。所以這個分別智,應眾生機,能讓人人接受,到達那一分解脫,解脫到人人平等的程度,所以叫做『慈悲等觀』。

救人救世就是要用很宏觀的心情去付出,這是佛陀的境界。因為他的慈悲,造福人群,佛的福就如長者的財產一樣,已經福報很大,才能有這樣莊嚴的形象,莊嚴他的道場,眾生看了就歡喜接受。這是在每一部經中都有這樣的形容。因為佛救度眾生,福大無量,所以『佛慈宏大福無量』,『佛慧覺海性圓滿』,這樣就福慧圓滿,所以譬喻『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

各位,學佛,這念心念,我們若能多用心,才能解法妙,要不然我們就不解法妙了。若不解法妙,你再怎麼聽法都好像有聽和沒聽一樣,這耳聽,那耳漏了,或者一知半解,這就『如聾若啞』。最重要的,就是要接受一乘法。這一乘法不離開我們的心,人人本具真如本性,不要偏執,這是最重要的。所以要時時將法多入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