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3月28日】佛心為心我汝不異

Community:
Branch:

『佛以般若為心如今轉教,當體佛心為心即隨佛意,為菩薩說實法我汝不異,就理真諦法皆如來藏性。』

『佛以般若為心』,我們就能知道這個心境是多麼清淨啊!靜寂清澄,這個境界多麼美啊!清淨無染著,卻是宇宙萬物真理都攬入內心,覺性慧海的心境。

佛陀從覺悟之後,為眾生觀機逗教,經過了『華嚴時』,那種佛性清淨,然後投入人群,從『阿含時』說因緣果報觀。慢慢十二年後轉入『方等時』,開始大小乘兼說,從小乘帶入中乘、大乘來,八年的時間,而後轉入『般若時』。《般若經》也是說很多,分析真諦無體無相,是如何合成而變成人間共業。其實,一切無體無相,透徹了道理,這種智慧成就我們的慈悲,所以付出無所求,所得到的就是法喜充滿。

『當體佛心為心』,從這樣去體會,人人本具佛性;開始瞭解了,這就是佛的大慈悲心。佛心是這樣,大慈悲在我們身上會合起來,力量也是這麼大,能夠救濟眾生。這是『隨佛意』,佛陀這樣的法,我們這樣聽、這樣學、這樣做,就是佛法。

所以,『為菩薩說實法,我汝不異』。佛陀常常為菩薩說大乘法,所以常常說,我和你沒有差別。因為佛、眾生、心,三無差別,我和你哪有什麼差別呢?我們共同都有一個佛心,人人本具佛性,真如本性,只是我們的覺性被無明煩惱遮蔽了。所以,我們現在已經漸漸瞭解了,法,這條路是這樣走過來。

『就理真諦法皆如來藏性』。依循這個道理,我們走入這條道路,原來我們所做的一切、所聽的法,將兩者會合起來,這就是如來藏性,人人本具的真如本性。

就如前面的經文說,『我心如是,當體此意』。須菩提描述佛陀的心境,就像那位長者接近他的孩子一樣。

⊙『我心如是,當體此意』《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這位長者接近了那位貧窮子,慢慢親近,表達彼此的心意,也表達了他很富有,很多庫藏、財寶,『讓你進出都很自由,隨便你用。我的心已經很坦然,所有的財富都是你的。』這已經表達了佛陀無私的心,『視眾生如一子』的心態,所有的法,佛陀富有的智慧,一直用方法讓我們瞭解,從淺慢慢入深,從『有』的因緣果報,分析到『一切皆空』的『般若』,來到『般若』這期間,開始又要轉入了『妙有』,真如本性。

『我心如是,當體此意』。大家,我們要去體會佛一大事因緣來人間,這本來的心懷。佛陀一直要暢演本懷,只是眾生的根機還是很不整齊,不得不觀機逗教,一直到年邁了,不能不說了,才開始『法華涅槃時』,這樣來分析,將過去的道理引進來,分析大家走過的路,就是這樣步步踏實。

時間過得這麼快,總是希望人人『當體此意』,要瞭解佛心即己心,我們也辦得到。佛陀為了救濟眾生而來人間,我們人人的愛即時就能會合起來,可以合心合力來救濟眾生。佛陀做得到的,我們也做得到,但是佛陀的智慧,我們必須學,所以我們要用心。

『所以者何?』為什麼呢?為什麼佛陀能心懷大法,長久以來觀機逗教?為什麼一直不捨眾生?這是為什麼?是佛陀的大悲心。

⊙『所以者何?今我與汝,便為不異,宜加用心,無令漏失。』《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佛陀覺悟之後,第一個念頭,『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性。』因此,佛陀希望人人能回歸本性。眾生都可以救,因為人人都有真如本性,『我今與汝,便為不異』,我有我的真如本性,你也有你真如的本性,你和我都一樣,所以『便為不異』,我與你無分別。所以『宜加用心』,你們要相信,也要好好用心。『無令漏失』,不要讓它漏掉了。現在既然知道了,我們學佛,學就要入心,不要這耳進、那耳出,現在聽,馬上就忘記。我們對法,真的要用入心。

⊙佛以慈悲般若為心,親證諸法畢竟空性,一切有為諸法畢竟空寂。

人生是苦,真是苦啊!所以『佛以慈悲般若為心,親證諸法畢竟空性』。佛陀現身人間,示現了生老病死的人生過程,他看見這種不平等的人間苦難,為了要解決,因此必須讓大家更能體會眾生都平等。所謂『慈悲等觀』,我們要發揮慈悲心,才能將人與眾生平等觀。不是人愛人而已,人還要愛一切的動物,不食眾生肉。佛陀要我們人人『慈悲等觀』,很平等看待一切眾生,因為『五道四生』皆有佛性。

所以我們應該要很瞭解,佛陀所體悟到,『諸法畢竟空性』。眾生執著世間實有,因此一直在造業,而佛陀體悟到『一切有為諸法畢竟空寂』。所以常常告訴大家,佛陀覺悟那個心靈的境界,是靜寂清澄的境界,是多麼悠游自在,很美的境界。

⊙菩薩所行,緣苦眾生,是佛所教菩薩大道行,而不違度生本願,故名:我心如是。

所以,『菩薩所行,緣苦眾生』。他教導我們,若要能到達與佛一樣的『畢竟空性』,回歸真如本性,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所行,要好好緣苦眾生,這叫做菩薩行。

每天都說,要入人群中不受人群污染,這叫做出污泥的蓮花,菩薩的心就是這樣。所以『緣苦眾生』,這是『佛所教菩薩大道行』。佛陀真正的教育,就是要我們行菩薩道,我們應該身體力行。『而不違度生本願』,度眾生的本願,我們既然發心了,就要把握當下,要恆持我們剎那間所發的這一念心,永遠保持著,還要身體力行,行在苦難的眾生中,去救拔苦難。

『我心如是』。我們昨天說過『我心如是』,這念心,佛陀就是教育我們人人『當體此意』,就是體解大道。每天的早晚課『三皈依』不就是這樣念嗎?『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這不就是要度眾生,發揮你的智慧,啟發你的慈悲?

⊙當體此意:當體解大道,發度生之願,不離慈悲與智慧,二德莊嚴具足。

所以,『當體解大道,發度生之願』。我們要好好體解大道,一定要發度眾生的心願,不要離開慈悲與智慧,二德莊嚴具足。

因為我們學佛,要行慈悲,入人群中,人人的苦現相給我們看,證實佛陀『四諦法』所言:苦、集、滅、道。讓我們在人群中看見人間苦,在人人的身上看見各有不同的藏經故事。我們從不同的人生中體會很多的知識,很多的智慧。所以我們慈悲與智慧雙修,漸至『二德莊嚴具足』。佛陀已經成道,他是慈悲智慧莊嚴具足,這二德都已經完成,我們就是要向佛陀學。

⊙智是上求菩提,屬於自利;悲是下化眾生,屬於利他。如此乃可為說般若,轉教菩薩。

『智』就是『上求菩提』,屬於自利。我們要不斷再聽法,要多瞭解,這是自利。『悲』是『下化眾生』,屬於利他。我們要學,就要實行,才有辦法到達悲智二德莊嚴的程度。所以我們就開始學悲智雙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如此乃可為說般若』。記得嗎?前面︿譬喻品﹀說,這樣、這樣的人,我們才能向他說;若是不能瞭解的人,我們就不要向他說。我們應該要瞭解。『為說般若,轉教菩薩』,將這個空理轉為菩薩道。先瞭解道理,智慧成就,讓他們啟發慈悲。

⊙今我與汝,便為不異:此有四意。一、解脫不異;二、證理不異;三、說法不異;四、父子不異。

『今我與汝,便為不異』。其中包含四種意思。

⊙第一、解脫不異。三乘同坐解脫床,除諸無明惑,故名不異。

第一,是『解脫不異』。佛陀能解脫、覺悟,我們大家也都能解脫、覺悟。只要有像佛陀這樣的慈悲心,為眾生而修行,為了解決眾生的苦難而修行、而覺悟。若能這樣,我們與佛的解脫也沒有不同。

所以,『解脫不異』就是『三乘同坐解脫床』,不論是聲聞、緣覺,或菩薩,三乘都能開始一步步向前走。人人本具佛性,總是平等,『同坐解脫床,除諸無明惑』。要坐這張床,就是一個條件,要將無明惑全都去除,不要再起煩惱心,不要再起心動念。

⊙第二、證理不異。諸法皆如是,故名不異。

第二,『證理不異』。道理都是一樣,平等的,『諸法皆如是,故名不異』。

所有所有的法都一樣,不論是因緣果報,『阿含』、『般若』、『華嚴』,或是『法華』、『涅槃』、『方等』,都是一樣道理。要看我們如何聽法,如何吸收法。所以『諸法皆如是,故名不異』。看我們的根機怎麼聽,怎麼修。

⊙第三、說法不異。得佛教育,令傳說般若,與佛所說不異。

第三,『說法不異』。我們『得佛教育,令傳說般若,與佛所說不異』。

我們要好好接受佛陀的教育。佛法是這樣、這樣流傳到現在,二千多年了,這個法,無異樣,但是要靠有人傳。所以我們的使命就是要傳法,而且要傳智慧的法。『令傳說般若,與佛所說不異』,我們就要很用心。

⊙第四、父子不異。就今時,聞法領解,法脈相傳,乃知父子天性,本來不異。

第四,『父子不異』。『就今時』,這時候、此時。『聞法領解,法脈相傳,如父子天性,本來不異』。

不論你在什麼時候,只要你能體會法,法入我們的心,將佛陀所體悟的道理,若都能會合起來,這就像傳法脈一樣,精神理念,法脈相傳,這就如父子天性,本來不異。血統或者法統,是血脈或者法脈,若能夠代代相傳,都是無異樣。

所以經文說『宜加用心,無令漏失』。要好好用心,不要漏失了。

⊙宜加用心,無令漏失:有二義。一是約教,為菩薩說,不可漏失。二是約理,此是汝自本具物,不可漏失。

這又有兩個意義。一是『約教』來說,如何來教育。當然,佛陀是為教菩薩,教導人人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不要漏失了。第二,約道理來說,『此是汝自本具物,不可漏失』。因為我們人人本來就有與佛同等的真如本性,所以不可漏失。

佛交代我們,我們本來的真如本性不要漏失了。前面教育我們的,你要行菩薩道;現在再叮嚀我們,真如的本性是人人本具,不是別人教我們的,不是佛陀特別給我們的,是我們人人本具。

⊙故所有自利、利他之功德,故當勿令漏失。

我們有與佛同等的智慧,清淨無染的佛性,這是人人都本具。所以我們要顧好這一念真如本性,不要讓它有污染了。這個地方說『不可漏失』,就是不要惹來無明,再污染我們的真如本性。所以,『自利利他之功德』,我們要常常保持,『勿令漏失』。

各位,學佛要好好用心,佛法原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覺悟的佛性原來是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本具有。我們要好好照顧,讓保持它清淨,不要漏失。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