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05日】發起大心趣入妙道

Community:
Branch:

『因信心既立能住佛地,因發起大心趣入妙道,以真方便法起信之用,得圓成妙心一切皆治。』

只要我們的信心堅定,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心中都有一面清淨的鏡子,這面鏡子又圓、又清、又大,與佛同等,智慧涵蓋一切。而這智慧涵蓋一切,是來自於我們要發起大心。

佛陀期待我們傳法給眾生,給眾生所需要的,物質所需、心靈所需,所以我們要去付出。這就是『發起大心趣入妙道』,很微妙的道理。普天之下很多有形、無形,無不都是法身,有情、無情無不都是啟發我們的心入道;從人間路走入了菩提道,是諸眾生所依止,是諸眾生所安樂處,是諸眾生樂處、安穩處。這就是我們為眾生付出,要讓眾生依靠,啟發他們的信心。

當他們在驚慌失措時,我們就要給他依靠,這叫做無畏施;當他們很急難需要,我們就付出物資,這叫做財施。財施、無畏施,還要法布施,『苦既拔已,復為說法』,讓他安心,不必怕,開始慢慢為他說道理。

所以要用真誠的心,啟動我們方便的法。我們不只很相信,我們還要用這個法,應用方便,這就是『起信之用』。我們要從信心開始,信心既立了,我們的心住在佛地,我們要相信佛所教法。

所以,我們要發大心,趣入眾生道中去,去啟發眾生的心,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得圓』,大圓境界,這種微妙的心境能浮現在我們的心,這就是真如本性,這『一切皆治』,我們所有的煩惱完全去除了。

總而言之,信心,信解佛陀的教法,身體力行,我們就是要用功。

前面已經說過了這段經文,『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懷憂推覓』。

長者一直在找孩子,找到了。我們昨天解釋過了。其實,我們在五道四生中生死流轉。所以前面的經文稱為『五十餘年』,就是『五道』中還有阿修羅,就是在這個人間或者在其他的道,就是這樣生生世世,長久的時間,無法說什麼時間,無法說在哪一道,所以無法說出他的名字。到底是哪一生當人?或是哪一生當牛、馬、羊、狗?不知。唯有佛知,但是要指出在哪一道的生態,無法指出,只好就是用『某』,『其本字某,我名某甲』。

其實,佛陀的本懷就是心繫眾生,所以他無央數劫以來這樣『推覓』。哪一道的眾生與他有緣,他就應化到哪一道去,去度有緣的眾生。這是前面的經文。

下面的經文再說,『忽於此間,遇會得之,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

開始告訴大家了。『此間』,就是在今日法華會上。佛陀從華嚴覺悟,心靈,華嚴世界之微妙,但是考慮眾生無法領悟,所以經過了『阿含』、『方等』、『般若』,接著來到『法華』時,這是回歸到人人本具佛性。佛陀就是要告訴我們,這個時候大家應該信解,要相信、體會、瞭解。所以『忽於此間遇會得之』,在這法華會上。

⊙始於今日法華會上,不定種性根機成熟,感應道交,久受大化,令得成就,故云:忽於此間遇會得之。

雖然根機還不整齊,在這法華會上『不定種性』根機已經成熟,應該是『感應道交』,因為這些人『久受大化,令得成就』。既然沒有退席,留下來的這些人都是受佛教化很久了,已經因緣成熟,應該要講『法華』的時刻了。

⊙此實我子,我實其父:此正顯示父子相會。昔曾以大乘法而教化之,故云此實我子。

『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他其實是我的親生子,我也確實是他的父親。這是一種譬喻,世間父子相會,就是譬喻法脈相傳。從很久以前一直到今生此世,都是這樣傳法,結此法緣。

『昔曾以大乘法而教化之』。『昔』,就是很長久以前。譬喻佛陀無央數劫以前就已經用大乘法教化眾生,一直到今生此世,佛陀的心懷還是要人人回歸本性,發現自己心地的真如,這是佛陀的心懷。從過去生的過去生,一直到今生以來,都是這個心懷,希望以大乘法來教化。

⊙我實其父:父有傳付家業之義,子有承受之職志,乃能佛種不斷。

父有傳付家業的義務,而孩子有承受之職志,要有這樣的意志。父親有這麼大的家業,因此一直栽培孩子,望子成龍,能來承接家業,這就是世間的父親。佛也是一樣,為了『佛種不斷』,所以佛要傳法給眾生。而我們是佛子,也應該要有承接這份職志,我們要有使命感,發大志願心,來接受佛陀的法種。法種,就是法脈,這個種子不要斷了。

⊙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是正付與家業,一切財物,喻大乘教法,亦即說明六度萬行之法門。

『我今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我現在所有一切的財物,都是孩子所有的。意思是『付與家業』,父親除了把家財傳給他,也把責任傳給孩子了。『一切財物』,譬喻大乘教法,佛陀要傳出去的就是大乘的教法。

雖然四十二年間,從『阿含』一直到『般若』,從小乘一直到大乘;『般若時』,一切皆空,清淨了心地,現在接入『妙有』的境界,人人都能成佛。成佛的方法就是要入人群,所以『大乘教法,亦即說明六度萬行之法門』,最重要的就是要傳『六度萬行』的法門。

『六度萬行』要度什麼呢?就是度眾生;不只度眾生,自己也是要度。所以我們要布施,要持戒,但是在人群中難免眾生剛強難調伏,我們就要忍辱。

眾生這麼剛強,我們忍辱,是不是就這樣停止下來?我們是要忍,但是我們還要再精進。你若不精進,光是忍著被人欺負,忍受惡言惡語,雖然不和他計較,但是也不想再付出,就這樣停止了,這樣的忍是退步。我們忍,就要忍得能夠再精進,有這樣的精進,我們才能有禪定。

⊙先所出內:喻追隨大小乘法,指廣略,就經論之解釋等,以次第詮顯,謂之廣;但護持一四句偈,此外至誠懺悔,謂之略。

『先所出內』,就是譬喻追隨大小乘法。佛陀從成道以來,大小乘法都已經跟我們說了,我們就是跟著大小乘法這樣受教。有廣,有略,有很開闊的法,例如《華嚴經》,有『八十華嚴』、『六十華嚴』,很長啊!何況光是《阿含經》就有四部,即增一阿含、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般若經》也有六百多卷。這就是很闊,若要說法,法如大海。

所以佛陀才說個譬喻,『阿難,來,我現在手指甲挑起來的這些沙子,是多還是少呢?是大地的沙多,還是我手指甲挑起來的沙多呢?』阿難當然回答:『佛陀啊,您指甲上的沙,怎麼能與恆河的沙比呢?』佛陀就說,『法,開闊廣大,很廣,很多。我要說的法就如恆河的沙一樣多,我此生能說的法,才只有這一點點而已。』

再者『略』,就是簡略的法。我們若能智慧開啟,就是從經論來解釋,當然很多,『以次第詮顯』,法的解釋包含很廣,包山包海,這叫做『廣』。若是簡略解釋,『但護持一四句偈』,簡單的幾句話,也能用得很開闊。除了法以外,還有至誠懺悔;有懺悔心,才能法入心,這也是『謂之略』。

⊙及諸大小乘,謂一可攝多,多亦含一,大可入小,小可容大。

這個法,小乘也能用大乘,大乘也能容小乘。用心去體會,就『一可攝多,多亦含一,大可入小,小可容大』。很大的法也能夠入小。就如我們的眼睛不大,卻可以看得很廣,山河大地都能攝入我們的眼睛。這都是法,無不是法。

⊙先所出內,是子所知:喻方等般若教中自利利他之行相,是汝等在會的二乘人所知悉。故曰是子所知。

『先所出內,是子所知』。過去庫藏進出,我都已經教會他了,這孩子樣樣都知道,如何出入全都瞭解了。這就是表示,從『阿含』循循善誘,到『方等』,到『般若』這樣一路教下來,教化他,一直到現在懂得自利利他,應該走的路,應該做的事情,是『汝等在會二乘人所知悉』。現在法華會中的聲聞、緣覺應該都很熟了,大乘法能夠自利利他,就是聲聞、緣覺也應該都瞭解了。所以說『是子所知』,全部瞭解這些法。

⊙先已領知,今但付與。所以法華會但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不復廣說一切行相,八萬細行等。以上即領等賜大車意也。

『先已領知,今但付與』。『所以法華會但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不復廣說一切行相,八萬細行等』。現在來到《法華經》就已經總攝,全部攝受,不論是在『阿含時』或是來到『般若時』,瞭解了『真空』,現在是很重要的『妙有』,我們很簡略的瞭解『六度萬行』。這『六度』法,你若是願意投入人群中,其中的『萬行』,種種方便法就能隨時應用出來。所以,這是領解前面《譬喻品》的設三車,誘引大家出來,讓他們能領受到大白牛車。

各位,學佛,我們真正要用心體會,而體會要從信解入。你們若沒有信解,就無法讓心住佛地。我們最重要的,信佛,以佛心為己心,所以我們的心要入於佛地中,要很堅定,發大心,趣入妙道,這都是我們要很堅持的。用『方便法起信之用』,能夠這樣,我們才真正能夠得到大圓鏡智,我們這面鏡子才能很清淨。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