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6月02日】信解聞法源契真如

Community:
Branch:

『佛所教正道之根本,信解為道元功德母,能長養一切諸善法,聞法入心源契真如。』

這向我們大家再次提起,佛所教法無非就是正道法。常常都向大家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道,我們要如何能入道呢?我們要信解,有信、有解。不僅僅是人家這樣說,我們就這樣聽、這樣信,其實聽了之後,我們還要聞思修。

聽了之後好好思考,這個法是不是正確?正確的道理,我們要把握當下,立即身體力行。這種聞思修,這才是我們能走這條路的元氣。身體力行必定要有這股氣力助我們向前走,而這個氣力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精進。精進若沒有元氣,很快就懈怠了,就失去了原本向前進的氣魄。道元就是走這條路的元氣,所以這條正道,我們要很用心走,這就是我們的根本,而這個根本就是從信解中來,所以叫做﹁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我們懂得如何修行,懂得選擇,該做的,要認真;不該做的,要立即棄捨。所以說,棄捨煩惱也要勇氣,也要有氣魄,才有辦法去除煩惱。例如我們說,﹁你要戒菸、戒酒,也要素食。』這麼簡單,不過有的人就是很困難。﹁修行是很好,但是叫我素食,這有比較困難。』加入慈濟的菩薩團體是很好,不過要我不抽菸、不喝酒,這也有比較困難。』這就是氣魄還不夠,因此這個功德無法產生出來,煩惱無明還在,也就是沒有精進心,沒有精進心就是沒有氣魄。

戒菸酒,以及素食,就是不要為了口欲而吃眾生的命。其實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大地受污染了,空氣受污染了,除非大家茹素,減少飼養動物,這樣素食人口增加、減少動物,來做個平衡,否則這顆地球真的是超載了。所以,沒有人有辦法,願意人人下定決心,在生活中茹素,在生活中戒菸酒,讓身體更健康一些。若能從食欲減少,戒除,這就是戒除了煩惱無明的根源。煩惱無明的根源若不除,在人間就是危機。

極端的氣候,這源頭從何來呢?所以,人類應該要聽法入心,要自我檢討,光是一個口欲、一個習氣不肯改,這樣就累積很多惡法,累積很多無明煩惱;無明煩惱不戒除,善法就無法產生出來。

所以『聞法入心源』,聽法,我們要聽入內心,才能夠『契真如』。我們的心才能與佛心、真如本性互相契合起來。

修行實在是很簡單,只要我們自己的心念一轉,惡法、無明習氣趕快斷除,就是善法現前。精進,這股元氣就提起來,不會﹁無法度』,絕對﹁有法度』,法若度入心,就契真如,我們的真如就啟動起來了。

前面的經文說,『佛亦如是,知我樂小,未曾說言,汝等作佛,而說我等,得諸無漏,成就小乘,聲聞弟子』。

因為弟子還是守在小乘,所以佛陀『未曾說言,汝等作佛』,還沒有這樣直截了當,很坦白告訴我們,我們都能成佛。就是循循善誘,隨我們的根機來教育。

眾生的根機不整齊,有的人若聽了,生起傲慢心,這傲慢心若起,自然就散漫了,或者我慢,若這樣懈怠墮落,或者造作很多業力,所以還不能向他說這個大乘法。『而說我等,得諸無漏』,就是這樣說,我們要修行,能夠修得證果。所以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是看你斷煩惱的程度。

佛陀就是按照我們的根機給我們法,讓我們慢慢斷煩惱。斷少分煩惱,就是聲聞;斷中分煩惱,就是緣覺;若是斷盡了煩惱,叫做﹁無漏』。所以﹁成就小乘聲聞弟子』。

下面這段經文再說,『佛敕我等,說最上道,修習此者,當得成佛』。

到現在『般若』也過了,現在是﹁法華』時了。﹁般若』就是說人人應該要開啟這樣的智慧,來到﹁法華』時,就開始要為弟子授記了,要告訴我們,人人都可成佛,人人本具佛性。

『佛敕我等』。﹁敕』就是教敕,比『教』再強一分力量。教敕我們,『說最上道』。『能修習此者』,若能修習善法,戒除你的無明。『敕』就是警告,除了教育,還警告我們;一方面修善法,一方面要預防不要再犯錯,這叫做無上道。

⊙佛敕我等,說最上道:最上道即空慧般若,更無過上;意謂當時般若會上,佛教導我等,說無上道,能修習此者,當得成佛。

『最上道』,就是空慧般若。我們要有這樣的程度,要空,空掉一切執著、煩惱無明,這叫做空慧。『般若』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這就是真智慧。智慧到了真空的程度,這叫做空慧般若。真空,空掉一切習氣,空掉一切煩惱,空掉一切無明,完全去除煩惱的智慧。『更無過上』,意思就是說,空慧般若是最高無上的智慧。這個法是在般若會上,佛陀已經教導我們了。

『能修習此者,當得成佛』。我們若能這樣修習,人人都可成佛。這是在『般若會』上所說的智慧。現在在『法華會』就告訴我們,『你若能這樣做,能這樣修,人人都可成佛。』

⊙說最上道:說二道、五菩提之大乘菩薩道,此乃由發心至成佛的必經過程,名為說最上道。

『說最上道』,就是﹁說二道、五菩提』,這都是大乘法,大乘菩薩道,是『由發心至成佛的必經過程』,所以叫做『最上道』。

⊙二道:難行道、無漏道。一、難行道,修難行而求佛果之法,謂在此娑婆世界,欲修六度萬行而以成佛因道種,此法難行,故謂之難行道。

什麼叫做『二道』?第一是難行道。難行道,就是『修難行而求佛果之法』。修難行,明知這是難行道,但是我們還是難行能行,為求佛果之法。也就是說,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要發心,既然修學佛法,明明知道娑婆世界就是堪忍世界。

修小乘法的人是害怕再來娑婆,他很畏懼娑婆,所以他們要獨善其身,不願意再來。但是要成佛,一定要有這分心,難行能行,這種﹁道』就是在娑婆世界修的,我們要修﹁六度萬行』,﹁以成佛因道種』,我們要在人間培養成佛的道種,所以布善種子。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在六度中﹁萬行』,很多種方法,如何自修,如何啟發人人來同修,我們自利、利他,來培養這菩提種子。

這個法實在是很難行,救人很累,不過,我們若不去做,眾生是不是受苦難很苦呢?所以要發心啊!我們一發心,雖然是很辛苦,卻能讓眾生平安度過困難。這個法雖然是難行,不過我們也要能行,身體力行,所以這叫做﹁難行道』。這是﹁二道』之一,菩薩必行的道路。

⊙二、無漏道,是無煩惱及清淨之道法,如三乘行人在見聞真理以後而順著真理起修的一切行法是。

第二,就是『無漏道』。﹁無漏』是無煩惱,已經將煩惱都去除了。這﹁無漏道』,就是無煩惱及清淨之道法,如三乘行人在見聞真理以後而隨真理起修一切行法。

⊙五菩提:一、發心菩提,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發大乘心。二、伏心菩提,制伏煩惱而行諸波羅密。

『五菩提』呢?第一,就是﹁發心菩提』。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發大乘心,這種大乘心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第二,就是『伏心菩提』。我們要降伏自己的心,不要再起心動念,降伏我們的煩惱,行種種波羅密,就是『度』。

『波羅密』就是到彼岸,度我們的凡夫心到聖人的境域。這一定要自我降伏煩惱,讓我們的心不要一直起心動念,道心不要退,這叫做﹁伏心菩提』。

⊙三、明心菩提,觀察諸法而行般若波羅密。

第三,就是『明心菩提』。我們的心要很明朗,觀察諸法而行般若波羅密。

我們要觀察,要細思,聞思修行。我們聽了法之後要細細思考,這叫做明察,『明心菩提』。我們要是非分得清楚,這叫做『觀察諸法而行』,有所可行,有所不可行,這就是我們要懂得分別。『行般若波羅密』,用這樣來度凡夫而成為聖人的境域。

⊙四、法忍菩提,於般若波羅密中得方便力,故得無生法忍即慧性。見法無生,心智寂滅,堪受不退,名無生法忍。

第四,是『法忍菩提』。就是於般若波羅密中得方便力,用不同的方法去救拔眾生,必須發揮方便力。『故得無生法忍』,因為眾生多,苦惱很多,我們要如何在人群中面對種種的考驗,有辦法忍過去,這種無生法忍,就是慧性。一切都清淨了,不受周圍再困擾我們的心,誘惑我們的心。

『見法無生』,一切法已經在我們的內心,已經是『真空妙有』了,所以『無生』,就真空了。『心智寂滅』,心與智都很清淨,很穩定,沒有起伏。我們前面有調心、伏心,這時候就是『法忍菩提』,所以『堪受不退』,能堪得忍受娑婆世界這種難行,我們才有辦法能行,要有這種無生法忍才能堪受,有不退轉的心,所以叫做﹁法忍菩提』。

⊙五、無上菩提,坐於道場,斷塵沙惑無明煩惱之緣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五是『無上菩提』。是『坐於道場』,我們要安穩坐在道場裡,也要入眾生中去,要結諸善緣,而不是攀緣。所以我們要能﹁斷塵沙惑無明煩惱之緣習』,就是要斷除很多攀著、染著眾生那種無明煩惱的緣,我們不去攀緣,不染著這樣的緣,這樣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是我們修行的目標。

⊙五菩提: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法忍菩提、無上菩提。

五種的菩提,大家要記住,好好地用心,若能這樣,就『修習此者,當得成佛』。大家能這樣修習,就能成佛。

⊙修習此者,當得成佛: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名為最上道。

『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我們常常在說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就是佛,是心作佛,這叫做最上道。

各位,修學佛法,說起來也很簡單,不過我們要發大心,難行能行,在難行道,我們一定要願意去付出,否則我們學佛永遠都是原地踏步,永遠都是凡夫。凡夫只要除掉習氣,自然就回歸到正道的根本,我們聞法入心源,自然就能契妙真如法。所以需要大家時時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