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醫師 愛一直在你身旁

分享會結束後,人文講壇總協調之一的陳露萊(慈瑀)師姊頒贈結緣品給予黃軒醫師,感恩他無私的分享,為大家上了珍貴的一堂課。【攝影者:鄭兆晄(濟暉)】

Community:
Branch:

分享會結束後,人文講壇總協調之一的陳露萊(慈瑀)師姊頒贈結緣品給予黃軒醫師,感恩他無私的分享,為大家上了珍貴的一堂課。【攝影者:鄭兆晄(濟暉)】

在台灣行醫二十多年的黃軒醫師受邀回馬出席多場分享會,這晚來到雪蘭莪靜思書軒人文大樓以「愛一直在你身旁」為主題,幽默風趣的分享自己臨床行醫多年所見所聞,他也提出了一些台灣醫療上突破傳統觀念的新觀點,啟發現場觀眾對處理自己或親人的身後事有不一樣的看法。


◎ 臨終急診搶救生命 親友討論面對生死

黃軒醫師多年在重症科行醫,最常在病人生死的關鍵時刻,遇到家屬對該不該繼續搶救病人鬧意見、起爭執,甚至大打出手,耽誤了醫生搶救病人的黃金時間。

黃軒醫師說:「你家人,還有叔叔、還有奶奶,還有其他家人有意見,若是這麼早放棄搶救,你就是不孝子。」

傳統又保守的華人社會,往往會把「要不要延續生命」、「如何處理身後事」列為禁忌話題,不敢坦然談論生死 。

黃軒醫師受訪時表示:「20多年的行醫,對生死的看法,就是要知道無常是常常,常常是無常,不是說別人會死,而是自己隨時隨地會死,知道自己隨時隨地會死,就要珍惜自己每一分每一秒,珍惜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遇到的人,因為因緣,所以我們認識,懂得珍惜的人,相信也會懂得珍惜自己的生死 。」

黃軒醫師鼓勵大家坦然面對,而且要越早討論越好。

黃軒醫師坦誠的說:「人生巨大挫折不是老闆不給你加薪、老闆要解僱你;人生巨大挫折就是你要死掉了,你要怎樣去面對它。 真實的生活應該是好好的準備去面對這人生巨大的挫折,不然到最後會發現死亡會使得整個家庭、自己、親朋好友都慌慌亂亂,不知所措 ,陷入混亂的局面。每個人活著的時候一定要找機會跟家人坐下來好好聊關於「死亡」的課題, 讓大家有個共識,一起去面對。」

出席這晚分享會的葉恩漢師兄受訪時表示: 「 如果病人在之前已經講明了要安祥離開,那我們就要尊敬他,我是覺得可以接受。」

把決定交給病患,這也是提醒大家,要思考自己,在生命最後想做的安排。
曾經想過要填寫器官捐贈卡的葉恩漢師兄說:「之前想簽大體捐贈但都沒有行動,這次聽了過後會跟家人去討論。」他決定加快自己的腳步,期許能得到家人的許可和認同,完成器官捐贈,妥善的安排自己的身後事。


◎ 台灣行病患自主法 最後一刻生死自主

黃軒醫師在台上分享:「台灣今年年初就實施病患自主法,病患清醒的時候,可以寫下他們不要插管各種的醫療措施,完全給予病患自主權,同時具有法律效應。雖然目前馬來西亞沒有這種法規,但只要家屬向醫生提出取消插管等醫療措施 ,醫生也會尊重家屬意見, 只是目前多數大馬家屬都不敢提出這種「不孝」的決定。 」

黃軒醫師回到生長的地方,分享行醫所見所聞也帶來新的觀點,回饋鄉親。

 

黃軒醫師一開場不久便跟觀眾分享證嚴上人靜思語所說:「人生無常,人命只在呼吸間,一秒間過不了關,生命就結束了。」勉勵大家好好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攝影者:鄭兆晄(濟暉)】 黃軒醫師以「諸行無常」四字表達自己相信無常是常常,常常是無常,自己隨時隨地會死,勉勵大家珍惜生命裡的分分秒秒。【攝影者:邢薇薇】 現場的一位大德把握因緣向醫療經驗豐富的黃軒醫師詢問自己對照顧重症病患的疑惑,期許能從中得到解答,對生死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攝影者:鄭兆晄(濟暉)】 黃軒醫師以簡報分享每個人生命中偶爾會遇到一些不好的遭遇,如失業、失戀、離婚等等,這些遭遇就是修行,讓我們修正我們的心、修正我們的行,需勇敢面對,讓不好的遭遇過去。【攝影者:鄭兆晄(濟暉)】

 

 

映像新聞:《雪蘭莪靜思書軒黃軒醫師講座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